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时,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很想告诉他一个发生在今年初的故事。
元旦一过,华溪村村民以小组为单位,自发筹资陆续办了五场“脱贫感恩宴”。
这五场“感恩宴”,每一碗菜、每一杯酒,都与村民的心情融汇在一起。
“大家在饭桌上都争着表白,特别是好几个返乡村民,说起家乡的变化、生活的改善,说一个哭一个。”王祥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潸然泪下。
正是这个原因,4月15日当天,在面对总书记时,王祥生虽然几次差点脱口而出,最终还是将这个故事咽回了肚里。
的确,当CQDK全媒体记者赶到华溪村采访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村民的幸福,来自总书记在华溪村留下的殷殷嘱托。
围绕一个主题,解剖一只麻雀,总书记在中益乡华溪村看得很仔细、问得很具体。总书记的考察如春风吹拂,让华溪村这个曾经闭塞的贫困村子,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中益乡小学离乡政府办公地不远,一幢黄白相间的五层教学楼很是显眼,楼后是郁郁青山,景色宜人。
教学楼一侧,还有两栋修葺中的小楼,一栋是寄宿制学生宿舍,一栋是综合楼,已经封顶。
当我们赶到学校采访时,不少孩子正在操场上跳着土家族传统舞蹈摆手舞。
“总书记走进学校的时候,我正带着低年级孩子跟着高年级孩子学跳摆手舞,看到总书记后,孩子们‘呼啦’一下都跑了过去,围拢在总书记身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教师唐大鹏仍难掩激动地说,总书记待人非常和蔼,不仅关心孩子们衣服穿得暖不暖和,还和孩子们开玩笑。
今年24岁的唐大鹏是一名全科师范生,毕业后他主动提出到中益乡小学任教,如今已快两年时间。在唐大鹏看来,这两年里,中益乡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听老教师说,以前最怕遇上下雨天。那时学校外面路不好,难免有娃儿在路上打湿衣服鞋子,弄得一身泥浆。现在路变好了,再也不会出现这类情况。”唐大鹏说。
随着环境的改善,学校的软实力也在提升。在学校教了30多年书的马泽祥感慨道,以前学校没有专职音乐老师,现在不仅有专职老师,音乐室里还配了钢琴、二胡等乐器,孩子们能学的内容更丰富。
在教师马影翠看来,这种变化尤其明显。马影翠儿时就在中益乡小学上学,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又回到了这里任教,如今已有17个年头。在她的回忆中,之前的校舍就是一间简陋的砖木结构房子,吃饭需要自己从家带米到学校煮,学校只能简单提供一点汤水。
“我是中益人,我回到这里就是要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以教育改变这里贫困的模样。”这是马影翠回校任教的初衷,也是对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回应。
对于唐大鹏而言,他要做的是尽力付出心血陪伴孩子们成长,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把孩子们教育好,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还有更多的教师在这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中益乡小学校长谭顺祥罗列了几个数字:5年前,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现在则是40岁左右;现有的23名教师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了15人,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聆听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谭顺祥充满了干劲:“我们要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学校、扎下根来,更好地支持中益乡的教育事业。”
总书记的考察调研如春风吹拂,学校的发展也风头正劲。谭顺祥介绍说,在扶贫配套资金支持下,学校去年已启动改扩建工程,能容纳80名学生寄宿的宿舍楼预计今年夏天就能交房,多功能教室也在抓紧建设,不久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又将大幅改善。
去贫困户谭登周的家,需要沿着蜿蜒的公路爬好几个陡坡,下车之后,还需要步行111级石梯,石梯尽头便是他的家。
15日下午,華溪村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地面比较湿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阶梯,来到了谭登周、焦光润老两口的面前。
“总书记微笑着走进我们院坝,跟我们握手。原来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他,做梦也没想到他会来我们屋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谭登周仍然乐得合不拢嘴。
