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教的传入和文字的创制虽在傣族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书面文学出现也相对较早,但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古代作家文学的出现却难觅其踪迹。傣族作家文学发展和形成也和傣族历史上所处的特定宗教文化观念有关系。本文从文字、宗教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探寻傣族古代作家文学的发展源流。
关键词:傣族;作家文学;发展源流;迟缓
作者简介:板永明(1979-),男,傣族,云南盈江人,文学硕士,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作家及作家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解放前,傣族社会大部分处在封建领主制时期,历史上与汉文化交往甚密的少部分地区,其社会制度已迈入了封建地主制时期,这样的社会制度之下,加之傣族文字产生相对较早,从理论上说这是很有利于作家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但由于文化教育大多仅限在统治阶层和宗教阶层,傣文在傣族广大群众中的普及率不高,造成广大民间文学创作者文化水平普遍低,文学作品创作只靠口头创作和传承,这成为了傣族作家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不利因素。此外,傣族作家文学发展和形成也和傣族历史上所处的特定宗教文化观念有关系,下面将从文字、宗教等方面来探寻傣族古代作家文学的发展源流。
一、傣族文字、佛教与傣族古代作家文学
傣族古代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体。文字产生后,傣族民间文学由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的发展,不仅大量的新作品创作问世,而且将过去口头文学加以记载、整理、加工,在这一过程中,恢复了口头文学的生命力,这是傣族口头文学的一次新生,也是一次飞跃。同时,傣族民间文学大量地引进和借鉴外来文学,在借鉴外来文学中,不断地吸收有益成分,加以大胆地移植和改造,形成傣族自己富于民族风格的新文学。特别印度文学的传入,带来丰富的佛教文学,尤其佛经中《本生经》的故事深受傣族人民群众的欢迎。佛教信仰的深入,扩大了佛教文学的影响。傣族有了自己的文字以后,逐渐产生了一批批知识分子和文学作家,他们把佛本生故事改编为叙事诗和唱词。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和推行教义的需要,按照自己的艺术风格,将佛本生故事进行大量的改编,通过这些路子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傣族文学。虽然傣族文字的出现致使傣族许多书面作品不断创作出来,大量叙事长诗的流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傣文的创制和使用,但无论叙事长诗还是其他书籍,我们至今仍无法去考据其作者姓名及创作年代。一些叙事长诗的手抄本,偶然会发现抄者的姓名,或抄写的时间,但也没有多大价值,仍然无法考据作者是什么人,他的身份、经历以及还有其他什么著作更是无从考证。
二、傣族古代作家文学发展迟缓原因
关于傣族历史上缺少严格意义上在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有学者研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傣族认为写书的一切智慧和知识,都是佛给的,因此写书人应把功劳归于佛,不能归功于自己,故不能署名;二是很多叙事诗都经过长期的口头流传和无数歌手的多次加工,实际上是集体创作,故不能署自己的姓名,只能说自己是传抄者。”除此两点外,其根本原因,笔者归结为是傣族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社会文明发展较为滞后,作家地位比较低微,加上农耕文化的自我封闭,作家抛头露面是违背社会文化传统的;另一方面是傣族人民群众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受众者与创作者都满足于自身的文学接受模式和创作模式。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傣族文学叙事中民间文学叙事形式是占着主流地位的。
佛教的传入和文字的创制虽在傣族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书面文学出现也相对较早,但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古代作家文学的出现却难觅其踪迹。翻开傣族文学史,在丰富的敘事作品篇目中几乎不可能考据出谁人之作,又经过谁人增删改。这些作品都被定性为民间文学创作。傣族古代作家,有学者认为可考据者只有祜巴勐一人。其名字出现在傣族著名的文学理论专著《论傣族诗歌》一书中(据称其名字是无意中写上去的)。据考祜巴勐是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一位西双版纳高僧,祜巴勐是对佛教高僧的称号。他学识渊博,曾到过西双版纳许多著名的佛寺传授佛经。不仅对佛学有精辟的见解,对天文、地理和文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很多,但保存至今的只有写于傣历976年(公元1615年)的文学理论专著——《论傣族诗歌》。该书在研究傣族诗歌的起源、傣族诗歌的发展、傣族诗歌的种类、傣族诗歌与佛教的关系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部著作被翻译出版后引起学界的极大重视,被视为一部研究民族文学的重要文献。今天,从文学作品创作的角度去探求和解读这位傣族古代作家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历程似乎已比较困难,这一层面说明对祜巴勐的认识和评价只能是文学理论家,而认定为傣族自古有据可考的古代作家未免有些牵强。祜巴勐现象的出现与傣族特定的文化传统有着极大的联系的,我们知道,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文化便生发出不同的民族文学,傣族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傣族古代作家文学的生成方式。
傣族古代作家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研究,由于前面提到的种种原因,文献资料记载的作品和作家十分的稀少,傣族古代作家文学至今仍不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下去。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傣族古代作家文学创作,无论就其源头来说,还是创作模式和流传方式都是禀承于民间文学,而后又汇入民间文学的海洋中。可以说傣族古典文学创作与民间文学创作是相融共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说,古代作家文学的创作是融合在民间文学创作里面的。
