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态生成资源 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81-0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在课堂互动中必定会产生一些小插曲,对此,我们不能机械地压制,而应充分捕捉有价值的资源,灵活调整教学预设的思路,适时将学生一些无意的插话或提问引向深处。
一天,上到有关“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课件。笔者利用课件出示了主题图:5棵玉米树,每棵玉米树上有4个玉米棒,一个猴子从最后一棵玉米树上掰下来一个玉米棒。学生看到图片都很兴奋,一双双小眼睛都盯着课件上的画面,并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笔者引导:玉米树上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学生开始积极探索问题且很快列出了算式:5×4-1=19、4×4+3=19。正当笔者想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时,突然,一名学生大声问:“为什么小猴只摘一个玉米棒呢?”这番提问让笔者一怔——在备课时我可从没想过学生会问这个问题啊,再说,这个问题好像与今天的教学内容无关。笔者本想对该生说“这个问题与今天上课的内容无关,等到下课后我们再与你一起讨论,我们先来探索有关数学的问题”,但转念又想: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大的空间,如果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延伸教育?于是,笔者利用该生的问题反问:“这位同学的问题还真有意思,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小猴为什么只摘了一个玉米棒?”这下可热闹了,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可能小猴妈妈不在家,小猴摘一个玉米棒给自己当饭吃。”“可能小猴家来了一个客人,他摘一个玉米棒招待客人。”“可能小猴的爸爸生病了,他摘一个玉米棒给爸爸吃”……
等学生发表完看法后,笔者笑着说:“同学们真会想。是啊,小猴可能是摘给自己吃,也可能是摘给别人吃,但那么多玉米它只是根据需要来摘一个,它没有摘两个、三个或一大堆回来,因为小猴是个爱惜粮食的孩子,它可不想浪费粮食。想想看,你们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呢?”
“老师,我有时候吃早餐不想吃面包就偷偷把面包扔掉了。以后我不会乱扔了。”
“老师,我吃饭的时候经常还剩几口就不吃,倒掉了。我应该吃多少就盛多少。”
“我有时候吃饺子不想吃里面的馅就全部把馅吐掉,只吃皮,这样太浪费了,以后我要改正这个坏毛病。”……学生都对自己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了自我检讨。尽管这样做会“耽误”几分钟的教学时间,但让学生明白爱惜粮食却是值得的。
也许受刚才那位同学的影响,又或者是教师的肯定鼓舞了学生,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了,有学生问:“老师,图上画的是小猴子正在摘一个玉米棒, 说不定它家来了两个客人,它摘完一个还要摘一个呢。”学生想到的还真多,这可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的问题,笔者凭借学生的这一提问,进入了下一步的教学:“是啊,小猴子也很有可能摘两个玉米棒哦,如果小猴子摘了两个玉米棒,那么玉米树上一共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呢?如何列算式解决呢?”由于这一问题情境是学生创设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他们很快就列出了不同的算式:4+4+4+4+2=18、5×4-2=18、4×4+2=18。
尽管解决了问题,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高涨,有学生又提出疑问:“如果小猴子摘的是3个玉米棒呢?那树上还剩多少个?”“如果小猴子摘完其中一棵树的玉米棒呢?那树上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如果5棵玉米树上每棵结出5个玉米棒,小猴摘了其中一个呢?”学生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这时,笔者让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分组汇报。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他们都很积极地参与了小组活动,且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意外“插话”的情况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就可以把看似无效的“插话”变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给学生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这要比我们预设的教学环节收获更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点拨引导,引发讨论,让这些课堂小插曲成为有利的教学资源。
(责编 黎雪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81-0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在课堂互动中必定会产生一些小插曲,对此,我们不能机械地压制,而应充分捕捉有价值的资源,灵活调整教学预设的思路,适时将学生一些无意的插话或提问引向深处。
一天,上到有关“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课件。笔者利用课件出示了主题图:5棵玉米树,每棵玉米树上有4个玉米棒,一个猴子从最后一棵玉米树上掰下来一个玉米棒。学生看到图片都很兴奋,一双双小眼睛都盯着课件上的画面,并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笔者引导:玉米树上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学生开始积极探索问题且很快列出了算式:5×4-1=19、4×4+3=19。正当笔者想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时,突然,一名学生大声问:“为什么小猴只摘一个玉米棒呢?”这番提问让笔者一怔——在备课时我可从没想过学生会问这个问题啊,再说,这个问题好像与今天的教学内容无关。笔者本想对该生说“这个问题与今天上课的内容无关,等到下课后我们再与你一起讨论,我们先来探索有关数学的问题”,但转念又想: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大的空间,如果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延伸教育?于是,笔者利用该生的问题反问:“这位同学的问题还真有意思,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小猴为什么只摘了一个玉米棒?”这下可热闹了,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可能小猴妈妈不在家,小猴摘一个玉米棒给自己当饭吃。”“可能小猴家来了一个客人,他摘一个玉米棒招待客人。”“可能小猴的爸爸生病了,他摘一个玉米棒给爸爸吃”……
等学生发表完看法后,笔者笑着说:“同学们真会想。是啊,小猴可能是摘给自己吃,也可能是摘给别人吃,但那么多玉米它只是根据需要来摘一个,它没有摘两个、三个或一大堆回来,因为小猴是个爱惜粮食的孩子,它可不想浪费粮食。想想看,你们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呢?”
“老师,我有时候吃早餐不想吃面包就偷偷把面包扔掉了。以后我不会乱扔了。”
“老师,我吃饭的时候经常还剩几口就不吃,倒掉了。我应该吃多少就盛多少。”
“我有时候吃饺子不想吃里面的馅就全部把馅吐掉,只吃皮,这样太浪费了,以后我要改正这个坏毛病。”……学生都对自己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了自我检讨。尽管这样做会“耽误”几分钟的教学时间,但让学生明白爱惜粮食却是值得的。
也许受刚才那位同学的影响,又或者是教师的肯定鼓舞了学生,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了,有学生问:“老师,图上画的是小猴子正在摘一个玉米棒, 说不定它家来了两个客人,它摘完一个还要摘一个呢。”学生想到的还真多,这可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的问题,笔者凭借学生的这一提问,进入了下一步的教学:“是啊,小猴子也很有可能摘两个玉米棒哦,如果小猴子摘了两个玉米棒,那么玉米树上一共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呢?如何列算式解决呢?”由于这一问题情境是学生创设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他们很快就列出了不同的算式:4+4+4+4+2=18、5×4-2=18、4×4+2=18。
尽管解决了问题,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高涨,有学生又提出疑问:“如果小猴子摘的是3个玉米棒呢?那树上还剩多少个?”“如果小猴子摘完其中一棵树的玉米棒呢?那树上还剩多少个玉米棒?”“如果5棵玉米树上每棵结出5个玉米棒,小猴摘了其中一个呢?”学生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这时,笔者让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分组汇报。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他们都很积极地参与了小组活动,且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意外“插话”的情况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就可以把看似无效的“插话”变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给学生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这要比我们预设的教学环节收获更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点拨引导,引发讨论,让这些课堂小插曲成为有利的教学资源。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