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7年3月22日,18岁的帕米拉·希克斯被父母带到印度德里,帕米拉的父亲路易斯·蒙巴顿不久前被英国工党政府委任为英属印度帝国末代总督,当时的英印帝国几乎涵盖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近乎全境,还曾将缅甸和新加坡等国纳入版图。总督府的奢华让帕米拉记忆深刻,父母的卧室和私人起居室与主客厅离得很远,得花上足足10分钟才能走到。宅邸内,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眷加起来有555人,网球场边有列队站着穿白色制服的球童,成群结队的司机随时准备为总督一家效力,厨房里甚至有专门负责褪鸡毛的仆人。
帕米拉的父母没时间享受这一切,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政治任务。二战结束后,接替温斯顿·丘吉尔主政英国首相府的克莱门特·艾德礼意识到刚结束的战争让大英帝国国力大幅下滑,以致不再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对众多海外殖民地的统治,尤其是不列颠最大海外殖民地、被誉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的英印帝国。就在刚过去的1946年2月,孟买港两万余名水兵发动起义,后来印度海军官兵全面加入起义。英国殖民当局尽管用军舰、重炮镇压了起义,但也不得不承认,“不能依靠军队在印度维持殖民统治”了。
蒙巴顿被指派为英印帝国末代总督,他的任务是负责英国全面撤出印度的事务,“不是要坚持法律和帝国的传统,而是要解除它们。”
蒙巴顿上任没几天,后来被世人称为“印度国父”的甘地率先拜访了总督府。帕米拉称,总督府的仆人们看到“圣雄”后立刻匍匐在地。甘地1915年从南非回到英印帝国,然后为了谋求印度的独立,二十余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四次被捕入狱、16次绝食(累计超过170天)。当时老迈的甘地已经十分虚弱,进入书房时不得不把手扶在帕米拉母亲的肩上,后者认为这是甘地對总督夫妇的青睐和信任——相信总督夫妇会让他看到一个统一的印度。
甘地之后,是蒙巴顿夫妇的老朋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尼赫鲁曾留学英国,与蒙巴顿夫妇关系十分亲密。同时尼赫鲁还是当时英属印度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党魁,国大党于1885年成立于孟买,其使命是让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来它在甘地的带领下迅速壮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尼赫鲁是甘地钦点的接班人,所以他也希望英国人撤出印度后,留下一个新的单一国家。
最后是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他是1906年成立的英属印度穆斯林联盟(政党)的领导人,主张保护和推进穆斯林在当时印度政坛的政治权利与利益。他1920年之前都在为国大党效力,但后来他意识到由印度教徒掌握的国大党对穆斯林并不友好,转而加入了穆斯林联盟。一开始,真纳主张各教派团结一致,共治印度,曾多次尝试促成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的兄弟友谊关系,但由于彼此的不信任及政治诉求上的分歧,他的努力一直无果。后来,他因为主张穆斯林自治而遭到印度教狂热教徒的攻击,差点殒命于对方发起的暗杀活动。所以,他对蒙巴顿表示,印度要么分治,要么被彻底摧毁。
与三位政治领袖会面后,蒙巴顿认定,让他们和平共处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紧进行权力移交,然后让这些领导人自行决定未来。
同时,蒙巴顿还会见了各地行政长官(多为英国人),发现他们普遍觉得“坐在快要爆发的火山口”,都认为尽快“撂挑子”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英国统治印度的最后几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骇人听闻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最恐怖的一次发生在1946年8月16日的加尔各答,大批穆斯林狂热分子开始屠杀印度教徒,几小时后印度教徒反过来疯狂报复穆斯林,72小时之内有超过5000人死亡,至少2000人重伤,10万居民无家可归。城市中堆积的尸体到了第二年都没有清理完,大难之后的加尔各答甚至成为秃鹰的乐园,它们成群结队在道路上撕食尸体的场面,震撼人心。
也是这次冲突让远在欧洲的英国政府意识到印度这片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所以1947年2月,时任英国首相艾德礼决定,印度将不晚于1948年6月独立,这个任务交由蒙巴顿完成。
蒙巴顿提前完成了他的任务,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查和谈判,1947年6月3日,他迫不及待地公布了经英国内阁审定的印巴分治方案:
