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近几年成为一个热点。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应该同样具有同样的素养,以及在英语课堂上要努力去做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对于一线教师既是挑战又是契机,应对的关键词就是“不断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一线教师;不断学习
  近两三年,“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点词,从政策研究领域到基础教学一线,言必称“核心素养”。然而这样一个“高大上”的理念,如何“接地气”,真正落到一线教学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作为基础一线教师,如何在此次教改中华丽转身,很值得思考。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站在一线岗位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自身核心素养的建设迫在眉睫。而教师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正如鲁子问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需要一个基本环节,即需要探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为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可能,因为只有落实为课堂教学实践,才可能真正成为英语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小学英语课堂的传承与新进尝试,应有助于英语课堂成为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阐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阐释为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内的相互关联的四大要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实现的。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文化品质的目标;内容的设置,不仅考虑到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将知识技能渗透到学习的主题、情境、语篇和语用中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改变了单一途径和碎片化的知识传授,注重课程的整合和关联,实现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深度融合。核心素养对于一线教师的要求很高。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首先需要老师具备这些素养。
  二、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才能以课堂为沃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素养的不断提高完善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因此一线教师们需要加强自身综合语言能力的学习与培养,使之更强、更具综合性和全面性。而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只是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性层知识,还包括语用、语篇等的知识。所以一线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准确地道的语音语调,庞大并且与时俱进的词汇量,扎实到位的语法知识,还应该不断学习。应该学习有关语用、语篇等运用性知识的内涵。正如鲁子问所说,基于课文进行篇章知识、语用知识向篇章能力、语用能力的转化,亦将成为核心素养时代英语课堂的新常态。笔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时候是重心放在阅读篇章中出现的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现象,施行的是“碎片式的教学”,而对于语篇语用知识的讲授很少。是因为自身在此方面知识欠缺,从而无法熟练地呈现给学生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体裁分析,如篇章类型是:Narration,Exposition,or Argumentation或是更加具体的细分:Report,Journal,Letter,E-mail,or Story等,因为不同文体的语篇都有自己特有的结构特点和脉络组织。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也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的语言产出。还可以在语篇中引导学生练习语音,而非单独将单词罗列而练习,因为在语篇中,重音、语调、节奏、停顿等功能可以更好地呈现。词汇的学习也是一样,在语篇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固定的搭配和具体的适用语境。吴一安教授指出,对于语篇的学习需要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为导向,分析语篇承载的丰富意义和内涵,分析语篇是如何布局和有效运用语言素材来建构意义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基于主题情景的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对语篇意义和内涵的研究,以及对语篇如何使用语言表达具体意义的分析。由此可见,学生与语篇的互动,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引领,需要教师要对语篇有着深刻的了解并进行分析,合理设计课堂。这也就是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包括专业的语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吴一安也指出,在引导学生认真研究教材语篇的丰富意义和熟练运用语言的同时,也非常鼓励学生进行泛读泛听,拓展知识,激发有益的思考,感知语言的美妙,增强语言意识,发展英语情感。因此,一线教师还要大量、多类别的阅读,才能通过自己广泛的阅读积累,推荐学生一些合适的阅读素材。
  2.教师自身文化品格的素养的构建提升
  程晓堂教授指出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学生在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的过程中,除了语言本身的学习,学生还要接触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就要求教师自身对于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有着极强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有着清晰的文化立场和态度,从而可以引领学生在语篇学习中,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社会现象、文化背景、以及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能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出的不同文化,形成积极的文化态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中外优秀文化的内涵。此外,一线英语教师还要关注如何在学生语言充分熟练的积累,和对于英语国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以课本语篇素材为主引领学生建构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养成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祖国情怀。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日常加强个人文化素养的培养,多阅读各类中外素材,多关注中外文化活动,多思考中外社會文化现象,并加以比较归纳。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一方课堂做学生很好的引领者,以英语为媒介透过文化塑造学生品格。如在人教版英语教材模块2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的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到了俄罗斯的著名的文化遗迹“Amber Room琥珀屋”的相关历史事实。