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倒在“石榴裙”下
现在,人们多用“拜倒在石榴裙下”来形容男子对女性的崇拜和倾慕之意。那么到底有没有“石榴裙”?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裙子呢?
“石榴裙”自然与石榴有关。石榴原产于波斯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我国。据晋朝时的《博物志》记载,汉朝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得到了“涂林安石国”的水果种子,就把这种水果叫做“安石榴”。因为石榴里有很多子,所以古代的中国人把石榴当做多子多福的象征。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开始有诗人用石榴花来比喻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就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句子。一是古代妇女多喜欢穿石榴红色的裙子,二是当时染红裙子用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就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也成了古代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至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来源,据说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原来,石榴裙在唐朝时是一种流行的服饰,穿着它的女子显得格外俏丽动人。当时著名的美人杨贵妃也非常喜爱石榴花,爱吃石榴,还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明皇就投其所好,在首都长安附近的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石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就在石榴花丛中和杨贵妃饮酒作乐。久而久之,荒废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就迁怒于杨贵妃。
一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杨贵妃借着向皇上敬酒之机,告状道:“看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一点儿都不恭敬,真不懂礼节。”唐明皇感到自己的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杨贵妃,一律要跪拜行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
众臣无奈,从此,只要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就只好纷纷下跪行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纳斯尔丁解难题
在伊朗的民间,流传着机智人物毛拉·纳斯尔丁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学者想考考毛拉·纳斯尔丁的学识。他找到毛拉,却不说话,只是用拐杖在地上划了个圆圈。毛拉想了想,在圆圈中间划了一条线,把它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接着,学者又在地上划了个圆圈。毛拉立刻又把它划分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指向学者,另外三份指向自己。最后,学者作了个手背向下、五指朝上的动作。毛拉则作了个五指朝下、手背朝上的动作。学者看后,连连点头。
有人请学者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学者说:“我划圆圈表示地球,毛拉在中间划了条线,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说明他熟知地理;第二次他又把地球分为四等份,并告诉我其中三份是水,一份是陆地,这完全正确;最后我作出手势,问地球上的生物靠什么生长,毛拉用手势回答说靠的是雨水和阳光。他丰富的知识是无与伦比的。”
后来,有人又去请毛拉解释他的回答。毛拉笑道:“我见他在地上画了个西瓜,便果断地切成两半,告诉他两人各分一半;第二次他又画了个西瓜,我就不客气,把它分成四份,自己要三份,给他留下一份;后来他作手势,表示肚子饿了,想吃抓饭,我就作手势说,最好再添点葡萄干和甜枣。这哪里是什么关于地理学的知识呢?”
大家听完,都被毛拉逗乐了。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能靠猜测。有时候,看似相互了解,其实两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月光奏鸣曲
1940年11月12日的晚上,英国谍报人员急急忙忙地将一份刚刚破译出来的电报送给了首相邱吉尔,邱吉尔看过这份电报,不禁吃了一惊:48小时后,德国空军将空袭英国城市考文垂,这次行动计划的代号为“月光奏鸣曲”。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代号却不能让人联想到美妙的月夜景色。邱吉尔把电文抛到桌子上,用双手轻揉着太阳穴,眼前浮现出的是城市遭到轰炸之后的惨状……
为什么邱吉尔不马上下令还击德国人呢?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军方使用了一台叫“英尼格码”的新型密码机来传递情报。这种密码机能随意组合字母,随时更换密码。1939年8月,英国人几经周折,终于搞到了一台“英尼格码”密码机。英国的情报专家日夜不停,轮流工作,终于破译出了用这种密码写成的密电。从此,英国皇家空军扭转了处处挨打的被动局面,根据准确的情报,狠狠还击,让德国空军损失惨重。时间一长,希特勒不禁开始怀疑,是否是密码被泄密了?便决定布置一次空袭来探探虚实。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此时,邱吉尔陷入了沉思:保护了考文垂,便等于告诉希特勒“英尼格码”已经被破译;但如果不还击,这座城市将损失惨重。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他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为了整个英国,为了整个战局,只有牺牲考文垂了。
两天后,“月光奏鸣曲”如期奏响。德国轰炸机怪叫着扑向考文垂的天空,没有遇到任何防空设施的阻拦,如入无人之境。在持续10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考文垂处处浓烟滚滚、火光;中天。一排排住房被炸成废墟,无辜的居民被炸得血肉横飞……德国人彻底解除了疑虑:噢,我们的“英尼格码”仍然天下无敌!
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英国人已经准备好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很快,著名的阿拉曼之战打响了。从战役的第一天开始,德军指挥官隆美尔与希特勒之间的每一份电报都被英国方面破译。英军对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势如破竹。短短13天内,就有6万名德军官兵和500多辆德军坦克被英军“吞掉”。这样,英国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百五”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这个名称一说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苏秦是战国时代的一个说客。,因为口才好,曾经同时担任六国的宰相,十分威风,但也结下很多仇人。后来,他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了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的人应得黄金千两,望来领赏。”很快,就有四个人到宫里来,都说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能冒充呀!”四个人都一口咬定,就是自己干的。齐王便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分,每人能得多少?”他们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于是,“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个词的来源与推牌九(旧时的一种赌博)有关。原来,牌九(类似于麻将的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按照赌博时的规则,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是最小的,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都做不好或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和广东的方言里,这样的人又被称为“二五仔”。
现在,人们多用“拜倒在石榴裙下”来形容男子对女性的崇拜和倾慕之意。那么到底有没有“石榴裙”?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裙子呢?