英国退出印度,权力交给本地人;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成立边界委员会确定国界;旁遮普、孟加拉等杂居地区划界分治,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两国任何一国或独立。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蒙巴顿方案”,虽然这是多方博弈后较为能让大家妥协的方案,但仍然是粗糙且漏洞百出的,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方案在两个月后便要落实。英国人花了300多年建立的英印帝国,仅用了70多天便拆散了它。
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分别在英印帝国东西两地,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因此它们将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而两国划分界线的工作交给了之前和印度毫无关系的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担当(英国政府认为正因为他一点也不熟悉印度,因此会更加公正),他被要求在36天之内完成工作。在新德里44摄氏度的高温下,他能掌握的全部资料就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和一份早已过时的1943年人口统计表,他笔下的分割线后来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这条分割线甚至把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分割成被印度隔开的两片土地,相隔2000多公里的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而两者除了拥有同样的宗教信仰外,语言、文化、历史等皆无共同之处(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通过战争独立成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雷德克里夫线直到两国宣布独立当天才公布。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宣布独立。当时,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的目标是内外和平。我们希望与我们的邻居,在和平与真诚的友谊中生活。”然而事实是,在旁遮普邦、孟加拉邦等宗教杂居地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彻底成为仇人,他们在紧急迁移回“祖国”的过程中遭遇不计其数的冲突,而他们中很多人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
人们开始迁移时,英国已经退出了印度,没有了殖民政府的高压管辖,每一个车站、每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暴行现场。在西部的旁遮普,向东行驶的列车上满载的印度教徒、锡克人被穆斯林整车屠杀,向西行驶的列车上的穆斯林也同样被印度教徒和锡克人屠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举国欢庆独立之时,这些骇人听闻的大仇杀也在同步进行中。据估计,在印巴分治前后几周时间之内,仅旁遮普邦一地,就有50万人被杀;整个南亚在这场浩劫中死亡人数超过百万,产生难民的数量更甚于此。
同时,由于“蒙巴顿方案”规定,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两国任何一国或独立”,而一些土邦由于内部无法统一意见,对加入他国或是独立一直没有定论,其中便包括当时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当时该地区的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统治该地的则是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王公。
1947年8月,查谟-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土邦蓬齐发生起义,宣布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府,加入巴基斯坦。巴方对此表示欣然接受。但查谟王公随即对蓬齐采取高压政策,致使50万穆斯林越境逃入巴基斯坦。10月20日,“自由克什米尔”义军逼近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查谟王公向印度政府求援。27日,印度伞兵部队在斯利那加空降,第一次印巴战争随之爆发。
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火一直蔓延至今,据统计,仅1990年至2017年3月,该地区就累计发生了69820次交火事件,超过4.1万人在冲突中丧生,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逝去。这个由英国殖民政府为了迅速“甩锅”而实行的欠缺考虑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历史隐痛,让印巴两国疼到了不可碰触的程度。
