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成长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及发展性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任务驱动、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建构与提高,促进人才成长。
  关键词:人才培养;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28-03
  我国自2002年起已经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也都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等),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与生活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其深度与广度逐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要求与新目标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环境下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促进人才成长。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1. 基础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具有文化教育意义;二是在面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其未来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 技术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操作性和工具性,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在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适应性,适当关注前沿技术,如机器人技术及物联网技术,提升技术应用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综合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习内容之一,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超越封闭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固定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与其他学科课程结合起来,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帮助学生建构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4. 发展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信息技术活动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的体验、理解、决策、评价等认知活动为基础,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不仅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检索信息、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传输共享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二、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更新不及时与脱节的问题
  相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存在更新不及时与脱节的问题。一方面,教材的更新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如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所涉及的操作系统及相关系统工具,有的以Window XP为例,而Windows XP已经被微软公司宣布停止服务,并且Windows XP的操作界面及其工具如资源管理器、画图等与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系统相差较大,学生在学完教材中的知识后,面对更新的同类知识有时却无从下手,难免产生“学习无用”的感觉。另一方面,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存在脱节情况,知识点难度的跨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已有知识相关联,从而使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2. 教学内容局限性强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旧以教材为主,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中有关系统与工具软件的理论与操作部分,教学内容相互之间并无太多联系,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局限于教材中的单元练习上。对于学生而言,在信息技术课上仅仅是机械地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练习,学生自身难以将所学内容连贯起来,从而无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实践中,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更不用说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照本宣科的教学对其实用性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3. 教学模式单一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听、练”为主,最后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单向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上课时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亦步亦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差异,对于同样的知识,可能有些学生觉得简单,而有些学生觉得困难,一概而论的教学模式既使一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轻视的感觉,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颓丧的感觉,从而导致较差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开展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同样重要。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教师的“教”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学”有着很大的限制。   三、网络环境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首先,对于教材而言,互联网上能够提供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弥补教材更新速度的不足。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需要讲授的内容与实时更新的知识相结合,再传授给学生,从而保证学生学到“不落伍”的知识。其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教师可以从更为宽广的角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整,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连贯起来。最后,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网络交流工具等,教师可以选择更为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与“学”相得益彰,从而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 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一改传统课堂中“灌输者”“讲授者”的角色,而更多地倾向于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因其实用性与技术性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环境、教师自身特长和社会背景,灵活多变地设计融合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一系列任务,任务应具有层次性,形成由易到难的阶梯状任务系统。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阶段,教师可以发布“母亲节的问候”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母亲节当天通过自己家庭的电脑为母亲送上节日的问候,具体任务如下:(1)利用画图工具画一幅生日快乐的图片;(2)从网上下载生日歌(或者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所唱的生日歌);(3)将电脑的开机音乐设为下载的歌曲;(4)将电脑桌面背景设为自己画的图片。任务的目的是让母亲在打开电脑时自动为其送上节日的问候。这一任务,包含Windows系统的操作设置、画图工具的使用、网络的使用等。不仅将教材中不同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合,更通过任务将书本知识、实际应用以及情感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并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受到了教育。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 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并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方式,妥善运用网络资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规律。“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研究和学习,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在创设的情境中作为引导者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更要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作为参与者来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料,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以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诱惑”,初步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或从网上搜集资料,找出生活中有哪些诱惑是积极健康的,又有哪些诱惑是具备危害性的;然后进一步要求学生找出那些不良诱惑是如何害人以及为什么会危害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抵制和远离不良诱惑,进而逐步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并在分析问题、整理资料、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自身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或学习目的组成学习共同体,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通讯工具交流观点,学生彼此交互和协作,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又能够为学生进行协作信息的交流提供多种支持,使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在“协作学习”中,参与协作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他们需要发挥自身的认知特点,借助网络及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并与协作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流观点,互帮互助,共享集体的智慧,从而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以“我所喜爱的经典电影”为主题在班级中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活动,根据电影的类别(如战争题材、喜剧题材、纪实题材等)划分小组,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各个小组最终以作品的形式总结展现出“我所喜爱的经典电影”为何经典(如电影的人文性、社会性、技术性等方面)。这一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展示与共享信息的能力,并亲身体验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更培养了学习者为完成任务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协作学习中,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并最终达成一致,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与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不能只着眼于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及发展性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实施“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信息技术是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互助、共同进步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均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这三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钟柏昌,李艺.工作主线: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2]罗玉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2009(03).
  [3]刘宇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1(10).
  [4]陈小辉.试论信息技术教学中“全面关注理念”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0(09).
  [5]任英杰,戴心来.网络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6]黄曦煜.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2012(03).
  [7]田华.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8]张宝丽.基于校园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9]杨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10]杨俊耀.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教学程序的设计[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方法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PCNL治疗,B组45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
摘 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了陈旧的教学模式,没有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导致最终的英语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通过翻转传统的课堂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时间。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英语;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39-01 
摘 要:习作教学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习作成为一种乐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愿意动笔习作,养成自觉习作的习惯。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习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32-01  传统的习作教学,经常让学生无话可说,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压力,习作变成了一种负担,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习作失去
摘 要:在中学阶段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阐述了在高中体育中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终身体育;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94-01  当今,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现代企业对会计的要求是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并重的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通过调研和访谈,调研高职会计专业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基于职业情景的高职会计
摘要:营养保健课是幼专生重要的专业理论课之一。但有的学生存在厌学现象,有些学生只为考分合格,没有真正为幼儿、为自身健康而学习。这造成幼教机构中一些幼儿教师主观上不重视幼儿保健,能力上不能解决突发事件和保健问题。要通过对幼专生学习本课程情况的调查,分析其原因、探究解决策略,为幼专学校解决厌学困境、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专生;厌学;实效;优秀人才  幼专生将承担我国人才培养的最基础工作,
摘 要:新媒体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卫星为媒介,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传播方式具有专业性、个性化等特点,为高校大学生带来全新虚拟生活体验,同时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文章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结合新媒体特点,提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