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对初学物理的中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急剧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呢?我认为,物理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课的特点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教学,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显得举足轻重。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新课题的引入,定义、概念、规律及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我们可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密度”概念的引出也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首先用天平测出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木块,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铁块质量最大,木块最小,再用天平称出两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测出它们的体积,然后求出每个铁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用两个木块来重复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就引入了“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经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容易形成概念,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从实验中领略到愉快的情绪体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到难学的知识不再难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能长盛不衰。
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探究性活动意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体现物理的实验学科的特点。科学的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乐于探究、乐于求真的心理倾向。在探究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真实记录数据。一些学生操作欠认真,根据已知规律凑数据填写,这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中,由于电池内阻和导线电阻影响,实际操作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和在数据上并不完全吻合,这就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据,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测得“干路电流不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原因,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要让学生知道,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严谨的探究科学分析过程来领悟物理探究结论的获得。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为科学实验付出的辛苦和代价,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成果来之不易,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思维加工的前提。具有日常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学习、研究和创新必不可少的素质。物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常常是表面的,要真正把握到事物本质,还要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完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上升过程。物理实验正是为思维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让学生实验时有目的地观察、思考,抓住本质,而不被现象所迷惑。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问引导,给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使学生从琐碎的现象中抓住本质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韧的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种品质。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基石。意志对人来讲,这比天资聪明要重要得多。因为,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在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成功率低,有些学生就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实验,教师此时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查找操作中失败的原因,反复指导、纠正,培养学生实验不成功决不罢休的拼搏精神。实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实际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何正视成功和失败,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一个人素质水平的具体表现。
虽然素质教育是一个较大的话题,物理实验教学也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素质,它可以从实验的失败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还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为此我们应加大物理实验力度,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教学,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显得举足轻重。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新课题的引入,定义、概念、规律及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我们可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密度”概念的引出也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首先用天平测出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木块,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铁块质量最大,木块最小,再用天平称出两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测出它们的体积,然后求出每个铁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用两个木块来重复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就引入了“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经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容易形成概念,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从实验中领略到愉快的情绪体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到难学的知识不再难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能长盛不衰。
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探究性活动意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体现物理的实验学科的特点。科学的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乐于探究、乐于求真的心理倾向。在探究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真实记录数据。一些学生操作欠认真,根据已知规律凑数据填写,这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中,由于电池内阻和导线电阻影响,实际操作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和在数据上并不完全吻合,这就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据,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测得“干路电流不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原因,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要让学生知道,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严谨的探究科学分析过程来领悟物理探究结论的获得。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为科学实验付出的辛苦和代价,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成果来之不易,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思维加工的前提。具有日常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学习、研究和创新必不可少的素质。物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常常是表面的,要真正把握到事物本质,还要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完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上升过程。物理实验正是为思维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让学生实验时有目的地观察、思考,抓住本质,而不被现象所迷惑。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问引导,给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使学生从琐碎的现象中抓住本质问题。
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韧的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种品质。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基石。意志对人来讲,这比天资聪明要重要得多。因为,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在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成功率低,有些学生就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实验,教师此时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查找操作中失败的原因,反复指导、纠正,培养学生实验不成功决不罢休的拼搏精神。实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实际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何正视成功和失败,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一个人素质水平的具体表现。
虽然素质教育是一个较大的话题,物理实验教学也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素质,它可以从实验的失败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还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为此我们应加大物理实验力度,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