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防治风湿病的防治方法简析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怒族民间医生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及矿物资源,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在长期的防病治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些散在于民间的宝贵医疗经验,一直未能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挖掘。而怒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具有独到之处。怒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利用怒族草药的治疗效果明显。应用广泛、适用。
  关键词:怒族医药;怒江地区风湿病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1-0080-03
  怒族民间医生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及矿物资源,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在长期的防病治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些散在于民间的宝贵医疗经验,一直未能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挖掘。而怒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具有独到之处。怒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利用怒族草药的治疗效果明显。应用广泛、适用。
  怒族是一个跨境而居、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泸水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茶隅等地也有少量怒族居住。是云南省的独有少数民族之一。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交错杂居。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人口数为28759人。
  怒族居住在怒江沿岸,这一带药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这样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下,怒族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知识和医疗经验。但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怒族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医疗经验只能通过言传口授的方式流传下来,也未形成完善的医疗体系。
  怒族民间医生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及矿物资源,为当地群众防病治病,在长期的防病治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些散在于民间的宝贵医疗经验,一直未能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挖掘。
  2009年2月—2013年12月在这4年中课题组成员先后八次的实地调查研究,共采访怒族民间医生33个,收集整理了大量丰富的怒族、傈僳族民间医生医药方技及应用经验[1]。而收集到怒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的常用医技方法及应用经验较为丰富,独特。现将其初步整理分析。
  1怒族地区生态环境与风湿病病因
  怒族主要居住在怒江沿岸。怒江峡谷,是我国著名的大纵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怒江发源于西藏的唐古拉山,奔腾于横断山脉的碧落雪山(位于怒江东岸)和高黎贡山(位于怒江西岸)之间。碧落雪山海拔约4000 m,高黎贡山约5000 m。高耸的两山尽是悬崖峭壁或几近垂直的陡坡,山峦起伏,逶迤千里。怒江河谷低陷,与山顶海拔相差3000~4000 m,水流落差较大,浩荡江水以3~4m/s的流速奔腾咆哮于峭壁之间,自北向南,流入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怒江地区江边湿热、半山腰温和、山顶寒冷,寒、温、热三带兼有的“立体”气候。由于受印度洋季风和西藏高原冷空气的影响,雨季长,雨量充沛。复杂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亦对人类生存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多种疾病亦就应运而生。风湿疾病是怒江州的常见病之一,尤其在怒族的主要集居地,地处偏僻,交通闭塞,雨量充沛,气温潮湿,极易感染传统医药中风湿类疾病证。怒族民间医生对于风湿类疾病证有其独到治疗方法和经验。
  2怒族民间医生对风湿病的认识
  风湿、麻木、腰酸腿痛、关节炎怒族认为这一类病是由一种叫“普于”的勒墨鬼制造的。祭祀地点常选在岩洞中,祭语为勒墨话。牺牲为鸡、猪。参祭者只能是病人与巫师。祭祀后余下的牺牲品只能由病人与巫师同吃。吃不完的也要烧掉,不能让其他无关的人吃。祭后的3天内忌到脏的地方去。忌食辛辣怪味之物。怒族认为如果有风湿就对症治疗,属何种风湿,是热风湿,还是冷风湿。山上风比较大,寒冷,水比较多,潮湿比较大,冷风湿比较多。风湿是属于冷风湿还是热风湿,治疗要分开进行,冷的要热起来,热风湿要降温。怒江地区常见风湿,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根本的原因之一。
  风湿病属中医痹症范畴。现代医学对风湿病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只能针对症状治疗而不能针对病因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大。怒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对改善症状的效果明显,如腊曾医生认为:怒江雨量充沛,比较潮湿,山上风较大,风湿病较多,风湿病有两种,一种是热风湿,一种是冷风湿。热风湿要用凉药,要降温;冷风湿要用热药,冷的要热起来,这样对症下药,风湿病才能治好。
  3外治
  31针灸根据病人的情况,针刺:應用阿是穴,压痛点、异常反应点等以及病灶的局部,局部选穴。
  32推拿是在疼痛部位先搽自泡的药酒,应用推拿按摩,根据各个不同部位分别采用按、揉、捻、掖、摇、擦、搓、点穴、拍打、导引等手法。
  33热敷有的医生是采鲜草药,捣碎,用酒炒热,外敷病灶;有的用毛巾蘸热水外敷病灶。
  34外搽药酒每个医生用的药酒都不一样,都各自有自己的处方。用梅花针拍打或用锋利的刀片尖在疼痛部位上点划数点引毛细血管里的血后,再涂上药酒,然后撒上草药粉末,用胶布固定,如对胶布过敏的,可以用纱布包,即可。
  35火罐用于病变部位平坦处,拔火罐两天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身体虚弱时就不拔。
  36锻炼做完治疗后,做一些活动量大的运动,如五禽戏、保健操及太极拳等。
  4内服
  41内服药酒风湿病是慢性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为了方便病人,民间医生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总结出自己的处方,用高度食用酒浸泡,一般浸泡半个月后就给病人服用。
  42药物水煎服民间医生在病人方便煎煮和病情需要的情况下,根据病人的病情,针对各个病人开的处方,用水煎服。
  5祛风湿药材的初步整理
  木秋,是当地特有的一种药用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小甘菊属小甘菊(CancriniadiscoideaLedeb),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州,当地民间医生认为木秋具有补中益气、散寒祛湿、暖胃止痛以及化瘀止血等功效;其叶晒干磨成细粉可用于止血。甚至在当地民族常喝的一种祛风除湿的滋补药酒“夏拉”中,木秋是主要的药用成分[1、2]。   单芽狗脊蕨Woodwardla unlgermmata(makino) Nakai为乌毛蕨科狗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驱虫、凉血、止血等作用。民间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湿热斑疹、吐血、便血及崩漏等疾病[3]。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属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懆藤茎,据《中华大词典》和《中华本草》记载,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经活络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等征。
  香血藤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金山五味子Schisandra glaucescens Diels的干燥藤茎,性辛,微苦,具有祛风活血,消淤散肿之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痛,劳伤脱力,甲状腺肿,肿毒等症[4]。
