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皮利尼亚克的短篇小说《人性的风》通过对伊万·伊万诺维奇这个角色的描写,表现出人性的转变与矛盾。在《人性的风》中,作者具体运用了这些的写作手法和创造特色:以小见大、从小故事中体悟大道理,简单的故事情节、深远的意义等格式特色;追求精益求精,自然而又深刻的情景交融,突出的细节描写等选词以及描写特色;抒情性、对比性的叙事风格的写作特色等。
关键词:皮利尼亚克;短篇小说;《人性的风》;创作特色
才華横溢的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皮利尼亚克是俄罗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曾经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作具有独特性,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叙事风格都非同寻常,备受评论家们的关注。《人性的风》是一篇典型短篇小说,人物集中、故事单纯、结构紧凑。虽说皮利尼亚克的《人性的风》短小,但确是五脏俱全的,通过对人物、事件的细致描写,使故事更加耐人寻味,这主要得益于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下面将从《人性的风》来看皮利尼亚克短篇小说中的创作特色。
一、格式特色
以小见大,从小故事中体悟大道理。从创作素材上来,作者取材于生活中的琐事。丈夫因为发现妻子不忠,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妻子赶走,但又后悔不已。一度颓废了十年之久。后来又将误将自己认为是父亲的尼古拉赶走,无法与自己的亲生儿子相识,最终孤苦伶仃。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人性的问题,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仅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同时还能通过日常生活的事,来反映人性之间变化,让读者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获取更深刻的体会。
简单的故事情节,蕴含深远的意义。《人性的风》这篇小说,对称感极强,以人性之风开始引出全文,又以人性之风结束总结全文。小说的第一个小高潮是伊万·伊万诺维奇在一个夜晚赶走他的妻子。小说的第二个高潮是,十年后,在相同的房间,伊万·伊万诺维奇在一个夜晚,赶走了尼古拉这个故事的两个小高潮,形成了鲜明的对称感,让读者更加的体会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的痛苦和不安。小说叙述完整、舒畅。通过对身边的这种“人性”的描写,来反衬世界的复杂,尤其是最后描述伊万·伊万诺维奇独自行走在路上的萧索,更是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选词以及描写特色
在选词用此上追求精益求精。从《人性的风》这篇小说来看,作者选词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定要严格筛选作品中的词汇,从文艺规范和全面的角度上挑选最符合上下文的词汇。作品的选词和用词是一项深思熟虑而又精细的工作。《人性的风》这篇小说,虽然短小,但是内容确是非常的丰富饱满,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深思熟虑。
自然而又深刻的情景交融。《人性的风》这篇小说,句子非常的生动,尤其是对于景物的描写,更是在小说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首先,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其次,景物的描写还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的作用。《人性的风》这篇小说的两个高潮都是在灰蒙蒙的夜晚发生的,不仅交代了发生的时间,更是通过那灰蒙蒙、压抑、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烘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愤、痛苦。小说中多次提到风、木质的马路、小花园等意象,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中用这些简单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的孤单与凄凉。
突出的细节描写。《人性的风》这篇小说中,对于伊万·伊万诺维奇家的桌布,皮沙发的描写非常的细致,不仅烘托出了当时人物的心情,更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这块桌布由干净变得邋遢不堪,不仅写出了阿廖沙平时在这个家庭中的作用,更烘托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内心的凄凉,他的堕落与自暴自弃。小说中,皮睡榻上有好多的烟尾巴,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烟尾巴也是不断的在增加。在生活中,抽烟有麻痹神经的作用,随着小说中伊万·伊万诺维奇抽烟的增加,烟尾巴越来越多的聚集在皮沙发上的描写,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凄凉。
三、叙事风格的写作特色
叙事上的抒情性。皮利尼亚克在《人性的风》这篇小说中,较少的对事物的整体进行描写,而是对一些零散的琐碎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将现实的感情融入到小说当中去。在这篇小说中,大部分的情节是对细节的描写,作者将这些零散的细节串联在一起,却将伊万·伊万诺维奇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叙事上的对比性。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伊万·伊万诺维奇赶走妻子,赶走尼古拉的对比描写,深刻的反映出主人公伊万·伊万诺维奇的孤单,对亲情的渴望,想要原谅至亲的人,但却往往事与愿违的凄惨心境。而且作者将阿廖沙的眼睛比作了那清澈的湖水,那清澈的湖水淹没了整个世界,不单单是想表现出阿廖沙的美儿子的帅气,更多的是表现出伊万·伊万诺维奇对他们的爱,伊万·伊万诺维奇如果没有了她们,他就相当于失去了所有,生活也变得黯淡无光。
总而言之,皮利尼亚克是一位热爱人民与国家,并对未来生活有着美好憧憬的作家。在作品中,他通过对伊万·伊万诺维奇这个角色的描写,表现出人性的转变与矛盾,对一些简单情节的描写来去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问题。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叙事方法都非同寻常,那独特简洁的艺术手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着非凡的艺术魅力,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海.皮利尼亚克作品的圣愚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栗亮.谈皮利尼亚克与叶赛宁创作思想的相似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3]苏昀晗.皮利尼亚克《不灭的明月的故事》的赏析[J].俄语学习,2013,05.
