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扩招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深入探究与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人文”与“实践”对于高职教育发展之重要性的认知,从“人文理念、育人理念的渗入”及“对实践教学的规划及服务”两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究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职业院校扩招100万人。202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同时,国家出台了基础教育“双减”政策,淡化教育竞争。然而,如果职业教育仍不能保障学生获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发展机会,那么,任何淡化竞争的政策都将是无本之木。可以说,高职教育改革成为影响整体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对教育教学的人文建设、育人作用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产生足够重视。因此,本文将基于以上两点展开叙述。
一、将人文理念、育人理念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底色
1.将人文、育人理念渗入高职教学改革中去
在普高录取比例调控的背景之下,就读高职院校的未成年人比重必将上升,职高教育将越来越多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强化职高的人文理念、育人功能势在必行。
因此,院校管理应首先从教学管理改革着手,更加重视诸如大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体美劳、心理、职业指导等课程。课程模式应从书本中延伸出来,从记背笔记中抽离出来,采取更加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网络、社团活动,将课程学习紧贴学生的生命成长,直接服务于学生思考、处理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比如,大学语文的学习结合影视剧的欣赏与创作,比单纯的文学作品课堂鉴赏更有魅力;职业规划与指导,更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引发职业自豪感,培养健康的职业观及幸福观……
2.将人文、育人理念渗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其他各个环节
在公众人文素质整体提升的今天,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的健康认知与需求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传统的刚性管理体系已日益显得僵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比如,传统的学分制制约了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的灵活度,繁细的教务管理和考核也牵制了教师创新的精力和积极性。
鉴于此,高职院校管理应该提高服务意识,将人文关怀与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相结合,立足于激发教育教学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简化管理条文,增加管理弹性,强调管理中对工作对象的尊重与帮助,从而建立起一套简洁求实、刚柔相济、原则性与弹性兼具、深度与温度并存的管理体系。
比如,学分制应该增加灵活性与弹性。如果学生的实践学习与学校的选修课程时间发生冲突,应该允许学生以实践学习课程学分代替学校选修课的学分。
再如,对于教师的考核,应该弱化对教案数量、考勤情况、学生座谈次数等过分琐碎的考核,更多关注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效、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与评价、学生就业状况与竞争力等,并将这些方面进行合理量化,设计出可操作的考核标准,从而使得考核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成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更多空间与助力。
综上所述,生动而务实的人文课程规划与设计,弹性而高效的人文管理生态环境,会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突破体系僵化死板、部門间各自为政、师生间疏离不睦等种种瓶颈,从根本上保障学生与教师学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与创造性,最终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赢得毫不逊色于普通高校的好口碑,获得自身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其提供更加到位的制度及服务保障
对于相比普通高校来讲更偏向“技能教学”的高职院校教育来讲,“实践”显得更为重要,“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对于高职教育是“兵家大忌”,前文所谈的人文教育如此,职业技能教育更是如此。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状况普遍并不理想,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与社会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对于这种现状,既要解决师资问题,又要加强校企合作。
1.必须解决高职实践人才缺乏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很多高职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不足。对于这个问题,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鼓励,师资困难会逐渐有所缓解,但目前仍需院校自身通过以老带新、鼓励和督促教师实习等措施加以改善。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主动地邀请企业优秀员工到校兼职,对本校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2.加强校企合作
要努力争取在政府主持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开展“二元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争取在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下,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天地;在企业指导下研发校本教材,促进院校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院校应注意在政府的主持下厘清与企业的权责关系,充分保障学生的个人发展权益,避免企业为追求利益而有损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有损学校声誉的不良影响,力争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3.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操作平台
对于实践教学的强调,势必会对管理工作的灵活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院校管理操作平台,这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要紧紧围绕实践教学工作,制定科学严谨、简洁高效的网络管理操作平台,做好实践教学与院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如此,既可高效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又可使院校管理工作既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又兼顾全局、和谐有序,有效避免因工作杂乱低效而产生的各方矛盾,维护院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育人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所谈的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的思考,都建立在对于“人文”与“实践”的充分重视的基础之上。事实上,“人文”与“实践”,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最应看重的“两只翅膀”——“实践”主要指向生活水平,“人文”主要指向生命质量,而此二者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实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来自“人文”的供给;“人文”的诸多价值,离开“实践”亦无法实现。高职教育若想获得与普通高校教育同等的地位,就必须插好这两只翅膀,并且在它们的引领之下,去妥善处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衷心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陆秋. 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J]. 商业文化,2021(4):44-45.
[2].罗瑶. 高职院校人文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在教学改革中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4):48-52.
