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得出如下结论: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然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從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还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
二、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在生活情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生从一年级开始,先学习拼音,接着就学习认字和写字。 那么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汉字的字形的意义呢?在中国古代的启蒙识字教学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的文学高峰的形成原因不偶然的,有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与古代有着让初学的儿童就进行“对对子”训练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请看让儿童进行“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的进行对字和词,在识字教学中,把字放到具体语境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进行记忆,可以给初学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对字的形意进行引导和讲解。众所周知,汉字可以分为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指示字。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为了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开始学的大部分是象形字。老师可以按照字的形状,讲解它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如山,水,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老师通过插图和在黑板上板书,板图,让学生看,读,认识以后,还要要求学生用这些字生发想象组成许多新的词语。如大山,高山,通过组词,扩展知识面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积极性,踊跃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的字越来越多。字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有的是可以用动作,方位,来表示的。如跑,走,上,下,这些字都可以让学生来演示,学生争先恐后的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可以借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天南地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先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然后模拟教学: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样向当时在场的陌生人请教?比如,怎么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怎么才能让别人乐于帮助自己?学会了以后该如何感谢?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实实在在、非常真实的口语交际训练,另一方面又把识字与表达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六、巩固识字效果,分享识字乐趣
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方法,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级”和“极”、“惊”与“景”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体会识字成功的乐趣。
总而言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关于汉字的有趣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可以密切结合识字教学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识字教学处于语文教学的最基础阶段,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非常重要,关系到影响下一代人健康成长,如果让孩子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蕴藏和博大精深的非凡魅力。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从小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都将会使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终身受益。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從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还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
二、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在生活情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生从一年级开始,先学习拼音,接着就学习认字和写字。 那么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汉字的字形的意义呢?在中国古代的启蒙识字教学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的文学高峰的形成原因不偶然的,有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与古代有着让初学的儿童就进行“对对子”训练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请看让儿童进行“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的进行对字和词,在识字教学中,把字放到具体语境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进行记忆,可以给初学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对字的形意进行引导和讲解。众所周知,汉字可以分为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指示字。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为了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开始学的大部分是象形字。老师可以按照字的形状,讲解它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如山,水,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老师通过插图和在黑板上板书,板图,让学生看,读,认识以后,还要要求学生用这些字生发想象组成许多新的词语。如大山,高山,通过组词,扩展知识面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积极性,踊跃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的字越来越多。字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有的是可以用动作,方位,来表示的。如跑,走,上,下,这些字都可以让学生来演示,学生争先恐后的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可以借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天南地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先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然后模拟教学: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样向当时在场的陌生人请教?比如,怎么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怎么才能让别人乐于帮助自己?学会了以后该如何感谢?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实实在在、非常真实的口语交际训练,另一方面又把识字与表达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六、巩固识字效果,分享识字乐趣
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方法,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级”和“极”、“惊”与“景”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体会识字成功的乐趣。
总而言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关于汉字的有趣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可以密切结合识字教学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识字教学处于语文教学的最基础阶段,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非常重要,关系到影响下一代人健康成长,如果让孩子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蕴藏和博大精深的非凡魅力。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从小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养成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都将会使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