教师可以先给出1~2个中国现存的著名的文化遗迹,借此引导学生在课上讨论中国其他现存的一些“文化遗迹”和有关这些文化遗迹的现状以及保护问题,并可以在课下分组自主做资料收集,最后呈现研究结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文化现象,也可以了解到祖国的一些文化传承,并能通过调查,产生成果,并学会用英文表达。这也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和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在模块4第1单元“Women of Achievement”——“卓有成就的女性”的篇章学习中,了解到了“Jane Goodall”和“林巧稚”的不凡事迹。可借此,请学生分小组课下收集西方国家和中国近现代时期不同领域的伟大女性的简要生平和她们的非凡成就,在课堂呈现分享。并让学生讨论“Are women really equal to men in our society?”“Why?”借此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辩论。巧合的是,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理解A篇的文章就是罗列了进100年来在不同领域伟大女性的简要事迹。   3.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培养优化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logical thinking competence)和审辩式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最为重要。夏纪梅教授研究指出今天的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审辩式思维。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最核心的教育成果。这就给一线教学的老师提出要求:要具备培养这两种思维品质的理论和实施能力。夏谷鸣指出学习活动中的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以及概念建构等都属于逻辑思维。他也给出了具体的内涵解释,值得笔者进一步的学习研究。邹为诚指出,外语教学中,我们始终要把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相结合。他指出,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把故事的顺序打乱,让学习者理出故事的头绪,然后来叙述这个故事,这就是很好的高级思维和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手段。在更高级的阶段,学习者如果能够对故事做出评价,说出自己对故事人物、思想、情节和艺术手段的看法,这就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借鉴和加以利用。在高中英语的语篇教学上,邹教授也指出阅读的几个层面——学生获得语篇的“事实性知识”,这是reading for facts的能力;学生融人了语篇,进入了批评的层次,就形成了“reading for critical opinions”的能力;再者,学生不仅能够对作品人物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还能看出故事背后的意义来,也就是做到“reading between lines”;最后,学生还可以做到推敲出作者字里行间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放人作品中,从而产生“reading for research”的能力。人教版模块七第二单元“Robots”的阅读篇章中女主人公Clair爱上机器人Tony的情节,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就能理解。在阅读完的活动中,设计一些讨论问题,如“Is it possible for human to fall in love with Robots?”“Why?”.并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寻找一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的电影、文学作品或是科技发明等,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趋势展示自己的观点。这就可以促进学生生成“reading fnr research”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要求我们教师有足够的中英文阅读体验,并在阅读体验中自觉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审辩式思维方式,获取信息,评判各类观点,理性形成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教师就知道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产生这种阅读效果,形成这些阅读能力。此外,学者夏纪梅指出,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助力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育。具体实施在阅读中,写作前,读写之间,先读后写,边读边写,听课,听讲座,听发言,演讲前,讨论中等,都是有益、有效、有形的工具。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笔者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涉及。将在未来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适时利用于自己的课前教学设计阶段、课后的小结反思阶段。并引导学生们可以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对阅读素材进行整体感知和预测;课堂中梳理文本脉络,理清信息关系等;或是在写作中构建写作框架等。正如夏纪梅指出的,养成“critical-creative thinking”的习惯,不但是课堂教学效益,更是学生成长的人生效益。值得教师从自己做起,从教学活动的设计做起,真正落实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即人才的核心素养培育。
  4.教师自身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
  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标提出:“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和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和提升语言能力时,学会运用英语学习策略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有持久的兴趣,与积极态度,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习惯。并协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意识,指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反思自己,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学习进程并适时调整;从而最终对于英语学习“学会学习”。对于教材提供的素材,教师尽可能地挖掘新意,采用新角度设计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投入度,激发他们的审辩式思考,积极主动地表达。除了课本资源以外,教师也要以学习的眼光发掘有益学生学习的素材。我们订阅的英语阅读课外材料如二十一世纪报(英文版)、中国日报(英文版)、双语报等,还有一些经典的英文阅读丛书、语言知识类的各种辅导书、参考书籍、甚至是我们在各类测试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们拓展英语学习很好的选择。笔者记得某次测试中一篇介绍“无人机”的文章,涉及到了无人机行业的历史和前景讨论;学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带来的未知的发展领域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充满兴趣,讨论很激烈。这激发了他们联系自我,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另外,在互联网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概念、新技术层出的时代,教师本身就要放开眼光,关注最新的有利用价值的学习资源和途径,合理设计,适时引入课堂。笔者曾经在教学中,将TED英文演讲引入听说课堂,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各抒己见,促进了他们的审辩式思维。教师在充分研究实践的前提下,还可以推薦学生一些可以利用的应用程序和线上资源,使他们可以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资源,拓宽自己的学习途径,使他们的学习方式更灵活,更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如学习英语词汇的扇贝英语词汇、百词斩;练习英语听说的英语趣配音,以及沪江英语和普特英语等英语学习网站。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设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林崇德指出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所以,一线英语教师还要突破学科局限,放开眼界,多学习、多接纳、多批判,不断学习。