当天,总书记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挨着看,粮仓里装着满满的稻谷,锅里是洋芋饭、酸酢肉、油团子粑粑,冰箱里有鸡蛋、汤圆,七个装满咸菜的坛子排得整整齐齐,灶房的火塘上方挂着腊肉……
看到这些,总书记高兴地点点头。
谭登周家有6亩地,过去,老两口种植玉米和土豆,养了一头猪和几只鸡,生活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在2016年时摘掉了“贫困帽”。但2018年3月,谭登周不慎摔伤,丧失劳动力;74岁的老伴焦光润又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这个家庭因病返贫。
“去年家里医疗费用了15万元,享受医疗保险和救助14万元,自费1万元,是村集体出的钱。去年土地流转入股分红2476元、股金分红960元。另外享受了森林直补1945元、种粮直补1082元。我们一家每月能领取农村低保金740元、养老金240元,村里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500元收入。”谭登周把家里的账一笔一笔算给习近平总书记听。他还告诉习近平总书记,自家的房屋在2018年被鉴定为c级危房,纳入中益乡风貌改造,政府出资修缮加固和风貌改造了3间住房。 中益乡卫生院院长蒋凤记得,总书记在离开华溪村前嘱咐她:“你是医院的院长,你要保障好这里贫困群众的医疗健康。”蒋凤当时向总书记保证,一定会把党的政策执行好。
当天,蒋凤向总书记报告:“我们一直在‘三个少’方面持续发力,千方百计减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负担。”
“三个少”,指的是让百姓少花钱、少跑路、少生病。
少花钱,即由政府资助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医保,每年180元的保费,由国家补贴100元,贫困群众只需出80元即可参保。与此同时,对贫困群众实施兜底救助,住院的自付比例不超过10%,门诊的自付比例不超过20%。这样的政策“组合拳”,让不少群众受益匪浅——去年,中益乡1800多人次在乡卫生院诊疗,获得医疗救助126万余元,大大减轻了看病的负担。
少跑路,指的是医院为贫困群众开通了绿色通道,出院时实行一站式结算。
少生病,则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每户贫困户都有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定点帮扶,对腿脚不便的群众,还定期上门诊疗。在谭登周家门口的墙壁上,就贴着一张家庭医生签约巡诊卡,上面有家庭医生向仁祥等人每个月来谭登周家里巡诊的记录。
“要不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很高了。”谭登周心怀感激,自己创作了一副对联,贴在堂屋门口。
对联是这么写的:“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
85岁老党员马培清和两个儿子的家,在山沟里的公路边。
15日,总书记来到马培清家时,已是傍晚。
“总书记好亲切哟!”记者来到马培清家时,她清晰地回忆起几天前的情景,总书记走上来握着她的手,走进堂屋,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连连点头微笑。
“翻身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政策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春日暖阳下,面对青山、背靠小楼,马培清坐在院坝里满脸笑意。
从马培清家门口望出去,有一大片种植基地,这是村集体的黄精、木瓜示范基地,中药材黄精早已吐出了嫩芽,木瓜树也长到了齐腰高。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哕!”马培清的儿子陈朋望着家门口的黄精、木瓜示范基地,眼中是满满的希望。
华溪村距石柱县城40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过去主要种植“三大坨”——红薯、土豆、玉米,多年来粮经比高达9:1,每亩土地综合产出率不到1000元。
2017年11月,华溪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部分村民出资入股的模式,注册成立了石柱县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当地村民都打趣说,这是村里第一个“中”字号企业。
华溪村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时,正赶上全市“三变”改革试点,华溪村被定为试点村之一。
得知这一好消息后,王祥生激動地在全村奔走相告。短短半个月时间,华溪村90%以上的村民都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
陈朋一家也在2018年春天将五六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村集体。
面对整体流转的1200亩可利用耕地,大家决定发展中药材、经果、康养旅游等产业。此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惠及了全村村民,也将村里的粮经比由9:1调整为1:9。
2017年12月底,村集体流转的土地上,栽下了一批木瓜苗。
总书记在考察时发现,马培清家门口的黄精才冒出幼芽、木瓜也才齐腰高,得知这两种作物都是多年生,至少3年才能见到收益,于是转身问王祥生:“老百姓今年的收入如何解决?”
