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作家的关系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家最著名的编辑是谁?他发现和扶植了那个最有名的作家?他的编辑风格是怎样的?文学园地出现了崭新的奇葩,这和他的辛勤劳动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读完董鼎山先生,刊在《读书》八○年第五期“纽约通讯”《编辑与作家之间》以后,首先想到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的很多编辑,就经验而论,大概决不亚于通讯中提到的那些外国编辑。但由于没人提到,我们知道得很不够。相反,十年动乱时期,编辑们过的日子很苦,他们必须用“政治标准”去衡量一切。结果,在那些“标准”后面,充满了“瞒”和“骗”,文艺成了维持某些人特权和宝座的手段。作家们受到压力,回避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不敢进行艺术探索,只能为阿Q的秃疮脑袋上添置花环。即使今天,这种思想方法仍窒息着某些人,还不能说已完全绝迹。
  前几天,遇到一位作家,他很苦恼。因为个别编辑读不懂他的东西,却又要他砍掉这儿,删掉那儿。他们总问他:“你要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的主题是什么?”他说,逢到这时候,他非常尴尬。我们谈到,要作者把一个作品的所有问题、细节都事先想清楚,未免有些外行。且不谈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单就创作规律而言,有些作家创作时,自己并不十分明白自己要说明什么。中外这种例子很多。例如卡夫卡,对自己的东西就“模糊不清”,他的《判决》是五小时内一气呵成的,但过了将近五个月,他才清楚它的意思。从我们看出,这里文艺创作是一种很复杂的活动,不能用“懂”、“不懂”,或在没理解作品时,劝作者写得“通俗”一点。
  作家创作往往象春蚕吐丝一样,因之,霍浦金斯才象“护理孕妇的医生”,对作家的创作欲念,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和照料。董鼎山先生在文章中介绍说:“一个出色的编辑,将作家的初稿熟读之后提出意见,务求在内容、风格、情节三方面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玛丽安·伍德“会详细分析这个、那个角色的刻划为何不够深刻;或这一段、那一段的情节为何不合理;或是这里不够紧张,那里有些重复”。“她着重指出作者的错误”。……
  而我们有些编辑,往往从艺术上分析作品不够全面,于是就出现了笑话。例如,北京某刊物登出一篇某著名作家反映土改的小说。作者描写地主对抗土改,半夜杀鸡,借以表现地主的垂死挣扎。显然,这在描写中却犯了绝大的错误:他描写一只大公鸡如何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到鸡血,又如何在黑暗里认准了老地主的眼睛,拚命地啄。最后地主的老婆、儿子、女儿、女婿,都跑来捉鸡,可这只鸡竟能看到他们从那边扑来,处处都飞离了他们。最后它飞出房间,飞上房顶,黑夜里逃跑了。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鸡在夜里是什么也看不见的。而在这篇里,却违背了生活真实去大加描写。这样的错误,编辑竟然没看出来!还在小说前边加个“编者按”,大大吹嘘一通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刊物里是不少见的。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尤其对我们尚未理解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去理解。千万不能只去理解我们早已习惯理解的那些,走我们一直走的老路。这样就没发展了。有人说,“读不懂, 就不读”。我不赞成。因为一个民族,只有不断通过学习,把不懂的东西搞懂,把不会的东西学会,并在多方面的探索中比较、尝试、优选,才能突破,才能前进。
  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董鼎山先生的文章,就是一股新鲜空气。它能启发我们思考很多东西。文学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就今天的中国文学而言,还不能说已经赶上和超过世界文坛的先进水平。很多干扰文学的因素,还阻碍着世界上更多的人喜爱读我们作家们写的东西。这些因素是什么?症结在那里?期望我们的编辑和作家共同探讨,使我国文学事业,在这种难逢的大好时光里,突飞猛进。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李桂圆因涉黑被捕。  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430—6号,这是李桂圆名下山东润隆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环球人物》记者顺着地址来到430—6号,这里地处东营市西城繁华区,写字楼、国际影城、大型商场林立其间,而李桂圆名下的公司早已不见踪影,就如同她本人般销声匿迹,无处可寻。  近日,一条山东省公安厅发布的“30万元悬赏”公告让逃犯李桂圆进入了人们视线中,这个“90后”黑社会女头目顿
自贵刊创刊以来,做为一个爱读者,我感受贵刊的崭新的气象,吸收宝贵的知识,十分敬佩。  贵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号第103页“短讯”介绍日本出版界的情况,但文中说“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以出版百科辞典为主的平凡社”,从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起改名为“杂志屋。”这里说的“平凡社”应是“平凡出版”。“平凡社”与“平凡出版”本来不是一个公司。平凡社是文化建设上做出贡献的优良出版社,平凡出版是拥有广泛的读者的杂志社。
