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臼,是点茶法必备的工具。今人饮茶多用泡茶法,茶臼已不多见。要介绍茶臼,还得从团茶说起。
最初,经过初步加工压成的饼茶有很浓的青草味。人们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穿烘干,去其青气。但这样制出的茶仍存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正因为团茶是如此制作的,所以要饮茶,首先要捣碎饼茶,再用茶碾、茶磨进一步碾细成茶粉待用。茶臼是点茶重要工具,原料多为木质。古代点茶喜欢在自然环境,竹林下是文人雅士的常选之处。刘克庄《隔竹敲茶臼》中云:“午杵谁敲臼,山童髻两髽。偶因声隔竹,不觉意思茶。”吴泳在《游大玲珑小玲珑》中云:“山童隔竹敲茶臼。”方岳《次韵牟监薄》中云:“隔竹已敲茶臼雪,不知何日又清斋。”
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将茶臼拟人化,称为木待制,名利济,字忘机,号隔竹居人。姓“木”,表示是木制品,“待制”为官职名,为轮流值日,以备顾问之意。他还赞曰: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实际上,茶臼和与之配套使用的茶杵早已有之,只不过最早是用于农业的工具,即加工粮食,脱粟之用的木杵和石臼,上溯起来,历史相当悠久。元代王桢《农书》中对木杵和石臼有“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的记载。而将之用于饮茶,算是古人的一大创造吧。
责任编辑/刘洋
最初,经过初步加工压成的饼茶有很浓的青草味。人们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穿烘干,去其青气。但这样制出的茶仍存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正因为团茶是如此制作的,所以要饮茶,首先要捣碎饼茶,再用茶碾、茶磨进一步碾细成茶粉待用。茶臼是点茶重要工具,原料多为木质。古代点茶喜欢在自然环境,竹林下是文人雅士的常选之处。刘克庄《隔竹敲茶臼》中云:“午杵谁敲臼,山童髻两髽。偶因声隔竹,不觉意思茶。”吴泳在《游大玲珑小玲珑》中云:“山童隔竹敲茶臼。”方岳《次韵牟监薄》中云:“隔竹已敲茶臼雪,不知何日又清斋。”
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将茶臼拟人化,称为木待制,名利济,字忘机,号隔竹居人。姓“木”,表示是木制品,“待制”为官职名,为轮流值日,以备顾问之意。他还赞曰: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实际上,茶臼和与之配套使用的茶杵早已有之,只不过最早是用于农业的工具,即加工粮食,脱粟之用的木杵和石臼,上溯起来,历史相当悠久。元代王桢《农书》中对木杵和石臼有“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的记载。而将之用于饮茶,算是古人的一大创造吧。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