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解读
“和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此,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端的学生得到特殊培养,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平台。“养成为先,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确立,是教育规律的投射。我们认为,小学教育应以养成教育为主。养成为先,就是把学生习惯养成放在首位,并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和谐发展是指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达到学校的全面各和谐。
在深圳湾红树林畔,有一所面朝大海、四季花开的学校——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远远望去,蓝白相间的教学楼,就像在波浪起伏的大海中远航的帆船,每到5月,那火红的凤凰花把校园点缀得分外娇美。晨起,校园里的朗朗诵读声宛如天籁;课间,喧闹的操场上,追逐奔跑的身影与安静看书的孩子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校园里学生举止文明,习惯良好,爱好艺体,乐观向上。一切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丽。
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
下沙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的公办学校,创立于1938年,前身是沙头小学。学校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最大的城中村下沙社区,城中村是下沙小学主要生源。学校将“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定为育人目标。以此为基点,全面实施“和谐教育”,建立科学、高效、民主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集教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教师团队,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搭建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平台,创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使学生个性彰显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一所学校的理念应该有延续性。下沙小学原来的办学理念是“养成为先,质量为重,全面发展”。现在所提理念“和谐发展”,既包含了全面发展,又更有内涵。这一办学理念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可。
“和谐教育”实施路径:六和六养
为了让“和谐教育”理念指导并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作,在践行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学校以“六和六养”作为“和谐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六和六养”让办学理念落地生根。
“六和”指的是和顺管理、和乐课堂、和雅师生、和泰校园、和畅家校、和美文化。“六养”,即养文雅之言、养优雅之行、养强健之体、养仁爱之心、养浩然正气、养民族精神。“六和六养”办学思路直指育人目标——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我们希望通过“六和六养”的培养路径,启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努力、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以期达成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的目标。
“和谐教育”课程体系:和雅课程
“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要落实,依靠的就是课程。我们强化对课程的管理,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以和雅为内核的课程体系(如图)。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语文课程进行主题阅读和单元整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每班每周安排了一节专门的阅读课,配备了专门的阅读教室。为此,学校购买主题阅读书籍近10万元,还购置了大量的绘本、童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中感受真、善、美。学校编写了1至6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将语文经典诵读微课程系列化,引导学生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每年都举行读书节,展示阅读成果。学校成功举办了四届“下沙小学读书节”活动。活动设有亲子故事比赛、故事大王竞赛、演讲比赛、现场作文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班级阅读PK赛等,全校同学人人参与,家长积极协助,反响很好。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养成教育三字歌》,每周拿出一课时,进行教学。音乐课乐器进课堂。对学生定期进行吹奏乐曲的考核,现在每一位学生都会吹奏1至2首歌曲,获得了音乐的熏陶。英语课木偶剧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争取到区里的公益项目,将木偶剧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美术课进行软陶制作。在四年级开设软陶制作课,美术老师指导制作工艺,学生的作品得到各界好评,并作为礼品赠送给手拉手学校。每周二、五下午全校三到六年级师生人人参与“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以做三操(运动型眼操、广播操和武术操)及绕场跑步为内容,师生在音乐声中绕着操场慢跑5圈。每年春、秋两季,学校定期举办体育节。
拓展性课程模块化推进 学校组建了口风琴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儿童剧团、绘画素描组、书法、绘画、软陶、戏剧、田径、篮球队、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观鸟小组、国际数棋、科学辩论赛组等23个兴趣队组,以兴趣队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充分发掘社区、家长资源,在二年级开设棋类课程,聘请校外资深教练免费来校教学。近年来,学校多次面向全区举行“千人器乐大合奏”活动,全校包括一年级学生,集中在操场上或齐奏或分部演奏口风琴和竖笛,展示学校音乐教学成果,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省市媒体曾对此进行专题报道。我校软陶教学在全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福田区软陶教学的一个亮点。“软陶课程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顺利通过福田区中小学校创建“学校美术特色”推动项目的验收。学生软陶作品多次参加各省、市、区级会议交流,并有多件作品被教育部、大运组委会作为礼品送给国际友人。书法班吸引了近百位学生,有两位学生作品在区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两位校数棋队的队员在区级国际数棋竞赛中获一等奖。
研究性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开发 为了建构以“自主、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师生“学和学雅”提供最宽广、最优质的平台,我们开发了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要素,推进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学校申报了区公益性课题《基于红树林构建具有下沙小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以自编的《红树林》校本教材为依托,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提高。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以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的5个探究性课题在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立项评审中均获立项,通过率100%,在福田区乃至深圳市名列前茅。我们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获得广东省第三届校本课程成果评选一等奖,学校被列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到校学习考察。 特色工作室打造特色课程 学校从规范发展步入特色发展的轨道,学校成立了八大特色工作室: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室;养成教育特色工作室;软陶教学特色工作室;乐器进课堂特色工作室;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工作室;阳光体育特色工作室;和乐课堂特色工作室;书法教育特色工作室。儿童阅读活动丰富,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深受家长好评;养成教育闻名深圳;软陶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区艺术教学特色支助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教育部教师培训项目基地;阳光体育多次被评为区、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乐器进课堂多次面向全区展示,千人乐器大合奏曾被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以“和雅”为内核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促进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落实了学校育人目标,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形成了学校的品牌特色。
