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 耳洞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打耳洞的时候是十五岁。
  那时我的成绩是班上前列的,好像不是很用功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课堂上有时喜欢跟老师叫板,自己懂了的内容就不听,然后在抽屉里做其他科目的练习题。放假回家也跟爸妈吵架。总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理解自己。
  傍晚的时候我会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地走,看一些面目暧昧的人的脸在夕光中渐渐隐下去。对未来生活的未知与少女特有的伤春悲秋袭击了我。据说人一辈子都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知道自己不是带着主角光环,却也希望上天能像眷顾玛丽苏小说里面的女主角那样,因为看到我善良的心地与清澈的眼睛而赠予我一段精彩丰富的人生。
  我一个人靠在树木旁边,在夕阳下一段一段地回忆起往事。感觉十五岁就有了许多值得回忆与琢磨的事,那以后呢?心里的世界满得快溢出来了,好像稍微什么风一摇,长满花的树就落了一地。
  所以当一个同样十五岁的少女遇到我,与我一同坐在操场上,时而默默地看着夕阳,时而说说我们心里对其他女生的评价,还有那个心里怀着懵懂情感对待的男生时,眼睛里不自觉多了一份相互珍惜。其实我们是同班同学,但是之前一直都没怎么交往。她成绩不好,上课时乖乖的,下课却敢跟同学老师开玩笑。
  我们在一个星期五的夜晚逃了自修去打了耳洞。尖锐的物体穿透小小的饱满的耳垂,我们年轻的手紧握在一起,像是得到一种契定的支持。
  戴上耳钉的那一刻,心里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好像因为打了耳洞,戴上耳钉这一仪式,便在某一方面正式地长大了。是少女追求成为大人的爱美意识的复苏,还是对迷茫生活的一种解脱与反叛?总而言之,曾经美好辰光里的我们在日記本上划了又划,告诉自己“我要一辈子都记住这一天”的那个日期,都渐渐让我们抛在路上。而之后再翻起日记,想到自己居然想要将某一件小事记得那么久,不由得哑然失笑。
  那次耳洞打完后,我记得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了我一些茶树油,叮嘱我抹在耳朵上。心里本来有些隐隐的不安,觉得这是小小的反叛,还有一种小小的个性在宣示着自己的特别——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认为自己是特别的。没想到妈妈的态度如此缓和,让我庆幸又有些遗憾。
  之后便是和那位女同学在隔日做操时,两人都有些兴奋地绑起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还有花蕊形状的耳钉。阳光下,我们目光相遇,紧张得手都潮湿了。我们知道我们的耳钉在发亮,目光也在发亮。
  后来上了不同的高中,我和那位同学也失去了联系。在学业繁重的高中,我慢慢忘记了曾经那个俗气可笑的耳钉。而且,那也是教务主任的要求,不能留披肩发,不能穿短裤、短裙,每人穿着一式的蓝白校服,宽宽大大。
  一直到了高三,教务室的广播突然播报:保卫科提醒,请同学们不要在木棉树下读书,以免被木棉花砸到。所有的同学听到都哄然大笑。一直以来紧张灰暗的高中气氛也活泼起来。
  时间是一切的蜜,我后来把高考模拟卷埋在了木棉树下。
  那天我经过水泥路去食堂时,所有人都抬头仔仔细细地看学校的那些木棉树。每个人都在心里赞叹,怎么开得这么盛啊。硕大的木棉花,红艳娇然,有时会掉在地上。想到再过几个月就要从这所中学离开,开启一个新的旅程,我的鼻子有些发酸。想到了曾经花蕊式的耳钉,忙回到宿舍后翻箱倒柜地找,结果它已经有些发黄了。
  我轻轻地把它靠近耳朵,却发现耳洞已经堵住了。就像所有我们认为最隐秘的事情到最后会外表如初一样,我们最终还是长成了大人。
其他文献
中小学“机械罚抄”经常见到报道,但“叠加罚抄”的做法在大学还是比较少见的。近日,西安市一所高校的学生遇到“叠加罚抄”的体罚,该学校的概率论老师每次课前都要提问,有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课后需要把概念抄十遍。  @大二学生木阿毛:老师希望罚抄能引起我们对课程的重视,这种心情我们能理解,但这种做法无异于变相体罚。以写一条用三分钟来算,抄一条概念二十遍就要一个小时,仅仅抄五条概念就得五个小时,就是不休息地埋
期刊
日本 日本校园暴力现象非常严重,中小学生苦于同龄人的孤立、暴力而自杀的案例并不罕见。日本校园欺凌事件高发,还体现在许多中国人熟知的影视作品中,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告白》和《家族游戏》。  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生的欺凌,比如全身被绑住塞进柜子、被强迫偷窃,甚至被逼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练习”等残忍虐待。该名
期刊