  核心素养下的四大要素是紧密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系统、有计划地设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王蔷指出,在核心素养培养下,现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需要改变。学习内容方面,通过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方式上应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在这一轮的变革下,笔者认为一线教师的一个关键词是“不断学习”,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和反思结合,才能与时俱进,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德育综合发展的主要引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打造出学生善良的人格,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能通过自身的言行来更好地诠释这拼搏的精神。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不同表现,全面阐述人格魅力的塑造方法。  【关键词】人格魅力;德育教育;教学影响  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首要参考,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事作风会潜移默
[摘要]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践行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独特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综合表现得到更好的提升,是每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去年12月,本人有幸
[摘 要] 近年来,上市公司频繁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主要以产业并购和横向并购为主。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并购后是否获得协同效应。本文从管理、经营、财务等三方面探讨赛腾股份并购菱欧科技后是否实现了协同效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是:赛腾股份并购菱欧科技后,实现了部分协同效应。本文建议赛腾股份在并购后,应加强成本控制、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谨慎进行市场开拓等。  [关键词]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
【摘要】在指导写作之前要多“扶”;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要稍“放”;在指导评改作文后还要“收”,使作文不但变成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方式,而且还可以提高作文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指导;“扶”;“放”;“收”  传说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因梦见笔头开花,后来才华横溢。南朝文学家江淹因梦见郭璞向他讨回五色彩笔,“江郎才尽”,从此写不出好文章。真正相信李白梦笔写出好诗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应用教学,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关键词】生活;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改变数学教学脱离与实际的倾向,重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以求较好地满足数学需求。我们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育者们在教学中转变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相关知识,培养中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提高学生们的探究能力与创新力。因此教育者们应该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建新型教学课堂,合理引导中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在课堂上建立地理情景形成高效有趣的地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课堂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一是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二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三是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四是综合运用知识,拓宽思维空间。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不断改革。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学生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素质及赏识教育逐渐成为主流。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育过程中不应仅强调赏识教育,惩罚也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及方法。但在小学教育中,惩罚为一般双刃剑,只有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主要对新课程下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问题进行探究,旨在为惩罚在教育中的合理实施
中国民族乐器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品种、材料多样,音色丰富,演奏形式各具特色闻名于世,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民族乐器,可以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其综合素质,又可以激发、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能深入地认识、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对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让高中生在音乐鉴赏课对中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的民间音乐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也逐渐得到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在初中体育教育中践行德育教育,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思维情感健康发展拓展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并提出可行的德育教育教学措施,旨在促进初中体育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迎合时代对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