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常使用断喙来降低母鸡的啄羽率,但是到2018年这种作业将在欧盟被全面禁止;由于家禽羽毛较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因此不断喙的负效应是较高的采食量。针对不断喙引起的啄羽问题,益生菌是解决办法之一。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15-0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16年的报告中指出,益生菌有利于阻止和控制致病菌入侵肠道,和/或通过各种机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产蛋母鸡的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但是随着欧盟颁布禁止断喙的禁令,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利用新的用于产蛋母鸡的注册产品Calsporin获得的最新见解和发现。
1 健康的肠道
一个健康的肠道能够确保必需营养和矿物质得到有效的吸收,这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蛋壳质量的保障和蛋品的安全非常重要[1]。肠道的共生菌群能够帮助动物消化饲料,保护宿主免于致病菌的定植。肠道中的这些正常菌群与致病菌竞争肠道上皮上的结合位点和营养物质,对维持宿主的肠道免疫应答功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产生代谢产物控制致病菌的生长[2]。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正常组成遭到破坏会降低机体的先天性免疫保护机制,提高致病菌在消化道内结合位点定植的可能性[3]。研究发现,在家禽饲料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芽孢有助于为肠道有益菌优化环境,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致病菌的致病力。
2 在产蛋早期维持青年母鸡的健康
在育成期结束时,此时小母鸡成长为产蛋母鸡,挑战性的环境和新陈代谢的改变会随时出现。15~18周龄时,鸡群被转到新的饲养设备设施中,日粮配方也相应地调整,以适应产蛋初期的营养需要。当产蛋率快速提高,并于24~26周龄达到产蛋高峰时,产蛋母鸡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蛋鸡生产者和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在30周龄前给产蛋早期的青年母鸡在营养上提供支持。产蛋高峰期是产蛋母鸡对其消化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失调非常敏感的一个时期,而益生菌可作为此时期的一个支持性营养工具。研究人员利用120羽19~42周龄的褐壳Tetra SL产蛋母鸡对一种益生菌产品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当每千克饲料加入3×108 CFU芽孢杆菌C-3102株后,蛋重、产蛋总重和饲料转化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图1)。产蛋母鸡体重的减轻可能反映其为了产蛋动员机体的储备。然而,相似的采食量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并没能对益生菌组的产蛋母鸡体重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较大的蛋重并未导致蛋壳厚度变薄和蛋壳质量变差。对照组平均0.52%的不合格蛋率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益生菌组的产蛋母鸡在24周的产蛋期中拥有0.37%的更低的不合格蛋比率。
3 延长产蛋期
正确饲喂产蛋母鸡能够使蛋鸡生产者将母鸡的产蛋期延长到100周龄。维持产蛋母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对较长的产蛋周期极为重要。在第二个试验中,120羽褐壳Tetra SL产蛋母鸡的全价饲料按每公斤饲料添加3×108 CFU芽孢杆菌C-3102株的方式添加益生菌。试验发现,在整个试验期间(19~70周龄),益生菌组产蛋母鸡的产蛋率、蛋重、产蛋总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提高(图2),相同的采食量也并没有使益生菌组的产蛋母鸡体重下降。产蛋性能的提高可以用益生菌组母鸡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来解释,因为研究表明添加益生菌后产蛋母鸡在70周龄时它们的蛋白质、纤维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鸡。与对照组母鸡相比,益生菌组母鸡在整个产蛋期内保持较大的蛋重(图2)。在實际生产中,蛋大小的提高和蛋壳质量呈负相关;然而,本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组较大的蛋重并没有使蛋壳厚度变薄和蛋壳密度变疏松。而且,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鸡蛋的蛋壳强度在数值上大于对照组,不合格蛋(破蛋、脏蛋、畸形蛋和不可销售蛋)数量明显减少,两者分别为0.64%和0.46%。
4 芽孢杆菌可抵抗肠道致病菌
产蛋母鸡的生产性能容易受肠道致病菌的影响。采食量、粪便颜色和组成以及群体存活率的变化是最先出现的症状。
肠道菌群组成失调会提高母鸡对产气荚膜杆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的易感性。后三种致病菌还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和人畜共患传染病[2,4]。由于鸡蛋的停药期问题,蛋鸡生产者很少有机会使用抗菌药物。然而,将枯草芽孢杆菌用于产蛋母鸡生产则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措施,因为一系列的研究证实它可以减少或阻止大多常见致病菌的感染,如产气荚膜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弯曲杆菌[5-11]。
