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业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转变择业观,不仅是社会的呼唤,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调整人才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减少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误区,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笔者于2010年12月,对我院2008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很多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大学生择业及就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忽略自身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经济大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现实的关心起经济效益。对于他们来讲,挣钱的多少是工作好坏的直接体现,更是决定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多数大学生毕业首选即是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竞争激烈,无形中反倒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提高了失业率。例如我院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进入到大型医药企业或者医疗单位,殊不知这些大单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专科生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根本不具备优势,所以往往造成“大单位进不去,小单位不愿去”的尴尬局面。
(二)过分追求功名。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收入稳定、地位高、权力大,学习、培训和提拔重用的机会多等优点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受中国人“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使部分大学生盲目的选择从政,这是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又一误区。考公务员已经成为继高考之后的又一“国考”。大学生从政意识增强,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考公务员的出发点都是如此?恐怕不是,更多的是冲着公务员的待遇去的。带着这种想法去考公务员,其结果可想而知。盲目的追求功名利禄,影响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过分追求稳定,缺乏开拓精神。
部分大学生乡土观念较重、对父母依赖性较强,认为远走不如近爬,在父母的庇护下,还可以少些压力,尽管有用人单位愿意签约,却不愿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异地就业。甚至个别大学生有排外思想,适应社会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当提及是否毕业时会选择自主创业,只有5%的学生说会考虑;10%的人说想过,但是不敢尝试;大部分的学生说从未想过,这样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精神十分缺失,只想追求稳定、舒适的生活。
(四)片面追求“证书”,忽视能力的培养。
许多大学生认为学历越高、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盲目地参加各种培训班,多学一门技能会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心态。殊不知,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证书只是求职时的敲门砖而已,能否有所发展还得看自身的能力素质。参加培训、学习技能固然没有坏处,但这些都是培训基本技能,没有针对性、实用性,对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企业不会选最优秀的人,但一定会选最合适的人”这几乎是所有领导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说过的一句话。
二、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择业观误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市场社会的客观因素,更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一)市场经济造成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错误的择业观念,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表现强烈化、择业期望标准商品化、择业理想务实化、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化、择业社会岗位等级化等。
1.社会就业政策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也由天之娇子沦落到随处可见的地位,就业机制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等,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由于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限制,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单位。
2.用人单位招聘中存在的实用主义倾向。
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及企业本身的利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为:第一,非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所以优先考虑本地生源,这是地区保护主义思想作怪,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二,存在性别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性生理、婚姻、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因素,很少招聘女大学生,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过分注重文凭。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文凭学历越高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和人才浪费的现象。
(二)大学生个人存在的主观因素。
1.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观。
经济收入往往是职业选择的基础因素。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会把经济收入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也认为是自己个人价值实现的充分体现。单纯片面的追求高报酬,把经济收入等同于个人价值;只顾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略社会价值的追求更是体现出部分大学生在形成择业观时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
2.生活环境因素。
对某一区域文化环境的认同,成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由于地理、语言、风俗、信仰、饮食、性格、历史、经济等诸多方面原因,不同区域的生活习惯,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文化氛围的差异,将很大程度体现到用人单位的管理风格上,不同地区的企业对人才业绩的评价也会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进而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择业观误区的对策
(一)客观评价自己,降低就业期望值。
毕业生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切忌“好高骛远”。在择业时,只有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自我认知,充分估计自己的发展潜能,清晰预见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够正确地选择就业职业和就业地域。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择业观念也应转换为就业大众化,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实践证明,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接收毕业生的广阔渠道。毕业生要克服互相攀比心理和传统观念,努力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二)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
以往,大家往往在就业时看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在职业选定后就“活到老,做到老,靠到老”,把某一职业看成终身制。而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许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从“铁饭碗”到合同制,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从终身制到多次选择职业等,这些情况都要求抛弃传统的择业观,做到“先就业,再择业”,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生产第一线、民营企业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树立起终身学习和多次就业的观念,用科学指导不断充实自己, 不求一劳永逸,但求不断进取,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三)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具备创新意识,拥有创业能力。新的形势为人们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勋。这些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成功的事迹。他们的实践表明,发挥自己的优势,立创业之志,走艰苦拼搏的创业之路是大有可为的。
就业为民生之本。没有就业就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要就业,必须先择业,只有做好择业方面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蔡立彬.高校扩招后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宋巧霞,赵秀霞.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误区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3]韦光明.大学毕业生如何树立正确择业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4]林夕宝,王传明.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编辑郑云东)
