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汉语文明,感受经典魅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怎么样让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实践中发挥“传承汉语文明,感受经典魅力”的作用呢?主要途径有四个:加强朗读训练,引领学生感受汉语的语音魅力;加强国学教育,引领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加强成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理想;重视好书推荐,让学生展开语文学习的外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朗读训练 国学教育 成长教育 好书推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二者是并重的。怎样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这一原则呢?《新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三条基本理念。本文就“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等理念谈谈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加强朗读训练,引领学生感受汉语的语音魅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是进行示范性朗读,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晨读辅导、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营造朗读的氛围,或听名家朗诵、或给学生配乐朗诵、或师生齐诵,让朗读形成一种习惯;其次是加强朗读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语言的魅力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在讲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时,我没有急于去进行诗歌的鉴赏分析,而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听名家诵读,让他们谈听后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心中涌起一股豪壮之气”,趁着学生的这种热情,我让他们来试读,没想到举手的同学很多,而且有很多女生。接下来我就把时间交给了这群“初生牛犊”,他们或是一人独自吟诵,或是两三人一组,听着他们意气风发的朗诵,看着他们稚气却充满自信的脸,我感受到了诵读的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们在反复的吟诵中,慢慢体会了诗中的情感,感受了诗歌的意境。课后,学生仍在深情地吟诵。在学校“建国六十周年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上,我们班级的选手囊括了年级的前三名。
  
  二、加强国学教育,引领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民族文化是立国之本。《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3000孔门弟子手捧竹简深情吟诵《论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名著导读之一就是《论语》。抓住这一契机,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每日《论语》”的环节,因学生大部多来自农村,寄宿生多,课外阅读非常狭窄,我们采取了课内摘抄的方式,每天课前花3—5分钟介绍、讲解、朗诵《论语》中的一则,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课桌上出现了《论语》及与之相关的书籍。课内,我们有意识地介绍来自《论语》的一些成语,课外,就发现有学生在摘抄、整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是我们比较喜欢的节目,我们就把一些适合学生看的节目推荐给学生。如2009年寒假,“百家讲坛”播放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我们把收看这一节目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们兴趣很浓。现在这一届学生已升入高二,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课桌上有了《孟子》、《庄子》、《史记》、《左传》、《古文观止》……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传统国学产生了兴趣。而且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迅速提高了。
  
  三、加强成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理想
  
  《新课标》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实际教学中,我们尽量挖掘教材中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材料,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人生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健全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的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上,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主旨后,我讲了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故事结束后,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遗憾的是,有的没有能够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枯萎了!而有的,却像那“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让我们来说说这些可敬可爱的人吧,让他们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前进动力:以“我敬佩……”说一段话。学生们听后发言积极,古今中外,从司马迁到洪战辉,从贝多芬到张海迪,学生们一个个叙说着,我感受到了这些孩子稚嫩的心灵所受到的震撼。结束整节课时,我让学生全体起立,高声朗读:让我们的生命之绿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主题是“我有一个梦想”(必修二学生已学习过演讲单元)。听着学生们一声声充满憧憬的豪言,看着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激情的笑脸,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虽然他们还年轻,虽然他们少不更事,但我们相信:任何人,只要在内心深处播下了理想的种子,终有一天,理想之芽会萌发,会长成参天大树。记得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这里播下的理想种子能茁壮成长,希望大家的人生之途能宽敞明亮。此外,在《诗经·氓》的教学中,跟学生们讨论什么是爱情,高中生能不能早恋,给他们朗读舒婷的《致橡树》,让学生们明白:爱是一份责任,爱是一份平等,爱是一份执著。《文化经典研读》中,我更多的是让学生联系现实,谈人生感悟。比如儒家提倡的“慎独”,我让学生们联系学习实际谈作为一个学生怎样做到“君子慎其独”,学生们从遵守社会公德,从考试是否能作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这样,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
  
