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我想简单谈谈我们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探索的点滴实践。主要有四点:一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二是课程建构,三是国际合作交流实践,四是问题与反思。
一、发展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
我国外国语学校创办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早在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还有刘少奇主席办公室以及宣传部、教育部等各方积极倡议和鼎力支持下,我国创办了长春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学校、天津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等七八所第一批外国语学校,文革前发展到11所,文革后恢复了上述中除北京外国语学校外的7所,我们厦门外国语学校应该是第8所,是改革开放后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当时叫“厦门市英语中学”,1992年经上级部门批准改为现名“厦门外国语学校”。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比较特殊,建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等不利国际环境,国家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外贸政策,学校也主要教授俄语。在中苏关系出现恶化甚至决裂前夕,国家考虑到要打开外交新局面,需要培养大量懂外语的外交和外贸人才,因而创办外国语学校。当时,全国几所大城市依托外国语学院(大学),挑选出了一批“根正苗红”的小学生,集中到外国语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到大学进行“一条龙”培养。那时的培养目标是“外语水平较高,一般文化知识较好”。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培养目标调整为“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
我们厦门外国语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就以改革开放后的新思想指导办学。厦门特区是1981年设立的,我们学校同一天被批准创办,因此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应改革开放之运而生,顺时代发展之势而长”。1982年秋季开学,我们招收了初一两个班80人,到88年高三毕业的时候是78人,其中两个出国了。经过33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现在我们有初、高中两个校区,有86个班,共4300多学生和360多名教职员工。每年我校高三毕业生通过国内高考、提前保送进入“985”“211”等名校、直接申请国外著名大学留学这三个途径100%升学深造。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家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了,所以学生出去交流的机会特别多,眼界也开扩了,我校提出了“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办学理念。最近,借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总结外校50年办学经验之机,我校在教育部指导下做了一个课题,经探讨研究总结提出外国语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24字新标准:“爱国文明、外语突出、学业优异、素质全面、能力卓越、身心健康”。
二、构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课程体系
首先是突出外语课程。我们目前开设有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语种,到2020年,我们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开3至4门基本通用语种。
其次是构建课程体系。我们把高中生要学习的八大学习领域根据课程分为五个类别:基础课程、外语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和特选课程。在学好基础课程和外语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发展潜质和国际化人才要求,自愿选择学习以下六大课程体系之一:以国内升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外语专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海外升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中外合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孔子课堂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此外,我们还依据学校发展需要适度引进了一些国外课程以及学生实践类的课程,这一类课程主要以社团的形式存在。我们现有近50个社团,有些社团的活动成果相当不错,对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领导力的国际化人才很有帮助。
三、 国际合作交流实践
我校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一是建立了21所国外姊妹校;二是自2009年秋季起开办了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已有两届毕业生,取得了初步成果;三是积极参与国外汉语推广,在美国新泽西州林登高中开办了孔子课堂;四是与一些国外机构开展语言教学合作项目,如,德语DSD项目等;五是筹备申请获准招收海外国际学生,开展海外国际学生学历教育;六是积极开展国际师生交流,每年我校与国外学校师生交流人数多,频率高,国别多,地域广。例如,我们曾一次接待200多名菲律宾华裔子弟,他们在我校学习了将近两个月。
在培育国际化人才方面,应该说我们还是做了不少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南洋理工大学就以我们赵继容校长的名义设立奖学金奖励我校在南洋理工就读的优秀学生;再比如,我们每年都有上百人直接申请国外名校就学,有的获得全额奖学金。此外,我们的学生还参加了耶鲁大学美国青年政治家领袖夏季学院、亚洲青少年论坛、美国斯伯莱托艺术节交流活动等各种国际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同时,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给主办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际交流让师生游历了许多国家,也观察、比较了许多国家,师生们在心中切实感受到中国的确已作为一个大国正在崛起,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崛起。现在,全球前十名的大学里都有我校校友刻苦求学的身影。
四、 问题与反思
本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国际化提得非常多,回顾反思探索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要贯彻好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规划纲要》把“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作为定语,规定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这个规定是十分科学的。它为我国学校教育如何融入国际元素及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要正确理解好目标和要求。“通晓国际规则”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清晰的国际“游戏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在通晓现有的国际规则、国际公约的前提下,参与我国多边外交外贸活动;合理利用现有的国际规则为我国利益服务;在遵守现有国际规则前提下,与国际社会一起,根据公平正义的原则,改变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共同制订新的国际规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里“通晓”是前提,只有通晓才能准确地遵守;只有“通晓”,才能合理利用规则,为我所用;只有“通晓”,才能了解现有规则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正。 “参与国际事务”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参加多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事务的能力,尤其是在高层次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为我国争得话语权、引领国际事务的发展。