在印度独立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它当时的邻居,同属英国殖民地的缅甸也在为摆脱殖民统治而努力。
1946年9月,缅甸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政治大罢工,武装斗争也此起彼伏。1947年10月,刚刚失去英属印度帝国的英国政府迫于形势同意缅甸独立。次年1月,缅甸联邦宣告成立,并退出英联邦。
在这个过程中,为英印帝国完成印巴分治工程的蒙巴顿伯爵同样“功不可没”。英属缅甸的末代总督蘭斯便是蒙巴顿的属下,被人称作“蒙巴顿的学徒”。蒙巴顿二战期间曾在缅甸担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总司令并最终打败占领缅甸的日本人,他本人也因此被英国王室加封为“缅甸的蒙巴顿伯爵”,他与当地各路势力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以说,兰斯最后让缅甸独立,少不了蒙巴顿的支持和内外斡旋。
英国人最终还是走了,但他们在缅甸留下的仇恨和分裂并未随之而去。
1824年,英国人通过第一次侵缅战争染指当时还处于贡榜王室统治下的缅甸,1826年,英国人占领地处缅甸西部,与英属印度帝国孟加拉邦接壤的若开地区,并将若开地区并入孟加拉邦。
为了开拓若开地区的土地,英国政府从孟加拉邦引入大批穆斯林移民,并给予这些穆斯林移民肥沃的土地和上等公民的身份,以帮助他们与若开原住民(多为佛教徒)对抗。1885年,英国人通过第三次侵缅战争占领全部缅甸,“以夷制夷”的殖民手段在缅甸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仅在英属缅甸首府仰光,穆斯林人数从1869年的4425人增加到1874年的11671人。到1931年,全缅甸的穆斯林已达到584839人,其中大约80%来自印度。
由于英国在殖民地发展英式教育,影响缅甸佛教,导致僧侣开始反抗,群众基础深厚的缅甸佛教一直是缅甸民族主义与反殖民的主要推力。因此,英国人越来越需要亲英的穆斯林移民协助他们对抗缅甸本土的反抗势力。而被英国人当枪使的穆斯林移民,因为协助殖民统治,挤占当地居民土地和生活资源,则被缅甸佛教徒视为眼中钉,双方历史上有过多次流血冲突。
到了二战时期,早有独立苗头的缅甸民族主义势力碰上打着“支持缅甸独立,赶跑白人殖民统治者”旗帜的日本法西斯军队,两者一拍即合。1941年,日军进攻缅甸,缅甸民族主义势力积极内应,守备不足的英国军队落荒而逃,英国殖民政府从若开地区撤离到印度,而当时护送英国殖民者的军队,也多由穆斯林移民组成。
为夺回缅甸,英国开始计划性地武装当地穆斯林,成立了武装组织“V支队(V Force)”,以抗衡当时与日本结盟对抗英国殖民者的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
这场英国与日本的对抗,在缅甸战场上演变成一场特别的内战,即支持英国的穆斯林军队与当地缅甸民族主义分子之间的对战。这一过程中双方都有死伤,也有许多若开佛教徒原住民在这场“战争”中流离失所,“V支队”甚至犯下过屠杀整个佛教徒村落的罪行,许多佛教徒因而离开家乡,而这些后来自称为“罗兴亚人”的穆斯林移民,再次在若开地区北部成为多数族群。
再后来,昂山将军秘密与英国人结盟,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军队。昂山一方面需要英国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不想看到缅甸内部残酷的宗教冲突愈演愈烈,所以他曾承诺在缅甸独立后给予“罗兴亚人”自治权,遗憾的是昂山随即被暗杀。缅甸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吴努仍延续昂山的理念,给予“罗兴亚人”公民权,企图淡化“罗兴亚人”与本国佛教徒的对立仇恨,为国家团结而努力。
在缅甸独立初期,东巴基斯坦地区(即原先的英印帝国孟加拉邦,后来独立的孟加拉国)经济远不如当时的缅甸,许多穆斯林难民被吴努政府准许进入缅甸若开避难,若开地区当时接收的难民达百万人。
但由于“罗兴亚人”与原住民积怨太深,原住民对“罗兴亚人”的痛恨并没有因为缅甸政府的宽容政策减少一分,若开地区大小规模的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后来“罗兴亚人”开始谋求自治,遭到缅甸政府拒绝,期间也有过几次武装冲突。没过多久,“罗兴亚人”再度宣称要脱离缅甸并加入东巴基斯坦——他们的“故乡”,若开地区的冲突再一次被全面激发,许多无辜的缅甸人再次遭受战火的蹂躏,在自己的家园丧命。
吴努的继任者奈温在1982年颁布新国籍法,要求少数民族证明先人在1823年前就取得国籍,过百万“罗兴亚人”因此被剥夺国籍。自此,“罗兴亚人”彻底成为“黑户”,在缅甸社会的地位一落千丈。
2012年“罗兴亚人”的民兵组织与缅甸军方冲突,加上缅甸的激进佛教徒渐增,“罗兴亚人”的迁徙、就业等权利被剥夺,许多“罗兴亚人”除逃往孟加拉,也乘船逃向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甚至澳大利亚等国。
去年10月起,若开地区民兵组织“罗兴亚救世军”(ARSA)向缅甸军方发动一连串致命攻击,军方大举反击,再掀“罗兴亚人”难民潮。今年8月25日,ARSA同时攻击若开邦数十个警察哨站,缅甸安全部队大举反击,至今已有超过42万名“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收容“罗兴亚人”的孟加拉边境难民营已成全球最大的难民营之一。