  侧柏叶为柏科侧柏属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的干燥嫩枝梢和叶;性味: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祛风解毒;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脱发,丹毒,痄腮,烫伤[5]。
  三股筋为樟科樟属植物香桂Cinnamomum micranthum Hagata的叶,又名少花桂、岩桂和香叶子树;性热,味辛涩;归肝、脾经;功用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止血。治风湿痹症,跌打伤痛,刀伤出血[6]。
  雪上一枝蒿为毛茛科乌头属(Aconitum)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宣威乌头Aconitum nagarum Stapf varlasianduum WTWang的干燥块根,其味苦、辛,性温,有大毒,归肝经,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肢体疼痛,牙痛,疮疡肿毒,癌性疼痛[5]。
  红三七为蓼科蓼属植物支柱蓼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的根茎,具有收敛止血、活血调经、止痛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月经不调、痢疾、劳伤等[7]。
  青藤又名青风藤、寻风藤、扶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 RehdetWels]或[Sinomenium acutum(Thunb) RehdetWelsvarcinereum(Diels) 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5,8]。青藤具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等症。
  荷包地不容为防己科千金属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HSLo及荷包地不容Stephania dicentrinifera Lo et M Yang的块根[9]。味苦、辛,性温,有小毒,主治疟疾、痰吐倒食等,气血虚弱之人,忌用,只可敷疮,不可妄服,专治一切痈疽、疔毒、发背,无名肿毒不出头者[5]。
  绿绒蒿为罂粟科植物,有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fet Thomsvarracemosa(Maxim) Prain及黄花绿绒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et Franch的全草。性味微苦,寒;歸肺、肝、肾经;功效:清热,除湿,通淋,止痛;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淋浊、风湿关节疼痛等[10-12]。
  紫金龙是罂粟科紫金龙属植物Dactylicapnos scandens(DDon) Hutch的根。紫金龙味苦、辛,性凉,有毒,有消炎、镇痛、止血、降压之功效,治各种疼痛、高血压、血崩、内伤出血、跌打损伤[13、14]。
  岩白菜是虎耳草科,岩白菜属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 Engl〕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涩,性凉。归肝、肺、脾经;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咳止血。主虚弱头晕;劳伤咯血;虚弱头晕;吐血;咯血;淋浊;白带。
  柳叶菜为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柳叶菜Epilobium hirsutum L的全草。性苦、淡,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消食理气,活血接骨;主治湿热泻利,食积,脘腹胀痛,牙痛,月经不调,闭经,带下,跌打骨折,疮肿,烫火伤,疥疮[13]。
  桂花跌打为瑞香科毛花瑞香属植物Eriosotena mvolcrata Cllallvartiefhem的全株,具有镇痛散淤,接筋续骨,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断筋伤[15]。
  马桑为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ieCoriaria sinica Maxim的根及叶;全株均有毒;根、叶入药,有祛风、除湿、镇痛及杀虫之效。
  地桃花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 L的地上部分。其味甘、辛、平,归肺、脾经;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痢疾,水肿,淋病,白带,吐血,痈肿,外伤出血[5]。
  鞍叶羊蹄甲为豆科豆属植物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 Benth的根及枝叶;其性平,味苦、涩;具有祛湿通络、收敛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睾丸肿痛,久咳盗汗,遗精,尿频,腹泻,心悸失眠,湿疹,瘰疬,疥癣,烫伤,痈肿疮毒[13]。
  雷公藤系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木质部;其性苦、辛,凉,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杀虫,解毒之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13]   大接骨丹系山茱萸科鞘柄木属植物有齿鞘柄木Toricellia angulata Oliv var intemedia(Hams) Hu的根、根皮、树皮及叶;其味苦、辛、微麻,性平;具有活血祛瘀、接骨接筋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等[5,16]。
  忍冬系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其性甘、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通络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痈疽肿痛,肠痈,乳痈,热毒血痢,风湿热痹[13]。
  蛇根草为茜草科蛇根草属植物Ophiorrhiza cantoniensis Hance的全草;其性平、味淡;具有祛痰止咳,活血调经;主治咳嗽,劳伤吐血,大便下血,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筋骨疼痛,扭挫伤[13]。
  螳螂跌打为天南星科石柑属植物螳螂跌打Pothos scandens L的茎、叶;其性温,味苦、辛;舒筋活络,接骨续筋,散淤消肿,祛风湿。螳螂跌打含有皂苷类、香豆素类及其苷类、有机酸类等成分[17]。
  土牛膝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clia Makino)及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野生种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甘、微苦、微酸,性寒;归肝、脾经;具有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主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5]。
  五爪金龙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狭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 Planch的根或全株;其性辛、温;具有祛风除湿,接筋续骨,散淤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筋伤,水火烫伤,无名肿毒,皮肤湿烂[5]。
  鸡屎藤为茜草科鸡屎藤属植物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Lour) Merr或毛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 Merrvartomentosa(BI)Hand-Mazz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性甘、微苦,平;具有祛暑利湿,消积,解毒;主治中暑,风湿痹痛,食积,小儿疳积,痢疾,黄疸,肝脾肿大,瘰疬,肠痈,脚气,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咬蝎蛰。
  大红袍为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毛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Franch)Schindl的根。具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
  三爪金是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或地蜂子Pfreyniana BornmvarSinica Migo的根或全草。
  6小结
