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承载数学课堂情境的“魅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功的数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丽”共“魅力”一体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
  [关键词]情境;美丽;魅力;彰显;有效;催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说明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枯燥的算理、单调的数字变得更加灵动、鲜活,为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但是,由于对新课改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就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说,只求热闹而与认知基础脱节、耗时多收效少、过于追求贴近生活而削弱数学思维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时有发生,结果是课堂热闹了,学生开心了,但教学的本质却淡化了,美丽的形式缺乏内涵的魅力支撑,使教学行为显得僵硬和肤浅。因此,我认为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追求形式的“美丽”,更要注重内涵的“魅力”,使得“美丽”共“魅力”一体。
  
  一、情境的创设——准确彰显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数学与有趣的情景相联系进行学习的目的依然是学习数学,是为了让他们在现实、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学数学,而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变得有趣和热闹,因此,选取的生活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既关注生活现实,尽量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富有挑战性,更要尊重数学的本质,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要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体会感悟到数学源自生活,最终回到生活的理念,将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机整合。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我创设了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是幾月几日?(生答略)我校的艺霖和张哲同学去年7月份被抽到省青少年羽毛球队集训,这俩好朋友被分到了两个队,他们好不容易在8月1日这一天聚到了一起,两个好朋友痛快地玩了一天,分别时,他们相约再次相聚,但是要相聚必须要两个人都休息才行。艺霖说:“我每训练5天休息1天。”张哲说:“我每训练3天休息1天。”两个好朋友挠着头,一时搞不清哪天两人都休息,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自觉地在小组中展开了探究活动,他们有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日历圈一圈,有的画出表格来找一找,有的静静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小组内自发地讨论起来)
  生1:艺霖的休息日是这些号:6,12,18,24,30
  生2:张哲的休息日是这些号:4,8,12,16,20,24,28
  生3: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是;12,24
  师:他们最早的共同休息日是哪一天?如果不一一列举,你能很快算出他们的共同休息日吗?
  接下来在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中,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样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借助“日期”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形成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有趣且现实的情境中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
  
  二、情境的深入——有效提供探究、合作与实践的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环境、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就要求所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能因过分追求有趣的情节而设计复杂、耗时的情境,因为学生的新鲜好奇感,如果流连往返于情境的表面形式,不能很好地回到数学问题上来,这时创设的情境不仅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造成主次不清,还会扰乱学生思维,出现选择性偏差。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对现实中的相关素材进行提炼,删去多余的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增添必要表达的内容,突出知识点和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很快进入状态,直奔主题,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4"N境:课始,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截标准的圆柱形萝卜(经事先修理),然后用刀子沿四周削成了一个圆锥形,让学生猜想削成的圆锥和原来的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测1/2,1/3,1/4的都有,我没有急于肯定其中任何答案,只反问了一句“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将学生引入小组合作操作验证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大小不一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度量沙子的体积,学生一番不亦乐乎的忙碌后交流达成共识: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我不置可否,又让小组之间交换圆锥形容器重新操作,不时有学生惊讶地叫起来:老师,我们组的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看到学生陷入了困惑,我再次追问:到底什么样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才有1/3的关系呢?
  经过这一步步设疑、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接下来,分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研究圆锥体积公式成因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关注最终的答案,而是关注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想、方法来思考,于变化、发展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轻松地在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顺利突破了。
  
  三、情境的转移——致力催生预设与生成的灵动结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我认为,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应该是在生动的情境中,蕴涵着一些有思考力度的数学问题。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只能停留在情境的表面,而不能进入数学的实质性领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那么这种情境在教学中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问题,不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受力去用于发现学习情境与所要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思考性教学,预设的问题和生成的疑问在自然的情境中有机结为一体。我在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从学生们都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人手,让学生了解曹冲用石头替换大象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体重这一故事情境,引出了“替换”这一关键词,再借助图片的直观呈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一下子就被激活了,然后我出示了例题,但掩去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一条件,让学生发现情境中缺少条件并补充条件,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就自然聚焦到大杯和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上,把两种物体统一成一种物体,使替换策略呼之欲出。至此,学生不但从心理上做好了后续学习的准备,而且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四要素的第一要素一“认知资源”。也许有人要说,这样的情境引入有先入为主的弊端,其实只要我们把握好尺度,适度培植新知的生长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益的,而且这样的直观情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有句话说得好:教育就是专为那些发展得并不是很充分的人而存在的。
  实践证明:有价值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因此情境的创设既要有生动的情节,有趣的活动,又要有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又要紧扣学习主题,在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感悟的前提下,从数学知识本身人手,用有效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既体现数学价值,又兼顾人文关怀,让学生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真正使数学课堂情境“美丽”而不失“魅力”。
其他文献
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摘 要】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挫折教育,在“吃苦”中磨练自己,培养学生既敢于参与竞争,又善于竞争,在竞争中增强耐挫能力,具备输得起、能吃苦、不屈服的优良品质,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挫折,做到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从而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信心和能力,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  【关键词】吃苦磨练 培养 耐挫能力    人生的道路是不可能永远平坦的、一帆风顺的。人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学生从小就要面对各种各样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这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网络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访问遍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资源,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固定、单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架起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
良好的班集体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这样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只有在集体中,才可以有个人自由。”这说明了创建优秀班集体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优秀的班集体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好场所。因此,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首先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作为引导    争创一个优秀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身教重于言教。班主
凡有领导的领域,就有秘书辅佐的身影。文秘专业是涉及社会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的一个专业。文秘人员肩负着辅佐领导科学决策和组织实施决策的重要职责,是领导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因此,培养合格的秘书人才,是我们职业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国家的兴旺与发达,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因此,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正直的人,拥有正直的人所具备的基本情感素质,对文秘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秘书工作,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情感性,二者是统一的。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由此可见,不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小学生的情感更具感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优化教学
[摘要]  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命题作文是先有题目,而后搜集材料写作,这似乎违背了作又先有意思情感再写作的程序。学生在做命题作文时也常常感到无材料可写,难以下笔,即使写出来也不尽人意,叶老在命题作文上有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今天看来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很有帮助,本文就命题作文中如何命题、如何写好命题作文、对作文如何进行修改等方面问题加以分析、阐述,以使对教师的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关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意义重大。本文将以小学英语课堂为研究范本,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提问策略进行诊断与分析。  【关键词】英语课堂 有效提问 诊断  【Abstract】 The inquiry on the
[摘 要]本文根据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水平的要求以及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针对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上常遇到的一些困难,提出了科学的训练方式和教学方法,并就如何加强听力教学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困难 途径 多元 思路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之所以位于其首,是因为它既是我们获得和理解语言信息,进行语言交际的首要途径,又是促进“说、读、写”3项技能发展的重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