这一连串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和英国殖民者脱不了关系。这样的局面就如当代许多匪夷所思的国界线,它们并非民族聚集下的自然分界,而是西方殖民者的势力划分。
帕米拉的父母没时间享受这一切,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政治任务。二战结束后,接替温斯顿·丘吉尔主政英国首相府的克莱门特·艾德礼意识到刚结束的战争让大英帝国国力大幅下滑,以致不再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对众多海外殖民地的统治,尤其是不列颠最大海外殖民地、被誉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的英印帝国。就在刚过去的1946年2月,孟买港两万余名水兵发动起义,后来印度海军官兵全面加入起义。英国殖民当局尽管用军舰、重炮镇压了起义,但也不得不承认,“不能依靠军队在印度维持殖民统治”了。
蒙巴顿被指派为英印帝国末代总督,他的任务是负责英国全面撤出印度的事务,“不是要坚持法律和帝国的传统,而是要解除它们。”
印巴分家火上浇油
蒙巴顿上任没几天,后来被世人称为“印度国父”的甘地率先拜访了总督府。帕米拉称,总督府的仆人们看到“圣雄”后立刻匍匐在地。甘地1915年从南非回到英印帝国,然后为了谋求印度的独立,二十余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四次被捕入狱、16次绝食(累计超过170天)。当时老迈的甘地已经十分虚弱,进入书房时不得不把手扶在帕米拉母亲的肩上,后者认为这是甘地對总督夫妇的青睐和信任——相信总督夫妇会让他看到一个统一的印度。
甘地之后,是蒙巴顿夫妇的老朋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尼赫鲁曾留学英国,与蒙巴顿夫妇关系十分亲密。同时尼赫鲁还是当时英属印度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党魁,国大党于1885年成立于孟买,其使命是让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来它在甘地的带领下迅速壮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尼赫鲁是甘地钦点的接班人,所以他也希望英国人撤出印度后,留下一个新的单一国家。
最后是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他是1906年成立的英属印度穆斯林联盟(政党)的领导人,主张保护和推进穆斯林在当时印度政坛的政治权利与利益。他1920年之前都在为国大党效力,但后来他意识到由印度教徒掌握的国大党对穆斯林并不友好,转而加入了穆斯林联盟。一开始,真纳主张各教派团结一致,共治印度,曾多次尝试促成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的兄弟友谊关系,但由于彼此的不信任及政治诉求上的分歧,他的努力一直无果。后来,他因为主张穆斯林自治而遭到印度教狂热教徒的攻击,差点殒命于对方发起的暗杀活动。所以,他对蒙巴顿表示,印度要么分治,要么被彻底摧毁。
与三位政治领袖会面后,蒙巴顿认定,让他们和平共处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紧进行权力移交,然后让这些领导人自行决定未来。
同时,蒙巴顿还会见了各地行政长官(多为英国人),发现他们普遍觉得“坐在快要爆发的火山口”,都认为尽快“撂挑子”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英国统治印度的最后几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骇人听闻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最恐怖的一次发生在1946年8月16日的加尔各答,大批穆斯林狂热分子开始屠杀印度教徒,几小时后印度教徒反过来疯狂报复穆斯林,72小时之内有超过5000人死亡,至少2000人重伤,10万居民无家可归。城市中堆积的尸体到了第二年都没有清理完,大难之后的加尔各答甚至成为秃鹰的乐园,它们成群结队在道路上撕食尸体的场面,震撼人心。
也是这次冲突让远在欧洲的英国政府意识到印度这片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所以1947年2月,时任英国首相艾德礼决定,印度将不晚于1948年6月独立,这个任务交由蒙巴顿完成。
蒙巴顿提前完成了他的任务,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查和谈判,1947年6月3日,他迫不及待地公布了经英国内阁审定的印巴分治方案:
英国退出印度,权力交给本地人;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成立边界委员会确定国界;旁遮普、孟加拉等杂居地区划界分治,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两国任何一国或独立。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蒙巴顿方案”,虽然这是多方博弈后较为能让大家妥协的方案,但仍然是粗糙且漏洞百出的,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方案在两个月后便要落实。英国人花了300多年建立的英印帝国,仅用了70多天便拆散了它。