王祥生回答说,正是考虑到村民短期收入的保障问题,村集体的土地上还栽种了西瓜、辣椒、水稻、黄瓜等短期作物,此外,养殖中蜂也能在短期内见到收益。
2018年,华溪村集体特色产业收入达到2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
“吃得黄连苦,换来蜂蜜甜”,华溪村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这也是如今村子产业结构的写照。
中蜂是中益乡三大重点产业之一,华溪村蜜源植物种类多达30余种,尤其适宜发展蜂蜜产业。
“村里培植产业种下的作物都是能开花的,开花后就能作为中蜂的蜜源,到时候四季有花,也为将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王祥生相信,未来华溪村村民的日子一定会像蜂蜜一样甜。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华溪村探索脱贫长效机制的一个载体。
时至今日,一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照片还贴在华溪村活动室的宣传栏上。
照片上,数十位村民齐刷刷地举手表决,同意合股联营。一只只高举的手下,是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
第—排的笑脸中,有—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此次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去看望的贫困户谭登周。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9月左右。那时,谭登周还没有受伤,人看起来神采奕奕。
谭登周一家,除了土地入股以外,还出了少量资金入股。2018年,他们第一次拿到了土地流转的保底分红和股金分红。
分红是意料之中的事,去年,还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谭登周外出务工时摔伤,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加上老伴焦光润患有高血压、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老两口全年的医药费差不多15万元。除了享受医疗保险和救助14万元以外,谭登周还需要自费1万元,没想到这自费的1万元也由村集体“买单”。
这也是谭登周作为村集体经济的股东所享有的一项权利。按照事先约定,村集体经济每年的盈利中,会提取60%作为全体成员的分红,同时,30%作为困难群体的救助金,10%作为公益金。
谭登周入股村集体经济,除了可以每年享受分红,也相当于给自己多买了一份保险。
用集体的力量来为困难个体增加一份保障,华溪村的产业扶贫逻辑中,多上了这么一环。
春光照耀下,黄精苗正向着太阳生长。再过两年,华溪村的黄精将迎来第一次收成。到那时,华溪村的“股东”们,腰包也将越来越鼓。
“无论今后我们的村集体做到多大,救助金和公益金的比例都不会变。”王祥生相信,充满生命力的村集体经济,将会让村民在脱贫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而谭登周的愿望,就是将贫困抛在身后,永不回头。
在华溪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摆脱了黄连的苦,尝到了蜂蜜的甜。
张剑峰是一位因病返贫的华溪村村民。他感恩党的帮扶,一再给总书记念叨:“如今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
习近平总书记笑了:“我也在村道边看到了这句标语,很生动!这句话说明两点,一是党的政策深得人心;另一点是,人民群众看到政策好,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村支书王祥生的心坎上。
今年1月,村民以小组为单位,连续办了五场“脱贫感恩宴”。地点在村民自家的院坝里,大家自发筹资买菜、打酒,聚在一起做饭、喝酒、唱歌、跳舞,热热闹闹,欢笑声在山沟里回荡。
在华溪村土生土长的王祥生,从2010年开始当村党支部书记。“从肩上挑起这个担子起,帮助村民脱贫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用他的话说,挑起这个担子,村干部们就几乎没清闲过一天。特别是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以来,从乡里到村里,从扶贫干部到本地干部,几乎都没了休息日。
正因如此,看到黄精苗在地里一天天长高,听着蜜蜂在春天里“嗡嗡”地环绕,喝上一口村民们满怀深情斟上的土酒,王祥生这个七尺男儿也会激动得落下热泪。
元旦一过,华溪村村民以小组为单位,自发筹资陆续办了五场“脱贫感恩宴”。
这五场“感恩宴”,每一碗菜、每一杯酒,都与村民的心情融汇在一起。
“大家在饭桌上都争着表白,特别是好几个返乡村民,说起家乡的变化、生活的改善,说一个哭一个。”王祥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潸然泪下。
正是这个原因,4月15日当天,在面对总书记时,王祥生虽然几次差点脱口而出,最终还是将这个故事咽回了肚里。
