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本文为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名称:《社会实践在高职院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课题编号 SGSY2009YB137
摘要:社会实践是理论教育的延伸,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试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来论证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a)-0000-00
1.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1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价值观和正确的社会坐标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远离社会,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书本和媒体的宣传、介绍,缺乏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对国情、民情的深入了解。通过社会实践,首先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校园内无法解决的各种认识问题。使他们感受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同时加深他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加深与工人、农民的感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可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把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成长的目的性。同时改变择业观念,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合理位置 ,树立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的统一。
1.2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很容易使学生形成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他们崇尚“以我为中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较多地表现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而忽视集体的作用与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能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校正自身行为习惯,增强自律意识,走出狭小的个人天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1.3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实现道德行为的养成
社会实践不仅是一个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受教育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思想锻炼、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客观实际,重新校正自我认识“焦距”,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解决“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另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生们受到情境的感染,得到行为的矫正和意志的磨练,经过思考、实践不断的循环反复,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升华为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实现由知识灌输向知、情、意、行全方位的转换,,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2.社会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加强组织和交流
2.1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选择
不同高校。不同院系通常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来选择实践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地点。不同的实践情景和地点,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道德情感。所以,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目标来选择实践地点.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2]
2.2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的组织
道德情感具有扩散性,很容易感染他人,所以对于实践中学生队伍的搭配应保持不同专业、年级、班级甚至宿舍间人数的平衡。使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能够激起未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的情绪体验,更好的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情感影响效能。
2.3实践活动的交流总结
社会实践结束后,必须及时的组织总结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化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道德情感。组织座谈会和演讲报告会就是两种比较好的交流形式。其中组织座谈会。座谈会的特点是每个人既可以是发言人又可以是听众.每个参加者都有机会畅所欲言。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还有举行演讲报告会。演讲会的特点是发言人少,听众多。大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对一些事的反映也比较强烈。演讲报告会的作用正在于通过演讲者的报告激起并深化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3.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考
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和加强我校教学改革和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我们今后将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3.1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找准切入点,突出主题,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把学生在校学习的思想道德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才能真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社会实践的作用。如我系学生在暑期中对关注奥体,迎接十运的社会实践中就是我们平时的集体教育和爱国教育与现实中的发展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到奥体参观,到新街口和湖南路问卷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中人们对于这样一个体育盛会的感受和参与程度,进而促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4]
3.2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转变观念
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在今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校门,建立更多的社会实践共建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3.3启发自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大学生热衷于独立思考,社会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和条件在实践中鼓励他们独立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从根据要求写出提纲、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到写出总结报告,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今后应更注重调动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现在的大学课堂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脱离现实的缺陷,如在课堂上学习的机电专业知识,可到单位却不知如何进行使用。今后我们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地改革,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情认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也为我们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实践活动在我院不断地深入开展,我们一定能够为社会输送出一批又一批更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 飞 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 2005.12
2. 史 洁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V01.17 NO.5 47-50
3. 袁 红、林李霞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 社会科学论坛2005.9 64-65
4. 尹春芬 论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engde PetroIeum College 第6卷第1期 2OO4年3月 51-52
摘要:社会实践是理论教育的延伸,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试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来论证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a)-0000-00
1.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1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价值观和正确的社会坐标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远离社会,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书本和媒体的宣传、介绍,缺乏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对国情、民情的深入了解。通过社会实践,首先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校园内无法解决的各种认识问题。使他们感受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同时加深他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加深与工人、农民的感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可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把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成长的目的性。同时改变择业观念,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合理位置 ,树立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的统一。
1.2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很容易使学生形成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他们崇尚“以我为中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较多地表现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而忽视集体的作用与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能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校正自身行为习惯,增强自律意识,走出狭小的个人天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1.3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实现道德行为的养成
社会实践不仅是一个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受教育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思想锻炼、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客观实际,重新校正自我认识“焦距”,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解决“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另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生们受到情境的感染,得到行为的矫正和意志的磨练,经过思考、实践不断的循环反复,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升华为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实现由知识灌输向知、情、意、行全方位的转换,,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2.社会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加强组织和交流
2.1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选择
不同高校。不同院系通常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来选择实践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地点。不同的实践情景和地点,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道德情感。所以,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目标来选择实践地点.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2]
2.2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的组织
道德情感具有扩散性,很容易感染他人,所以对于实践中学生队伍的搭配应保持不同专业、年级、班级甚至宿舍间人数的平衡。使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能够激起未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的情绪体验,更好的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情感影响效能。
2.3实践活动的交流总结
社会实践结束后,必须及时的组织总结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化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道德情感。组织座谈会和演讲报告会就是两种比较好的交流形式。其中组织座谈会。座谈会的特点是每个人既可以是发言人又可以是听众.每个参加者都有机会畅所欲言。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还有举行演讲报告会。演讲会的特点是发言人少,听众多。大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对一些事的反映也比较强烈。演讲报告会的作用正在于通过演讲者的报告激起并深化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3.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考
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和加强我校教学改革和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我们今后将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3.1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找准切入点,突出主题,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把学生在校学习的思想道德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才能真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社会实践的作用。如我系学生在暑期中对关注奥体,迎接十运的社会实践中就是我们平时的集体教育和爱国教育与现实中的发展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到奥体参观,到新街口和湖南路问卷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中人们对于这样一个体育盛会的感受和参与程度,进而促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4]
3.2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转变观念
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在今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校门,建立更多的社会实践共建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3.3启发自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大学生热衷于独立思考,社会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和条件在实践中鼓励他们独立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从根据要求写出提纲、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到写出总结报告,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今后应更注重调动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现在的大学课堂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脱离现实的缺陷,如在课堂上学习的机电专业知识,可到单位却不知如何进行使用。今后我们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地改革,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增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情认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也为我们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实践活动在我院不断地深入开展,我们一定能够为社会输送出一批又一批更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 飞 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 2005.12
2. 史 洁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V01.17 NO.5 47-50
3. 袁 红、林李霞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 社会科学论坛2005.9 64-65
4. 尹春芬 论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engde PetroIeum College 第6卷第1期 2OO4年3月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