“参与国际竞争”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反映了宽领域、全方位的竞争,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的人才不仅要能够紧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更要以自己的原创性、独创性的科技成果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保证我国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利益。
以上是我们对《规划纲要》中有关国际人才培养的文本解读,如果比较合适到位,那么我们在教育国际化这一方面的实践就会走得比较稳,比较顺,不会折腾。
第三,要纠正对目标和要求的误解,并予以高度重视。在这些年的实践当中,我们认为有三个误解要大家来共同正视并加以纠正:一是认为只要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就是国际化人才,二是认为只要是西方化的人就是国际化人才,三是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国际化教育。精通外语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但是如果把之作为唯一条件,忽略对各种外国文化内涵的判断、甄别和取舍,忽视语言之外的知识才能,忽视人的素质和品德,则很容易受到外国文化的同化,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因此这种泛外语化的人才观念是不可取的。我们说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有现代文明的气质和形象,这种气质既包含华夏文明的凝结,也有与人类其他文明的融合,这种文明气质应该是神与形的统一,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只注重形,即外在的形象,忽略了神,即价值观的塑造,只会培养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灵魂的美丽躯壳。可见,国际化人才首先是要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魂和中国心,全盘西化的人才观既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自身的成长。
根据对国际化人才的界定,我们培养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善于学习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还要承担起一项重大历史责任,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宣传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摒弃文化虚无主义,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教育”,殊不知词序的变化,反映出两个根本不同的内涵。“教育国际化”是指我国教育在国家意志的指导下的对外开放,以我为主,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理念、课程、教学法,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国际化教育”却是忽略国家意志的指导,不加甄别地盲目照搬外国教育理念、课程等,导致国家指导在教育中的缺失。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高中实施国际课程,要加强准入审核。高中开设国际课程,本地课程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四门课程应为必修科目。实际上,这就是对“国际化教育”认识的纠正。
我就与大家分享这么多,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编辑 潘雅
大家下午好!我想简单谈谈我们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探索的点滴实践。主要有四点:一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二是课程建构,三是国际合作交流实践,四是问题与反思。
一、发展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
我国外国语学校创办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早在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还有刘少奇主席办公室以及宣传部、教育部等各方积极倡议和鼎力支持下,我国创办了长春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学校、天津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等七八所第一批外国语学校,文革前发展到11所,文革后恢复了上述中除北京外国语学校外的7所,我们厦门外国语学校应该是第8所,是改革开放后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当时叫“厦门市英语中学”,1992年经上级部门批准改为现名“厦门外国语学校”。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比较特殊,建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面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等不利国际环境,国家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外贸政策,学校也主要教授俄语。在中苏关系出现恶化甚至决裂前夕,国家考虑到要打开外交新局面,需要培养大量懂外语的外交和外贸人才,因而创办外国语学校。当时,全国几所大城市依托外国语学院(大学),挑选出了一批“根正苗红”的小学生,集中到外国语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到大学进行“一条龙”培养。那时的培养目标是“外语水平较高,一般文化知识较好”。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培养目标调整为“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
我们厦门外国语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就以改革开放后的新思想指导办学。厦门特区是1981年设立的,我们学校同一天被批准创办,因此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应改革开放之运而生,顺时代发展之势而长”。1982年秋季开学,我们招收了初一两个班80人,到88年高三毕业的时候是78人,其中两个出国了。经过33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现在我们有初、高中两个校区,有86个班,共4300多学生和360多名教职员工。每年我校高三毕业生通过国内高考、提前保送进入“985”“211”等名校、直接申请国外著名大学留学这三个途径100%升学深造。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家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了,所以学生出去交流的机会特别多,眼界也开扩了,我校提出了“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办学理念。最近,借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总结外校50年办学经验之机,我校在教育部指导下做了一个课题,经探讨研究总结提出外国语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24字新标准:“爱国文明、外语突出、学业优异、素质全面、能力卓越、身心健康”。
二、构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课程体系
首先是突出外语课程。我们目前开设有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语种,到2020年,我们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开3至4门基本通用语种。
