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构筑一个后现代的“鸟巢”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哲决定写一部奥运建筑的书,我就知道他写的一定是一本不一般的书,虽说是与奥运有关,但肯定不会是那些搭奥运之便利的、介绍性的、宣传性的书。这样的书不需要曾哲去写,曾哲也不屑于写。尽管我已有了这样的期待,但当我拿到他的这本书时还是大吃一惊。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文本,我一时读不懂它,就像我一时读不懂那个造型奇怪的“鸟巢”一样。这或许证明了一点,曾哲真正读懂了北京奥运的标志性建筑“鸟巢”,他以文字为材料为我们建造了又一个“鸟巢”,一个文字的“鸟巢”。
  曾有人说,现在的中国成为世界建筑设计师的实验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曾哲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这一说法。北京奥运这样一个重要的机会,世界上所有野心勃勃的建筑设计师都不会放过的。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甚至包括国家大剧院,这些典型的后现代建筑集体亮相北京。我们都会感觉到它们的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建筑本身,解读这些建筑,其实就是在解读中国,解读中国发展的进程。在我看来,当下中国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但又不完全是西方学术著作所阐释的后现代,也许这是一种后现代中的后现代。我以为曾哲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不想把这本书写成一本纯粹关于建筑或建筑艺术的书,也不想写成一本关于筹办北京奥运的书。他想破解这些建筑里面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它的后现代文化内涵。但这样做是有难度的。于是他直接采用了后现代的文本。我理解曾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以这样一种与其本质相吻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一个抵达终点的通道。
  《觉建筑》采用了后现代最典型的拼贴方式,这是多层次的拼贴。内容上的拼贴,语言上的拼贴,结构上的拼贴。他把一个个完整的东西活生生地撕裂成无数的碎片,让各种碎片无序地组合起来。他在貌似严谨的结构里装置着结构紊乱的文本,让你的思维在一座迷宫中找不着方向。你看,他的结构是十二个元素:金、木、水、火、土、壁、窗、顶、石、门、建、筑,这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有建筑的基本材料,于是这个文本获得了最强烈的形式感。强烈的形式感甚至会让我们忘记了我们的阅读终归是要来探询内容的。最具形式感的是署名刘自明的文本。仿佛是分行的诗,又把版撑得满满的不留一个字的余地,然而最玄奥的文字也是刘自明的文字,这一组组排成方阵的文字充满着哲理、诗性,每一个方阵都可以让你琢磨大半天。不过说句实话,当我看到这由一个个方块字组成的整齐划一的方阵时,有了一种赏心悦目的效果,也就顾不得再去猜测文字背后玄奥的含义了。这或许是《觉建筑》的一个问题,过分注意形式感,势必会影响到内容的阐发。
  但我们的阅读不可能停留在形式上,最终还是要进入到意义的层面。《觉建筑》所要表达的意义也许是庞杂繁复的。有几位奥运建筑的直接参与者的访谈,如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师,鸟巢项目的总工程师,五棵松场馆的总工程师,“水立方”的中方总设计师。他们的访谈保留着最原始的形态,包括他们的锋芒、智慧、意识流以及悖论,从他们的访谈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现代性思维以及奥运工程的超前性。还有执教于北京大学的“先锋派建筑师”,身兼诗人、文学理论和建筑学理论编译数职的自由撰稿人,精通《说文解字》的工地油漆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白泽、刑天和仓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故宫和厕所是两个特殊的角色,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出现在这本书里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厕所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怎么也允许它来参与发言了呢?也许在曾哲看来,越是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越能透视出文明的程度。曾哲本人当然也是一个发言者,不过他似乎有意把自己降低为配角,主要做一些补充说明似的发言。曾哲在处理这些庞杂的内容时体现出他对多元化的尊重,几乎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构成一个中心。曾哲或许以为,只要将多个中心搭建在一起,读者就会读出相互之间的隐喻和对应。但这样的阅读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太艰苦的挑战,因为它包含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觉建筑,这么一个奇怪的标题。曾哲的灵感或许来自佛教。佛的本义就是觉悟,佛教的觉悟是对世界真谛的领悟,这是一种心与心的通达。我理解,曾哲希望自己不只看到建筑的物质层面,而是能够直达建筑的内部,发现建筑的精神层面。这样做是明智的选择。当我们理解到建筑与社会与经济与文化的深厚密切的关系后,就会发现每一个新的建筑就是一个新的精神空间。以“鸟巢”为代表的一批北京奥运建筑,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建筑本身,现在我们就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可以预想到在不久的将来,“鸟巢”会成为一个“新北京”、乃至一个“崛起的中国”的文化符号而流传到全世界。这就是北京奥运建筑的精神空间。今天,我们有必要充分阐明这一点。曾哲的书做的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我不能说曾哲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通过对北京奥运建筑的深入了解,触摸到了这个新的精神空间。这个新的精神空间带有浓郁的后现代性,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所阐释的,后现代性也是一种现代性。这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北京奥运的建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这种后现代性恰恰体现出中国一个后发国家果敢崛起的鲜明特色,对它的认识和阐释是在西方后现代理论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的。寻找它的最佳答案,这应该是中国的作家和学者的任务。曾哲抓住了它,但他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能苛求曾哲,因为如果说觉就是佛的话,那么,修炼成佛是需要时间的。
