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或称“作品集”,是一种组织数据的方法,指的是系统地将代表个人能力的作品聚集起来,用以向他人展示及说明自己的能力。如艺术家和建筑师常把他们的得意设计、得奖作品或概念作品集结成册,借着说明每件作品的意义及独特之处,让别人很快了解他的理念、经验和能力。由于教育指的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提供机会让儿童学习,因而“档案”应用于教育领域时,除了“系统性”之外,又加入了“目标性”和“发展性”,即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以不同方法收集的代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证据,展示儿童的经验、努力、进步和成就,让儿童自己及他人看见他个人独特的能力,让儿童与他人分享经验。就像艺术家或建筑师的作品集一样,收入学习档案的作品也需要加以组织及说明,否则难以看出其意义。由于幼儿在认知发展及语言发展方面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期待完全由幼儿自己制作档案、组织档案及说明档案,因而,在幼儿教育领域应用学习档案时,这些工作便落到了教师身上。
一般而言,学习档案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四类:(1)陈列性档案,用以展示儿童的最佳作品。(2)文件性档案,用以保存儿童的作品和进步的证据,放入这类档案中的作品要有儿童看得懂的描述。(3)历程性档案,用以保存儿童在某项大型工作中持续产出的作品,通常由儿童自己记录和判断。(4)评鉴性档案,指的是在一段时间里持续而有系统地收集到的能代表儿童成长、进步和成就的作品,用以让儿童和教师依据教师的期望与儿童的发展,共同评鉴儿童的学习和进步。这类档案中的作品通常附有详细的叙述性文字,以说明作品所代表的能力或意义;而为了分析和判断作品所反映的儿童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教师必须事先依据该年龄段儿童的教育目标,设定评鉴的标准或作品的计分方式。这四类档案的共同特点在于以具体的作品呈现儿童的真实能力及优点,而收入档案的作品都是对儿童有意义的、儿童能理解的。其中与幼儿的学习最为直接相关的是评鉴性档案。
麦赛尔博士(Dr.Samuel J. Meisels)及其同事研发的“作品取样系统”(Work Sampling System)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包含三个相互支持的系统:发展检核表、档案和综合报告,其中“档案”即指评鉴性档案,该系统对于如何在幼儿园实施档案评量作了详细说明。下面我来介绍其具体实施步骤,并辅以台湾幼儿园的例子来说明。
下图呈现了作品取样系统中档案收集与评量的具体步骤,文后表格主要是举例说明这11个步骤中的操作要点。
1.确定档案关注的领域
教师首先必须确定“这份档案要用来展现幼儿哪方面的学习和进步状况”。作品取样系统将幼儿的学习划分为七个领域,即自我与社会发展、语文与文学、数学思考、科学思考、社会与人文、艺术、体能发展与健康,教师可以选择园方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领域。台湾的幼儿园教师通常选择语文与文学、数学思考、艺术及自我与社会发展四个领域,选择前两个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对幼儿认知学习的关注,后两个领域则是教师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及社会性。
2.规划学习目标
在确定领域之后,教师必须确定在这一学年里,幼儿在该领域应达到什么水平、获得什么知识和能力。作品取样系统将此称为领域的“学习目标”,并且建议教师在仔细思考所有可能的学习目标之后,选出最重要的、最符合班上幼儿年龄特点或能力的两三项目标。例如,台湾很多幼儿园将语文与文学领域的目标确定为“以文字或符号表达想法”和“对书及阅读表现出兴趣和理解”。作品取样系统还建议教师在刚开始实施档案评量时先针对两个领域,每个领域只设定两个学习目标,待熟练掌握之后再逐渐增加。
3.界定学习目标的定义和标准
在确定了领域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必须思考“幼儿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或技巧才算达到了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定义和标准(作品取样系统称之为“概念和技巧”)作界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不同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对于幼儿的学习目标形成共同的认识,避免因不同的教师或家长对于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标准而导致对幼儿的学习状况有不同的判断甚至误判或误解。更重要的是,有了明确界定的目标,教师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及评量都有了明确的依据。
4.思考期望幼儿取得怎样的进步
在界定了学习目标的概念和技巧之后,教师要进一步思考“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我期望这一学年(或学期)幼儿在这方面取得怎样的进步”。这一步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虽然教育原本就具有让幼儿“朝着目标改变”的本质,但是改变的方向、内容及速度可以有很多种。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教导到底要把幼儿带向哪里,自己期望他们有怎样的改变,而这也将是未来考核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作品取样系统中,这一期望由教师来定,使档案对教师而言更有意义。
5.规划课程重点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及进步方向之后,下一步要进行的是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这一步骤的重点不在于预设每一个将要进行的课程活动,而在于列出课程进行中的主要原则,希望以此指引教师。
