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专业硕士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例,通过与高职教育的同质性分析及靶向培养概念的拓展,分析并明确了工程硕士靶向化培养的可行性。提出了工程硕士培养靶向化的设计思路:第一步“靶位识别”,设计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步“载体筛选”,即选择特定的培养方法;第三步“位点适配”,结合个体差异性实施定向培养。以江苏某高校环境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为基础,在理论课程、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及质量反馈等方面提出了靶向化培养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专业硕士;靶向培养;优化设计
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養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工程硕士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硕士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整体质量,关乎经济发展走向。工程硕士培养离不开行业企业平台,其培养模式势必应与行业企业紧密融合。在与行业企业对接中,高职教育一直走在前列,能否将高职教育中的做法运用到更高层次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程硕士)教育中,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
一、 工程硕士培养现状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年以前,该阶段的工程硕士培养以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主。张海英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工程硕士培养基本符合工程硕士教育的设置原则,能满足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需求,但依然存在着培养过程不到位、生源单一、服务面向过窄等教育功能狭隘的问题。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企业与学校沟通不够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的欠缺。第二阶段是2009年以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规模大幅增加,各类高校逐渐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摆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工程硕士培养起步晚,经验少,不少高校在制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时,仍然套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在导师遴选和师生互选环节不注重企业实践,对师生的考核仍采用学术型硕士的标准,学术型和专业型“一盘棋”,缺乏针对性。这些问题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高校尚未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把工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靶向化。
二、 靶向培养研究现状
国内首次将靶向技术应用到人才培养领域的是张宝灵。他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特点,提出“靶向培养”概念。他认为:所谓“靶向培养”,是指校企双方协同管控,将“企业规范”引入专业教学中,针对高职生的学情差异及成长规律,让学生走进企业,贴近师傅,直学技术,实施指向性教学、专项培养,重在学、训、练三结合,使其熟练掌握应用技术的一种教学模式。
根据张宝灵的研究成果,“靶向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化”,即教学实体化、技能实训化和专业职业化。教学实体化是指高职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应用靶向化原理,将企业一线岗位操作和生产实际作为目标靶位进行识别。技能实训化的核心内涵是将企业现有技能、操作方法和技术经验移植到学校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训练中,通过企业研发平台及项目(培养载体)的实际运行,促进专业技术与实训内容贯通,利用现有应用技术设备,使专业技能功能放大,渗透到学生实际实训的每个环节。专业职业化是指在培养中同时掌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知识、职业技能和经验,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相融相通,专业与职业直接挂钩,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理想目标。
专业硕士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对象等方面具有同质性,都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程(科研项目)与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融合为途径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对象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职业性较强。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启示我们,理论课程与企业实训的定向结合、实训技能与职业能力的无缝衔接是实现应用型人才精准化培养的有效手段,校企全方面深度合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工程硕士,在职业性、实践性上与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同质性,靶向技术同样可以跨层应用到专业硕士培养的概念之中。
三、 专业硕士培养优化设计
以江苏某高校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采用靶向化技术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设计。
(一) 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该高校环境工程领域目前采用“1 X 1”三段式培养模式,即1年左右的理论课程学习,X周的企业工程实践(X≥24),不少于1年的学位论文工作。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可根据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由导师安排交叉进行。经过五年的培养实践,认为该模式严格按照工程硕士的培养逻辑设计,思路清晰,责任及分工明确,较容易执行。但每个环节相对独立,内部缺少衔接,个体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并非适合每一位研究生,离精准化培养目标较远。
(二) 培养环节靶向化设计思路
针对该高校环境工程领域培养模式,根据靶向技术的三个关键要素,提出靶向化设计的“三步走”思路。
第一步:“靶位识别”——设计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以解决企业生产与工程项目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因此,靶向化培养“靶位识别”的目标就是实现各培养环节校企联通融合,在各方面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载体筛选”——为了达到目标,选择适用于特定培养方式的手段。专业硕士的培养既要以职业技能为基础,更要在探究解决问题之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因此,校企要统筹协调各类平台,以科研项目、企业生产与研发为依托,将研究课题项目化,以期达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目标。
