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思品教育有效结合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_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正是长知识、长思想、长智慧的时候,此时正确的思想引导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不仅肩负着给学生传输语文知识的功能,同时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善良的思想品质的重任。为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本文试图从五个角度出发,对其展开探讨。
  
  一、结合课文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着语文课文的特色,将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渗入到整个课文教学中,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反思。例如:在《锄禾》以及《悯农》这两首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将农民播种粮食的过程播放出来,以此教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节约每一粒粮食。又如:在学习《蚂蚁和蝈蝈》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将蜜蜂采蜜、笨鸟先飞等故事渗入进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從而自己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勤奋努力。
  
  二、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真挚、丰富的情感,且在语文学习中,很容易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教师要想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师或者音像资料的有感情朗读来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小鹰学飞》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小鹰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又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中,通过对王二小的描述,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三、设置情景,熏陶浸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见识以及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德育进行渗入的理解。若教师一味地采取讲述法,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设置相应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陶冶学生的思想认识,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司马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述出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形式,深刻了解司马光的形象。这时,教师可以结合着司马光急中生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急中生智解决困难。如此,不仅能轻而易举的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四、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找准机会,适时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品德教育除了要结合教材内容外,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着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以语文课堂为主,切不可因为渗入了德育教育而放弃了语文课堂教育。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找准机会,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例如:教学《孟子吟》一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大意,体会诗境后,让学生说说诗句赞美了什么,然后,立刻让学生说说我们的母亲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感激、赞美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借此机会教育他们孝敬、关心父母亲。
  
  五、结合相应的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同时,还对我国人民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积累有限,且认识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影响自己语文学习的同时,也逐渐养成了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性格。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着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将一些历史典故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渗入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心灵共鸣。例如:教师在讲述《史记》这一内容时,可以从汉朝司马迁的典故讲起,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踏遍名山,走访全国,甚至为了自己的梦想忍受“宫刑”的耻辱。学生通过这一典故,不仅能了解到司马迁的伟大,同时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不仅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民族发展的责任,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奋斗目标的同时,还能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语文学习中。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素质修养以及思想认识,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工业园区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国古代先哲朱熹早就指出为学之道:只有博览群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方能让心智越来越聪颖。作为学生,如果两耳只听一人说(教师说),一心只读一本书(语文书),那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师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会听“一人说”,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    一、当代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1、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
选一粒稍圆的芸豆,背面涂胶,粘贴在纸的中间偏上的位置,作为猫的头部。  选一粒稍长一些的芸豆轻轻刮开,然后在其中一瓣的内部涂上白胶,粘贴在猫头的下方,作为猫的身体。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小学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一般体现在对于数学公式的机械性记忆与对于考试真题的反复练习。很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表现出了对数学学习的不感兴趣甚至是厌学的现象,根本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教学问题,笔者认为应进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实例,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使得小学生们可以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知识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本来是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有的老师要花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种课堂教学的低效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呢?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一、以“趣”引入——高效课堂的前提  1、做好课前的调查研究。课前调查主要是调查每个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作文题:蛋孵化出了什么?结果,中国儿童大多在作文中回答“蛋孵化出了小鸡、小鸭”如此等等,而外国孩子却能创出“蛋孵化出了克林顿”这样巧妙的回答。巨大的反差,鲜明的对比,无疑显示出了中国教育现状的某些弱点。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而要真正实现应试教育的根本转变并非易事。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因此,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就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我觉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科学延伸、创造的教育实践过程。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在利用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要让我们的美术延伸,科学、合理的投入到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1、遵循实用性  其实我们很多学校都在推进校本课程,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无从着手,不知道校本课程的切入点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技术是指目前在教学中已被陆续采用的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互联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总称。从事教学一线
教材简析:  “认识整万数”是四年级上次第十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同时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堂写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多了解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