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地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教育活动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想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必须让他们更富有个性地发展,具有良好的个性,包括好的行为习惯、充满自信和勇气、意志坚定、善于合作、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人的个性并非一成不变的,环境与教育决定了这个人会朝哪一方面发展。所以,有责任感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学生个性发展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位教育专家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粒砂子是一样的,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必然存在差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对新体验的需求和对活动的需求是最强烈最突出的。不同的儿童对这三种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往往不易被教师觉察和认识,以致孩子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每个孩子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和最终达到的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优势,进入学校时已很明显。当孩子带着初具倾向性的人格特征来到学校时,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明显差异的个体。教师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还要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这样学生的个性才可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可以通过谈话、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可以是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也可以是不同兴趣特长的学习小组,对于学生的小组活动,收集他们的学习信息,及时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对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如平时不善言谈、胆小的学生,可让他们参加演讲组,在善谈者的示范下,潜移默化,逐步锻炼胆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工作,打造轻松高效课堂
首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许多老师为了成绩,只关心考试,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并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善于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一堂有新意的课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所以要改变以往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确立合作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让不同个性的学习伙伴能友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优势互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应是生态的,回归本源的。目前的考试功利化,很多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于提高学生成绩上,忽视了课堂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盲目追求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整体的情感态度和可持续发展。如,有的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只教自以为好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种程序解题,无视学生的选择权,甚至通过强化训练,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固定模式,考试一碰到这类题目,全班同学就会用同样的方法,整齐划一地做题,教学程式化对提高班级课程成绩很有效,可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却被完全忽略,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弱化。其实学生不理解,只是简单的模仿,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是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不是生态的课堂。我们要树立教师是促进性主体,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自信与兴趣、尊重与欣赏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学习。
总之,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要高效参与课程学习过程,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我们应该审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需要,将他们看成有个性需求的学习者。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321.
[2]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3]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 小学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教育活动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想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必须让他们更富有个性地发展,具有良好的个性,包括好的行为习惯、充满自信和勇气、意志坚定、善于合作、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人的个性并非一成不变的,环境与教育决定了这个人会朝哪一方面发展。所以,有责任感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学生个性发展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位教育专家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粒砂子是一样的,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必然存在差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对新体验的需求和对活动的需求是最强烈最突出的。不同的儿童对这三种需求有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往往不易被教师觉察和认识,以致孩子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每个孩子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和最终达到的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优势,进入学校时已很明显。当孩子带着初具倾向性的人格特征来到学校时,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明显差异的个体。教师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还要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这样学生的个性才可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可以通过谈话、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可以是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也可以是不同兴趣特长的学习小组,对于学生的小组活动,收集他们的学习信息,及时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对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如平时不善言谈、胆小的学生,可让他们参加演讲组,在善谈者的示范下,潜移默化,逐步锻炼胆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工作,打造轻松高效课堂
首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许多老师为了成绩,只关心考试,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并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善于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一堂有新意的课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所以要改变以往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确立合作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让不同个性的学习伙伴能友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优势互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应是生态的,回归本源的。目前的考试功利化,很多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于提高学生成绩上,忽视了课堂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盲目追求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整体的情感态度和可持续发展。如,有的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只教自以为好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种程序解题,无视学生的选择权,甚至通过强化训练,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固定模式,考试一碰到这类题目,全班同学就会用同样的方法,整齐划一地做题,教学程式化对提高班级课程成绩很有效,可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却被完全忽略,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弱化。其实学生不理解,只是简单的模仿,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是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不是生态的课堂。我们要树立教师是促进性主体,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自信与兴趣、尊重与欣赏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学习。
总之,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要高效参与课程学习过程,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我们应该审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需要,将他们看成有个性需求的学习者。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321.
[2]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3]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