第三步:“位点适配”——详细分析不同个体的特征,选择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位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及研究兴趣不尽相同,培养单位应避免采用单一的培养方案进行粗犷式的培养。在靶向化思路下,学校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结合不同研究生的兴趣点选择重点实践的项目及类型,使培养方式与学生个体“适配”,实现精准化培养。 (三) 专业硕士靶向化培养的措施
通过靶向化设计,某校环境工程领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环节间的有机融合。根据靶向化思路,设计出“课程—实践—论文—反馈”靶向培养模式,以校内课程与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的互通融合为“靶位识别”的目标,将工程硕士的理论课程、企业实践、学位论文、质量反馈串联整合,再将质量反馈信息逆向传送至以上各环节,从而对全环节进行优化,通过建立校企“双导师”培养机制,运用校企合作项目、校企联合科研平台(“载体筛选”)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培养(“位点适配”)。
1. 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靶向化的核心思想是重点突出“工程应用”与“校企合作”理念。一是在公共学位课中增加《工程伦理》课程,目的是培养工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伦理意识,增强其遵循伦理规范的自觉性,提升其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让工程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实现对工程人才的品德教育精准化。二是调整部分专业基础课,实现校企对接。將部分基础课程调整至选修课类别,供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增加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实战”课程,如“企业生产与研发导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工艺改良方法”“企业文化”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并邀请企业导师授课并考核。三是调整非学位课程的选修时间及形式,倡导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时间可以与企业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形式可以由校内课堂变为“车间课堂”“实验室课堂”等,结合生产、研发、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现场教学。
2. 企业实践
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环节靶向化措施主要围绕“全环节实践”及“个人兴趣”展开。一是实践内容标准化、系统化。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实践标准及考核指标。按照“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全过程实践,要求研究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企业的轮岗实习,了解企业运作流程。二是针对个人兴趣,选择若干环节进行重点实践。轮岗实习后,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及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环节进行“深度实习”,了解产业背景和最新技术进展,思考改进空间与措施,学习对应的选修课程。三是采用“递进式”师生交互模式。研究生进入“深度实习”环节后,选择车间师傅进入“师徒互动”阶段。在该阶段,研究生需要“拜师学艺”,在企业生产一线掌握重点生产技能,深入了解各生产环节及注意事项。在初步掌握技术要领后,确定企业导师,进入“师生探究”模式。在该阶段,研究生带着实训中发现的问题与企业导师探讨,最终凝炼相关课题,确定论文选题,并实际参与到企业相关项目的开发运作中。
3.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环节的靶向化设计要体现“企业指向”和“能力指向”,即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强调工程硕士关键核心能力的培养。一要在制度上保证企业在学位论文中的决定权。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工程与项目管理等问题。在论文中期检查环节加强形式审查,凡是论文内容与企业实践无关的,一律重新开题。对于脱离企业实际的选题实行“一票否决”,以此倒逼研究生与校内导师切实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二要不拘泥于论文形式,树立“广义论文”的概念,鼓励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作为学位论文,提前演练企业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常用工具,与职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职业能力的精准培养。三要明确校企导师在论文指导中的作用,给企业导师更多的决定权。建议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论文思路设计与整体把关,企业导师负责涉及企业实践内容的指导。
4. 质量反馈
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是优化现行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结合该高校实际,提出“问谈返访”立体交互模式进行质量跟踪反馈。“问”即问卷调查:省、校联动开展反馈调查,内容涵盖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导师指导情况、企业实践等,广泛了解毕业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整体印象和看法。“谈”即毕业谈话:师生个别谈话,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实践效果、对学校的总体评价等。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毕业指导。“返”即返校交流:学校每年组织毕业生开展返校交流活动,重点了解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结合工作经历对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重点邀请毕业谈话对象,了解毕业生近况和诉求。“访”即走访用人单位:每年随机前往2-3家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毕业生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印象与建议,了解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情况。
总之,鉴于专业硕士与高职教育在职业性、实践性等方面的同质性,将靶向技术跨界、跨层应用至专业硕士培养中是可行的。根据“靶位识别”“载体筛选”“位点适配”等“三步走”思路,对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质量反馈环节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一系列靶向化措施。以上设计思路及措施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精准化培养提供了创新视角,为“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构想提供了案例支持,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31-32.
[2]张海英,韩晓燕,郑晓齐,雷庆.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5-39.