基金项目:安徽省成教学会一般项目:新冠疫情和高职扩招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azcg 13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究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职业院校扩招100万人。202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同时,国家出台了基础教育“双减”政策,淡化教育竞争。然而,如果职业教育仍不能保障学生获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发展机会,那么,任何淡化竞争的政策都将是无本之木。可以说,高职教育改革成为影响整体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对教育教学的人文建设、育人作用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产生足够重视。因此,本文将基于以上两点展开叙述。
一、将人文理念、育人理念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底色
1.将人文、育人理念渗入高职教学改革中去
在普高录取比例调控的背景之下,就读高职院校的未成年人比重必将上升,职高教育将越来越多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强化职高的人文理念、育人功能势在必行。
因此,院校管理应首先从教学管理改革着手,更加重视诸如大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体美劳、心理、职业指导等课程。课程模式应从书本中延伸出来,从记背笔记中抽离出来,采取更加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网络、社团活动,将课程学习紧贴学生的生命成长,直接服务于学生思考、处理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比如,大学语文的学习结合影视剧的欣赏与创作,比单纯的文学作品课堂鉴赏更有魅力;职业规划与指导,更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引发职业自豪感,培养健康的职业观及幸福观……
2.将人文、育人理念渗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其他各个环节
在公众人文素质整体提升的今天,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的健康认知与需求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传统的刚性管理体系已日益显得僵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比如,传统的学分制制约了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的灵活度,繁细的教务管理和考核也牵制了教师创新的精力和积极性。
鉴于此,高职院校管理应该提高服务意识,将人文关怀与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相结合,立足于激发教育教学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简化管理条文,增加管理弹性,强调管理中对工作对象的尊重与帮助,从而建立起一套简洁求实、刚柔相济、原则性与弹性兼具、深度与温度并存的管理体系。
比如,学分制应该增加灵活性与弹性。如果学生的实践学习与学校的选修课程时间发生冲突,应该允许学生以实践学习课程学分代替学校选修课的学分。
再如,对于教师的考核,应该弱化对教案数量、考勤情况、学生座谈次数等过分琐碎的考核,更多关注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效、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与评价、学生就业状况与竞争力等,并将这些方面进行合理量化,设计出可操作的考核标准,从而使得考核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成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更多空间与助力。
综上所述,生动而务实的人文课程规划与设计,弹性而高效的人文管理生态环境,会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突破体系僵化死板、部門间各自为政、师生间疏离不睦等种种瓶颈,从根本上保障学生与教师学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与创造性,最终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赢得毫不逊色于普通高校的好口碑,获得自身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其提供更加到位的制度及服务保障
对于相比普通高校来讲更偏向“技能教学”的高职院校教育来讲,“实践”显得更为重要,“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对于高职教育是“兵家大忌”,前文所谈的人文教育如此,职业技能教育更是如此。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状况普遍并不理想,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与社会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对于这种现状,既要解决师资问题,又要加强校企合作。
1.必须解决高职实践人才缺乏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很多高职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不足。对于这个问题,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鼓励,师资困难会逐渐有所缓解,但目前仍需院校自身通过以老带新、鼓励和督促教师实习等措施加以改善。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主动地邀请企业优秀员工到校兼职,对本校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2.加强校企合作
要努力争取在政府主持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开展“二元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争取在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下,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天地;在企业指导下研发校本教材,促进院校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院校应注意在政府的主持下厘清与企业的权责关系,充分保障学生的个人发展权益,避免企业为追求利益而有损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有损学校声誉的不良影响,力争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3.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操作平台
对于实践教学的强调,势必会对管理工作的灵活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院校管理操作平台,这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要紧紧围绕实践教学工作,制定科学严谨、简洁高效的网络管理操作平台,做好实践教学与院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如此,既可高效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又可使院校管理工作既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又兼顾全局、和谐有序,有效避免因工作杂乱低效而产生的各方矛盾,维护院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育人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所谈的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的思考,都建立在对于“人文”与“实践”的充分重视的基础之上。事实上,“人文”与“实践”,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最应看重的“两只翅膀”——“实践”主要指向生活水平,“人文”主要指向生命质量,而此二者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实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来自“人文”的供给;“人文”的诸多价值,离开“实践”亦无法实现。高职教育若想获得与普通高校教育同等的地位,就必须插好这两只翅膀,并且在它们的引领之下,去妥善处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衷心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陆秋. 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J]. 商业文化,2021(4):44-45.
[2].罗瑶. 高职院校人文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在教学改革中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4):48-52.
基金项目:安徽省成教学会一般项目:新冠疫情和高职扩招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azcg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