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怎么掌握英语这个很热门的武器?实践证明,用美国式方法学习比用英国式方法学习效果好。应当对时下仍占主流地位的英式教学方法进行纠正,推广美式英语学习法
中国近30多年来最热门的课程首推英语,学生在校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学习,甚至毕业后还要报各种英语班去学习。大范围地、总体地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是极其低下的,付出的成本与学到的英语应用能力极其不成比例,“哑聋英语”占比超大。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听的部分占45%,说为30%,读占16%,写只有9%。学以致用,课程叫“英语”而不叫“英文”,也正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学了多年,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结果日常不能用英语与老外沟通,最后很多人把英语还给老师了,真是浪费极大,可悲又可气!检讨起来,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用英国式方法教英语和学英语”。
顾名思义,“英语”是发源于英国的语言,用英国式方法最正宗。近30多年来,主导中国学校英语教学者如著名的陈琳教授等人,基本都是用英国式方法教英语。中国人学英语是把英语当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的;英国不是移民国家,到那里学英语的外国人多是成年人,所以英国式把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来教学的方法,是针对成年人的,例如在开始不久就让学习国际音标、语法之类,学成了“英文”而不是“英语”。陈琳教授近年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谈到中小学英语新课标时说:“我们(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如用英语说唱、玩演、做游戏,而不是刚一接触英语就讲授大量的语言理论,这一点是以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有两个词概括当时的英语教学:‘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我们要打破这种现象,就要坚持实践第一。”
陈琳教授还谈到,新课标“还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很对,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实践,首先要求能通过学习掌握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如果我们学了很多年,却还无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一般的口语交流,那教和学的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在理论上,我们从鲁子问教授所著《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中看,其主张也是要把英语首先当成工具来掌握,否则,就不必进行什么“真实任务教学实践”,完全可几十年一贯制还走老路教学好了。
英语教学实践中,前些年肯定是没有“坚持实践第一”和注意“工具性”,例如教学那毫无用处的What’s this? It’s a jeep.之类(这是“疯狂英语”的推广者李阳先生所嘲骂的经典实例之一),近年来在很多地方也很难说是“坚持实践第一”和“工具性”,例如很多过了四六级者不能与英语国家来的老外口语交流,甚至能看外文原版书者也不能(即使从阅读看也有问题,英语科班出身的马爱农女士以翻译《哈利·波特》成为名家,而这书在英美国家只是10多岁孩子的读物,中国很多大学毕业生却并不能顺畅地阅读原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英语首先是“语”(其文字也是拼音文字),它对发音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不像汉语是言文分离(各地对同一文字发音不一却也能沟通),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必须要学得字正腔圆,否则以后就纠正不过来了或很难纠正,最后说成了 “中国式英语”甚至“中国某地的英语”,别人根本就听不懂,自己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信心和兴趣,终于是不得不与英语告别。
实践经验表明,英语需要学得,更需要习得;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其他成年人,要学习美语——按照美国式把英语当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来学习,必可事半功倍。美国是个有很多移民的国家,为让移民及其子女较快地掌握英语,人们深入研究和开发了针对移民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学和习兼顾,以符合人自然地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来教和学。在发音上,美国式教学英语,学习的拼读方法叫自然拼音(Phonics),是按单词的发音规律来的,而非造作的什么国际音标,除了少数特殊单词,一看写法就知道读法,一会读出来就知道怎么写出来,不但发音更准,而且简单易学。在通过阅读学习上,美国式方法表现在其英语语文教材或阅读物中,从起步到流畅阅读,先是单词、短语,然后到短句、长句,再到小段落读物,然后到章节书。而且,其内容最初也多是各种生活场景和故事性的东西,能引起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共鸣和兴趣,越往后才越渐高深和远离日常生活,这就完全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自然渐进规律,春风化雨悄然润物似地就学习会了英语。
虽然我们的现实环境缺乏学英语的语境,也并非所有英语老师的发音都纯正,但现在技术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带、光盘、MP3和网络下载等途径来模拟实现,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外的发音,学习其面向实际问题时的正确的英语表达,实现新课标所谓“能用英语‘做事’是英语课程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同一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能力、学习兴趣和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那么,到哪里能找到一套丰富的阅读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益呢?让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尽情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让原来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英语阅读,通过读故事、读短剧、读科普文章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目前坊间流行的学习材料中,许多人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从美国汤姆森学习集团引进的“体验英语”,其“少儿阅读文库”部分有4大类,包含15个循序渐进的级别,难度梯度分得非常科学,很适合阅读,使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和初学英语的成人)能够有效地进行美国式英语学习,先从简单的级别读起,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提高阅读的兴趣,然后慢慢过渡到难度较高的级别;而大学教材则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成年人。这套书配有MP3光盘,可以跟着读和背诵,从而学习发音和地道的英语表达(不用太有意地再学那些烦人的语法了,我们说汉语的时候,脑子里不会去想我这样说是否合乎语法,对吧?)。
美国Rosetta Stone语言科技公司开发的学习外语软件如师通(Rosetta Stone)也非常好。传统的外语教学大多是翻译 语法教学,而这个软件的特色有两点:一是反语法教学,一是反翻译,完全没有其他语言的加入,虽然其中有语法的部分,但不会教你这个时态那个时态,只是起到类似纠正的作用。它不是高强度的那种灌输式的训练,强调的是沉浸式(它自己的名字叫动态沉浸式学习)。刚开始学的时候会很不习惯,这个软件的语音识别实际上的纠错能力相当强,零基础,不需要背语法,不需要背单词,如果你按部就班地学习两三个月,就会渐入佳境,甚至像一些人那样称赞“这软件真是神器啊”。