6.为幼儿准备数据夹和档案夹
在开学前,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两个存放作品的收纳处,一个用来放置所有原始作品(称之为“数据夹”),一个用来放置挑选出来的作品(称之为“档案夹”)。
7.有规律地在活动中收集幼儿与学习目标有关的表现,并将其转化为带有批注的记录
教师在教学活动或幼儿自由游戏与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出现了与学习目标有关的表现,将其记录下来,写上日期,并加上对其意义的说明。有时这些记录需要辅以实际的作品或相片。这些记录就是作品取样系统中所谓的“作品”(work)。教师对于幼儿表现所作的批注非常重要,因为教师的批注可以让他人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含义。
8.定期回顾与挑选代表目标能力的作品,检核幼儿作品收集的状况
每隔三到四周,教师需要与幼儿共同回顾收集的作品,从中挑选能代表这一时期幼儿能力的作品。此时,教师把每个幼儿数据夹内的作品取出来,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每个领域的每个学习目标挑选一件能代表幼儿典型能力的作品,并写下挑选的原因。然后请每个幼儿在看了自己数据夹内的作品后,挑出一件“最喜欢的”(或“最特别的”“最困难的”“学得最多的”“最想保留的”)作品,请幼儿说明原因并记录下来。例如,某幼儿园大班的华老师(化名)在4月份时拍下了班上一名男孩小武(化名)用手指跨量椅子的照片,并作了如下记录:“小武拿长条积木量椅子的高度,他用积木底端对齐椅子底部,发现积木比椅子高。于是他换短积木,叠了两块。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一跨一跨往上量,1、2、3、4,每一跨手指有重叠。”华老师和小武都挑选它作为代表小武“对测量有兴趣”的作品,但是两个人的理由不同:华老师认为从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小武有测量起始点的概念(知道要从最下面量起),会使用非正式测量工具(用手指跨量),但还不太熟练,会有重叠”。而小武挑选的原因是“量椅子很好玩”。挑选完后,这件作品就作为档案作品放入档案夹。这样,每隔三到四周在每个学习目标上就会有一件教师挑选的作品和一件幼儿挑选的作品放入档案夹,如果教师和幼儿选中了同一件作品,那就只放入一张。
除了与学习目标有关的作品外,教师还要收集能展现幼儿独特能力的个人项目作品,包括幼儿独特的兴趣、个性、才能、学习方式或重要成就等。
9.分析和评鉴幼儿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教师需要在学期初(开学后八至十周)、学期末、学年末三个时间点回顾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学期初,教师将开学以来选入档案夹的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比较幼儿在前后作品中的表现,看看幼儿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以及是否有进步;接着,仔细阅读和整理反映幼儿独特能力的作品;最后,记录幼儿的学习状况、进步情形、独特能力等评价结果。这样的分析和评鉴在学期末时再进行一次:先整理及比较学期中到学期末的作品,再做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比较。
10.撰写综合报告
教师根据对幼儿各领域学习和进步的评价结果撰写综合报告,呈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11.与家长沟通评量结果
教师与家长进行会谈,利用档案当面向家长说明幼儿的学习状况、进步情形、独特能力以及仍需关注的方面,并倾听家长的意见与担忧;最后,就未来帮助幼儿发展的方向与策略达成共识。
一般而言,学习档案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四类:(1)陈列性档案,用以展示儿童的最佳作品。(2)文件性档案,用以保存儿童的作品和进步的证据,放入这类档案中的作品要有儿童看得懂的描述。(3)历程性档案,用以保存儿童在某项大型工作中持续产出的作品,通常由儿童自己记录和判断。(4)评鉴性档案,指的是在一段时间里持续而有系统地收集到的能代表儿童成长、进步和成就的作品,用以让儿童和教师依据教师的期望与儿童的发展,共同评鉴儿童的学习和进步。这类档案中的作品通常附有详细的叙述性文字,以说明作品所代表的能力或意义;而为了分析和判断作品所反映的儿童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教师必须事先依据该年龄段儿童的教育目标,设定评鉴的标准或作品的计分方式。这四类档案的共同特点在于以具体的作品呈现儿童的真实能力及优点,而收入档案的作品都是对儿童有意义的、儿童能理解的。其中与幼儿的学习最为直接相关的是评鉴性档案。
麦赛尔博士(Dr.Samuel J. Meisels)及其同事研发的“作品取样系统”(Work Sampling System)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包含三个相互支持的系统:发展检核表、档案和综合报告,其中“档案”即指评鉴性档案,该系统对于如何在幼儿园实施档案评量作了详细说明。下面我来介绍其具体实施步骤,并辅以台湾幼儿园的例子来说明。
下图呈现了作品取样系统中档案收集与评量的具体步骤,文后表格主要是举例说明这11个步骤中的操作要点。
1.确定档案关注的领域
教师首先必须确定“这份档案要用来展现幼儿哪方面的学习和进步状况”。作品取样系统将幼儿的学习划分为七个领域,即自我与社会发展、语文与文学、数学思考、科学思考、社会与人文、艺术、体能发展与健康,教师可以选择园方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领域。台湾的幼儿园教师通常选择语文与文学、数学思考、艺术及自我与社会发展四个领域,选择前两个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对幼儿认知学习的关注,后两个领域则是教师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及社会性。
2.规划学习目标
在确定领域之后,教师必须确定在这一学年里,幼儿在该领域应达到什么水平、获得什么知识和能力。作品取样系统将此称为领域的“学习目标”,并且建议教师在仔细思考所有可能的学习目标之后,选出最重要的、最符合班上幼儿年龄特点或能力的两三项目标。例如,台湾很多幼儿园将语文与文学领域的目标确定为“以文字或符号表达想法”和“对书及阅读表现出兴趣和理解”。作品取样系统还建议教师在刚开始实施档案评量时先针对两个领域,每个领域只设定两个学习目标,待熟练掌握之后再逐渐增加。