“和谐教育”课堂模式:和乐课堂
“和谐教育”要求我们树立“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观念。在福田区教与学方式转变大背景下,学校在各科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彻底地由讲台上走下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协作者和指导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形成了具有下沙特色的“和乐课堂”教学模式。
和乐课堂五部曲为导学、自学、互学、展学、练学。在和乐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迅速提升,打破了旧有课堂的老师主宰局面,课堂呈现出“和谐、快乐”的良好生态和“师生都有切实成长”的价值追求。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课堂中自主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他们积极的变化,主动地认知。学校建立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的有效机制,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制度,以“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信赖、自我认同”为下沙小学好教师标准。构建和乐课堂,为我校的课堂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速了和雅教师团队的形成。
“和谐教育”育人模式:培养和雅学生
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学校以养成教育为平台,开展以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为培养现代城市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以课程养雅,教师范雅,活动培雅,评价促雅,多渠道开展养成教育,利用每一节思品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注重抓学生的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习惯。在教室走廊或校园人行道,张挂养成教育“三字歌”,并让学生会背,在实践中体会。把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法纪教育、环境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以队列广播操为突破口,抓学生的行、走、坐、立姿势,让每一个学生学会遵守秩序,并实现这些技能对课堂教学的迁移。结合“文明班”评比,学校小义工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注重家校联动:一是继续开展家访活动;二是开好家长会;三是继续举办家长开放日;四是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五是通过校园网、学校家委群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发挥家委会组织机构的力量等。通过以上作法,推动学校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教育观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的教育体系,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和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此,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端的学生得到特殊培养,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平台。“养成为先,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确立,是教育规律的投射。我们认为,小学教育应以养成教育为主。养成为先,就是把学生习惯养成放在首位,并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和谐发展是指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达到学校的全面各和谐。
在深圳湾红树林畔,有一所面朝大海、四季花开的学校——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远远望去,蓝白相间的教学楼,就像在波浪起伏的大海中远航的帆船,每到5月,那火红的凤凰花把校园点缀得分外娇美。晨起,校园里的朗朗诵读声宛如天籁;课间,喧闹的操场上,追逐奔跑的身影与安静看书的孩子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校园里学生举止文明,习惯良好,爱好艺体,乐观向上。一切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丽。
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
下沙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的公办学校,创立于1938年,前身是沙头小学。学校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最大的城中村下沙社区,城中村是下沙小学主要生源。学校将“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定为育人目标。以此为基点,全面实施“和谐教育”,建立科学、高效、民主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集教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教师团队,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搭建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平台,创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使学生个性彰显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一所学校的理念应该有延续性。下沙小学原来的办学理念是“养成为先,质量为重,全面发展”。现在所提理念“和谐发展”,既包含了全面发展,又更有内涵。这一办学理念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可。
“和谐教育”实施路径:六和六养
为了让“和谐教育”理念指导并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作,在践行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学校以“六和六养”作为“和谐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六和六养”让办学理念落地生根。
“六和”指的是和顺管理、和乐课堂、和雅师生、和泰校园、和畅家校、和美文化。“六养”,即养文雅之言、养优雅之行、养强健之体、养仁爱之心、养浩然正气、养民族精神。“六和六养”办学思路直指育人目标——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我们希望通过“六和六养”的培养路径,启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努力、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以期达成培养幸福的现代城市人的目标。
“和谐教育”课程体系:和雅课程
