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有 4000 多万,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在少数,但是有高校工作研讨会数据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率却高达 60%。部分大学生有创业之心,但却面临一些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缺失、自身素质、现实问题干扰等等,都可能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为提出改进策略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其首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与成功比例。而现实是现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滞后于急需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现实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创业主动性差,创业带有“被迫”的因素。因为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工作难”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迈向社会生活的一道艰难屏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才将目光投向了创业,在找不到工作的压力下“被迫”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不是因为本身热爱创业,并向往创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因此得到的理想满足。其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本身的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搞搞经营活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而创新创业中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单凭一腔热血与各种的异想天开的创业点子,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创新创业过程的。最后,创业意识强化不够还体现在大学生在校或毕业创业期间产生的内心矛盾和焦虑现象上。
2、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教育指导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就是有教有学,学生在高校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既然创新创业教育当下被视为高校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创新点,教育要紧随时代要求的步伐,那么引导学生思维开化的主体—教师,正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之一。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从现代高校整体师资力量来看,对传统教育形式得心应手的教师占大多数,而擅长培养学生发挥个性特点和擅长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引导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还是偏低。整体的大学教育观念至少当下还停留在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导的阶段,老师们多是在应试教育体质中培养出来的,虽然学术水平整体很高,但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能力还远远不够。现在不少高校教师知识结构趋于陈旧,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不强。甚至很多大学中年纪较长的教师对计算机、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新新事物的掌控力还不及年轻人,这就使许多现代工具不能在其教学和引导学生开发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理想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虽然部分当代大学生有创业欲望,但是在自我能力方面还存在问题,使其心存压力,甚至感到前途迷惘。大学生除了迫切需要高校在创新创业的知识培训、实践活动和能力训练方面多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外,还需要认识到自身因素的不足给创新创业带来的问题。下面主要说明在创新创业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
(1)欠缺社会经验。大学生创新创业常凭一时激情,比较冲动,很多人想法还不够成熟和系统化就着手去做了,不但缺乏沉浮于社会多年之人行事的生思熟虑,还欠缺坚持的韧性。多过于急功近利,想快速创业,迅速盈利,对风险和困难的预估也不足,在遇到挫败时容易气馁,无法领悟到商场之上既要看得到成功也要经得起失败的道理。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实战经验缺乏,理想主义比较严重,在社会经验欠缺的情况下盲目创业,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2)容易纸上谈兵。跟普通创业者相比,大学生有着知识方面的优势,但这点却更可能导致他们在创业中容易纸上谈兵。纸上谈兵会让大学生出现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过于乐观、欠缺合理性等问题。现在有许多创业大学生试图用一两个新奇的创业观点来吸引投资完成创业,但投资人往往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真正的技术含量和能达到的市场盈利程度。市场调研、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等正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创业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且创业设想过于空泛难落到实处,就显得创业者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以为有一个创新创业的设想,就可以借此走上人生的巅峰,显然不切实际。
(3)缺少创业的决心。部分大学生创业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真心希望通过创业实现理想,而是迫于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就业压力。在找不到工作或是没有办法继续深造学习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创业,一旦面临较好的工作机会,随时都可能放弃创业。这种带有被迫意味的创业举动必定会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
(4)创业热情来得快,走得也快,没有长远的创业规划。空有创新创业热情,却很难持续是现在大学生创业的通病。有些创业者往往刚迸发出一个创新点子时就一股脑儿的投入创业了,问题考虑不全面,更没有做认真的市场调研和长远的创业规划。遇到实际挑战和困难,就很容易泄气和退缩,创业热情很快会被现实问题浇灭。
2、应试教育负面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的教育方式。这样的学校教育必然、事实上也的确造成了如下诸多问题:
(1)泯灭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追求知识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由于每个人的生长、学习和生活环境不相同,因此所形成的性格、心态爱好兴趣也大相径庭。在高等教育阶段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选择的专业、职业是否是他感兴趣,是否能够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最大的创造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试验、碰撞、选择之后才有可能挖掘出来。
(2)思维能力不强。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老师只要求学生对需要掌握的东西死记硬背,忽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不喜欢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思维能力不强,脑子死板不灵活。这就造成了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所必不可少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問题。
(3)知识面窄。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而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引下,从小学到中学,从开学到放假,从课内到课外,学生被各种作业、辅导、补习、兴趣班、特长班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还是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并未真正的理解消化,时间稍一长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3、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氛围的影响
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这点至关重要。高校文化中创新意识、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氛围不强,领导和管理人员由于怕负责任,在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在组織大学生活动时,不敢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往往成为大学生的“保姆”。
