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早读为学生一天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乃至对每一天学习的渴望与热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了提高早读课的效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应从四个方面抓好早读课。
一、营造“早读”氛围
根据早读的内容,用合适的音乐或图片渲染某种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如朗读现代文学类文章时,做好一课件,上面展示“亲爱的同学们,睁开眼,全世界又在对我微笑了。让我们用美妙的声音,来迎接新的黎明吧!”。同时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二、规定“早读”内容
为了避免学生无的放矢,给学生规定读的内容:
1、读课文
学生学习语文,语文课本是主阵地。课本上安排了一些优美的现代文、古诗词等内容的背诵。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已经能够背上来,但掌握不牢。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要求背诵的知识,就要让学生利用早读课反复诵读,已达到熟记于心的境界。
2、课外阅读篇目类
一是读本上的篇目,二是一些文学类现代文。读本的篇目是对课本的有效扩充,大多属于精品,有些篇目的质量甚至超过了必读本上的课文;文学类现代文,许多作品也比较典范,尤其是练习册上现代文阅读文章,更具典型性。让学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弥补因其他课程任务太重而导致的阅读量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摆脱那种想拓展阅读但又不知该读什么的迷茫窘境。
3、读作文类
主要是读优秀作文,包括练习册优秀作文及我们印发的学生习作中的范文。读这类文章的好处极大:一是它们来源于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之手,容易亲近,不像名家作品让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即;二是学生容易从同龄人的作文里学到值得借鉴的东西,从内容到手法到语言都能得到启发;三是通过诵读能够让优秀作文中的顺畅思路和优美语言不断地影响学生的内部思维,使他们写作时思路也跟着顺起来,语言也跟着美起来,这一点尤其是对作文基本功较差的学生帮助较大。
三、规范“早读”形式
早读只采用一种读书形式,势必单调。如果将多种形式的“读”结合起来,早读课就会生彩。
1、齐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齐读遭到很多非议。确实,齐读有其弊端,如一味强调整齐,学生的注意力便难以停留在对内容的咀嚼和理解上,甚至有人滥竽充数等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抹杀齐读的作用。早读课刚开始,在学生刚进教室,为了达到入座即学的效果,让那些不想读书的学生能迅速投入到读书的氛围中,让他们齐读几分钟,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
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早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我们对学生散读的要求是:入境。我们要求学生,要将书上的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学生能通过咀嚼品出作品的真味,把握作品的精髓,而不会读了半天,痕迹不留。
3、吟诵
吟诵是一种以欣赏为主的传统的读书方法,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最大的特点是“半念半唱”。我们不要求学生能唱起来,但要求他们读书时绝对不能从前到后一个语调。一定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强调:读书语调要跟着作品的情感走,跟着作品的节奏走,该快时快,该慢时慢,该高时高,该低时低,可以读得摇头晃脑,甚至手舞足蹈。这样能很快地进入作品的内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其他读书方式
早读课上可以运用的其他读书方式还有领读、分组读。领读者可以是老师、语文课代表或是平时朗读较为出色的学生,领读者的朗读一定要准确,要声情并茂。领读的好处是让学生跟着示范者快速进入情境并减少读书的错误。分组读具有竞赛性,目的是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通过“比”,学习长处,发现不足。
四、关注“早读”效果
除了重视“读”的内容、“读”的形式,我们还要十分关注“读”的效果。
1.默写
我们常在早读课的最后几分钟,检测当堂所背内容。如默写几个名句,看一下正确率。不必收上来批改,当场就让同桌交换互批,错在哪里及时用红笔订正,对默写全对的予以表扬。结果证明,趁热打铁式的默写正确率很高,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抽背
抽背,一方面是督促学生专注读书、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从抽背中了解全班学生读书的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学生在讲台旁背书,不会影响其他学生读书。抽背应该说是对效果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早读课,时间不长,有的学校是40分钟,有的学校只有20分钟,依每分钟朗读200~ 300字计,读书量十分可观。可见,时间利用得好与不好,其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通过规定“读”的内容,采用多种“读”的形式,并加强对“读”的效果的检测,早读课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涟水郑梁梅小学 江苏】