关键词:皮利尼亚克;短篇小说;《人性的风》;创作特色
才華横溢的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皮利尼亚克是俄罗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曾经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作具有独特性,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叙事风格都非同寻常,备受评论家们的关注。《人性的风》是一篇典型短篇小说,人物集中、故事单纯、结构紧凑。虽说皮利尼亚克的《人性的风》短小,但确是五脏俱全的,通过对人物、事件的细致描写,使故事更加耐人寻味,这主要得益于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下面将从《人性的风》来看皮利尼亚克短篇小说中的创作特色。
一、格式特色
以小见大,从小故事中体悟大道理。从创作素材上来,作者取材于生活中的琐事。丈夫因为发现妻子不忠,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妻子赶走,但又后悔不已。一度颓废了十年之久。后来又将误将自己认为是父亲的尼古拉赶走,无法与自己的亲生儿子相识,最终孤苦伶仃。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反映人性的问题,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仅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同时还能通过日常生活的事,来反映人性之间变化,让读者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获取更深刻的体会。
简单的故事情节,蕴含深远的意义。《人性的风》这篇小说,对称感极强,以人性之风开始引出全文,又以人性之风结束总结全文。小说的第一个小高潮是伊万·伊万诺维奇在一个夜晚赶走他的妻子。小说的第二个高潮是,十年后,在相同的房间,伊万·伊万诺维奇在一个夜晚,赶走了尼古拉这个故事的两个小高潮,形成了鲜明的对称感,让读者更加的体会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的痛苦和不安。小说叙述完整、舒畅。通过对身边的这种“人性”的描写,来反衬世界的复杂,尤其是最后描述伊万·伊万诺维奇独自行走在路上的萧索,更是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选词以及描写特色
在选词用此上追求精益求精。从《人性的风》这篇小说来看,作者选词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定要严格筛选作品中的词汇,从文艺规范和全面的角度上挑选最符合上下文的词汇。作品的选词和用词是一项深思熟虑而又精细的工作。《人性的风》这篇小说,虽然短小,但是内容确是非常的丰富饱满,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深思熟虑。
自然而又深刻的情景交融。《人性的风》这篇小说,句子非常的生动,尤其是对于景物的描写,更是在小说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首先,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其次,景物的描写还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的作用。《人性的风》这篇小说的两个高潮都是在灰蒙蒙的夜晚发生的,不仅交代了发生的时间,更是通过那灰蒙蒙、压抑、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烘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愤、痛苦。小说中多次提到风、木质的马路、小花园等意象,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中用这些简单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的孤单与凄凉。
突出的细节描写。《人性的风》这篇小说中,对于伊万·伊万诺维奇家的桌布,皮沙发的描写非常的细致,不仅烘托出了当时人物的心情,更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这块桌布由干净变得邋遢不堪,不仅写出了阿廖沙平时在这个家庭中的作用,更烘托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内心的凄凉,他的堕落与自暴自弃。小说中,皮睡榻上有好多的烟尾巴,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烟尾巴也是不断的在增加。在生活中,抽烟有麻痹神经的作用,随着小说中伊万·伊万诺维奇抽烟的增加,烟尾巴越来越多的聚集在皮沙发上的描写,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伊万·伊万诺维奇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凄凉。
三、叙事风格的写作特色
叙事上的抒情性。皮利尼亚克在《人性的风》这篇小说中,较少的对事物的整体进行描写,而是对一些零散的琐碎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将现实的感情融入到小说当中去。在这篇小说中,大部分的情节是对细节的描写,作者将这些零散的细节串联在一起,却将伊万·伊万诺维奇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叙事上的对比性。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伊万·伊万诺维奇赶走妻子,赶走尼古拉的对比描写,深刻的反映出主人公伊万·伊万诺维奇的孤单,对亲情的渴望,想要原谅至亲的人,但却往往事与愿违的凄惨心境。而且作者将阿廖沙的眼睛比作了那清澈的湖水,那清澈的湖水淹没了整个世界,不单单是想表现出阿廖沙的美儿子的帅气,更多的是表现出伊万·伊万诺维奇对他们的爱,伊万·伊万诺维奇如果没有了她们,他就相当于失去了所有,生活也变得黯淡无光。
总而言之,皮利尼亚克是一位热爱人民与国家,并对未来生活有着美好憧憬的作家。在作品中,他通过对伊万·伊万诺维奇这个角色的描写,表现出人性的转变与矛盾,对一些简单情节的描写来去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问题。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叙事方法都非同寻常,那独特简洁的艺术手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着非凡的艺术魅力,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海.皮利尼亚克作品的圣愚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栗亮.谈皮利尼亚克与叶赛宁创作思想的相似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3]苏昀晗.皮利尼亚克《不灭的明月的故事》的赏析[J].俄语学习,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