的确,当CQDK全媒体记者赶到华溪村采访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村民的幸福,来自总书记在华溪村留下的殷殷嘱托。
围绕一个主题,解剖一只麻雀,总书记在中益乡华溪村看得很仔细、问得很具体。总书记的考察如春风吹拂,让华溪村这个曾经闭塞的贫困村子,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我回到这里就是要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以教育改变这里贫困的模样”
中益乡小学离乡政府办公地不远,一幢黄白相间的五层教学楼很是显眼,楼后是郁郁青山,景色宜人。
教学楼一侧,还有两栋修葺中的小楼,一栋是寄宿制学生宿舍,一栋是综合楼,已经封顶。
当我们赶到学校采访时,不少孩子正在操场上跳着土家族传统舞蹈摆手舞。
“总书记走进学校的时候,我正带着低年级孩子跟着高年级孩子学跳摆手舞,看到总书记后,孩子们‘呼啦’一下都跑了过去,围拢在总书记身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教师唐大鹏仍难掩激动地说,总书记待人非常和蔼,不仅关心孩子们衣服穿得暖不暖和,还和孩子们开玩笑。
今年24岁的唐大鹏是一名全科师范生,毕业后他主动提出到中益乡小学任教,如今已快两年时间。在唐大鹏看来,这两年里,中益乡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听老教师说,以前最怕遇上下雨天。那时学校外面路不好,难免有娃儿在路上打湿衣服鞋子,弄得一身泥浆。现在路变好了,再也不会出现这类情况。”唐大鹏说。
随着环境的改善,学校的软实力也在提升。在学校教了30多年书的马泽祥感慨道,以前学校没有专职音乐老师,现在不仅有专职老师,音乐室里还配了钢琴、二胡等乐器,孩子们能学的内容更丰富。
在教师马影翠看来,这种变化尤其明显。马影翠儿时就在中益乡小学上学,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又回到了这里任教,如今已有17个年头。在她的回忆中,之前的校舍就是一间简陋的砖木结构房子,吃饭需要自己从家带米到学校煮,学校只能简单提供一点汤水。
“我是中益人,我回到这里就是要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以教育改变这里贫困的模样。”这是马影翠回校任教的初衷,也是对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回应。
对于唐大鹏而言,他要做的是尽力付出心血陪伴孩子们成长,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把孩子们教育好,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还有更多的教师在这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中益乡小学校长谭顺祥罗列了几个数字:5年前,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现在则是40岁左右;现有的23名教师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了15人,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聆听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谭顺祥充满了干劲:“我们要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学校、扎下根来,更好地支持中益乡的教育事业。”
总书记的考察调研如春风吹拂,学校的发展也风头正劲。谭顺祥介绍说,在扶贫配套资金支持下,学校去年已启动改扩建工程,能容纳80名学生寄宿的宿舍楼预计今年夏天就能交房,多功能教室也在抓紧建设,不久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又将大幅改善。
“要不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很高了”
去贫困户谭登周的家,需要沿着蜿蜒的公路爬好几个陡坡,下车之后,还需要步行111级石梯,石梯尽头便是他的家。
15日下午,華溪村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地面比较湿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阶梯,来到了谭登周、焦光润老两口的面前。
“总书记微笑着走进我们院坝,跟我们握手。原来只在电视上看到过他,做梦也没想到他会来我们屋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谭登周仍然乐得合不拢嘴。
当天,总书记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挨着看,粮仓里装着满满的稻谷,锅里是洋芋饭、酸酢肉、油团子粑粑,冰箱里有鸡蛋、汤圆,七个装满咸菜的坛子排得整整齐齐,灶房的火塘上方挂着腊肉……
看到这些,总书记高兴地点点头。
谭登周家有6亩地,过去,老两口种植玉米和土豆,养了一头猪和几只鸡,生活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在2016年时摘掉了“贫困帽”。但2018年3月,谭登周不慎摔伤,丧失劳动力;74岁的老伴焦光润又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这个家庭因病返贫。
