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不仅是学生价值观与发展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包括对学生天性与潜能挖掘的重要时期。此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大多采取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而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亦通常选择以大量的题目来浸润,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俨然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培养习惯
所谓反思,即思考过去,将自身经历转化为经验与教学。就小学数学而言,反思所指即为反思数学学习过程。鉴于小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且自控能力亦在不断的成长,故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的同时,亦当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此方能切实促进学生学与思的有效结合,继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理解概念后反思,获得科学认识
现有的数学概念均是经前人总结与提炼后所形成的高浓缩句子,故概念亦同时具备语言精练、简单抽象的特点。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学习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忆与背诵数学概念,而且为了切实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其予以反思,如此方能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继而做到对数学概念的全面把握。
如当进行“分数”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后设计如下问题:针对同一图形,若不是均分,则应以怎样的分数来表示,以不同的方式来分同样的图示,但为何它们均为1/2?为何部分图形被分为了两部分,且不能用1/2来表示?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最终,学生理解到2/1这一分数概念时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如此一来,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知势必将更加全面。
二、 形成对错误问题的反思习惯,及时纠正错误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针对错误问题展开研究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虽然,学生于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教师也应积极思考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故导致其在解题过程中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与公式,如针对图形面积计算类的题目,由于学生并未掌握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致在计算此类图形面积时出现错误;第二、因学生学习态度不严谨而出现疏忽,进而导致的解题失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普遍的错误便是仓促作答。甚至在未了解题目的全意便忙于解题,如此一来,势必将无法保证解题的正确性。第三、计算能力差而引起的错误。最初接触小数的学生,极易将小数点弄混、弄错。而针对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反思发现并改正,则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亦将犯下同样的错误。
三、 掌握算法后反思,发展计算技能
数学算理、算法的理解与掌握均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而唯有切实达成以上目标,方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技能。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重视对学生算法、算理的引导,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此予以反思,如此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如当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相關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在初步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法后,借由问题来引发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相关内容展开反思。如“小数加减法有何注意的关键”“相较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有怎样的共通点,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若小数点未对齐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小数加减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不仅能切实促进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认知与理解,且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亦能借此得以有效发展。
四、 选取合适的时机引导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毕竟有限,故相应的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也相对较为零散且成递进的状态分布。对此,当学生在掌握了部分知识后,若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则能帮助学生整合教材中的零散知识,已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体系,由此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切实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效。对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并积极致力于对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如此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或将来生活都将大有助益。
如当进行“转化策略”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反思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曾接触过类似的数学策略。随后,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发现,此前,教师亦结合了转化的思想来解决了部分问题,诸如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便通过将四边形裁剪为长方形来进行推导。此外,在计算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亦结合了转化的思想。有了先例的提示与辅助,学生很快便理解到了转化策略的具体作用及意义。如此一来,当学生日后面临同类型的问题时,脑中自然而然的便会想到转化策略的运用,继而在将问题简单化的同时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总之,对任何学科而言,反思都不仅是单纯的回顾,而是站在新的角度去思考此前接触但未彻底了解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其目的亦是为了能让学生在把握已学内容的同时,为其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做到对反思策略的积极运用,如此方能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国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J].新校园:阅读版,2015(06).
[2]王运卿.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的习惯[J].学周刊,2015(06):177.
[3]黄启受.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3(12):44-45.
作者简介:
王利国,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培养习惯
所谓反思,即思考过去,将自身经历转化为经验与教学。就小学数学而言,反思所指即为反思数学学习过程。鉴于小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且自控能力亦在不断的成长,故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的同时,亦当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此方能切实促进学生学与思的有效结合,继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理解概念后反思,获得科学认识
现有的数学概念均是经前人总结与提炼后所形成的高浓缩句子,故概念亦同时具备语言精练、简单抽象的特点。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学习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忆与背诵数学概念,而且为了切实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其予以反思,如此方能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继而做到对数学概念的全面把握。
如当进行“分数”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后设计如下问题:针对同一图形,若不是均分,则应以怎样的分数来表示,以不同的方式来分同样的图示,但为何它们均为1/2?为何部分图形被分为了两部分,且不能用1/2来表示?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最终,学生理解到2/1这一分数概念时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如此一来,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知势必将更加全面。
二、 形成对错误问题的反思习惯,及时纠正错误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针对错误问题展开研究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虽然,学生于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教师也应积极思考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故导致其在解题过程中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与公式,如针对图形面积计算类的题目,由于学生并未掌握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致在计算此类图形面积时出现错误;第二、因学生学习态度不严谨而出现疏忽,进而导致的解题失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普遍的错误便是仓促作答。甚至在未了解题目的全意便忙于解题,如此一来,势必将无法保证解题的正确性。第三、计算能力差而引起的错误。最初接触小数的学生,极易将小数点弄混、弄错。而针对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反思发现并改正,则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亦将犯下同样的错误。
三、 掌握算法后反思,发展计算技能
数学算理、算法的理解与掌握均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而唯有切实达成以上目标,方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技能。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重视对学生算法、算理的引导,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此予以反思,如此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如当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相關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在初步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法后,借由问题来引发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相关内容展开反思。如“小数加减法有何注意的关键”“相较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有怎样的共通点,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若小数点未对齐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小数加减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不仅能切实促进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认知与理解,且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亦能借此得以有效发展。
四、 选取合适的时机引导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毕竟有限,故相应的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也相对较为零散且成递进的状态分布。对此,当学生在掌握了部分知识后,若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则能帮助学生整合教材中的零散知识,已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体系,由此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切实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效。对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并积极致力于对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如此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或将来生活都将大有助益。
如当进行“转化策略”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反思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曾接触过类似的数学策略。随后,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发现,此前,教师亦结合了转化的思想来解决了部分问题,诸如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便通过将四边形裁剪为长方形来进行推导。此外,在计算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亦结合了转化的思想。有了先例的提示与辅助,学生很快便理解到了转化策略的具体作用及意义。如此一来,当学生日后面临同类型的问题时,脑中自然而然的便会想到转化策略的运用,继而在将问题简单化的同时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总之,对任何学科而言,反思都不仅是单纯的回顾,而是站在新的角度去思考此前接触但未彻底了解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其目的亦是为了能让学生在把握已学内容的同时,为其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做到对反思策略的积极运用,如此方能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国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J].新校园:阅读版,2015(06).
[2]王运卿.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的习惯[J].学周刊,2015(06):177.
[3]黄启受.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3(12):44-45.
作者简介:
王利国,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