心理素质培养  同学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注重自己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些年,我看着许多年轻人成长,什么样的人能成功呢?是有专业素养的,还是学习好的,我想告诉大家,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有两个因素:第一是做人,第二是心理素质。  在最重要的素养中,我根本没有谈到专业,因为专业由兴趣爱好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决定。但是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做人的品性,没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几乎无法成功。  我为什么要格外强调心理
期刊
手机是我们通讯的工具,也是我们现在每个人几乎都拥有的东西,为了保护手机,避免磕磕碰碰,一般我们都会给手机加一个外套,对于手机外壳的选择也是很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随着“撞机不撞壳”观念的流行,在朋友圈里也就形成了手机壳文化,你几乎能够找到任何你想要的手机壳:昂贵的黄金或钻石材质、奢侈品牌的精致皮套或是各种各样可爱的卡通外壳,当然,还有些常人无法理解的怪异款式。  吃货的福音 美食手机壳  首先为大家
期刊
当孩子在学校遭受了欺凌,回去跟父母说时,父母说:“你不会打回去吗?怎么那么没用?” 或是 “你躲ta远点,别惹ta,ta就不会欺负你了。”当学生跟老师说自己被欺凌,老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同学间开玩笑有点儿过分了,你别说得那么严重。当这件事闹到学校时,学校的回应是:“只是偶发事件,不足以构成校园欺凌。”在这其中能够确认的是:被欺凌者的感受才是真实的。  什么是霸凌或者欺凌?  霸凌行为(
期刊
我认为校园欺凌分为暴力和冷暴力,两个我都接触过。初中时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些高中和职校,周边环境不好,出去被劫钱是常事,校园里大大小小的“老大”作威作福,欺负同学逼着交保护费,太平常了。我们班恰巧没有这么一个“老大”,于是就成了各路人马欺负的对象,大家也都敢怒不敢言。有一次有一个小老大又来我们班欺负人,我实在忍不住了在桌子里掏出个坏掉的木桌腿,狠狠抽到他脑袋上,桌腿是空心的,很轻,我力气又小,只在他脑
期刊
我读小学那会儿梦幻西游就很火了,我和班上两个好朋友一起选了一个区,三个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剑侠客这个角色,原因就一个字,帅。  他们俩一个叫飞天小剑侠,一个叫飞天小剑仙,他们一定要让我取名飞天小剑神,我果断拒绝了。开玩笑,这么low的名字岂能入我法眼,我取了逍遥剑客008这个自认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可就是因为这件事,他们拒绝和我一起组队扫塔,我一气之下自己和自己玩,自己爬游戏里的大雁塔,结果在第五
期刊
食物未来的变化  食物在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BBC的纪录片《食物的未来》已经为我们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一副未来的图景。说是未来,其实一点都不遥远,一些我们闻所未闻的食物并不是空想,它们不是已经量产,就是在等待量产。就像纪录片的开头讲的,一定会改变你对于食物和食品产业的看法。  吃得越来越健康。  比如,百事可乐宣布不再使用具有较高致癌风险的阿斯巴甜作为产品成分,会找
期刊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有文化、有技术、有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和有志青年都选择投身到广袤的热土中,他们务农兴农、创业兴业。这其中,一个个青年励志样本也是一部部新农民诞生记。  我叫郑志瑶,满族,201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在我是90后新农民大军中的一员,田间地头就是我挥洒青春热情的广阔舞台。我清楚地记得毕业那年的7月1日,辽宁省灯塔市大河南镇新光村农
期刊
我算比较有个性的那种人,虽然身材瘦小,但是也不会太自卑。在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上了初中,却是我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那时候被老师安排和班级里最顽皮的男生做了同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他,他就想了一个非常有羞辱意味的外号来称呼我。一开始只是在他的小圈子里传播,后来像病毒一样扩散到了全班范围。所有人都用那个外号称呼我。甚至我的好朋友,在和我吵架的时候也会冷冷的丢下一句那个外号。大家狂欢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