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提问,更要重视对问题的设计。然而,在现实的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设问的有效性认识不足,缺乏问题的质量意识:或题材陈旧,缺乏新意;或指向不明,缺乏针对性;或难易不当,缺乏层次性;或思路简单,缺乏创新性等。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同行的经验,就如何设计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趣提问,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名优秀的导演总是能够在影片的开头就吸引住观众,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敲响动人心弦的第一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
政治课导入方法很多,学生喜欢的是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的导入。如有一次下课做课间操时,我看到本校高二(1)班学生小林穿了一件运动服,前面印有“adidas”文字,后面印有一个骷髅头和交叉的两根骨头的图案,从我面前一闪而过。而下一课正好是我上他们班的“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在上课前,我叫小林到讲台上展示一下他的服装,小林说:“我穿这件衣服没有什么不好,很有个性,而且还是名牌呢!”我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小王说:“据我推测这件服装可能是假货,因为正宗的品牌公司一般不会生产这种印有暴力文化图案的服装。有些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迎合部分消费者心理,不惜制假售假。”于是我进一步发问:小林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做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该践行哪些原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小王观点的合理性。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还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出新知,学生认识到品牌公司一般都很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去,才能彰显知识的价值;知识也只有回归到它产生的地方,才能变得鲜活。从学生生活出发设计问题,比直接问纯理论化、知识化的问题要好得多。
二、启发提问,深化知识
问在当问之处,是课堂设问成败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讲,设问点应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惑点、混淆点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因此,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本质,这样,随着问题难度的推进,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为解答下一个问题打下了基础,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会获得一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散提问,培养能力
我们在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时,更多地采用归纳探究法,但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通过发散思维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双向发散法”,即以某个知识点去统帅热点(观点发散式),和以某个热点问题去概括其反映的知识点(材料发散式)。当我在引导学生归纳出知识点后,会接着问这个知识可以用来分析哪些问题。政治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三联系”,即联系“个人”、联系“生活”、联系“现代化建设”,我们可以循着这一思路进行思维发散训练。
如“观点发散式”。在学生学习完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后,可以设问: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本设问点明了两个主体,即党和政府,因此,要从这两个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发散。既要有分,也要有合,还要找出共同的依据即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复习了旧知。
通过双向发散,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这就要求师生要共同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序建构,从而保证发散的流畅性。
四、连续提问,整体感知
思想政治课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实际都是有机联系的。这启示我们设计问题时也应围绕教学内容全盘考虑,作出整体性安排,把每个问题以某种方式串成一条线组织整堂课的问题链,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再到“归结提问”,步步为营。其排列顺序,既符合教材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环环相扣。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针对某一框题常常采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节公开课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一事例,针对这一框内容的四个主干知识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了以下四组与之对应的问题(串)。问题一: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一村一大学生”工程?问题二: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问题三: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大学生村官”工程?问题四:如果你受聘为村官,你打算怎么做来完成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被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克服知识运用的片面性,该教师还采用“观点发散式”进行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不断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激趣提问,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名优秀的导演总是能够在影片的开头就吸引住观众,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敲响动人心弦的第一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
政治课导入方法很多,学生喜欢的是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的导入。如有一次下课做课间操时,我看到本校高二(1)班学生小林穿了一件运动服,前面印有“adidas”文字,后面印有一个骷髅头和交叉的两根骨头的图案,从我面前一闪而过。而下一课正好是我上他们班的“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在上课前,我叫小林到讲台上展示一下他的服装,小林说:“我穿这件衣服没有什么不好,很有个性,而且还是名牌呢!”我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小王说:“据我推测这件服装可能是假货,因为正宗的品牌公司一般不会生产这种印有暴力文化图案的服装。有些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迎合部分消费者心理,不惜制假售假。”于是我进一步发问:小林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做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该践行哪些原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小王观点的合理性。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还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出新知,学生认识到品牌公司一般都很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去,才能彰显知识的价值;知识也只有回归到它产生的地方,才能变得鲜活。从学生生活出发设计问题,比直接问纯理论化、知识化的问题要好得多。
二、启发提问,深化知识
问在当问之处,是课堂设问成败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讲,设问点应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惑点、混淆点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因此,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本质,这样,随着问题难度的推进,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为解答下一个问题打下了基础,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会获得一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散提问,培养能力
我们在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时,更多地采用归纳探究法,但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通过发散思维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双向发散法”,即以某个知识点去统帅热点(观点发散式),和以某个热点问题去概括其反映的知识点(材料发散式)。当我在引导学生归纳出知识点后,会接着问这个知识可以用来分析哪些问题。政治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三联系”,即联系“个人”、联系“生活”、联系“现代化建设”,我们可以循着这一思路进行思维发散训练。
如“观点发散式”。在学生学习完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后,可以设问: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本设问点明了两个主体,即党和政府,因此,要从这两个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发散。既要有分,也要有合,还要找出共同的依据即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复习了旧知。
通过双向发散,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这就要求师生要共同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序建构,从而保证发散的流畅性。
四、连续提问,整体感知
思想政治课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实际都是有机联系的。这启示我们设计问题时也应围绕教学内容全盘考虑,作出整体性安排,把每个问题以某种方式串成一条线组织整堂课的问题链,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再到“归结提问”,步步为营。其排列顺序,既符合教材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环环相扣。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针对某一框题常常采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节公开课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一事例,针对这一框内容的四个主干知识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了以下四组与之对应的问题(串)。问题一: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一村一大学生”工程?问题二: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问题三: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大学生村官”工程?问题四:如果你受聘为村官,你打算怎么做来完成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被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克服知识运用的片面性,该教师还采用“观点发散式”进行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不断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