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子思想与道家庄子学派关系考辨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缺乏详细记载的学者的思想,囿于材料和认识水平,很容易出现执其一端而以为得其真谛的看法。我们只有将零星片段进行综合考察,将有限材料与当时情况系统比较,从思想史的整体视角来把握零星记载,才能对缺乏详细记载的学者的思想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根据同时代人的看法,陈仲子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思想中有墨家和道家节俭原则,以及“亡亲戚君臣上下”的道家、墨家思想,还有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大体来说,陈仲子的思想近于道家的庄子学派,兼有墨家、农家的成分。陈仲子所提倡的注重个人品德、节俭、自食其力、同情贫贱者、追求自由、顺应自然、
其他文献
历来被视为“感性”“非功利”“纯形式”的“审美”如今竟进入了它曾试图超越的“经济”。这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久远的哲学性变革已经浮出水面,既是伦理学的,也是本体论的变革。它意味着,不仅第欧根尼和伊壁鸠鲁所提倡的那种做减法的幸福哲学被颠覆了,就连亚里士多德和斯宾诺莎所寄托的精神性的满足,也被戏剧性地物化并加以贩卖了。这是昔兰尼学派全面翻身的年代。更有甚者,这是对传统主流本体论的逆转,“感知”化蝶成了存在,“表象”构筑了新的“世界”,人从“物”的时代,进入了“体验”的时代、“审美”的时代。这也出
摘要:地方文献是当地文化历史的传承媒介,在公共图书馆工作中,地方文献服务是重要的专业服务之一,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重新分析地方文献服务策略和方法,找准定位,提高地方文献服务水平。加强地方文献服务体系建设,不管是对读者还是图书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在合理的服务体系框架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地方文献;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作为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休谟问题”的提出缘起于17世纪道德哲学领域兴起的一场关于道德起源的论争。自“休谟问题”被提出以来,学界主要从内涵界定和路径破解两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直至今日“休谟问题”仍然无解。究其根源,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囿于传统知性思维方式的局限而仅仅将“休谟问题”理解为一个纯粹的认识论问题,却忽视了其实质上是一个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实践论问题。因此,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对“休谟问题”进行审视就成了“休谟问题”研究的必然进路。
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的昙花一现在打通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摊贩治理问题的反思。摊贩空间伴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以及治理理念的更新呈现出反复式发展的特征,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理性主导的正规化实践,另一方面是由于治理有限性导致的再度非正规化。摊贩空间的弹性化体现了空间活力诉求与提升城市品质之间的矛盾,经过治理的、有品质的摊贩空间出现低活力的现象;而高活力的流动摊贩往往具有低品质的特征。不适当的空间干预造成了摊贩空间活力与品质的二律背反现象,减少流动性、增加固定性的正规化治理实际上是对城市品质的误读。活力与品质矛盾的调
对黑格尔哲学史观的讨论,不宜将他的个别断言抽象出来进行所谓重构论证或批判分析,而是必须到他的体系内部把握其哲学史观的基础问题.本文认为,黑格尔哲学史观在他的体系内的
农民家庭返乡创业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农民家庭返乡创业退出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农民创业行为,为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数据及其分析表明:子女的外出务工经历会促进创业退出,包括创业的主动退出和失败退出;父母的外出务工经历则对创业退出不存在显著影响;父子共治会弱化子女外出务工经历对创业失败退出的影响。为此,建议加强返乡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重视年轻人在返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创业家庭成员之间的携手共同参与,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人与食物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衍生物。明清时期,受区域社会资源禀赋的影响,华北地区贫民素有“糠菜半年粮”的饮食传统与食物观念。特别是在发生灾荒后,民众会食用平时不常吃的一些动植物。缺少这种饮食传统的地方则会将之视为非常时期的食物,体现了这些食物的时间性、区域性、阶级性特征。民间积累了一定的采集、食用此类植物的经验性知识。晚清以来,随着西方植物学、营养学知识的传播,民众对于野生植物的食用价值有了科学的认知。抗战时期,此类救荒食物被冠以代食品的称谓,中国共产党采取由政府进行组织动员,科学合理地指导民间采
目前学界对于古典山岳舆图的个案研究成果颇丰,但从历史角度综合分析山岳图绘传统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拟系统整合目前可见山岳相关舆图与文献资料,分析各历史阶段山岳舆图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探究不同类型图像的空间构建和观念表达方式。文章认为,中国古典山岳舆图起源于先秦“允犹翕河”传统,最早是服务于礼乐文明的政治、军事、文化需求。在之后的发展中,山岳专图出现,并逐渐分化出行政类、宗教类和名胜类等多种类型,山岳舆图在图绘模式和视觉表现上各有差异,反映出丰富多样的观念世界。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做出了实显性意义上的现象学突破,但是这样的一种突破不仅在胡塞尔看来,而且在德里达、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看来,是不足的或者是成问题的.那么,问题的关
空间美学绝非仅限于审美和文艺领域的知识资源,更是与广泛的社会学、政治学、意识形态等理论进行融合,成为独特的“美学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参与文化反思和资本主义技术批判活动。现代空间本体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息息相关,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空间的理论发掘,到新马克思主义对主体异化生存状况的批判,都凸显出浓厚的空间批判特质。在空间文化批判的进程中,空间自身的审美感性元素与审美符号形式逐步凸显,并将地缘政治学、空间压缩、空间流动等因素纳入美学领域,塑造出空间美学的流动性、公共性话语形态。空间美学立足于“微观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