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优秀的电影,其剧本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电影与作文在主题的提炼、素材的选择、手法的多样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巧用电影资源,让学生在欣赏电影拍摄手法的过程中学习作文写作手法,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电影;写作教学;设置悬念;细节描写;对比手法
没有多少孩子喜欢写作,但却很少有孩子不喜欢看电影。而优秀的电影,其剧本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电影与作文在主题的提炼、素材的选择、手法的多样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巧用电影资源,让学生在欣赏电影拍摄手法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手法,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幽默的方式对印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的经典励志喜剧片,该片不论在剧情的悬念设置、故事的丰富饱满,还是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都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很适合学生观影后开展影评课,在赏评中学习借鉴其叙事技巧。
本文将以这部电影为例,谈谈如何从电影叙事中学写作技巧。
一、 跟着电影学设置悬念
《三傻大闹宝莱坞》起笔就不凡。法汉在飞机上接到电话,立马假装心脏病发作,使刚升空的飞机迫降返航,之后逃之夭夭;拉朱接到电话之后,从床上一跃而起,出门竟然忘了穿裤子……他们要去见的兰柯究竟是什么人?兰柯对他们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悬念随即而生,观众因为好奇从而产生对之后叙事的期待心理。
悬念的设置也为叙事提供了推动力。正如法汉在影片中的旁白所说:“到昨天为止,我都是个守法公民,但在过去的24小时,我迫降了一架飞机,差点把某人的骨灰冲进下水道,并让一个新娘从自己的婚礼上逃婚,全因为兰柯。”影片通过各种手段保持悬念对观众的吸引力,达成了让故事始终牵动人心的效果,这就是设置悬念的魅力。
学生在影评课后尝试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
那年冬天的风很冷,我的心却无比温暖。(张慈苗《那年冬天》)
正午,太阳用炙热的温度把大地晒得快要冒烟,而操场上却布满了人。(陆颖茜《校园一角》)
都说往事如歌,可我与妹妹之间的往事并不如歌里那样美好。(王莹莹《往事如歌》)
这几位学生开篇以悬念直入文题,引起读者对人物心绪、情节发展的关注,使其产生欲知后事的心理。
可见在电影或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悬念,能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引发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 跟着电影学细节描写
电影中通过特写镜头只显示事物的细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突出事物状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充分体现了西方戏剧传统中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比如兰柯在被校长开除的雨夜,利用自己发明的电瓶供电装置发电,用吸尘器给校长的大女儿接生后,背着包默默地离开了,这时校长追了出来叫住了兰柯。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人物的背景是渐变的。在校长向兰柯讲解为什么太空里不能用铅笔、指责他并不总是对的时,环境还是漆黑的雨夜;当他拿出笔时,风雨住了,黎明的曙光初现;当把笔送给兰柯,告诉他“学习去,通过考试再离开”时,阳光朗照。这一背景环境的渐变意味着情节的转变、人物思想的转变,预示着一切都将变得美好了。
学生通过这一视觉的熏陶,也学会了利用环境渲染来透视人物的隐微心理变化,从而层层深入地递进情节内涵。学生李娜在《不禁一颤》中写道:
当我得知外公病逝的消息时,已经是初春。只是新绿迟迟不出,寒冷也依旧把我们包裹,那棵往日葱茏的银杏树也光秃秃地诉说着繁华落尽,满含凋零的无奈。……颓废的日子里溢满寒冷,初春的时光里,我心里冻若寒霜,落泪成冰。母亲让我出去走走。……
行走总是件舒缓的艺术,走着走着我的心也沉淀下来,这才有了心情去细看周围。我见着几抹新绿掩在安宁的泥土里,走近,竟是草儿已冒了新枝,我不禁一颤,春天的脚步已然近了啊!老银杏光秃的枝丫上附着些许幼小的叶片,在风中颤颤巍巍,惹人怜爱,尽显春天的生机。我这才明了,凋零的草木总有重新复苏的时候,心灵的春天也有新生的时刻。
三、 跟着电影学对比烘托
对比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对比手法贯穿全片,影片将刚入学时兰柯用导电的方式还击学长与其他学生按规矩脱到只剩内裤的方式表达对学长的尊敬,構成了强烈的对比;将校长一直逼儿子、逼学生当工程师与告诉刚出生的外孙“做你想做的”来作鲜明的对比;将最后查托知道兰柯就是自己苦寻的旺都先生之前与之后的行为相对比……整部作品,就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强烈的对比,完成了出色的喜剧建构。
赏析电影后,学生沈心怡在习作《遇见》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写法。
他们穿着破旧脏乱的衣物,头发油腻蓬乱,只要稍稍靠近他们,便能闻到一股令人厌恶的酸臭味。……看着他们对施主感激涕零的样子,我厌恶地皱了皱眉头。
……
只见街边坐着一个老人,约莫六七十岁,身前放着一只破碗,里面零零落落地有些硬币,他穿着一袭灰色的布衣,虽然破旧,但却不污浊,灰白的头发不似之前遇到的那些乞丐一般脏乱。老人怡然自若地拉着二胡,眼目微眯,让人看不清他在想些什么,在他的身边有一根木棍,还放着一块木牌,依稀记得写着:拉琴卖艺,求生糊口。
这篇文章没有直接写拉琴卖艺的老人,而是先写只知乞讨、没有任何付出的乞丐,这样通过外貌、神态的对比突出了“有尊严地生存”这一主题。学生经过电影艺术的熏陶、启发,学会运用对比手法勾画出形象鲜明的人物,让文章丰盈起来。
将电影艺术融入作文教学当中,衔接电影解读和写作,能让学生在趣学中更加直观地理解各种写作技法的作用,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王蓓.架起电影与作文的桥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8):50.
