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温家宝总理在08、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各省市也纷纷采取措施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减负号召,竭力扭转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然而收效甚微,课业负担过重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之所以无法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减负过程中遭遇的多重困境。
归因:减负遭遇多重困境
1.国家和政府赋予学校的素质教育使命与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利益诉求的矛盾
课业负担的直接承担者是学生,从主观意愿上讲,学生都不愿意承担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从客观上分析,为了学有所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成就大学梦,大多数有希望的学生都会承担自己所能承担的最大限度的负担。家长更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升学,为未来取得一定的成就、收入、财富和地位打下基础,取得就业和发展的竞争优势。
国家和政府对课业负担的态度是鲜明的,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采取各种措施坚决制止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存在。学校和教师一方面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实现自身利益,又必须尽力满足“顾客”——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利益诉求。天平的一端是高考——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诉求,另一端是素质教育——国家和政府赋予的教育使命,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和政府之间的中介者也是无法把握,只能是任学校在两者之间竭力寻求妥协。由此形成的学校的部门利益和教师的个体利益诉求与其肩负的教育使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始终减而不轻的尴尬局面。
2.教学内容的增量与教学时间的定量的矛盾
教学内容的增量表现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增加、教材内容的拓广延伸。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意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除了要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还要增设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使课程门类和内容增加。新课程主张“大教材观”,认为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部分,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大量资源,充实教科书上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切合实际、联系生活,导致实际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教学计划预先安排的内容。
教学时间的定量表现为:课时数的确定性、每节课时间的确定性。我国实行学年制,每学年两学期,除寒暑假外,每学期学周数基本在18至22周之间。课程标准对各学科的周课时数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中小学的每节课时间规定为40分钟。这就决定了各学科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
这里显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学科数量和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时间却不增,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要么加重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要么利用节假日补课增加教学时间。此外,新课程倡导课堂的开放性和教学的生成性,主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些势必影响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用于学生活动探究的时间多了,用于新知传授的时间少了,教学进度也跟着变缓了。但是教学计划安排却不容许将教学进度过于滞后,这些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延伸至学生的课余时间,蔓延至非正常教学日。
3.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课业负担标准的单一性的矛盾
学习负担是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量的大小、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形成的一个综合性主观感受。一般认为,上课时间过长,作业过多,学习难度过大,则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短,作业量过少,学习任务过轻,学习难度过低,则学习负担过轻。但对于上课时间长短的把握、作业量多少的掌握、作业难度大小的认定,无法形成一个普适性的量化标准,因此,学习负担存在着不确定性。然而对于学业负担轻重各地却有着规定性的标准。如山东出台中小学生减负细则,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高中各年级不超过2小时。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方面有短处,比如在思维类型上,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精于计算,有的长于记忆。尤其在班级人数较大的情况下,学生差异的情况会更大。而山东省规定的小学生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小时,初中生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这个标准是怎么制定的呢?学生能力不同,处理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不一样,老师布置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有的学生2个小时还完成不了。以前者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不重,而以后者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却过重了。再者,对于初中这一个半小时的作业又是如何分配到各学科的呢?数学底子薄而语文英语特好的学生与数学特好而语文英语特差的学生的作业分配完全一样合适吗?优等生与学困生的作业量完全一样合适吗?因此,课业负担量标准的单一性与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是减轻课业负担过程中遭遇到的又一大困境。
试解: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1.改造观念,统一思想
观念是活动的先导,要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确立科学的观念至关重要。当前,社会基于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校的优劣,学校为了迎合社会、家长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评价教师的优劣,教师便过分重视分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日益加重。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评估教育,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
家长的观念需要改造。应该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国,人们普遍认同“笨鸟先飞”“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等观念,所以“勤能补拙”的思想深入人心。家长们不懂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恨不得天天扎在书堆里,看到孩子玩耍便感觉学习不用功,甚至责怪学校不负责任,教师教学不认真,偷懒不布置作业或布置的太少。看不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盲目攀比,看别的家长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什么资料,看别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上什么班,不看孩子是否需要,不给孩子发展空间,还美其名曰“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校和教师的观念需要改造。当前的学校和教师,采取一切手段去实现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如升学、就业),甚至不惜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教学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对人的发展具有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发展的否定性因素。教学活动的这种双重本性迫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必须持有和投射一种反思和批判意识,在教学活动的成就和自信中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以使教学活动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克服片面性,增加全面性。学校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也不应该过分专注于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的实现而失落了人的发展的真正目标,当以人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旨归所在,将人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要使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永远从属于人的发展目标。
2.有效教学,化解矛盾
教学内容的增量与教学时间的定量的矛盾、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课业负担标准的单一性的矛盾,必须诉求于有效教学的实施,既要提高教学效率,又要提升教学价值。教师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智慧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决定着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
(1)精心备课,创造性使用教材
针对学科数量增多,教学时间相对减少的情况,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摒弃繁难偏旧的资源,删除大量重复的内容,做到该省则省,该添则添;教师也要了解研究学情,探寻重难点,对学生都已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略讲,对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做到该慢则慢,该快则快,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既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2)分层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在智力、能力、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布置不同的课业任务,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例如,对数学薄弱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性题目有针对性地为他(她)补救;而对数学尖子生教师可以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额外“加餐”,以保证让他(她)“吃饱”。这样,就不会出现“数学底子薄而语文英语特好的学生与数学特好而语文英语特差的学生的作业分配完全一样”的现象,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课业负担标准的一刀切的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归因:减负遭遇多重困境
