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永川区“1 1 5>1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就是一个农业企业带动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种植5万袋食用菌,每个新型职业农民平均获得超过10万元收入。该模式是在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农业部门帮扶指导下、由培训机构(农广校)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同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实质,就是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精准培育模式。其创新点,就是整合强农惠农财政资金,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投入机制,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的驱动效应、抱团发展的规模效应、培训指导的服务效应来调动农业从业者自主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度融合、同步发展、产业壮大。
一、模式背景
永川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区。2016年,永川共生产食用菌1亿袋,产量5万吨,总产值5亿元。初步形成以大中型种植企业为主体的食用菌种工厂化栽培发展格局,全区已经建成标准化的生产企业16个,永川已成为全国“食用菌之鄉”,是重庆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种植规模占全市70%,其中秀珍菇在重庆市场占90%的份额。为此,永川区结合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永川区在重庆市率先出台《永川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为永川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
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区财政、区农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农广校作为主要培训机构,具体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区农委科教科和区财政农业科负责监督管理培训全过程。项目启动后,分管副区长多次组织相关镇街负责人和食用菌企业业主会议,针对区内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校企无缝对接,订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二)课程丰富,师资优良
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突破,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训内容涵盖农业政策、法律法规、文明礼仪、阳光心态、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业品牌战略和创业技能等。在聘请师资上注重高中低相结合。教师中有部门的领导解析农业政策,有农业研究员讲授农业新技术,有土专家手口相传生产技能。
(三)创新方式,提升效果
培训中采取五个结合。一是结合“拓展训练”培育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结合“全程社会化服务”培育会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结合“农民田间学校”培育会动手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结合“互联网 ”培育会电商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依托龙头企业,开展精准对接。目前,永川区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43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87个。区农广校选择了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具备一定资金投入和带动能力的重庆上发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公司、重庆市永川区鹏辉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洪欣食用菌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美菇专业合作社5家龙头企业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培训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到企业租赁一间厂房自己管理,由企业提供5万袋生产菌袋,实现“1 1 5>10”。
(四)指纹打卡,监管到位
由区农委和区财政抽专人共同组成检查组,负责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训前、训中和训后全程监督。以“指纹打卡”的方式监督各班培训情况,确保圆满完成培训目标任务。在培训班结束时,邀请财政和审计部门参与项目验收和检查,确保项目实效和专款专用。
(五)制定标准,严格认定
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上,分级负责。高级由市级认定,中级和初级由区级认定。严格按照《永川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进行认定。经认定合格的,由永川区农委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获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才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六)政策倾斜,扶持有力
一是利用财政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发展试点资金1200万元,对从事食用菌、茶叶、蔬菜、果树、畜禽养殖等行业新型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给予3万~10万元补助,2016年扶持家庭农场104个,2017年扶持家庭农场120个。二是创新农业信贷服务,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2016年,永川区探索设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探索两权抵押贷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农业银行已分三批向10家企业放贷2665万元;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给新型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提供8千万的担保贷款。
三、成效分析
(一)实现了企业增效、新型职业农民增收
培育壮大了食用菌企业,如2016年重庆上发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带动20户家庭农场集中种植秀珍菇,企业通过提供生产菌袋、租赁大棚设施给新型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平均可从每户获得3.3万元,共计60万元。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明显,实现“1 1 5>10”。
(二)促进了永川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3年至今,全区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238人。这批新型职业农民为永川现代农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造血库”,为全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坚实基础。
一、模式背景
永川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区。2016年,永川共生产食用菌1亿袋,产量5万吨,总产值5亿元。初步形成以大中型种植企业为主体的食用菌种工厂化栽培发展格局,全区已经建成标准化的生产企业16个,永川已成为全国“食用菌之鄉”,是重庆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种植规模占全市70%,其中秀珍菇在重庆市场占90%的份额。为此,永川区结合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永川区在重庆市率先出台《永川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为永川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
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区财政、区农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农广校作为主要培训机构,具体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区农委科教科和区财政农业科负责监督管理培训全过程。项目启动后,分管副区长多次组织相关镇街负责人和食用菌企业业主会议,针对区内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校企无缝对接,订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二)课程丰富,师资优良
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突破,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训内容涵盖农业政策、法律法规、文明礼仪、阳光心态、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业品牌战略和创业技能等。在聘请师资上注重高中低相结合。教师中有部门的领导解析农业政策,有农业研究员讲授农业新技术,有土专家手口相传生产技能。
(三)创新方式,提升效果
培训中采取五个结合。一是结合“拓展训练”培育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结合“全程社会化服务”培育会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结合“农民田间学校”培育会动手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结合“互联网 ”培育会电商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依托龙头企业,开展精准对接。目前,永川区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43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87个。区农广校选择了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具备一定资金投入和带动能力的重庆上发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公司、重庆市永川区鹏辉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洪欣食用菌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美菇专业合作社5家龙头企业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培训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到企业租赁一间厂房自己管理,由企业提供5万袋生产菌袋,实现“1 1 5>10”。
(四)指纹打卡,监管到位
由区农委和区财政抽专人共同组成检查组,负责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训前、训中和训后全程监督。以“指纹打卡”的方式监督各班培训情况,确保圆满完成培训目标任务。在培训班结束时,邀请财政和审计部门参与项目验收和检查,确保项目实效和专款专用。
(五)制定标准,严格认定
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上,分级负责。高级由市级认定,中级和初级由区级认定。严格按照《永川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进行认定。经认定合格的,由永川区农委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获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才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六)政策倾斜,扶持有力
一是利用财政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发展试点资金1200万元,对从事食用菌、茶叶、蔬菜、果树、畜禽养殖等行业新型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给予3万~10万元补助,2016年扶持家庭农场104个,2017年扶持家庭农场120个。二是创新农业信贷服务,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2016年,永川区探索设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探索两权抵押贷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农业银行已分三批向10家企业放贷2665万元;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给新型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提供8千万的担保贷款。
三、成效分析
(一)实现了企业增效、新型职业农民增收
培育壮大了食用菌企业,如2016年重庆上发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带动20户家庭农场集中种植秀珍菇,企业通过提供生产菌袋、租赁大棚设施给新型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平均可从每户获得3.3万元,共计60万元。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明显,实现“1 1 5>10”。
(二)促进了永川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3年至今,全区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238人。这批新型职业农民为永川现代农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造血库”,为全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