“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要落实,依靠的就是课程。我们强化对课程的管理,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以和雅为内核的课程体系(如图)。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语文课程进行主题阅读和单元整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每班每周安排了一节专门的阅读课,配备了专门的阅读教室。为此,学校购买主题阅读书籍近10万元,还购置了大量的绘本、童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中感受真、善、美。学校编写了1至6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将语文经典诵读微课程系列化,引导学生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每年都举行读书节,展示阅读成果。学校成功举办了四届“下沙小学读书节”活动。活动设有亲子故事比赛、故事大王竞赛、演讲比赛、现场作文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班级阅读PK赛等,全校同学人人参与,家长积极协助,反响很好。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养成教育三字歌》,每周拿出一课时,进行教学。音乐课乐器进课堂。对学生定期进行吹奏乐曲的考核,现在每一位学生都会吹奏1至2首歌曲,获得了音乐的熏陶。英语课木偶剧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争取到区里的公益项目,将木偶剧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美术课进行软陶制作。在四年级开设软陶制作课,美术老师指导制作工艺,学生的作品得到各界好评,并作为礼品赠送给手拉手学校。每周二、五下午全校三到六年级师生人人参与“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以做三操(运动型眼操、广播操和武术操)及绕场跑步为内容,师生在音乐声中绕着操场慢跑5圈。每年春、秋两季,学校定期举办体育节。
拓展性课程模块化推进 学校组建了口风琴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儿童剧团、绘画素描组、书法、绘画、软陶、戏剧、田径、篮球队、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观鸟小组、国际数棋、科学辩论赛组等23个兴趣队组,以兴趣队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充分发掘社区、家长资源,在二年级开设棋类课程,聘请校外资深教练免费来校教学。近年来,学校多次面向全区举行“千人器乐大合奏”活动,全校包括一年级学生,集中在操场上或齐奏或分部演奏口风琴和竖笛,展示学校音乐教学成果,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省市媒体曾对此进行专题报道。我校软陶教学在全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福田区软陶教学的一个亮点。“软陶课程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顺利通过福田区中小学校创建“学校美术特色”推动项目的验收。学生软陶作品多次参加各省、市、区级会议交流,并有多件作品被教育部、大运组委会作为礼品送给国际友人。书法班吸引了近百位学生,有两位学生作品在区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两位校数棋队的队员在区级国际数棋竞赛中获一等奖。
研究性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开发 为了建构以“自主、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师生“学和学雅”提供最宽广、最优质的平台,我们开发了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课程,完善学校课程要素,推进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学校申报了区公益性课题《基于红树林构建具有下沙小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以自编的《红树林》校本教材为依托,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提高。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以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的5个探究性课题在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立项评审中均获立项,通过率100%,在福田区乃至深圳市名列前茅。我们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获得广东省第三届校本课程成果评选一等奖,学校被列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到校学习考察。 特色工作室打造特色课程 学校从规范发展步入特色发展的轨道,学校成立了八大特色工作室: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室;养成教育特色工作室;软陶教学特色工作室;乐器进课堂特色工作室;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工作室;阳光体育特色工作室;和乐课堂特色工作室;书法教育特色工作室。儿童阅读活动丰富,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深受家长好评;养成教育闻名深圳;软陶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区艺术教学特色支助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教育部教师培训项目基地;阳光体育多次被评为区、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乐器进课堂多次面向全区展示,千人乐器大合奏曾被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以“和雅”为内核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促进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落实了学校育人目标,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形成了学校的品牌特色。
“和谐教育”课堂模式:和乐课堂
“和谐教育”要求我们树立“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观念。在福田区教与学方式转变大背景下,学校在各科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彻底地由讲台上走下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协作者和指导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形成了具有下沙特色的“和乐课堂”教学模式。
和乐课堂五部曲为导学、自学、互学、展学、练学。在和乐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迅速提升,打破了旧有课堂的老师主宰局面,课堂呈现出“和谐、快乐”的良好生态和“师生都有切实成长”的价值追求。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课堂中自主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他们积极的变化,主动地认知。学校建立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的有效机制,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制度,以“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信赖、自我认同”为下沙小学好教师标准。构建和乐课堂,为我校的课堂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速了和雅教师团队的形成。
“和谐教育”育人模式:培养和雅学生
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学校以养成教育为平台,开展以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为培养现代城市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以课程养雅,教师范雅,活动培雅,评价促雅,多渠道开展养成教育,利用每一节思品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注重抓学生的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习惯。在教室走廊或校园人行道,张挂养成教育“三字歌”,并让学生会背,在实践中体会。把养成教育与安全教育、法纪教育、环境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以队列广播操为突破口,抓学生的行、走、坐、立姿势,让每一个学生学会遵守秩序,并实现这些技能对课堂教学的迁移。结合“文明班”评比,学校小义工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注重家校联动:一是继续开展家访活动;二是开好家长会;三是继续举办家长开放日;四是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五是通过校园网、学校家委群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发挥家委会组织机构的力量等。通过以上作法,推动学校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教育观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的教育体系,形成强大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