1.国家和政府赋予学校的素质教育使命与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利益诉求的矛盾
课业负担的直接承担者是学生,从主观意愿上讲,学生都不愿意承担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从客观上分析,为了学有所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成就大学梦,大多数有希望的学生都会承担自己所能承担的最大限度的负担。家长更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升学,为未来取得一定的成就、收入、财富和地位打下基础,取得就业和发展的竞争优势。
国家和政府对课业负担的态度是鲜明的,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采取各种措施坚决制止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存在。学校和教师一方面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实现自身利益,又必须尽力满足“顾客”——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利益诉求。天平的一端是高考——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诉求,另一端是素质教育——国家和政府赋予的教育使命,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和政府之间的中介者也是无法把握,只能是任学校在两者之间竭力寻求妥协。由此形成的学校的部门利益和教师的个体利益诉求与其肩负的教育使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始终减而不轻的尴尬局面。
2.教学内容的增量与教学时间的定量的矛盾
教学内容的增量表现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增加、教材内容的拓广延伸。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意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除了要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还要增设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使课程门类和内容增加。新课程主张“大教材观”,认为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部分,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大量资源,充实教科书上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切合实际、联系生活,导致实际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教学计划预先安排的内容。
教学时间的定量表现为:课时数的确定性、每节课时间的确定性。我国实行学年制,每学年两学期,除寒暑假外,每学期学周数基本在18至22周之间。课程标准对各学科的周课时数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中小学的每节课时间规定为40分钟。这就决定了各学科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
这里显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学科数量和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时间却不增,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要么加重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要么利用节假日补课增加教学时间。此外,新课程倡导课堂的开放性和教学的生成性,主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些势必影响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用于学生活动探究的时间多了,用于新知传授的时间少了,教学进度也跟着变缓了。但是教学计划安排却不容许将教学进度过于滞后,这些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延伸至学生的课余时间,蔓延至非正常教学日。
3.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课业负担标准的单一性的矛盾
学习负担是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量的大小、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形成的一个综合性主观感受。一般认为,上课时间过长,作业过多,学习难度过大,则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短,作业量过少,学习任务过轻,学习难度过低,则学习负担过轻。但对于上课时间长短的把握、作业量多少的掌握、作业难度大小的认定,无法形成一个普适性的量化标准,因此,学习负担存在着不确定性。然而对于学业负担轻重各地却有着规定性的标准。如山东出台中小学生减负细则,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高中各年级不超过2小时。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方面有短处,比如在思维类型上,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精于计算,有的长于记忆。尤其在班级人数较大的情况下,学生差异的情况会更大。而山东省规定的小学生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小时,初中生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这个标准是怎么制定的呢?学生能力不同,处理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不一样,老师布置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而有的学生2个小时还完成不了。以前者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并不重,而以后者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却过重了。再者,对于初中这一个半小时的作业又是如何分配到各学科的呢?数学底子薄而语文英语特好的学生与数学特好而语文英语特差的学生的作业分配完全一样合适吗?优等生与学困生的作业量完全一样合适吗?因此,课业负担量标准的单一性与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是减轻课业负担过程中遭遇到的又一大困境。
试解: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1.改造观念,统一思想
观念是活动的先导,要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确立科学的观念至关重要。当前,社会基于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校的优劣,学校为了迎合社会、家长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评价教师的优劣,教师便过分重视分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日益加重。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评估教育,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
家长的观念需要改造。应该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国,人们普遍认同“笨鸟先飞”“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等观念,所以“勤能补拙”的思想深入人心。家长们不懂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恨不得天天扎在书堆里,看到孩子玩耍便感觉学习不用功,甚至责怪学校不负责任,教师教学不认真,偷懒不布置作业或布置的太少。看不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盲目攀比,看别的家长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什么资料,看别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上什么班,不看孩子是否需要,不给孩子发展空间,还美其名曰“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校和教师的观念需要改造。当前的学校和教师,采取一切手段去实现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如升学、就业),甚至不惜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教学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对人的发展具有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发展的否定性因素。教学活动的这种双重本性迫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必须持有和投射一种反思和批判意识,在教学活动的成就和自信中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以使教学活动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克服片面性,增加全面性。学校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也不应该过分专注于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的实现而失落了人的发展的真正目标,当以人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旨归所在,将人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要使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永远从属于人的发展目标。
2.有效教学,化解矛盾
教学内容的增量与教学时间的定量的矛盾、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课业负担标准的单一性的矛盾,必须诉求于有效教学的实施,既要提高教学效率,又要提升教学价值。教师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智慧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决定着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
(1)精心备课,创造性使用教材
针对学科数量增多,教学时间相对减少的情况,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摒弃繁难偏旧的资源,删除大量重复的内容,做到该省则省,该添则添;教师也要了解研究学情,探寻重难点,对学生都已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略讲,对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做到该慢则慢,该快则快,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既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2)分层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在智力、能力、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布置不同的课业任务,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例如,对数学薄弱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性题目有针对性地为他(她)补救;而对数学尖子生教师可以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额外“加餐”,以保证让他(她)“吃饱”。这样,就不会出现“数学底子薄而语文英语特好的学生与数学特好而语文英语特差的学生的作业分配完全一样”的现象,学生能力的多样性与课业负担标准的一刀切的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