(作者为新疆喀什市叶城第二中学教师)
中国近30多年来最热门的课程首推英语,学生在校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学习,甚至毕业后还要报各种英语班去学习。大范围地、总体地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是极其低下的,付出的成本与学到的英语应用能力极其不成比例,“哑聋英语”占比超大。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听的部分占45%,说为30%,读占16%,写只有9%。学以致用,课程叫“英语”而不叫“英文”,也正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学了多年,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结果日常不能用英语与老外沟通,最后很多人把英语还给老师了,真是浪费极大,可悲又可气!检讨起来,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用英国式方法教英语和学英语”。
顾名思义,“英语”是发源于英国的语言,用英国式方法最正宗。近30多年来,主导中国学校英语教学者如著名的陈琳教授等人,基本都是用英国式方法教英语。中国人学英语是把英语当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的;英国不是移民国家,到那里学英语的外国人多是成年人,所以英国式把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来教学的方法,是针对成年人的,例如在开始不久就让学习国际音标、语法之类,学成了“英文”而不是“英语”。陈琳教授近年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谈到中小学英语新课标时说:“我们(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如用英语说唱、玩演、做游戏,而不是刚一接触英语就讲授大量的语言理论,这一点是以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有两个词概括当时的英语教学:‘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我们要打破这种现象,就要坚持实践第一。”
陈琳教授还谈到,新课标“还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很对,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实践,首先要求能通过学习掌握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如果我们学了很多年,却还无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一般的口语交流,那教和学的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在理论上,我们从鲁子问教授所著《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中看,其主张也是要把英语首先当成工具来掌握,否则,就不必进行什么“真实任务教学实践”,完全可几十年一贯制还走老路教学好了。
英语教学实践中,前些年肯定是没有“坚持实践第一”和注意“工具性”,例如教学那毫无用处的What’s this? It’s a jeep.之类(这是“疯狂英语”的推广者李阳先生所嘲骂的经典实例之一),近年来在很多地方也很难说是“坚持实践第一”和“工具性”,例如很多过了四六级者不能与英语国家来的老外口语交流,甚至能看外文原版书者也不能(即使从阅读看也有问题,英语科班出身的马爱农女士以翻译《哈利·波特》成为名家,而这书在英美国家只是10多岁孩子的读物,中国很多大学毕业生却并不能顺畅地阅读原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英语首先是“语”(其文字也是拼音文字),它对发音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不像汉语是言文分离(各地对同一文字发音不一却也能沟通),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必须要学得字正腔圆,否则以后就纠正不过来了或很难纠正,最后说成了 “中国式英语”甚至“中国某地的英语”,别人根本就听不懂,自己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信心和兴趣,终于是不得不与英语告别。
实践经验表明,英语需要学得,更需要习得;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其他成年人,要学习美语——按照美国式把英语当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来学习,必可事半功倍。美国是个有很多移民的国家,为让移民及其子女较快地掌握英语,人们深入研究和开发了针对移民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学和习兼顾,以符合人自然地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来教和学。在发音上,美国式教学英语,学习的拼读方法叫自然拼音(Phonics),是按单词的发音规律来的,而非造作的什么国际音标,除了少数特殊单词,一看写法就知道读法,一会读出来就知道怎么写出来,不但发音更准,而且简单易学。在通过阅读学习上,美国式方法表现在其英语语文教材或阅读物中,从起步到流畅阅读,先是单词、短语,然后到短句、长句,再到小段落读物,然后到章节书。而且,其内容最初也多是各种生活场景和故事性的东西,能引起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共鸣和兴趣,越往后才越渐高深和远离日常生活,这就完全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自然渐进规律,春风化雨悄然润物似地就学习会了英语。
虽然我们的现实环境缺乏学英语的语境,也并非所有英语老师的发音都纯正,但现在技术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带、光盘、MP3和网络下载等途径来模拟实现,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外的发音,学习其面向实际问题时的正确的英语表达,实现新课标所谓“能用英语‘做事’是英语课程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同一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能力、学习兴趣和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那么,到哪里能找到一套丰富的阅读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益呢?让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尽情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让原来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英语阅读,通过读故事、读短剧、读科普文章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目前坊间流行的学习材料中,许多人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从美国汤姆森学习集团引进的“体验英语”,其“少儿阅读文库”部分有4大类,包含15个循序渐进的级别,难度梯度分得非常科学,很适合阅读,使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和初学英语的成人)能够有效地进行美国式英语学习,先从简单的级别读起,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提高阅读的兴趣,然后慢慢过渡到难度较高的级别;而大学教材则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成年人。这套书配有MP3光盘,可以跟着读和背诵,从而学习发音和地道的英语表达(不用太有意地再学那些烦人的语法了,我们说汉语的时候,脑子里不会去想我这样说是否合乎语法,对吧?)。
美国Rosetta Stone语言科技公司开发的学习外语软件如师通(Rosetta Stone)也非常好。传统的外语教学大多是翻译 语法教学,而这个软件的特色有两点:一是反语法教学,一是反翻译,完全没有其他语言的加入,虽然其中有语法的部分,但不会教你这个时态那个时态,只是起到类似纠正的作用。它不是高强度的那种灌输式的训练,强调的是沉浸式(它自己的名字叫动态沉浸式学习)。刚开始学的时候会很不习惯,这个软件的语音识别实际上的纠错能力相当强,零基础,不需要背语法,不需要背单词,如果你按部就班地学习两三个月,就会渐入佳境,甚至像一些人那样称赞“这软件真是神器啊”。
(作者为新疆喀什市叶城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