[3]张宝灵.“靶向培养”:校企合作新概念[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5,14(3、4):12-16.
[4]连晓庆,肖凤翔,张立迁.高职教育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同质性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7):88-91.
作者简介:
蒋勇,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理工学院。
关键词:专业硕士;靶向培养;优化设计
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養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工程硕士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硕士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整体质量,关乎经济发展走向。工程硕士培养离不开行业企业平台,其培养模式势必应与行业企业紧密融合。在与行业企业对接中,高职教育一直走在前列,能否将高职教育中的做法运用到更高层次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程硕士)教育中,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
一、 工程硕士培养现状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年以前,该阶段的工程硕士培养以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主。张海英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工程硕士培养基本符合工程硕士教育的设置原则,能满足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需求,但依然存在着培养过程不到位、生源单一、服务面向过窄等教育功能狭隘的问题。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企业与学校沟通不够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的欠缺。第二阶段是2009年以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规模大幅增加,各类高校逐渐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摆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工程硕士培养起步晚,经验少,不少高校在制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时,仍然套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在导师遴选和师生互选环节不注重企业实践,对师生的考核仍采用学术型硕士的标准,学术型和专业型“一盘棋”,缺乏针对性。这些问题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高校尚未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把工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靶向化。
二、 靶向培养研究现状
国内首次将靶向技术应用到人才培养领域的是张宝灵。他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特点,提出“靶向培养”概念。他认为:所谓“靶向培养”,是指校企双方协同管控,将“企业规范”引入专业教学中,针对高职生的学情差异及成长规律,让学生走进企业,贴近师傅,直学技术,实施指向性教学、专项培养,重在学、训、练三结合,使其熟练掌握应用技术的一种教学模式。
根据张宝灵的研究成果,“靶向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化”,即教学实体化、技能实训化和专业职业化。教学实体化是指高职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应用靶向化原理,将企业一线岗位操作和生产实际作为目标靶位进行识别。技能实训化的核心内涵是将企业现有技能、操作方法和技术经验移植到学校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训练中,通过企业研发平台及项目(培养载体)的实际运行,促进专业技术与实训内容贯通,利用现有应用技术设备,使专业技能功能放大,渗透到学生实际实训的每个环节。专业职业化是指在培养中同时掌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知识、职业技能和经验,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相融相通,专业与职业直接挂钩,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理想目标。
专业硕士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对象等方面具有同质性,都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程(科研项目)与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融合为途径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对象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职业性较强。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启示我们,理论课程与企业实训的定向结合、实训技能与职业能力的无缝衔接是实现应用型人才精准化培养的有效手段,校企全方面深度合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工程硕士,在职业性、实践性上与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同质性,靶向技术同样可以跨层应用到专业硕士培养的概念之中。
三、 专业硕士培养优化设计
以江苏某高校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采用靶向化技术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设计。
(一) 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该高校环境工程领域目前采用“1 X 1”三段式培养模式,即1年左右的理论课程学习,X周的企业工程实践(X≥24),不少于1年的学位论文工作。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可根据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由导师安排交叉进行。经过五年的培养实践,认为该模式严格按照工程硕士的培养逻辑设计,思路清晰,责任及分工明确,较容易执行。但每个环节相对独立,内部缺少衔接,个体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并非适合每一位研究生,离精准化培养目标较远。
(二) 培养环节靶向化设计思路
针对该高校环境工程领域培养模式,根据靶向技术的三个关键要素,提出靶向化设计的“三步走”思路。
第一步:“靶位识别”——设计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以解决企业生产与工程项目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因此,靶向化培养“靶位识别”的目标就是实现各培养环节校企联通融合,在各方面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载体筛选”——为了达到目标,选择适用于特定培养方式的手段。专业硕士的培养既要以职业技能为基础,更要在探究解决问题之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因此,校企要统筹协调各类平台,以科研项目、企业生产与研发为依托,将研究课题项目化,以期达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目标。
第三步:“位点适配”——详细分析不同个体的特征,选择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位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及研究兴趣不尽相同,培养单位应避免采用单一的培养方案进行粗犷式的培养。在靶向化思路下,学校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结合不同研究生的兴趣点选择重点实践的项目及类型,使培养方式与学生个体“适配”,实现精准化培养。 (三) 专业硕士靶向化培养的措施
