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是我们的根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889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可能没钱、没权、没爱情,但肯定有亲戚。看完2012年7月A《亲戚世界的失落》,我觉得失落的不止是亲戚,而是老家,是根。我一直羡慕有老家的人,尽管他们可能会抱怨亲戚太多招呼不过来,或者小孩子嫌恶老家的贫困落后,但是只要有老家,就有根,生命延续不仅是简单的DNA复制,还有家族传统和文化传承。
其他文献
一位农民学史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社会文明与使用人力、畜力的多少有关联。汉唐之所以有文明。是因为大量使用了畜力,人被解放出来了。而到了明清时代,人口膨胀,结果耕牛“贵”过了人,农耕反而大量使用人力,人就被“畜化”了。
前不久,又要有上级部门来我们单位考察,作为局长的秘书,起草述职报告的担子自然落到我身上。往年局长的述职报告也是我写,可谓轻车熟路小菜一碟。谁知这次当我兴冲冲地把草稿交上去的时候,局长看后直摇头,让我重写。于是,我又修修补补地送上了第二稿。谁知这第二稿仍没能通过!能看出来,局长有些失望,我也感到难堪。
巴赫金曾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在众生喧哗下,榜样的力量往往发挥着超乎想象的社会功用。它制造出的示范效应,或在较短时间内对公众心灵造成的冲击,可促成改变。但这种示范效应是柄双刃剑。如果是正确的示范,对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改良无疑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是错误的、逆向的示范,对文明和道德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学校长们都成赵本山了。大学生毕业,校长当然要讲话,可他们都讲了些什么呢?“我的第一次给了你们”,“凤姐也是自食其力的模范”……有校长还在毕业典礼上将自己改编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送给学生。
“今日又阴天,挡不住春风暖,吹得花儿朵朵开,万物皆盎然。外出多不便,还是要取件,过后阳光依旧灿,不就这几天?快递到,老曹与你老地方见。”即便不太押韵,不太对仗,但曹中玺的诗还是红遍了北京师范大学。
期刊
“临时工”这一在改革开放初期碰碎了不少“铁饭碗”的创举,在今天却成了“就业歧视”的困局。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五花八门的用工形式,由此造成的员工之间身份的不平等,必然延展出工资、福利以及各项政治待遇的不平等。此类于特定历史时期制定出的制度,不胜枚举。正如城乡二元制下国民身份的藩篱。
我和老伴都已退休。退休前我是小学教师,老伴是一国企的工程师,那时候他的月工资要高出我一大截。但一退休,他傻眼了,拿的退休费只有我的一半多一点。为啥?因为他是企业单位退休的,我是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费的计算是两股道上跑车,各有各的政策。如今,虽然老伴的退休金连涨了5次,但跟我比还是差上1千多块。
台风“海葵”来了,中心虽然不在安徽,但由于连带着下大雨,上面督查得又紧,所以县防汛指挥部的相关人员还是集中到了值班室。当晚11点,市防汛值班室打来电话查岗,告知市长在坐镇指挥,要求各区县上报当天安全转移的人数。
肖主任手里拿着两天前人事劳资料下发的通知,已经看过三遍了。通知要求车间五天后上报一名技术骨干,并附上技术骨干个人申请津贴书及个人工作业绩简介。厂里会给各车间申报合格者每月加500元技术津贴,时限一年。肖主任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显然是有些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