5 啄羽和禁止断喙
产蛋母鸡的啄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福利问题。母鸡啄羽毛会使被啄产蛋母鸡的背部、肛门和尾部的羽毛丧失,个别严重的会导致母鸡持续不断地啄伤该处的皮肤,进而发展成同类相残[12]。啄羽会减少母鸡体表的羽毛覆盖率,增加采食量,提高死亡率[13-14]。断喙通常用于减少母鸡的啄羽和由此引发的同类相残行为[14]。断喙在部分欧盟国家中已被明令禁止,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其他国家(如德国、荷兰)逐步禁止,最终于2018年9月1日会在欧盟国家全面禁止。啄羽是一个由多因素引发的问题,应该结合环境的变化、恐惧(早期生活经历)、遗传学和营养学找到断喙的替代方法[13,15]。最近,Schothorst饲料研究中心调查了不断喙对17~68周龄Dekalb-White产蛋母鸡生产性能和福利的影响。在整个试验期间,未经断喙处理(对照组)的母鸡采食量明显高于经断喙处理(试验组)的母鸡:试验初期每羽母鸡平均每天多采食3 g,到试验结束时达到多出17 g的最高值。未断喙组母鸡表现出更多的应激、更高的死亡率和能量摄入量。未断喙组母鸡增加的采食量不仅仅用于提高产蛋性能,似乎还与32周龄时体表羽毛状况差相关。摄入的更多能量似乎被用于满足其较高的维持需要,究其原因可能是为维持体温和修复覆盖羽毛状况需要更多的能量[16]。
6 通过营养平衡解决不断喙引发的问题
从营养角度看,刺激采食和促进觅食在控制啄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稀释日粮中的营养密度,如添加不可溶性纤维,以延长家禽的采食时间[12]。纤维对肠道动力和饱腹感有积极的影响。除了添加纤维,在鸡栏中提供小紫花苜蓿以增加纤维的摄入量和促进觅食行为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12]。正常的肠道菌群对控制啄羽至关重要。日粮供应不足会刺激母鸡的探究行为,可能会增加啄羽行为[12-13]。正常情况下,日粮配方应根据产蛋母鸡的营养需要进行调整。在需要增加能量以填补羽毛覆盖差而导致的维持需求增加带来的能量空缺和/或致病菌侵入肠道后对特定养分需求增加时,日粮组成和母鸡营养需要之间的不匹配很容易发生[16]。由啄羽引起的高应激是肠道菌群变化的一个诱发因素,结果会减少有保护性的正常菌群的数量和抑制肠道的免疫机制[3,17],使家禽对致病性细菌的感染更加敏感。益生菌有助于形成肠道正常菌群,控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维持未断喙鸡群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率。□□
Calsporin, Bacillus subtilis C-3102:枯草芽孢杆菌C-3102(最近被欧盟委员会批准的产蛋母鸡益生菌)
参考文献:(17篇,略)
原题名:Feather pecking issues: Probiotics can help(英文)
原作者:Pauline Rovers-Paap(荷兰Orffa公司)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15-0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16年的报告中指出,益生菌有利于阻止和控制致病菌入侵肠道,和/或通过各种机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产蛋母鸡的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但是随着欧盟颁布禁止断喙的禁令,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利用新的用于产蛋母鸡的注册产品Calsporin获得的最新见解和发现。
1 健康的肠道
一个健康的肠道能够确保必需营养和矿物质得到有效的吸收,这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蛋壳质量的保障和蛋品的安全非常重要[1]。肠道的共生菌群能够帮助动物消化饲料,保护宿主免于致病菌的定植。肠道中的这些正常菌群与致病菌竞争肠道上皮上的结合位点和营养物质,对维持宿主的肠道免疫应答功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产生代谢产物控制致病菌的生长[2]。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正常组成遭到破坏会降低机体的先天性免疫保护机制,提高致病菌在消化道内结合位点定植的可能性[3]。研究发现,在家禽饲料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芽孢有助于为肠道有益菌优化环境,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致病菌的致病力。
2 在产蛋早期维持青年母鸡的健康
在育成期结束时,此时小母鸡成长为产蛋母鸡,挑战性的环境和新陈代谢的改变会随时出现。15~18周龄时,鸡群被转到新的饲养设备设施中,日粮配方也相应地调整,以适应产蛋初期的营养需要。当产蛋率快速提高,并于24~26周龄达到产蛋高峰时,产蛋母鸡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蛋鸡生产者和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在30周龄前给产蛋早期的青年母鸡在营养上提供支持。产蛋高峰期是产蛋母鸡对其消化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失调非常敏感的一个时期,而益生菌可作为此时期的一个支持性营养工具。研究人员利用120羽19~42周龄的褐壳Tetra SL产蛋母鸡对一种益生菌产品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当每千克饲料加入3×108 CFU芽孢杆菌C-3102株后,蛋重、产蛋总重和饲料转化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图1)。产蛋母鸡体重的减轻可能反映其为了产蛋动员机体的储备。然而,相似的采食量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并没能对益生菌组的产蛋母鸡体重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较大的蛋重并未导致蛋壳厚度变薄和蛋壳质量变差。对照组平均0.52%的不合格蛋率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益生菌组的产蛋母鸡在24周的产蛋期中拥有0.37%的更低的不合格蛋比率。
