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厌学情绪。教师有效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可以联系生活,感受生活化数学;利用多媒体,感受生动化的数学;编讲故事,感受趣味化的数学;借助实物,感受形象化的数学等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趣味性,让其感受数学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探讨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厌烦数学中枯燥的计算,复杂的推理过程,厌烦老师单调呆板的教学风格。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 联系生活,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新课标提出了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即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在数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增强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而且增强了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这节课时,可以设计如下的生活情境:昨天,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了12.77千克大米,每千克4.8元,小明马上用计算器算出了61.296元,标签上写的也是61.296元!结账时收银员阿姨却收了61.3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明疑惑了。这样的价格合理吗?问题一出,学生热情高涨,众说纷纭,“这种现象很常见,是合理的。”“收61.3元是为了好找钱,而且61.296元非常接近61.3元,可以这样付钱。”很熟悉的情境,同学们很快发现了如何求积的近似数,而且符合实际情况。这种靠积极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比仅靠记忆得来的知识更深刻、更有价值。因此,在新授课中,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二、 利用多媒体,感受生动化的数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普遍走进课堂。它主要采用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介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學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以它独特的功能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观念也逐步建立起来,但是对于理解一些新的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例如,在教授“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体积的概念,因此,如何理解体积这个新概念成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是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大家所熟悉的故事《乌鸦喝水》,引导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利用生动的视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很快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石头不断地进入瓶子里,水也逐渐上升了。当同学们说出了石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借助多媒体,老师不仅把概念讲得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编讲故事,感受趣味化的数学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数学实践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与活动的主人。学生很爱讲故事,也很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充分发挥情境本身的吸引力,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中,教师改编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借助声音,图片等多媒体,为学生讲述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在一系列情节的铺垫之后,当猪八戒认为他所分到西瓜的14最少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较14,28和416的大小?整节课,《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贯穿始终,当猪八戒知道西瓜相等后,又提出了为什么相等?为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中要零除外,并由睿智的唐僧来解答。最后的练习,以猪八戒闯关的形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有趣,学生不仅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四、 借助实物,感受形象化的数学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中,长方体的特征是重要内容。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些概念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教师特意采用切萝卜的方法,将抽象化为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先在萝卜上切一刀,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候,学生很快地发现萝卜上出现了一个平平的面,并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紧接着,教师又切了一刀,不仅出现了两个面,在两个面之间出现了一条边,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了棱的概念: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做棱。再切第三刀,不仅出现了第三个面,又出现了两条棱,而且在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顶点。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慢慢地探索发现,教师再加以总结概括,长方体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过程自然,充满了惊喜,仿佛是大家一起创造了长方体的特征。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数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探索研究,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裴春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趣味性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2]许惠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几点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5(01).
作者简介:
刘松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郭坑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探讨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厌烦数学中枯燥的计算,复杂的推理过程,厌烦老师单调呆板的教学风格。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 联系生活,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新课标提出了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即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在数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增强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而且增强了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这节课时,可以设计如下的生活情境:昨天,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了12.77千克大米,每千克4.8元,小明马上用计算器算出了61.296元,标签上写的也是61.296元!结账时收银员阿姨却收了61.3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明疑惑了。这样的价格合理吗?问题一出,学生热情高涨,众说纷纭,“这种现象很常见,是合理的。”“收61.3元是为了好找钱,而且61.296元非常接近61.3元,可以这样付钱。”很熟悉的情境,同学们很快发现了如何求积的近似数,而且符合实际情况。这种靠积极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比仅靠记忆得来的知识更深刻、更有价值。因此,在新授课中,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二、 利用多媒体,感受生动化的数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普遍走进课堂。它主要采用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介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學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以它独特的功能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观念也逐步建立起来,但是对于理解一些新的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例如,在教授“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体积的概念,因此,如何理解体积这个新概念成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是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大家所熟悉的故事《乌鸦喝水》,引导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利用生动的视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很快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石头不断地进入瓶子里,水也逐渐上升了。当同学们说出了石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借助多媒体,老师不仅把概念讲得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编讲故事,感受趣味化的数学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数学实践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与活动的主人。学生很爱讲故事,也很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充分发挥情境本身的吸引力,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中,教师改编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借助声音,图片等多媒体,为学生讲述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在一系列情节的铺垫之后,当猪八戒认为他所分到西瓜的14最少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较14,28和416的大小?整节课,《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贯穿始终,当猪八戒知道西瓜相等后,又提出了为什么相等?为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中要零除外,并由睿智的唐僧来解答。最后的练习,以猪八戒闯关的形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有趣,学生不仅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四、 借助实物,感受形象化的数学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中,长方体的特征是重要内容。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些概念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教师特意采用切萝卜的方法,将抽象化为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先在萝卜上切一刀,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候,学生很快地发现萝卜上出现了一个平平的面,并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紧接着,教师又切了一刀,不仅出现了两个面,在两个面之间出现了一条边,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了棱的概念: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做棱。再切第三刀,不仅出现了第三个面,又出现了两条棱,而且在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顶点。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慢慢地探索发现,教师再加以总结概括,长方体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过程自然,充满了惊喜,仿佛是大家一起创造了长方体的特征。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数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探索研究,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裴春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趣味性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2]许惠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几点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5(01).
作者简介:
刘松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郭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