其次是构建课程体系。我们把高中生要学习的八大学习领域根据课程分为五个类别:基础课程、外语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和特选课程。在学好基础课程和外语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发展潜质和国际化人才要求,自愿选择学习以下六大课程体系之一:以国内升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外语专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海外升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中外合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孔子课堂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此外,我们还依据学校发展需要适度引进了一些国外课程以及学生实践类的课程,这一类课程主要以社团的形式存在。我们现有近50个社团,有些社团的活动成果相当不错,对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领导力的国际化人才很有帮助。
三、 国际合作交流实践
我校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以下渠道:一是建立了21所国外姊妹校;二是自2009年秋季起开办了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已有两届毕业生,取得了初步成果;三是积极参与国外汉语推广,在美国新泽西州林登高中开办了孔子课堂;四是与一些国外机构开展语言教学合作项目,如,德语DSD项目等;五是筹备申请获准招收海外国际学生,开展海外国际学生学历教育;六是积极开展国际师生交流,每年我校与国外学校师生交流人数多,频率高,国别多,地域广。例如,我们曾一次接待200多名菲律宾华裔子弟,他们在我校学习了将近两个月。
在培育国际化人才方面,应该说我们还是做了不少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南洋理工大学就以我们赵继容校长的名义设立奖学金奖励我校在南洋理工就读的优秀学生;再比如,我们每年都有上百人直接申请国外名校就学,有的获得全额奖学金。此外,我们的学生还参加了耶鲁大学美国青年政治家领袖夏季学院、亚洲青少年论坛、美国斯伯莱托艺术节交流活动等各种国际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同时,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也给主办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际交流让师生游历了许多国家,也观察、比较了许多国家,师生们在心中切实感受到中国的确已作为一个大国正在崛起,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崛起。现在,全球前十名的大学里都有我校校友刻苦求学的身影。
四、 问题与反思
本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国际化提得非常多,回顾反思探索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要贯彻好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规划纲要》把“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作为定语,规定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这个规定是十分科学的。它为我国学校教育如何融入国际元素及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要正确理解好目标和要求。“通晓国际规则”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清晰的国际“游戏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在通晓现有的国际规则、国际公约的前提下,参与我国多边外交外贸活动;合理利用现有的国际规则为我国利益服务;在遵守现有国际规则前提下,与国际社会一起,根据公平正义的原则,改变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共同制订新的国际规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里“通晓”是前提,只有通晓才能准确地遵守;只有“通晓”,才能合理利用规则,为我所用;只有“通晓”,才能了解现有规则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正。 “参与国际事务”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参加多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事务的能力,尤其是在高层次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为我国争得话语权、引领国际事务的发展。
“参与国际竞争”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反映了宽领域、全方位的竞争,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的人才不仅要能够紧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更要以自己的原创性、独创性的科技成果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保证我国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利益。
以上是我们对《规划纲要》中有关国际人才培养的文本解读,如果比较合适到位,那么我们在教育国际化这一方面的实践就会走得比较稳,比较顺,不会折腾。
第三,要纠正对目标和要求的误解,并予以高度重视。在这些年的实践当中,我们认为有三个误解要大家来共同正视并加以纠正:一是认为只要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就是国际化人才,二是认为只要是西方化的人就是国际化人才,三是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国际化教育。精通外语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但是如果把之作为唯一条件,忽略对各种外国文化内涵的判断、甄别和取舍,忽视语言之外的知识才能,忽视人的素质和品德,则很容易受到外国文化的同化,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因此这种泛外语化的人才观念是不可取的。我们说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有现代文明的气质和形象,这种气质既包含华夏文明的凝结,也有与人类其他文明的融合,这种文明气质应该是神与形的统一,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只注重形,即外在的形象,忽略了神,即价值观的塑造,只会培养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灵魂的美丽躯壳。可见,国际化人才首先是要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魂和中国心,全盘西化的人才观既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自身的成长。
根据对国际化人才的界定,我们培养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善于学习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还要承担起一项重大历史责任,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宣传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摒弃文化虚无主义,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教育”,殊不知词序的变化,反映出两个根本不同的内涵。“教育国际化”是指我国教育在国家意志的指导下的对外开放,以我为主,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理念、课程、教学法,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国际化教育”却是忽略国家意志的指导,不加甄别地盲目照搬外国教育理念、课程等,导致国家指导在教育中的缺失。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高中实施国际课程,要加强准入审核。高中开设国际课程,本地课程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四门课程应为必修科目。实际上,这就是对“国际化教育”认识的纠正。
我就与大家分享这么多,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编辑 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