通过靶向化设计,某校环境工程领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环节间的有机融合。根据靶向化思路,设计出“课程—实践—论文—反馈”靶向培养模式,以校内课程与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的互通融合为“靶位识别”的目标,将工程硕士的理论课程、企业实践、学位论文、质量反馈串联整合,再将质量反馈信息逆向传送至以上各环节,从而对全环节进行优化,通过建立校企“双导师”培养机制,运用校企合作项目、校企联合科研平台(“载体筛选”)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培养(“位点适配”)。
1. 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靶向化的核心思想是重点突出“工程应用”与“校企合作”理念。一是在公共学位课中增加《工程伦理》课程,目的是培养工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伦理意识,增强其遵循伦理规范的自觉性,提升其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让工程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实现对工程人才的品德教育精准化。二是调整部分专业基础课,实现校企对接。將部分基础课程调整至选修课类别,供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增加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实战”课程,如“企业生产与研发导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工艺改良方法”“企业文化”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并邀请企业导师授课并考核。三是调整非学位课程的选修时间及形式,倡导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时间可以与企业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形式可以由校内课堂变为“车间课堂”“实验室课堂”等,结合生产、研发、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现场教学。
2. 企业实践
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环节靶向化措施主要围绕“全环节实践”及“个人兴趣”展开。一是实践内容标准化、系统化。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实践标准及考核指标。按照“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全过程实践,要求研究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企业的轮岗实习,了解企业运作流程。二是针对个人兴趣,选择若干环节进行重点实践。轮岗实习后,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及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环节进行“深度实习”,了解产业背景和最新技术进展,思考改进空间与措施,学习对应的选修课程。三是采用“递进式”师生交互模式。研究生进入“深度实习”环节后,选择车间师傅进入“师徒互动”阶段。在该阶段,研究生需要“拜师学艺”,在企业生产一线掌握重点生产技能,深入了解各生产环节及注意事项。在初步掌握技术要领后,确定企业导师,进入“师生探究”模式。在该阶段,研究生带着实训中发现的问题与企业导师探讨,最终凝炼相关课题,确定论文选题,并实际参与到企业相关项目的开发运作中。
3.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环节的靶向化设计要体现“企业指向”和“能力指向”,即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强调工程硕士关键核心能力的培养。一要在制度上保证企业在学位论文中的决定权。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工程与项目管理等问题。在论文中期检查环节加强形式审查,凡是论文内容与企业实践无关的,一律重新开题。对于脱离企业实际的选题实行“一票否决”,以此倒逼研究生与校内导师切实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二要不拘泥于论文形式,树立“广义论文”的概念,鼓励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作为学位论文,提前演练企业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常用工具,与职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职业能力的精准培养。三要明确校企导师在论文指导中的作用,给企业导师更多的决定权。建议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论文思路设计与整体把关,企业导师负责涉及企业实践内容的指导。
4. 质量反馈
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是优化现行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结合该高校实际,提出“问谈返访”立体交互模式进行质量跟踪反馈。“问”即问卷调查:省、校联动开展反馈调查,内容涵盖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导师指导情况、企业实践等,广泛了解毕业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整体印象和看法。“谈”即毕业谈话:师生个别谈话,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实践效果、对学校的总体评价等。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毕业指导。“返”即返校交流:学校每年组织毕业生开展返校交流活动,重点了解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结合工作经历对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重点邀请毕业谈话对象,了解毕业生近况和诉求。“访”即走访用人单位:每年随机前往2-3家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毕业生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印象与建议,了解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情况。
总之,鉴于专业硕士与高职教育在职业性、实践性等方面的同质性,将靶向技术跨界、跨层应用至专业硕士培养中是可行的。根据“靶位识别”“载体筛选”“位点适配”等“三步走”思路,对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质量反馈环节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一系列靶向化措施。以上设计思路及措施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精准化培养提供了创新视角,为“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构想提供了案例支持,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31-32.
[2]张海英,韩晓燕,郑晓齐,雷庆.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5-39.
[3]张宝灵.“靶向培养”:校企合作新概念[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5,14(3、4):12-16.
[4]连晓庆,肖凤翔,张立迁.高职教育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同质性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7):88-91.
作者简介:
蒋勇,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