“石榴裙”自然与石榴有关。石榴原产于波斯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我国。据晋朝时的《博物志》记载,汉朝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得到了“涂林安石国”的水果种子,就把这种水果叫做“安石榴”。因为石榴里有很多子,所以古代的中国人把石榴当做多子多福的象征。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开始有诗人用石榴花来比喻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就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句子。一是古代妇女多喜欢穿石榴红色的裙子,二是当时染红裙子用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就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也成了古代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至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来源,据说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原来,石榴裙在唐朝时是一种流行的服饰,穿着它的女子显得格外俏丽动人。当时著名的美人杨贵妃也非常喜爱石榴花,爱吃石榴,还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明皇就投其所好,在首都长安附近的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石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就在石榴花丛中和杨贵妃饮酒作乐。久而久之,荒废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就迁怒于杨贵妃。
一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杨贵妃借着向皇上敬酒之机,告状道:“看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一点儿都不恭敬,真不懂礼节。”唐明皇感到自己的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杨贵妃,一律要跪拜行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
众臣无奈,从此,只要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就只好纷纷下跪行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纳斯尔丁解难题
在伊朗的民间,流传着机智人物毛拉·纳斯尔丁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学者想考考毛拉·纳斯尔丁的学识。他找到毛拉,却不说话,只是用拐杖在地上划了个圆圈。毛拉想了想,在圆圈中间划了一条线,把它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接着,学者又在地上划了个圆圈。毛拉立刻又把它划分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指向学者,另外三份指向自己。最后,学者作了个手背向下、五指朝上的动作。毛拉则作了个五指朝下、手背朝上的动作。学者看后,连连点头。
有人请学者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学者说:“我划圆圈表示地球,毛拉在中间划了条线,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说明他熟知地理;第二次他又把地球分为四等份,并告诉我其中三份是水,一份是陆地,这完全正确;最后我作出手势,问地球上的生物靠什么生长,毛拉用手势回答说靠的是雨水和阳光。他丰富的知识是无与伦比的。”
后来,有人又去请毛拉解释他的回答。毛拉笑道:“我见他在地上画了个西瓜,便果断地切成两半,告诉他两人各分一半;第二次他又画了个西瓜,我就不客气,把它分成四份,自己要三份,给他留下一份;后来他作手势,表示肚子饿了,想吃抓饭,我就作手势说,最好再添点葡萄干和甜枣。这哪里是什么关于地理学的知识呢?”
大家听完,都被毛拉逗乐了。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能靠猜测。有时候,看似相互了解,其实两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月光奏鸣曲
1940年11月12日的晚上,英国谍报人员急急忙忙地将一份刚刚破译出来的电报送给了首相邱吉尔,邱吉尔看过这份电报,不禁吃了一惊:48小时后,德国空军将空袭英国城市考文垂,这次行动计划的代号为“月光奏鸣曲”。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代号却不能让人联想到美妙的月夜景色。邱吉尔把电文抛到桌子上,用双手轻揉着太阳穴,眼前浮现出的是城市遭到轰炸之后的惨状……
为什么邱吉尔不马上下令还击德国人呢?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军方使用了一台叫“英尼格码”的新型密码机来传递情报。这种密码机能随意组合字母,随时更换密码。1939年8月,英国人几经周折,终于搞到了一台“英尼格码”密码机。英国的情报专家日夜不停,轮流工作,终于破译出了用这种密码写成的密电。从此,英国皇家空军扭转了处处挨打的被动局面,根据准确的情报,狠狠还击,让德国空军损失惨重。时间一长,希特勒不禁开始怀疑,是否是密码被泄密了?便决定布置一次空袭来探探虚实。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此时,邱吉尔陷入了沉思:保护了考文垂,便等于告诉希特勒“英尼格码”已经被破译;但如果不还击,这座城市将损失惨重。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他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为了整个英国,为了整个战局,只有牺牲考文垂了。
两天后,“月光奏鸣曲”如期奏响。德国轰炸机怪叫着扑向考文垂的天空,没有遇到任何防空设施的阻拦,如入无人之境。在持续10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考文垂处处浓烟滚滚、火光;中天。一排排住房被炸成废墟,无辜的居民被炸得血肉横飞……德国人彻底解除了疑虑:噢,我们的“英尼格码”仍然天下无敌!
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英国人已经准备好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很快,著名的阿拉曼之战打响了。从战役的第一天开始,德军指挥官隆美尔与希特勒之间的每一份电报都被英国方面破译。英军对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势如破竹。短短13天内,就有6万名德军官兵和500多辆德军坦克被英军“吞掉”。这样,英国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百五”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这个名称一说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苏秦是战国时代的一个说客。,因为口才好,曾经同时担任六国的宰相,十分威风,但也结下很多仇人。后来,他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了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的人应得黄金千两,望来领赏。”很快,就有四个人到宫里来,都说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能冒充呀!”四个人都一口咬定,就是自己干的。齐王便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分,每人能得多少?”他们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于是,“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个词的来源与推牌九(旧时的一种赌博)有关。原来,牌九(类似于麻将的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按照赌博时的规则,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是最小的,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都做不好或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和广东的方言里,这样的人又被称为“二五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