  四、重视好书推荐,让学生展开语文学习的外延
  
  语文课堂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能将课内学到的方法指导自己课外的学习。根据《新课标》“思考·领悟”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好书,让学生主动展开语文学习的外延。教《沁园春·长沙》,我向学生推荐毛泽东的诗词;教《雨巷》、《再别康桥》,我向学生推荐新诗;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我向学生推荐《影响人一生的100个母爱故事》;教唐诗宋词单元,我向学生推荐《唐宋诗词选》、梁衡先生关于诗词的散文(如《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读韩愈》、《读柳永》);教“佛理禅学”,我向学生推荐《百喻经》……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同时领会到学习无止境,让学生在一篇篇美文的阅读中去美化自己的心灵,净化自己的灵魂,感受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教《沁园春·长沙》,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课外摘抄,积累毛泽东诗词,引导他们发现毛泽东的很多诗词跟“水”有关,让他们讲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毛泽东跟水有关的轶闻趣事,在激起他们兴趣的同时,我抛出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毛泽东与水》的研究性论文?学生们在领受任务的同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教《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色彩运用的同时,我提出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写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颜色词语的运用》的研究性论文?教李白的诗歌,许多学生发现李白跟酒有缘,我于是引导学生课外寻找相关资料,研究“李白与酒”。在学生们心领神会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更应做学生语文学习、人格完善的引路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用心施教”的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学语文,真心地爱语文,自觉地接受美的熏陶,健康地成长,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一、时代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  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例如,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波浪(wave)还是海啸(tsunami)?它是否蕴含人们能够抓住的一系列机会?抑或是面对它的到来,人们什么都做不了?人类是否依然引领着社会发展?抑或是被技术所取代?人类创造的机器正逐渐替代着人类的部分工作,它们在未
摘 要: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发展国际职业教育,加强教育合作,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作为中国30家“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之一,云南民族大学一直致力于针对在边境口岸经商务工的外籍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云南民族大学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搭建创新国际职业教育平台,经过四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对服务地方经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阅读心理学理论,提出在阅读中遵循感知、理解和深悟三境界的阅读规律,阶段式的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感知 理解 深悟    阅读对于语文之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在实际的阅读活动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在拆解文章的现象,这种僵化的阅读模式(或授课模式)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而且使阅读活动陷入浮浅化,
【摘要】作文是高考语文取胜的关键,立意彰显文章的灵魂。历来学生作文从正面取意,歌颂真善美者居多,而揭露人性弱点,透视社会弊端的反面立意作文常被排斥甚至否定。教师在教学与阅卷过程中要立足评分标准,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拘“一意”降人才。同时注意区分几种不同性质的学生作文。  【关键词】立意;个性化;反传统    作文是高考语文卷中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是语文高考的压轴题,也是语文成绩取胜的关键所在。它
据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官网2019年11月13日消息,2019年6月19日,卢森堡众议院以投票的方式修订了《劳动法》和《职业培训改革法》,并于2019年7月12日生效。  在卢森堡,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学徒的职业培训工作。学徒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职业培训课程获得不同的专业资格证书,如职业能力证书(CCP)、职业能力文凭(DAP)、技术员文凭(DT)、高级技术员证书。  为提升职业培训的
【摘要】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契机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首要条件之一,巧妙的导入,合理的钩连,余味无穷的收尾是营造和谐对话氛围的重要环节。以课内为渠,课外为源才能使语文教学生发奇异之美,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对话;导入;钩连;收尾    有人说数理化是固体,语文是气体,我觉得很妙。文学本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能帮助学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生成信念,健康发展,因此让学生喜爱语文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学
【摘要】本文单从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及学生课后阅读和写作的情况来勾勒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从评价机制、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态度的角度做一粗浅的分析,进而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六、七年了,高中部分课程的新课标的颁布也有两年多。新课标就新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的组成模
【摘要】庾信不以饮酒著称,但其诗歌中使用了大量“酒”的意象,庾信的这一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在酒中获得友情的慰藉;借酒表达对南朝文化的依恋之情;重视酒的养生作用。通过分析也可推断出庾信是一个量小而瘾大的饮酒者。  【关键词】庾信 酒文化 诗歌    酒之于中国文人,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在古代文坛上,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大家俯拾皆是:曹操、陶渊明、李白、苏轼等等。在这其
摘要 善意的赞美和肯定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真诚的肯定,比批评更有力量,可以解开学生的心结,鼓起自信的风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育工作者应像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不要忽视肯定的力量。  关键词 肯定 爱心 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
【摘 要】诗歌语言充满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在诗歌作品的解读中,通过感受语言的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立体美和音乐美,可以体验和领悟诗歌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诗歌 语言 画面 动态 色彩     “诗歌是语言艺术”,也是想象艺术,它比其他文学作品尤其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美感。形象美具体表现在画面美、动态美、立体美等几个方面。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韵律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