  怒族民间医治疗风湿病,主要应用内服和外治的方法,就地取材,即经济又方便,对改善风湿病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为当地的风湿病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民族生存习俗将有利于怒族民间医药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世民怒族医药调查实录[M].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016:20
  [2]李奇峰怒族草药木秋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20-22
  [3]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刘海涛,齐耀东,许利嘉,等中国五味子科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0):1353
  [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词典[M].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张笮晦,童永清,钱信怡,等香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10):320-333
  [7]杨凤英,苏艳芳,王怀松,等红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0,(8):1236-1239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66-8
  [9]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40
  [10]杨苗,史小波,闵康,等绿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0,(2):279-283
  [11]王子敏绿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10,(6):759-761
  [12]吴海峰,丁立生,王环,等绿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1):163-168
  [1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4]王富华紫金龙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5]张绍云,付开聪,倪亚,等拉祜族民间医治疗外伤药用植物的调查[J].云南中醫学院学报,2007,(6):18-20
  [16]张锦文,郭洁茹,唐菲,等大接骨丹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0,(11):1725-1727
  [17]杨树德,李慧明,台海川,等螳螂跌打的生药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12-14
  (收稿日期:2019-10-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熏洗法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缓解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接受术式为外痔切除、内痔结扎术手术治疗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术后第1、3、5、7 d,熏洗前、熏洗后和熏洗后2 h,并记录创面疼痛情况。治疗组:患者每日早上换药前使用中药熏洗;对照组:患者每日早上换药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通过VAS法评估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比
期刊
摘要:《灵枢》第十卷记载“脉不通则血不流”脉道不通,血流不畅,瘀血阻脉,脉不舒张亦无收缩,这一理论恰恰与现代医学中高血压病息息相关。在古代医学中,高血压病并无明确提出,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疾病,其眩晕一词始于《素问·至真大要论 》,它指出“诸风掉弦,皆属于肝。”后代医家受到广泛的影响,金·刘完素又提出“风火”立论,元·朱丹溪提出“无痰不做眩”,明·张介宾指出“无虚不做眩”。而對古代著名医家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40例,采用SPSS 210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口服中药颗粒加用青黛散外敷;对照组予蒲地兰口服液口服,仙人掌外敷。评价患儿的治疗疗效、腮腺消肿情况、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治疗前后。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优选红麻凝胶膏提取工艺。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该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适合于该制剂的大生产。  关键词:红麻凝胶膏;正交实验;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三金通淋排石汤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研究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4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排石效果、治疗后尿红细胞、肝肾功、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排石率、结石数目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无明显变化,肾功能情况较治疗前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壮骨舒筋丸(白芍、白術、骨碎补、淫羊藿、党参等二十余味药材)的质量标准。 方法 TCL法鉴定白芍、白术、骨碎补、川续断皂苷VI、淫羊藿苷。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 TCL斑点清晰,重复性好。芍药苷在9.15~228.7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RSD=2.03%)。结论 该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壮骨舒筋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壮骨舒筋丸;TCL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和常规西药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纳入统计。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背腧穴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左旋咪唑片治疗。2组均以7d为一个疗程,若溃疡在一个疗程内愈合,则无须继续治疗,若一个疗程未愈合,则继续治疗一个疗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心脾九宫穴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心脾九宫穴结合耳压治疗,一周两次;留针30 min,补法为主;耳压两耳交替,一周两次,补法为主;对照组:普通针刺。观察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FS-14)评分,同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疲劳量表(FS-14)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予以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护理)与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之上加以中医护理)各41例,对2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均高(P<005)。护理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医症
期刊
摘要:目的测定并分析夏枯草不同超声时间后其同分异构体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Thermo Acclaim C30(150 mm×21 mm,3 μm),流动相为乙腈-02%乙酸水溶液(85:15),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18℃,流速为03 mL/min,测定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夏枯草中熊果酸在08~48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7;齐墩果酸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