[2]王莉.论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叙事艺术[J].名作欣赏,2014,(29):100.
作者简介:
陈洁,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
关键词: 电影;写作教学;设置悬念;细节描写;对比手法
没有多少孩子喜欢写作,但却很少有孩子不喜欢看电影。而优秀的电影,其剧本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电影与作文在主题的提炼、素材的选择、手法的多样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巧用电影资源,让学生在欣赏电影拍摄手法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手法,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幽默的方式对印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的经典励志喜剧片,该片不论在剧情的悬念设置、故事的丰富饱满,还是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都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很适合学生观影后开展影评课,在赏评中学习借鉴其叙事技巧。
本文将以这部电影为例,谈谈如何从电影叙事中学写作技巧。
一、 跟着电影学设置悬念
《三傻大闹宝莱坞》起笔就不凡。法汉在飞机上接到电话,立马假装心脏病发作,使刚升空的飞机迫降返航,之后逃之夭夭;拉朱接到电话之后,从床上一跃而起,出门竟然忘了穿裤子……他们要去见的兰柯究竟是什么人?兰柯对他们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悬念随即而生,观众因为好奇从而产生对之后叙事的期待心理。
悬念的设置也为叙事提供了推动力。正如法汉在影片中的旁白所说:“到昨天为止,我都是个守法公民,但在过去的24小时,我迫降了一架飞机,差点把某人的骨灰冲进下水道,并让一个新娘从自己的婚礼上逃婚,全因为兰柯。”影片通过各种手段保持悬念对观众的吸引力,达成了让故事始终牵动人心的效果,这就是设置悬念的魅力。
学生在影评课后尝试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
那年冬天的风很冷,我的心却无比温暖。(张慈苗《那年冬天》)
正午,太阳用炙热的温度把大地晒得快要冒烟,而操场上却布满了人。(陆颖茜《校园一角》)
都说往事如歌,可我与妹妹之间的往事并不如歌里那样美好。(王莹莹《往事如歌》)
这几位学生开篇以悬念直入文题,引起读者对人物心绪、情节发展的关注,使其产生欲知后事的心理。
可见在电影或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悬念,能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引发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 跟着电影学细节描写
电影中通过特写镜头只显示事物的细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突出事物状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充分体现了西方戏剧传统中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比如兰柯在被校长开除的雨夜,利用自己发明的电瓶供电装置发电,用吸尘器给校长的大女儿接生后,背着包默默地离开了,这时校长追了出来叫住了兰柯。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人物的背景是渐变的。在校长向兰柯讲解为什么太空里不能用铅笔、指责他并不总是对的时,环境还是漆黑的雨夜;当他拿出笔时,风雨住了,黎明的曙光初现;当把笔送给兰柯,告诉他“学习去,通过考试再离开”时,阳光朗照。这一背景环境的渐变意味着情节的转变、人物思想的转变,预示着一切都将变得美好了。
学生通过这一视觉的熏陶,也学会了利用环境渲染来透视人物的隐微心理变化,从而层层深入地递进情节内涵。学生李娜在《不禁一颤》中写道:
当我得知外公病逝的消息时,已经是初春。只是新绿迟迟不出,寒冷也依旧把我们包裹,那棵往日葱茏的银杏树也光秃秃地诉说着繁华落尽,满含凋零的无奈。……颓废的日子里溢满寒冷,初春的时光里,我心里冻若寒霜,落泪成冰。母亲让我出去走走。……
行走总是件舒缓的艺术,走着走着我的心也沉淀下来,这才有了心情去细看周围。我见着几抹新绿掩在安宁的泥土里,走近,竟是草儿已冒了新枝,我不禁一颤,春天的脚步已然近了啊!老银杏光秃的枝丫上附着些许幼小的叶片,在风中颤颤巍巍,惹人怜爱,尽显春天的生机。我这才明了,凋零的草木总有重新复苏的时候,心灵的春天也有新生的时刻。
三、 跟着电影学对比烘托
对比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对比手法贯穿全片,影片将刚入学时兰柯用导电的方式还击学长与其他学生按规矩脱到只剩内裤的方式表达对学长的尊敬,構成了强烈的对比;将校长一直逼儿子、逼学生当工程师与告诉刚出生的外孙“做你想做的”来作鲜明的对比;将最后查托知道兰柯就是自己苦寻的旺都先生之前与之后的行为相对比……整部作品,就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强烈的对比,完成了出色的喜剧建构。
赏析电影后,学生沈心怡在习作《遇见》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写法。
他们穿着破旧脏乱的衣物,头发油腻蓬乱,只要稍稍靠近他们,便能闻到一股令人厌恶的酸臭味。……看着他们对施主感激涕零的样子,我厌恶地皱了皱眉头。
……
只见街边坐着一个老人,约莫六七十岁,身前放着一只破碗,里面零零落落地有些硬币,他穿着一袭灰色的布衣,虽然破旧,但却不污浊,灰白的头发不似之前遇到的那些乞丐一般脏乱。老人怡然自若地拉着二胡,眼目微眯,让人看不清他在想些什么,在他的身边有一根木棍,还放着一块木牌,依稀记得写着:拉琴卖艺,求生糊口。
这篇文章没有直接写拉琴卖艺的老人,而是先写只知乞讨、没有任何付出的乞丐,这样通过外貌、神态的对比突出了“有尊严地生存”这一主题。学生经过电影艺术的熏陶、启发,学会运用对比手法勾画出形象鲜明的人物,让文章丰盈起来。
将电影艺术融入作文教学当中,衔接电影解读和写作,能让学生在趣学中更加直观地理解各种写作技法的作用,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王蓓.架起电影与作文的桥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8):50.
[2]王莉.论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叙事艺术[J].名作欣赏,2014,(29):100.
作者简介:
陈洁,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