3 延长产蛋期
正确饲喂产蛋母鸡能够使蛋鸡生产者将母鸡的产蛋期延长到100周龄。维持产蛋母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对较长的产蛋周期极为重要。在第二个试验中,120羽褐壳Tetra SL产蛋母鸡的全价饲料按每公斤饲料添加3×108 CFU芽孢杆菌C-3102株的方式添加益生菌。试验发现,在整个试验期间(19~70周龄),益生菌组产蛋母鸡的产蛋率、蛋重、产蛋总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提高(图2),相同的采食量也并没有使益生菌组的产蛋母鸡体重下降。产蛋性能的提高可以用益生菌组母鸡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来解释,因为研究表明添加益生菌后产蛋母鸡在70周龄时它们的蛋白质、纤维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鸡。与对照组母鸡相比,益生菌组母鸡在整个产蛋期内保持较大的蛋重(图2)。在實际生产中,蛋大小的提高和蛋壳质量呈负相关;然而,本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组较大的蛋重并没有使蛋壳厚度变薄和蛋壳密度变疏松。而且,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鸡蛋的蛋壳强度在数值上大于对照组,不合格蛋(破蛋、脏蛋、畸形蛋和不可销售蛋)数量明显减少,两者分别为0.64%和0.46%。
4 芽孢杆菌可抵抗肠道致病菌
产蛋母鸡的生产性能容易受肠道致病菌的影响。采食量、粪便颜色和组成以及群体存活率的变化是最先出现的症状。
肠道菌群组成失调会提高母鸡对产气荚膜杆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的易感性。后三种致病菌还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和人畜共患传染病[2,4]。由于鸡蛋的停药期问题,蛋鸡生产者很少有机会使用抗菌药物。然而,将枯草芽孢杆菌用于产蛋母鸡生产则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措施,因为一系列的研究证实它可以减少或阻止大多常见致病菌的感染,如产气荚膜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弯曲杆菌[5-11]。
5 啄羽和禁止断喙
产蛋母鸡的啄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福利问题。母鸡啄羽毛会使被啄产蛋母鸡的背部、肛门和尾部的羽毛丧失,个别严重的会导致母鸡持续不断地啄伤该处的皮肤,进而发展成同类相残[12]。啄羽会减少母鸡体表的羽毛覆盖率,增加采食量,提高死亡率[13-14]。断喙通常用于减少母鸡的啄羽和由此引发的同类相残行为[14]。断喙在部分欧盟国家中已被明令禁止,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其他国家(如德国、荷兰)逐步禁止,最终于2018年9月1日会在欧盟国家全面禁止。啄羽是一个由多因素引发的问题,应该结合环境的变化、恐惧(早期生活经历)、遗传学和营养学找到断喙的替代方法[13,15]。最近,Schothorst饲料研究中心调查了不断喙对17~68周龄Dekalb-White产蛋母鸡生产性能和福利的影响。在整个试验期间,未经断喙处理(对照组)的母鸡采食量明显高于经断喙处理(试验组)的母鸡:试验初期每羽母鸡平均每天多采食3 g,到试验结束时达到多出17 g的最高值。未断喙组母鸡表现出更多的应激、更高的死亡率和能量摄入量。未断喙组母鸡增加的采食量不仅仅用于提高产蛋性能,似乎还与32周龄时体表羽毛状况差相关。摄入的更多能量似乎被用于满足其较高的维持需要,究其原因可能是为维持体温和修复覆盖羽毛状况需要更多的能量[16]。
6 通过营养平衡解决不断喙引发的问题
从营养角度看,刺激采食和促进觅食在控制啄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稀释日粮中的营养密度,如添加不可溶性纤维,以延长家禽的采食时间[12]。纤维对肠道动力和饱腹感有积极的影响。除了添加纤维,在鸡栏中提供小紫花苜蓿以增加纤维的摄入量和促进觅食行为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12]。正常的肠道菌群对控制啄羽至关重要。日粮供应不足会刺激母鸡的探究行为,可能会增加啄羽行为[12-13]。正常情况下,日粮配方应根据产蛋母鸡的营养需要进行调整。在需要增加能量以填补羽毛覆盖差而导致的维持需求增加带来的能量空缺和/或致病菌侵入肠道后对特定养分需求增加时,日粮组成和母鸡营养需要之间的不匹配很容易发生[16]。由啄羽引起的高应激是肠道菌群变化的一个诱发因素,结果会减少有保护性的正常菌群的数量和抑制肠道的免疫机制[3,17],使家禽对致病性细菌的感染更加敏感。益生菌有助于形成肠道正常菌群,控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维持未断喙鸡群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率。□□
Calsporin, Bacillus subtilis C-3102:枯草芽孢杆菌C-3102(最近被欧盟委员会批准的产蛋母鸡益生菌)
参考文献:(17篇,略)
原题名:Feather pecking issues: Probiotics can help(英文)
原作者:Pauline Rovers-Paap(荷兰Orffa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