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一般来说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主要内容,设计主要问题来开展教学的方法。今天,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要做到三要:一要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二要认清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即语文阅读主问题的最终指向,三要探究语文阅读主问题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问题探究
引言:
1.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要明确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下的一个子集,是在核心素养关照下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宗旨和方向。由此,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要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母语学科学习,首先要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注重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同时,要促进自主发展,具有健康生活的理念,学会生活与学习,增强社会参与性,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这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具体诠释,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内容。
第二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清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关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重要的是培养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语言与思维和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审美与文化,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面对与解决的主问题。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孤岛,而是一座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四面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这个四面体的底座,是基础部分;其它三个维度是这个四面体的三个重要的侧面,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因此,要从语言培养入手,带动其他三者。语言不仅是言语和文字,也体现思维,包含审美和文化,所以四维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
2.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要探究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在认清语文核心素养四维关系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找到落实它们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教学路径呢?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是一个很好落实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教学方法。
2.1 主问题对应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顾名思义,研究设计主要问题开展教学,如何实施主问题教学设计策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核心素养,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能够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形成主问题的创设策略。立足于文本解读的角度,结合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优秀课例,总结出基于文本解读的主问题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切入角度:作者,文题、内容、结构、主旨,历史评价等。三是研究主问题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作为语言和审美的桥梁和手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学好思、求真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2 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关注教师、学生和课堂三对象。
首先,以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为出发点,探究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思想转化和教学方法转变,倡导学问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阅读习惯与学习能力,促进学思结合,发展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最后,转变课堂师生关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主问题为学习的主线,树立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的高阶品质,培养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承启语文素养中语言和审美两个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3.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的主问题路径探究
立足于语文学科素养来探究主问题教学法,是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3.1 思维路径。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文学园地里有各种运用思维的典范佳作,有时往往运用形象思维表达抽象含义,把难于理解的复杂深刻的事理说得简单易懂,如庄子的《庖丁解牛》是一篇讲养生的文章,但作者却运用形象思维,借庖丁解牛这一故事把养生的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启示。再如,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模式,一般而言,起句往往开篇点题或奠定基调,承句续境启下,转句转向情理,结句总结收束,因此,我们读懂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有助于理解诗意。
3.2 审美路径。文学是人学,鉴赏人物形象,关注人物的命运,认识社会现实。“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鲜明的典型形象最能深入人心,引发思考。如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是古代悲剧的典范,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她的人生悲剧在哪呢?这是个可以宽泛思考的开放性主问题。是由于父亲窦天章抛家弃子去考取功名?高利贷的毒害?张驴父子的流氓欺压?楚州知府梼杌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都是造成窦娥悲剧的外在局部原因,我们说环境塑造人,这是那个社会的悲剧。另一方面,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窦娥作为一个谨守妇道的善良女子,自然难逃贞节观念的桎梏而致死的命运,这也是那个时代个人或者女子的悲剧。
3.3 文化路径。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为了树立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文明之根、民族之本。我们的民族文化历经时代的淘洗,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宣扬经世致用的儒家仁政思想,屈原的《离骚》、杜甫《属相》《阁夜》等诗歌、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诗歌、陆游《书愤》等诗歌饱含家国情怀,李密的《陈情表》反映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文化。《窦娥冤》三桩不可能的誓愿一一实现,体现了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透过曲水流觞的春游,表达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观,反映了儒道思想文化对时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明清. 浅谈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19(34) [2]杨梓.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學的优化策略[J]. 新课程研究. 2019(1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为ZD18142。
作者简介:张超,男,1977.6.15,吉林省长春市,汉族,吉林省科研骨干教师,硕士,长春市语文骨干教师,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问题探究
引言:
1.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要明确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下的一个子集,是在核心素养关照下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宗旨和方向。由此,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要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母语学科学习,首先要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注重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同时,要促进自主发展,具有健康生活的理念,学会生活与学习,增强社会参与性,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这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具体诠释,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内容。
第二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清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关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重要的是培养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语言与思维和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审美与文化,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面对与解决的主问题。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孤岛,而是一座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四面体。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这个四面体的底座,是基础部分;其它三个维度是这个四面体的三个重要的侧面,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因此,要从语言培养入手,带动其他三者。语言不仅是言语和文字,也体现思维,包含审美和文化,所以四维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
2.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要探究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在认清语文核心素养四维关系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找到落实它们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教学路径呢?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是一个很好落实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教学方法。
2.1 主问题对应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顾名思义,研究设计主要问题开展教学,如何实施主问题教学设计策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核心素养,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能够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形成主问题的创设策略。立足于文本解读的角度,结合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优秀课例,总结出基于文本解读的主问题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切入角度:作者,文题、内容、结构、主旨,历史评价等。三是研究主问题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作为语言和审美的桥梁和手段,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学好思、求真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2 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关注教师、学生和课堂三对象。
首先,以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为出发点,探究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思想转化和教学方法转变,倡导学问结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阅读习惯与学习能力,促进学思结合,发展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最后,转变课堂师生关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主问题为学习的主线,树立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的高阶品质,培养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承启语文素养中语言和审美两个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3.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的主问题路径探究
立足于语文学科素养来探究主问题教学法,是语文阅读主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3.1 思维路径。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文学园地里有各种运用思维的典范佳作,有时往往运用形象思维表达抽象含义,把难于理解的复杂深刻的事理说得简单易懂,如庄子的《庖丁解牛》是一篇讲养生的文章,但作者却运用形象思维,借庖丁解牛这一故事把养生的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启示。再如,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模式,一般而言,起句往往开篇点题或奠定基调,承句续境启下,转句转向情理,结句总结收束,因此,我们读懂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有助于理解诗意。
3.2 审美路径。文学是人学,鉴赏人物形象,关注人物的命运,认识社会现实。“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鲜明的典型形象最能深入人心,引发思考。如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是古代悲剧的典范,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她的人生悲剧在哪呢?这是个可以宽泛思考的开放性主问题。是由于父亲窦天章抛家弃子去考取功名?高利贷的毒害?张驴父子的流氓欺压?楚州知府梼杌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都是造成窦娥悲剧的外在局部原因,我们说环境塑造人,这是那个社会的悲剧。另一方面,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窦娥作为一个谨守妇道的善良女子,自然难逃贞节观念的桎梏而致死的命运,这也是那个时代个人或者女子的悲剧。
3.3 文化路径。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为了树立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文明之根、民族之本。我们的民族文化历经时代的淘洗,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宣扬经世致用的儒家仁政思想,屈原的《离骚》、杜甫《属相》《阁夜》等诗歌、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诗歌、陆游《书愤》等诗歌饱含家国情怀,李密的《陈情表》反映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文化。《窦娥冤》三桩不可能的誓愿一一实现,体现了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透过曲水流觞的春游,表达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观,反映了儒道思想文化对时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明清. 浅谈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19(34) [2]杨梓.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學的优化策略[J]. 新课程研究. 2019(1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为ZD18142。
作者简介:张超,男,1977.6.15,吉林省长春市,汉族,吉林省科研骨干教师,硕士,长春市语文骨干教师,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