关键词:傣族;作家文学;发展源流;迟缓
作者简介:板永明(1979-),男,傣族,云南盈江人,文学硕士,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作家及作家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解放前,傣族社会大部分处在封建领主制时期,历史上与汉文化交往甚密的少部分地区,其社会制度已迈入了封建地主制时期,这样的社会制度之下,加之傣族文字产生相对较早,从理论上说这是很有利于作家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但由于文化教育大多仅限在统治阶层和宗教阶层,傣文在傣族广大群众中的普及率不高,造成广大民间文学创作者文化水平普遍低,文学作品创作只靠口头创作和传承,这成为了傣族作家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不利因素。此外,傣族作家文学发展和形成也和傣族历史上所处的特定宗教文化观念有关系,下面将从文字、宗教等方面来探寻傣族古代作家文学的发展源流。
一、傣族文字、佛教与傣族古代作家文学
傣族古代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体。文字产生后,傣族民间文学由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的发展,不仅大量的新作品创作问世,而且将过去口头文学加以记载、整理、加工,在这一过程中,恢复了口头文学的生命力,这是傣族口头文学的一次新生,也是一次飞跃。同时,傣族民间文学大量地引进和借鉴外来文学,在借鉴外来文学中,不断地吸收有益成分,加以大胆地移植和改造,形成傣族自己富于民族风格的新文学。特别印度文学的传入,带来丰富的佛教文学,尤其佛经中《本生经》的故事深受傣族人民群众的欢迎。佛教信仰的深入,扩大了佛教文学的影响。傣族有了自己的文字以后,逐渐产生了一批批知识分子和文学作家,他们把佛本生故事改编为叙事诗和唱词。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和推行教义的需要,按照自己的艺术风格,将佛本生故事进行大量的改编,通过这些路子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傣族文学。虽然傣族文字的出现致使傣族许多书面作品不断创作出来,大量叙事长诗的流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傣文的创制和使用,但无论叙事长诗还是其他书籍,我们至今仍无法去考据其作者姓名及创作年代。一些叙事长诗的手抄本,偶然会发现抄者的姓名,或抄写的时间,但也没有多大价值,仍然无法考据作者是什么人,他的身份、经历以及还有其他什么著作更是无从考证。
二、傣族古代作家文学发展迟缓原因
关于傣族历史上缺少严格意义上在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有学者研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傣族认为写书的一切智慧和知识,都是佛给的,因此写书人应把功劳归于佛,不能归功于自己,故不能署名;二是很多叙事诗都经过长期的口头流传和无数歌手的多次加工,实际上是集体创作,故不能署自己的姓名,只能说自己是传抄者。”除此两点外,其根本原因,笔者归结为是傣族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社会文明发展较为滞后,作家地位比较低微,加上农耕文化的自我封闭,作家抛头露面是违背社会文化传统的;另一方面是傣族人民群众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受众者与创作者都满足于自身的文学接受模式和创作模式。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傣族文学叙事中民间文学叙事形式是占着主流地位的。
佛教的传入和文字的创制虽在傣族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书面文学出现也相对较早,但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古代作家文学的出现却难觅其踪迹。翻开傣族文学史,在丰富的敘事作品篇目中几乎不可能考据出谁人之作,又经过谁人增删改。这些作品都被定性为民间文学创作。傣族古代作家,有学者认为可考据者只有祜巴勐一人。其名字出现在傣族著名的文学理论专著《论傣族诗歌》一书中(据称其名字是无意中写上去的)。据考祜巴勐是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一位西双版纳高僧,祜巴勐是对佛教高僧的称号。他学识渊博,曾到过西双版纳许多著名的佛寺传授佛经。不仅对佛学有精辟的见解,对天文、地理和文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很多,但保存至今的只有写于傣历976年(公元1615年)的文学理论专著——《论傣族诗歌》。该书在研究傣族诗歌的起源、傣族诗歌的发展、傣族诗歌的种类、傣族诗歌与佛教的关系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部著作被翻译出版后引起学界的极大重视,被视为一部研究民族文学的重要文献。今天,从文学作品创作的角度去探求和解读这位傣族古代作家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历程似乎已比较困难,这一层面说明对祜巴勐的认识和评价只能是文学理论家,而认定为傣族自古有据可考的古代作家未免有些牵强。祜巴勐现象的出现与傣族特定的文化传统有着极大的联系的,我们知道,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文化便生发出不同的民族文学,傣族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傣族古代作家文学的生成方式。
傣族古代作家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研究,由于前面提到的种种原因,文献资料记载的作品和作家十分的稀少,傣族古代作家文学至今仍不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下去。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傣族古代作家文学创作,无论就其源头来说,还是创作模式和流传方式都是禀承于民间文学,而后又汇入民间文学的海洋中。可以说傣族古典文学创作与民间文学创作是相融共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说,古代作家文学的创作是融合在民间文学创作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