元丰五年(一○八二)三月,苏轼游蕲水(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那里“有王逸少洗笔泉。”(《东坡志林》卷一《游沙湖》)  “王逸少洗笔泉”,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九月第一版《东坡志林》标记为“王逸少洗笔泉”,华东师大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三月第一版《东坡志林》标记为“王逸少洗笔泉”。两种版本,所指互异,孰是孰非?  王逸,东汉文学家,安帝时任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王逸少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逸少乃其字,官至右将军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科学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对周边各国影响最大。至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等四大发明,架起了人类从洪荒时代到古代文明发展的桥梁,奠定向更高层过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全人类的贡献尤其大。这的确是伟大的、不朽的业绩,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不管是哪个民族创造出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其他民族都可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条件和需要加以吸取、改造和利用,这样便可为我所用,共有共享
在我国十七世纪末刊行、广泛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古文观止》,其大部分选篇都是转录自在它之前三四十年,由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选的《才子必读古文》。《观止》中不少思想性强,艺术分析细致的评语,也多抄自《才子古文》。而《观止》的编选者在抄录金本时,又往往排斥了一些思想性较强的篇章,而塞进了一些封建色彩较浓之作,还有意无意地把金批中富于民主性、批判性的内容加以删削,而加上一些不痛不痒,或含混不清的批语。以上是我
冯梦龙所辑《古今笑史·谬误部》记录的是谬误的事实,编著者自有其对谬误的认识。这认识当然是古典式的,与加缪的荒谬意识不是一个档次的事儿。《局外人》是一种哲学的情感形式,《谬误部》是世界上曾经有过的“怪现状”。要感受世界的荒谬性读前者,要认识世界上的荒谬现象读后者。令人不能平静的是,类似的“怪现状”至今还仍有遗响,并未完全绝迹。  最起码“防误得误”的现象还没有消失。殷浩闻知被荐尚书令,“欣然答书,虑
一种奇怪的现象:指导美的创造的美学,长期未能被创造者所充分把握。美的创造者——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懂得创造美的理论,无异是个“美盲”。而“美盲”的苦楚,不亚于“文盲”。  我就是“美盲”队伍中的一员。多年来我痛切感到,作为一个戏剧理论工作者,不懂得美学和戏剧美学,实际是个半吊子戏剧理论工作者。怎么办?等待美学家来扫盲,还是自家摘掉这顶“美盲”帽子?我决心“自力更生”,硬着头皮闯一闯戏剧美学这个笼罩着神
“哲学的目标是寻求基本原理的基础;头脑是需要借助于哲学才能达到崇高境界的。”  ——贝多芬同女友贝蒂  娜的谈话  被当代美国小提琴大师斯特恩(Stern)誉为当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美籍华裔)拉了二十几年的巴赫组曲,如今对巴赫的音乐依然不时有新的发现,赋予新的理解。  为什么会如此呢?对巴赫的一首曲子难道也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吗?要知道,天地人间只有少数几样东西才需要人类对它们不断作新的发
介绍《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    蒲松龄纪念馆来人请父亲写几个字。父亲拟了一副对联:鬼怪精灵书中人物;嬉笑怒骂笔底文章。拟就后和我商量。我当时想,是否可再加几个字,在书中人物、笔底文章之后来一番形容。于是想了灿如锦、利于刀,逞异彩、放奇光等几种。但是文字一长,反而觉得内容少了。原来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补充的都给限制住了。——且不说这几个拟的都不好,估计想出好的也是一样。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短篇
朱勒(左图)夏尔·佩潘(右图)  當“社畜”“打工人”成为日常社交必备词语,如何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回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似乎已变成一个难有结论的哲学问题。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法国哲学家夏尔·佩潘和漫画家朱勒一个负责写,一个负责画,在《柏拉图上班记》中,把哲学家们集结到同一家公司,通过轻松诙谐的漫画形式,为读者奉上了一部凝结着3000年智慧的职场哲学。  书中,作者把时间设定在21世纪初,在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