笔者于2010年12月,对我院2008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很多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大学生择业及就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忽略自身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经济大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现实的关心起经济效益。对于他们来讲,挣钱的多少是工作好坏的直接体现,更是决定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多数大学生毕业首选即是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竞争激烈,无形中反倒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提高了失业率。例如我院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进入到大型医药企业或者医疗单位,殊不知这些大单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专科生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根本不具备优势,所以往往造成“大单位进不去,小单位不愿去”的尴尬局面。
(二)过分追求功名。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收入稳定、地位高、权力大,学习、培训和提拔重用的机会多等优点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受中国人“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使部分大学生盲目的选择从政,这是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又一误区。考公务员已经成为继高考之后的又一“国考”。大学生从政意识增强,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考公务员的出发点都是如此?恐怕不是,更多的是冲着公务员的待遇去的。带着这种想法去考公务员,其结果可想而知。盲目的追求功名利禄,影响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过分追求稳定,缺乏开拓精神。
部分大学生乡土观念较重、对父母依赖性较强,认为远走不如近爬,在父母的庇护下,还可以少些压力,尽管有用人单位愿意签约,却不愿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异地就业。甚至个别大学生有排外思想,适应社会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当提及是否毕业时会选择自主创业,只有5%的学生说会考虑;10%的人说想过,但是不敢尝试;大部分的学生说从未想过,这样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精神十分缺失,只想追求稳定、舒适的生活。
(四)片面追求“证书”,忽视能力的培养。
许多大学生认为学历越高、技能越多、证书越多越好找工作。盲目地参加各种培训班,多学一门技能会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心态。殊不知,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证书只是求职时的敲门砖而已,能否有所发展还得看自身的能力素质。参加培训、学习技能固然没有坏处,但这些都是培训基本技能,没有针对性、实用性,对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企业不会选最优秀的人,但一定会选最合适的人”这几乎是所有领导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说过的一句话。
二、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择业观误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市场社会的客观因素,更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一)市场经济造成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错误的择业观念,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表现强烈化、择业期望标准商品化、择业理想务实化、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化、择业社会岗位等级化等。
1.社会就业政策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也由天之娇子沦落到随处可见的地位,就业机制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等,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由于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限制,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单位。
2.用人单位招聘中存在的实用主义倾向。
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及企业本身的利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为:第一,非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所以优先考虑本地生源,这是地区保护主义思想作怪,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二,存在性别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性生理、婚姻、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因素,很少招聘女大学生,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过分注重文凭。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文凭学历越高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和人才浪费的现象。
(二)大学生个人存在的主观因素。
1.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观。
经济收入往往是职业选择的基础因素。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会把经济收入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也认为是自己个人价值实现的充分体现。单纯片面的追求高报酬,把经济收入等同于个人价值;只顾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略社会价值的追求更是体现出部分大学生在形成择业观时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
2.生活环境因素。
对某一区域文化环境的认同,成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由于地理、语言、风俗、信仰、饮食、性格、历史、经济等诸多方面原因,不同区域的生活习惯,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文化氛围的差异,将很大程度体现到用人单位的管理风格上,不同地区的企业对人才业绩的评价也会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进而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择业观误区的对策
(一)客观评价自己,降低就业期望值。
毕业生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切忌“好高骛远”。在择业时,只有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自我认知,充分估计自己的发展潜能,清晰预见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够正确地选择就业职业和就业地域。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择业观念也应转换为就业大众化,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实践证明,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接收毕业生的广阔渠道。毕业生要克服互相攀比心理和传统观念,努力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二)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
以往,大家往往在就业时看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在职业选定后就“活到老,做到老,靠到老”,把某一职业看成终身制。而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许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从“铁饭碗”到合同制,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从终身制到多次选择职业等,这些情况都要求抛弃传统的择业观,做到“先就业,再择业”,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生产第一线、民营企业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树立起终身学习和多次就业的观念,用科学指导不断充实自己, 不求一劳永逸,但求不断进取,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三)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具备创新意识,拥有创业能力。新的形势为人们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勋。这些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成功的事迹。他们的实践表明,发挥自己的优势,立创业之志,走艰苦拼搏的创业之路是大有可为的。
就业为民生之本。没有就业就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要就业,必须先择业,只有做好择业方面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蔡立彬.高校扩招后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宋巧霞,赵秀霞.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误区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3]韦光明.大学毕业生如何树立正确择业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4]林夕宝,王传明.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