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疑是人类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爱迪生曾说:“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质疑是学习时必不可缺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巧用质疑问难之方,妙激语文学习之泉。
关键词:质疑能力;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已从要求维持性学习转变为要求自主探究性的创新式学习。质疑问难是创新学习的前奏,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是为了提高学生细心观察以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独具风格的人格形成。
一、 营造质疑问难氛围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讲、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听,认真学习的同学做笔记,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在开小差,这样导致课堂氛围很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性不高,教学质量也无法有效提高。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营造质疑问难的课堂氛围,尽可能的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如果每一位学生都持有质疑的态度,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会处在轻松愉快,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有一个特级教师在讲解《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课文时,课文中出现了:“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于是有学生疑问道:“老师,万万等于多少?”这时班上的学生都在笑他,有学生回答说:“万万不是等于亿吗?”为了避免提问问题的学生尴尬,教师说:“既然万万等于亿,但是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是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呢?”一会,另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说:“第一,用万万挺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教师给予了肯定:“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通过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可以将课堂内容有效延伸,作为一名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每一个问题都有它所能带来的知识,并对提问和解答的人都产生深刻影响。
二、 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
有人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造力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抓住了提高和进步的关键。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已不像小学时期那样浅显易懂,通常不仔细思考和理解是不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艺术的。所以在这些很难发现疑难的课文中,我通常通过质疑问难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质疑精神。例如,我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学生在阅读时很难发现其中的紧字用法如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写法再正常不过了,也不加思考,而我则抓住这个看似提不出质疑的句子进行了提问和精讲,这个“紧”字虽然看起来很平常,可是在文学家眼里那可别有一番风味。鲁迅先生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周先慎先生说:“一个‘紧’字,凝练厚重,惜墨如金。”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通过一番疑问议论后,学生体会到这个“紧”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由这样的描述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描写的场景当中——大雪越下越大,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反而越下越猛,越来越密,在冰天雪地中随着发展的故事情节越发扣人心弦。我在引导学生产生质疑的时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的。
三、 创设质疑活动
通过创设课堂讲解质疑活动能够运用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质疑问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初中生一开始很少形成主动提问的学习习惯,但是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教师应该通过这些特点抓住时机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质疑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学习动力。例如,我在讲解《古代寓言两则》时,首先和学生一起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和发展,通常有的教师会直接提问学生这两篇寓言的寓意,但是我认为初中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思考,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我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要求他们自己提出对文章的疑问,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有人问:如果你的剑掉到水里了,你会用什么方法寻找?有人问:郑国人和楚国人的做法哪里错了呢?有人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两个现实生活中这么少见的人呢?很快,这些问题被一个个解决了,最后我补充道,在寓言故事中通常会蕴含一些生活的道理,一般具有讽刺和劝诫的特点。
又如,我在讲解《孔乙己》这一课文时,为了调动课堂的积极学习氛围,在班级举行了一次语文课堂活動,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在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分组讨论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穿着问题,并每组提出疑问,其他组进行回答。有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为什么孔乙己穿得这么奇怪,和别人不一样呢?另外一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整合回答道:孔乙己和酒店的其他人在身份和阶级有距离,同时通过对描写孔乙己之所以迂腐,与清末封建科举制度的束缚有关。通过进行质疑活动,我逐渐总结质疑教学的方法,使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起来。
四、 结语
为了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要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用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善于问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淑英.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
[2]李燕.唤醒学生天性培养质疑能力——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6.
关键词:质疑能力;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已从要求维持性学习转变为要求自主探究性的创新式学习。质疑问难是创新学习的前奏,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是为了提高学生细心观察以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独具风格的人格形成。
一、 营造质疑问难氛围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讲、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听,认真学习的同学做笔记,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在开小差,这样导致课堂氛围很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性不高,教学质量也无法有效提高。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营造质疑问难的课堂氛围,尽可能的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如果每一位学生都持有质疑的态度,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会处在轻松愉快,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有一个特级教师在讲解《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课文时,课文中出现了:“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于是有学生疑问道:“老师,万万等于多少?”这时班上的学生都在笑他,有学生回答说:“万万不是等于亿吗?”为了避免提问问题的学生尴尬,教师说:“既然万万等于亿,但是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是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呢?”一会,另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说:“第一,用万万挺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教师给予了肯定:“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通过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可以将课堂内容有效延伸,作为一名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每一个问题都有它所能带来的知识,并对提问和解答的人都产生深刻影响。
二、 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
有人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造力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抓住了提高和进步的关键。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已不像小学时期那样浅显易懂,通常不仔细思考和理解是不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艺术的。所以在这些很难发现疑难的课文中,我通常通过质疑问难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质疑精神。例如,我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学生在阅读时很难发现其中的紧字用法如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写法再正常不过了,也不加思考,而我则抓住这个看似提不出质疑的句子进行了提问和精讲,这个“紧”字虽然看起来很平常,可是在文学家眼里那可别有一番风味。鲁迅先生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周先慎先生说:“一个‘紧’字,凝练厚重,惜墨如金。”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通过一番疑问议论后,学生体会到这个“紧”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由这样的描述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描写的场景当中——大雪越下越大,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反而越下越猛,越来越密,在冰天雪地中随着发展的故事情节越发扣人心弦。我在引导学生产生质疑的时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的。
三、 创设质疑活动
通过创设课堂讲解质疑活动能够运用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质疑问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初中生一开始很少形成主动提问的学习习惯,但是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教师应该通过这些特点抓住时机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质疑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学习动力。例如,我在讲解《古代寓言两则》时,首先和学生一起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和发展,通常有的教师会直接提问学生这两篇寓言的寓意,但是我认为初中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思考,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我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要求他们自己提出对文章的疑问,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有人问:如果你的剑掉到水里了,你会用什么方法寻找?有人问:郑国人和楚国人的做法哪里错了呢?有人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两个现实生活中这么少见的人呢?很快,这些问题被一个个解决了,最后我补充道,在寓言故事中通常会蕴含一些生活的道理,一般具有讽刺和劝诫的特点。
又如,我在讲解《孔乙己》这一课文时,为了调动课堂的积极学习氛围,在班级举行了一次语文课堂活動,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在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分组讨论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穿着问题,并每组提出疑问,其他组进行回答。有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为什么孔乙己穿得这么奇怪,和别人不一样呢?另外一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整合回答道:孔乙己和酒店的其他人在身份和阶级有距离,同时通过对描写孔乙己之所以迂腐,与清末封建科举制度的束缚有关。通过进行质疑活动,我逐渐总结质疑教学的方法,使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起来。
四、 结语
为了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要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用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善于问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淑英.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
[2]李燕.唤醒学生天性培养质疑能力——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