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给予性相关论文
卢卡奇严厉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困境,要求在主客体的原初的同一性中重构对象性形式。与他的物化批判相似,超越论现象学......
文章围绕现象学能否作为第一哲学这一热点问题,展现了多米尼克·雅尼科、马克·里希尔与让-吕克·马里翁之间的争论。雅尼科忠实于......
马里翁认为,在现象学发展史上出现过两次还原和三条原理,但仍遗留下来大量棘手的问题和内在的困难,为此必须进行第三次现象学还原......
对于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面临的理论困境,存在两种典型的解决路径:笛卡尔式道路和生活世界式道路。前者难以避免唯我论的指责,后者......
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是一种非对象性的艺术创作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的问题。直观相继而来的被给予性,并非所有的被给予性都绝对的通......
让—吕克·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新生代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三、四个现代哲学史家之一。此外,他还是德里达之后......
着眼于意向性的敞开性维度,海德格尔将《逻辑研究》中被理解为充实上的一致性的存在概念诠释为去蔽,以此获得了被胡塞尔在认识论研......
单纯从论辩的角度很难判定"濠梁之辩"中庄、惠言论的高下。庄子在论辩中的最后陈词有着深刻的思想启发力,这种思想启发力远远超过......
在奠基性的纯粹意识、交互主体性和绝然明见性问题上,胡塞尔突破了笛卡尔的"我思"哲学的限度,复兴了哲学作为严格的自身负责的科学......
马里翁在其著作中对胡塞尔的“一切原则之原则”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方面,他指出该原则解放了现象性。另一方面,他也指出该原则使得直......
胡塞尔《逻辑研究》的突破究竟是什么,是一个富于争议性的话题。海德格尔、德里达和马里翁从各自的现象学出发,把这一突破分别解释......
现象学的最终抱负是重建第一哲学。胡塞尔曾试图以超越论现象学这一经典现象学的形式实现这一抱负。但马里翁认为,经典现象学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