一、营造“早读”氛围
根据早读的内容,用合适的音乐或图片渲染某种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如朗读现代文学类文章时,做好一课件,上面展示“亲爱的同学们,睁开眼,全世界又在对我微笑了。让我们用美妙的声音,来迎接新的黎明吧!”。同时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二、规定“早读”内容
为了避免学生无的放矢,给学生规定读的内容:
1、读课文
学生学习语文,语文课本是主阵地。课本上安排了一些优美的现代文、古诗词等内容的背诵。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已经能够背上来,但掌握不牢。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要求背诵的知识,就要让学生利用早读课反复诵读,已达到熟记于心的境界。
2、课外阅读篇目类
一是读本上的篇目,二是一些文学类现代文。读本的篇目是对课本的有效扩充,大多属于精品,有些篇目的质量甚至超过了必读本上的课文;文学类现代文,许多作品也比较典范,尤其是练习册上现代文阅读文章,更具典型性。让学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弥补因其他课程任务太重而导致的阅读量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摆脱那种想拓展阅读但又不知该读什么的迷茫窘境。
3、读作文类
主要是读优秀作文,包括练习册优秀作文及我们印发的学生习作中的范文。读这类文章的好处极大:一是它们来源于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之手,容易亲近,不像名家作品让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即;二是学生容易从同龄人的作文里学到值得借鉴的东西,从内容到手法到语言都能得到启发;三是通过诵读能够让优秀作文中的顺畅思路和优美语言不断地影响学生的内部思维,使他们写作时思路也跟着顺起来,语言也跟着美起来,这一点尤其是对作文基本功较差的学生帮助较大。
三、规范“早读”形式
早读只采用一种读书形式,势必单调。如果将多种形式的“读”结合起来,早读课就会生彩。
1、齐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齐读遭到很多非议。确实,齐读有其弊端,如一味强调整齐,学生的注意力便难以停留在对内容的咀嚼和理解上,甚至有人滥竽充数等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抹杀齐读的作用。早读课刚开始,在学生刚进教室,为了达到入座即学的效果,让那些不想读书的学生能迅速投入到读书的氛围中,让他们齐读几分钟,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
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早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我们对学生散读的要求是:入境。我们要求学生,要将书上的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学生能通过咀嚼品出作品的真味,把握作品的精髓,而不会读了半天,痕迹不留。
3、吟诵
吟诵是一种以欣赏为主的传统的读书方法,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最大的特点是“半念半唱”。我们不要求学生能唱起来,但要求他们读书时绝对不能从前到后一个语调。一定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强调:读书语调要跟着作品的情感走,跟着作品的节奏走,该快时快,该慢时慢,该高时高,该低时低,可以读得摇头晃脑,甚至手舞足蹈。这样能很快地进入作品的内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其他读书方式
早读课上可以运用的其他读书方式还有领读、分组读。领读者可以是老师、语文课代表或是平时朗读较为出色的学生,领读者的朗读一定要准确,要声情并茂。领读的好处是让学生跟着示范者快速进入情境并减少读书的错误。分组读具有竞赛性,目的是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通过“比”,学习长处,发现不足。
四、关注“早读”效果
除了重视“读”的内容、“读”的形式,我们还要十分关注“读”的效果。
1.默写
我们常在早读课的最后几分钟,检测当堂所背内容。如默写几个名句,看一下正确率。不必收上来批改,当场就让同桌交换互批,错在哪里及时用红笔订正,对默写全对的予以表扬。结果证明,趁热打铁式的默写正确率很高,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抽背
抽背,一方面是督促学生专注读书、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从抽背中了解全班学生读书的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学生在讲台旁背书,不会影响其他学生读书。抽背应该说是对效果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早读课,时间不长,有的学校是40分钟,有的学校只有20分钟,依每分钟朗读200~ 300字计,读书量十分可观。可见,时间利用得好与不好,其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通过规定“读”的内容,采用多种“读”的形式,并加强对“读”的效果的检测,早读课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涟水郑梁梅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