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分别在英印帝国东西两地,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因此它们将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而两国划分界线的工作交给了之前和印度毫无关系的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担当(英国政府认为正因为他一点也不熟悉印度,因此会更加公正),他被要求在36天之内完成工作。在新德里44摄氏度的高温下,他能掌握的全部资料就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和一份早已过时的1943年人口统计表,他笔下的分割线后来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这条分割线甚至把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分割成被印度隔开的两片土地,相隔2000多公里的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而两者除了拥有同样的宗教信仰外,语言、文化、历史等皆无共同之处(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通过战争独立成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雷德克里夫线直到两国宣布独立当天才公布。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宣布独立。当时,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的目标是内外和平。我们希望与我们的邻居,在和平与真诚的友谊中生活。”然而事实是,在旁遮普邦、孟加拉邦等宗教杂居地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彻底成为仇人,他们在紧急迁移回“祖国”的过程中遭遇不计其数的冲突,而他们中很多人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
人们开始迁移时,英国已经退出了印度,没有了殖民政府的高压管辖,每一个车站、每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暴行现场。在西部的旁遮普,向东行驶的列车上满载的印度教徒、锡克人被穆斯林整车屠杀,向西行驶的列车上的穆斯林也同样被印度教徒和锡克人屠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举国欢庆独立之时,这些骇人听闻的大仇杀也在同步进行中。据估计,在印巴分治前后几周时间之内,仅旁遮普邦一地,就有50万人被杀;整个南亚在这场浩劫中死亡人数超过百万,产生难民的数量更甚于此。
同时,由于“蒙巴顿方案”规定,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两国任何一国或独立”,而一些土邦由于内部无法统一意见,对加入他国或是独立一直没有定论,其中便包括当时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当时该地区的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统治该地的则是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王公。
1947年8月,查谟-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土邦蓬齐发生起义,宣布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府,加入巴基斯坦。巴方对此表示欣然接受。但查谟王公随即对蓬齐采取高压政策,致使50万穆斯林越境逃入巴基斯坦。10月20日,“自由克什米尔”义军逼近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查谟王公向印度政府求援。27日,印度伞兵部队在斯利那加空降,第一次印巴战争随之爆发。
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火一直蔓延至今,据统计,仅1990年至2017年3月,该地区就累计发生了69820次交火事件,超过4.1万人在冲突中丧生,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逝去。这个由英国殖民政府为了迅速“甩锅”而实行的欠缺考虑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历史隐痛,让印巴两国疼到了不可碰触的程度。
“罗兴亚人”成了替罪羊?
在印度独立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它当时的邻居,同属英国殖民地的缅甸也在为摆脱殖民统治而努力。
1946年9月,缅甸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政治大罢工,武装斗争也此起彼伏。1947年10月,刚刚失去英属印度帝国的英国政府迫于形势同意缅甸独立。次年1月,缅甸联邦宣告成立,并退出英联邦。