其他文献
去年此时,嘉德拍卖公司又邀我参加“嘉德四季第十九期拍卖会”,主要提供1945年以后西方藏书票的作品集。它们大部分是我入门时的参考书。其中有—本里奇(gitchie,Ward 1905-1996)的The Typographi c Bookplate of WardPdtchie,曾经考虑送拍,但因书中的作品几乎都是活字版的藏书票,恐怕乏人问津,故临阵把它抽回。不料董桥在《橙园纪事》(收在《记得》:
(2009年8月22日-9月21日)    中华新闻报倒闭传递的信号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5日。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报业改革的一个强大信号,未来报业发展必定要走向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全新阶段。只有符合市场规律,受到市场欢迎的媒体才能生存。未来报业改革可能
统编教材总编温儒敏教授在论及初中名著导读部分的编写时也提出:“……改变了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1]由此可见,名著导读的目的不仅在于阅读名著本身,更在于在阅读中积累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注重读法指导,注意思考名著阅读方法教学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等问题,形成了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原则。   一、适
《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是迄今唯一被翻译成中文的拉康著作。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虽然译者褚孝泉不辞辛苦地翻译,但笔者仍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令人失望的译著。首先我要谨慎地声明一点,我对褚译的质疑不仅参照了法语原文,而且参考了布鲁斯·芬克的权威英译本。芬克是一位精神分析学专家,与拉康指定的遗著委托人阿兰·米勒过从甚密,后者把《拉康文集》的英译版权完全授予了芬克。  对比原文与芬克的英译来看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里一篇经典山水小品,寥寥百余字,以文人之笔描绘出一幅空灵晶映、冰清玉洁的冬夜山水美景,堪称湖上雪色之逸品。文章简言洁语,富含张岱山水小品中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意趣情韵。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本文从心理学切入,从记忆、动机、潜意识和依恋四个方面关联全文并分析成文背后的复杂心理,进而挖掘和品味复杂心理之下埋藏的“痴”。  一、记忆——痴雪之行  《
译者按:Parade周刊是美国的一份杂志,在北京奥运会之前,7月20日出版的一期上面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一则动人的爱的故事”(Inside China:An Amazing Love Story)的文章。我将它略加改动,翻译出来,供国内读者参考。  作者西蒙·温彻斯特(Simon Winchester)是美国作家,作品已经达到21部,包括畅销小说《教授与狂人(The Professor and
编订完《废名讲诗》这部近50万字的书稿,我本打算写一篇“前言”,因惟恐不得要领,安在废名文字的前面,生怕有佛头着秽之嫌,故放弃了。后来借用了鹤西的一篇题为《废名讲诗——(杜诗讲稿)与(新民歌讲稿)》的文章,权作代序。鹤西(1908~1999),原名程侃声,曾与废名过从甚密,不仅对废名情意深挚,而且对废名其人其文也最为了解,真可谓是废名难得的一位知音。  废名谈诗、论诗的著述,多为讲义或讲稿,这是本
自从以通俗的历史讲说与著述为基本形态的通俗史学兴起以来,争议如潮,众说纷纭。如何看待通俗史学成为引人关注的“公共话题”,而相关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对通俗史学内容的“真实性”心存疑虑;其二,对通俗史学兴盛的“后果”深感担忧;其三,对一些职业史家“介入”通俗史学困惑不解。这些问题都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对通俗史学内容“真实性”的疑虑,是有关历史记述“真”与“伪”的判定问题。长久以来,判
《陈寅恪诗笺释》,胡文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软精装上下册130.00元,精装上下册148.00元。  好几年前,在湖北程巢父先生一篇文章中,看到他起意笺证陈寅恪先生的诗集,南大卞孝萱先生向他泼凉水说“笺证陈诗之难,难于上青天”,程先生并不服气。时间过去数年,程先生的笺证还没看到,倒是广州胡文辉先生捧出厚厚两大册《陈寅恪诗笺释》,是为惊喜。  卞先生的意思是如李白杜甫的诗,前代
《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旷世巨制的研究和撰写是李约瑟和许多中国学者和科学家合作的结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前五卷的写作中,就有王铃、鲁桂珍、何丙郁、钱存训等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王铃最早协助李约瑟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写作,开创了李约瑟和中国学者成功合作的范例。但在中国,即使在王铃的家乡也有许多人很少或根本不知道他。王铃长期身居海外,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南通,不久遽然病逝。因为工作关系,我和王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