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技术的探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素质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青少年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应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理论知识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首先,要进行中华民族悠悠历史和优秀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历史传统教育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对祖国优秀文化产生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为祖国创造灿烂的悠久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的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同时,还创造出不朽的博大精彩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成就。而且蕴含崇高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和优良道德,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还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和经典著作。这些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通过大批史料的学习,让学生从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进一步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对人类的贡献,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自尊、自信、自强,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
其次,要进行中国近代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应该记住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和豪情,屡遭失败,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培养学生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就是把历史现象定位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去认识。所谓现实感就是通过历史现象的分析对现实社会作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所谓未来感.就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作出科学的预见。当然,这对中学生的要求太高,但并不等于我们完全不可以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逐步培养学生这个方面的能力。例如:讲课时,对教材中一些史学界有争论的问题尽量把各家的观点介绍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把历史感和现实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拓宽了思路,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民主的教育氛围,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民主的氛围是创新的前提,只有民主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自主精神,从而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点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变过去“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保证和扩展学生主体之间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矛盾的解决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要允许学生提意见,讲错误,提出与老师和教材的不同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会有创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是学生想学,爱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方式:一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新奇,从而产生兴趣。二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
学生明智,鉴古知今。学以致用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前提条件下,作为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初中)
一.提高学生的素质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青少年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应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理论知识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首先,要进行中华民族悠悠历史和优秀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历史传统教育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对祖国优秀文化产生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为祖国创造灿烂的悠久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的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同时,还创造出不朽的博大精彩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成就。而且蕴含崇高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和优良道德,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还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和经典著作。这些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通过大批史料的学习,让学生从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进一步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对人类的贡献,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自尊、自信、自强,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
其次,要进行中国近代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应该记住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和豪情,屡遭失败,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培养学生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就是把历史现象定位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去认识。所谓现实感就是通过历史现象的分析对现实社会作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所谓未来感.就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作出科学的预见。当然,这对中学生的要求太高,但并不等于我们完全不可以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逐步培养学生这个方面的能力。例如:讲课时,对教材中一些史学界有争论的问题尽量把各家的观点介绍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把历史感和现实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拓宽了思路,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民主的教育氛围,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民主的氛围是创新的前提,只有民主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自主精神,从而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点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变过去“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保证和扩展学生主体之间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矛盾的解决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要允许学生提意见,讲错误,提出与老师和教材的不同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会有创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是学生想学,爱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方式:一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新奇,从而产生兴趣。二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
学生明智,鉴古知今。学以致用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前提条件下,作为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