大学生毕竟是未真正经过社会磨砺的年轻群体,虽然不乏有能力较强的人存在,也可以处理好学业与创业之间的平衡点,但大学生不能忽视学业基础和能力训练,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应该打好创业的能力基础,正确引导他们的发展道路,在鼓励其在毕业之后真正开始良性创业,才是高校对其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其首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与成功比例。而现实是现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滞后于急需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现实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创业主动性差,创业带有“被迫”的因素。因为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工作难”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迈向社会生活的一道艰难屏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才将目光投向了创业,在找不到工作的压力下“被迫”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不是因为本身热爱创业,并向往创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因此得到的理想满足。其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本身的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搞搞经营活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而创新创业中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单凭一腔热血与各种的异想天开的创业点子,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创新创业过程的。最后,创业意识强化不够还体现在大学生在校或毕业创业期间产生的内心矛盾和焦虑现象上。
2、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教育指导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就是有教有学,学生在高校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既然创新创业教育当下被视为高校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创新点,教育要紧随时代要求的步伐,那么引导学生思维开化的主体—教师,正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之一。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从现代高校整体师资力量来看,对传统教育形式得心应手的教师占大多数,而擅长培养学生发挥个性特点和擅长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引导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还是偏低。整体的大学教育观念至少当下还停留在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导的阶段,老师们多是在应试教育体质中培养出来的,虽然学术水平整体很高,但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能力还远远不够。现在不少高校教师知识结构趋于陈旧,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不强。甚至很多大学中年纪较长的教师对计算机、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新新事物的掌控力还不及年轻人,这就使许多现代工具不能在其教学和引导学生开发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理想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虽然部分当代大学生有创业欲望,但是在自我能力方面还存在问题,使其心存压力,甚至感到前途迷惘。大学生除了迫切需要高校在创新创业的知识培训、实践活动和能力训练方面多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外,还需要认识到自身因素的不足给创新创业带来的问题。下面主要说明在创新创业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
(1)欠缺社会经验。大学生创新创业常凭一时激情,比较冲动,很多人想法还不够成熟和系统化就着手去做了,不但缺乏沉浮于社会多年之人行事的生思熟虑,还欠缺坚持的韧性。多过于急功近利,想快速创业,迅速盈利,对风险和困难的预估也不足,在遇到挫败时容易气馁,无法领悟到商场之上既要看得到成功也要经得起失败的道理。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实战经验缺乏,理想主义比较严重,在社会经验欠缺的情况下盲目创业,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2)容易纸上谈兵。跟普通创业者相比,大学生有着知识方面的优势,但这点却更可能导致他们在创业中容易纸上谈兵。纸上谈兵会让大学生出现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过于乐观、欠缺合理性等问题。现在有许多创业大学生试图用一两个新奇的创业观点来吸引投资完成创业,但投资人往往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真正的技术含量和能达到的市场盈利程度。市场调研、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等正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创业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且创业设想过于空泛难落到实处,就显得创业者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以为有一个创新创业的设想,就可以借此走上人生的巅峰,显然不切实际。
(3)缺少创业的决心。部分大学生创业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真心希望通过创业实现理想,而是迫于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就业压力。在找不到工作或是没有办法继续深造学习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创业,一旦面临较好的工作机会,随时都可能放弃创业。这种带有被迫意味的创业举动必定会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
(4)创业热情来得快,走得也快,没有长远的创业规划。空有创新创业热情,却很难持续是现在大学生创业的通病。有些创业者往往刚迸发出一个创新点子时就一股脑儿的投入创业了,问题考虑不全面,更没有做认真的市场调研和长远的创业规划。遇到实际挑战和困难,就很容易泄气和退缩,创业热情很快会被现实问题浇灭。
2、应试教育负面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的教育方式。这样的学校教育必然、事实上也的确造成了如下诸多问题:
(1)泯灭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追求知识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由于每个人的生长、学习和生活环境不相同,因此所形成的性格、心态爱好兴趣也大相径庭。在高等教育阶段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所选择的专业、职业是否是他感兴趣,是否能够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最大的创造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试验、碰撞、选择之后才有可能挖掘出来。
(2)思维能力不强。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老师只要求学生对需要掌握的东西死记硬背,忽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不喜欢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思维能力不强,脑子死板不灵活。这就造成了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所必不可少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問题。
(3)知识面窄。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而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引下,从小学到中学,从开学到放假,从课内到课外,学生被各种作业、辅导、补习、兴趣班、特长班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还是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并未真正的理解消化,时间稍一长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3、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氛围的影响
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这点至关重要。高校文化中创新意识、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氛围不强,领导和管理人员由于怕负责任,在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在组織大学生活动时,不敢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往往成为大学生的“保姆”。
大学生毕竟是未真正经过社会磨砺的年轻群体,虽然不乏有能力较强的人存在,也可以处理好学业与创业之间的平衡点,但大学生不能忽视学业基础和能力训练,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应该打好创业的能力基础,正确引导他们的发展道路,在鼓励其在毕业之后真正开始良性创业,才是高校对其应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