“去年家里医疗费用了15万元,享受医疗保险和救助14万元,自费1万元,是村集体出的钱。去年土地流转入股分红2476元、股金分红960元。另外享受了森林直补1945元、种粮直补1082元。我们一家每月能领取农村低保金740元、养老金240元,村里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500元收入。”谭登周把家里的账一笔一笔算给习近平总书记听。他还告诉习近平总书记,自家的房屋在2018年被鉴定为c级危房,纳入中益乡风貌改造,政府出资修缮加固和风貌改造了3间住房。 中益乡卫生院院长蒋凤记得,总书记在离开华溪村前嘱咐她:“你是医院的院长,你要保障好这里贫困群众的医疗健康。”蒋凤当时向总书记保证,一定会把党的政策执行好。
当天,蒋凤向总书记报告:“我们一直在‘三个少’方面持续发力,千方百计减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负担。”
“三个少”,指的是让百姓少花钱、少跑路、少生病。
少花钱,即由政府资助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医保,每年180元的保费,由国家补贴100元,贫困群众只需出80元即可参保。与此同时,对贫困群众实施兜底救助,住院的自付比例不超过10%,门诊的自付比例不超过20%。这样的政策“组合拳”,让不少群众受益匪浅——去年,中益乡1800多人次在乡卫生院诊疗,获得医疗救助126万余元,大大减轻了看病的负担。
少跑路,指的是医院为贫困群众开通了绿色通道,出院时实行一站式结算。
少生病,则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每户贫困户都有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定点帮扶,对腿脚不便的群众,还定期上门诊疗。在谭登周家门口的墙壁上,就贴着一张家庭医生签约巡诊卡,上面有家庭医生向仁祥等人每个月来谭登周家里巡诊的记录。
“要不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很高了。”谭登周心怀感激,自己创作了一副对联,贴在堂屋门口。
对联是这么写的:“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
“翻身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政策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
85岁老党员马培清和两个儿子的家,在山沟里的公路边。
15日,总书记来到马培清家时,已是傍晚。
“总书记好亲切哟!”记者来到马培清家时,她清晰地回忆起几天前的情景,总书记走上来握着她的手,走进堂屋,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连连点头微笑。
“翻身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政策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春日暖阳下,面对青山、背靠小楼,马培清坐在院坝里满脸笑意。
从马培清家门口望出去,有一大片种植基地,这是村集体的黄精、木瓜示范基地,中药材黄精早已吐出了嫩芽,木瓜树也长到了齐腰高。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哕!”马培清的儿子陈朋望着家门口的黄精、木瓜示范基地,眼中是满满的希望。
华溪村距石柱县城40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过去主要种植“三大坨”——红薯、土豆、玉米,多年来粮经比高达9:1,每亩土地综合产出率不到1000元。
2017年11月,华溪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部分村民出资入股的模式,注册成立了石柱县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当地村民都打趣说,这是村里第一个“中”字号企业。
华溪村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时,正赶上全市“三变”改革试点,华溪村被定为试点村之一。
得知这一好消息后,王祥生激動地在全村奔走相告。短短半个月时间,华溪村90%以上的村民都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
陈朋一家也在2018年春天将五六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村集体。
面对整体流转的1200亩可利用耕地,大家决定发展中药材、经果、康养旅游等产业。此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惠及了全村村民,也将村里的粮经比由9:1调整为1:9。
2017年12月底,村集体流转的土地上,栽下了一批木瓜苗。
总书记在考察时发现,马培清家门口的黄精才冒出幼芽、木瓜也才齐腰高,得知这两种作物都是多年生,至少3年才能见到收益,于是转身问王祥生:“老百姓今年的收入如何解决?”