在这个过程中,为英印帝国完成印巴分治工程的蒙巴顿伯爵同样“功不可没”。英属缅甸的末代总督蘭斯便是蒙巴顿的属下,被人称作“蒙巴顿的学徒”。蒙巴顿二战期间曾在缅甸担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总司令并最终打败占领缅甸的日本人,他本人也因此被英国王室加封为“缅甸的蒙巴顿伯爵”,他与当地各路势力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以说,兰斯最后让缅甸独立,少不了蒙巴顿的支持和内外斡旋。
英国人最终还是走了,但他们在缅甸留下的仇恨和分裂并未随之而去。
1824年,英国人通过第一次侵缅战争染指当时还处于贡榜王室统治下的缅甸,1826年,英国人占领地处缅甸西部,与英属印度帝国孟加拉邦接壤的若开地区,并将若开地区并入孟加拉邦。
为了开拓若开地区的土地,英国政府从孟加拉邦引入大批穆斯林移民,并给予这些穆斯林移民肥沃的土地和上等公民的身份,以帮助他们与若开原住民(多为佛教徒)对抗。1885年,英国人通过第三次侵缅战争占领全部缅甸,“以夷制夷”的殖民手段在缅甸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仅在英属缅甸首府仰光,穆斯林人数从1869年的4425人增加到1874年的11671人。到1931年,全缅甸的穆斯林已达到584839人,其中大约80%来自印度。
由于英国在殖民地发展英式教育,影响缅甸佛教,导致僧侣开始反抗,群众基础深厚的缅甸佛教一直是缅甸民族主义与反殖民的主要推力。因此,英国人越来越需要亲英的穆斯林移民协助他们对抗缅甸本土的反抗势力。而被英国人当枪使的穆斯林移民,因为协助殖民统治,挤占当地居民土地和生活资源,则被缅甸佛教徒视为眼中钉,双方历史上有过多次流血冲突。
到了二战时期,早有独立苗头的缅甸民族主义势力碰上打着“支持缅甸独立,赶跑白人殖民统治者”旗帜的日本法西斯军队,两者一拍即合。1941年,日军进攻缅甸,缅甸民族主义势力积极内应,守备不足的英国军队落荒而逃,英国殖民政府从若开地区撤离到印度,而当时护送英国殖民者的军队,也多由穆斯林移民组成。
为夺回缅甸,英国开始计划性地武装当地穆斯林,成立了武装组织“V支队(V Force)”,以抗衡当时与日本结盟对抗英国殖民者的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
这场英国与日本的对抗,在缅甸战场上演变成一场特别的内战,即支持英国的穆斯林军队与当地缅甸民族主义分子之间的对战。这一过程中双方都有死伤,也有许多若开佛教徒原住民在这场“战争”中流离失所,“V支队”甚至犯下过屠杀整个佛教徒村落的罪行,许多佛教徒因而离开家乡,而这些后来自称为“罗兴亚人”的穆斯林移民,再次在若开地区北部成为多数族群。
再后来,昂山将军秘密与英国人结盟,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军队。昂山一方面需要英国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不想看到缅甸内部残酷的宗教冲突愈演愈烈,所以他曾承诺在缅甸独立后给予“罗兴亚人”自治权,遗憾的是昂山随即被暗杀。缅甸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吴努仍延续昂山的理念,给予“罗兴亚人”公民权,企图淡化“罗兴亚人”与本国佛教徒的对立仇恨,为国家团结而努力。
在缅甸独立初期,东巴基斯坦地区(即原先的英印帝国孟加拉邦,后来独立的孟加拉国)经济远不如当时的缅甸,许多穆斯林难民被吴努政府准许进入缅甸若开避难,若开地区当时接收的难民达百万人。
但由于“罗兴亚人”与原住民积怨太深,原住民对“罗兴亚人”的痛恨并没有因为缅甸政府的宽容政策减少一分,若开地区大小规模的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后来“罗兴亚人”开始谋求自治,遭到缅甸政府拒绝,期间也有过几次武装冲突。没过多久,“罗兴亚人”再度宣称要脱离缅甸并加入东巴基斯坦——他们的“故乡”,若开地区的冲突再一次被全面激发,许多无辜的缅甸人再次遭受战火的蹂躏,在自己的家园丧命。
吴努的继任者奈温在1982年颁布新国籍法,要求少数民族证明先人在1823年前就取得国籍,过百万“罗兴亚人”因此被剥夺国籍。自此,“罗兴亚人”彻底成为“黑户”,在缅甸社会的地位一落千丈。
2012年“罗兴亚人”的民兵组织与缅甸军方冲突,加上缅甸的激进佛教徒渐增,“罗兴亚人”的迁徙、就业等权利被剥夺,许多“罗兴亚人”除逃往孟加拉,也乘船逃向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甚至澳大利亚等国。
去年10月起,若开地区民兵组织“罗兴亚救世军”(ARSA)向缅甸军方发动一连串致命攻击,军方大举反击,再掀“罗兴亚人”难民潮。今年8月25日,ARSA同时攻击若开邦数十个警察哨站,缅甸安全部队大举反击,至今已有超过42万名“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收容“罗兴亚人”的孟加拉边境难民营已成全球最大的难民营之一。
这一连串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和英国殖民者脱不了关系。这样的局面就如当代许多匪夷所思的国界线,它们并非民族聚集下的自然分界,而是西方殖民者的势力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