3.界定学习目标的定义和标准
在确定了领域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必须思考“幼儿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或技巧才算达到了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定义和标准(作品取样系统称之为“概念和技巧”)作界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不同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对于幼儿的学习目标形成共同的认识,避免因不同的教师或家长对于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标准而导致对幼儿的学习状况有不同的判断甚至误判或误解。更重要的是,有了明确界定的目标,教师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及评量都有了明确的依据。
4.思考期望幼儿取得怎样的进步
在界定了学习目标的概念和技巧之后,教师要进一步思考“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我期望这一学年(或学期)幼儿在这方面取得怎样的进步”。这一步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虽然教育原本就具有让幼儿“朝着目标改变”的本质,但是改变的方向、内容及速度可以有很多种。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教导到底要把幼儿带向哪里,自己期望他们有怎样的改变,而这也将是未来考核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作品取样系统中,这一期望由教师来定,使档案对教师而言更有意义。
5.规划课程重点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及进步方向之后,下一步要进行的是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这一步骤的重点不在于预设每一个将要进行的课程活动,而在于列出课程进行中的主要原则,希望以此指引教师。
6.为幼儿准备数据夹和档案夹
在开学前,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两个存放作品的收纳处,一个用来放置所有原始作品(称之为“数据夹”),一个用来放置挑选出来的作品(称之为“档案夹”)。
7.有规律地在活动中收集幼儿与学习目标有关的表现,并将其转化为带有批注的记录
教师在教学活动或幼儿自由游戏与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出现了与学习目标有关的表现,将其记录下来,写上日期,并加上对其意义的说明。有时这些记录需要辅以实际的作品或相片。这些记录就是作品取样系统中所谓的“作品”(work)。教师对于幼儿表现所作的批注非常重要,因为教师的批注可以让他人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含义。
8.定期回顾与挑选代表目标能力的作品,检核幼儿作品收集的状况
每隔三到四周,教师需要与幼儿共同回顾收集的作品,从中挑选能代表这一时期幼儿能力的作品。此时,教师把每个幼儿数据夹内的作品取出来,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每个领域的每个学习目标挑选一件能代表幼儿典型能力的作品,并写下挑选的原因。然后请每个幼儿在看了自己数据夹内的作品后,挑出一件“最喜欢的”(或“最特别的”“最困难的”“学得最多的”“最想保留的”)作品,请幼儿说明原因并记录下来。例如,某幼儿园大班的华老师(化名)在4月份时拍下了班上一名男孩小武(化名)用手指跨量椅子的照片,并作了如下记录:“小武拿长条积木量椅子的高度,他用积木底端对齐椅子底部,发现积木比椅子高。于是他换短积木,叠了两块。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一跨一跨往上量,1、2、3、4,每一跨手指有重叠。”华老师和小武都挑选它作为代表小武“对测量有兴趣”的作品,但是两个人的理由不同:华老师认为从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小武有测量起始点的概念(知道要从最下面量起),会使用非正式测量工具(用手指跨量),但还不太熟练,会有重叠”。而小武挑选的原因是“量椅子很好玩”。挑选完后,这件作品就作为档案作品放入档案夹。这样,每隔三到四周在每个学习目标上就会有一件教师挑选的作品和一件幼儿挑选的作品放入档案夹,如果教师和幼儿选中了同一件作品,那就只放入一张。
除了与学习目标有关的作品外,教师还要收集能展现幼儿独特能力的个人项目作品,包括幼儿独特的兴趣、个性、才能、学习方式或重要成就等。
9.分析和评鉴幼儿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教师需要在学期初(开学后八至十周)、学期末、学年末三个时间点回顾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学期初,教师将开学以来选入档案夹的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比较幼儿在前后作品中的表现,看看幼儿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以及是否有进步;接着,仔细阅读和整理反映幼儿独特能力的作品;最后,记录幼儿的学习状况、进步情形、独特能力等评价结果。这样的分析和评鉴在学期末时再进行一次:先整理及比较学期中到学期末的作品,再做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比较。
10.撰写综合报告
教师根据对幼儿各领域学习和进步的评价结果撰写综合报告,呈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11.与家长沟通评量结果
教师与家长进行会谈,利用档案当面向家长说明幼儿的学习状况、进步情形、独特能力以及仍需关注的方面,并倾听家长的意见与担忧;最后,就未来帮助幼儿发展的方向与策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