王祥生回答说,正是考虑到村民短期收入的保障问题,村集体的土地上还栽种了西瓜、辣椒、水稻、黄瓜等短期作物,此外,养殖中蜂也能在短期内见到收益。
2018年,华溪村集体特色产业收入达到2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
“吃得黄连苦,换来蜂蜜甜”,华溪村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这也是如今村子产业结构的写照。
中蜂是中益乡三大重点产业之一,华溪村蜜源植物种类多达30余种,尤其适宜发展蜂蜜产业。
“村里培植产业种下的作物都是能开花的,开花后就能作为中蜂的蜜源,到时候四季有花,也为将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王祥生相信,未来华溪村村民的日子一定会像蜂蜜一样甜。
“无论今后我们的村集体做到多大,救助金和公益金的比例都不会变。”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华溪村探索脱贫长效机制的一个载体。
时至今日,一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照片还贴在华溪村活动室的宣传栏上。
照片上,数十位村民齐刷刷地举手表决,同意合股联营。一只只高举的手下,是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
第—排的笑脸中,有—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此次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去看望的贫困户谭登周。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9月左右。那时,谭登周还没有受伤,人看起来神采奕奕。
谭登周一家,除了土地入股以外,还出了少量资金入股。2018年,他们第一次拿到了土地流转的保底分红和股金分红。
分红是意料之中的事,去年,还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谭登周外出务工时摔伤,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加上老伴焦光润患有高血压、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老两口全年的医药费差不多15万元。除了享受医疗保险和救助14万元以外,谭登周还需要自费1万元,没想到这自费的1万元也由村集体“买单”。
这也是谭登周作为村集体经济的股东所享有的一项权利。按照事先约定,村集体经济每年的盈利中,会提取60%作为全体成员的分红,同时,30%作为困难群体的救助金,10%作为公益金。
谭登周入股村集体经济,除了可以每年享受分红,也相当于给自己多买了一份保险。
用集体的力量来为困难个体增加一份保障,华溪村的产业扶贫逻辑中,多上了这么一环。
春光照耀下,黄精苗正向着太阳生长。再过两年,华溪村的黄精将迎来第一次收成。到那时,华溪村的“股东”们,腰包也将越来越鼓。
“无论今后我们的村集体做到多大,救助金和公益金的比例都不会变。”王祥生相信,充满生命力的村集体经济,将会让村民在脱贫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而谭登周的愿望,就是将贫困抛在身后,永不回头。
“从肩上挑起这个担子起,帮助村民脱贫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华溪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摆脱了黄连的苦,尝到了蜂蜜的甜。
张剑峰是一位因病返贫的华溪村村民。他感恩党的帮扶,一再给总书记念叨:“如今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
习近平总书记笑了:“我也在村道边看到了这句标语,很生动!这句话说明两点,一是党的政策深得人心;另一点是,人民群众看到政策好,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村支书王祥生的心坎上。
今年1月,村民以小组为单位,连续办了五场“脱贫感恩宴”。地点在村民自家的院坝里,大家自发筹资买菜、打酒,聚在一起做饭、喝酒、唱歌、跳舞,热热闹闹,欢笑声在山沟里回荡。
在华溪村土生土长的王祥生,从2010年开始当村党支部书记。“从肩上挑起这个担子起,帮助村民脱贫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用他的话说,挑起这个担子,村干部们就几乎没清闲过一天。特别是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以来,从乡里到村里,从扶贫干部到本地干部,几乎都没了休息日。
正因如此,看到黄精苗在地里一天天长高,听着蜜蜂在春天里“嗡嗡”地环绕,喝上一口村民们满怀深情斟上的土酒,王祥生这个七尺男儿也会激动得落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