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各级农垦干部从产业基础入手,在规范和创新上狠下功夫,不断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全省农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注重基础,坚持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
农业是垦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基础,我们以抓春耕、抓抗灾、抓推广为重点,全面提高一产业的运行质量。全垦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69.23万亩,同比增加3.5万亩,当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4.7万亩,累计推广143.6万亩;当年推广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面积2.7万亩,累计推广4.7万亩;当年新增膜下滴灌技术应用面积为1.65万亩,累计推广8.55万亩,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综合产能的逐步提升。7户农垦企业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作物产量全部达到预期目标,其中前郭灌区莲花泡农场单产达到851公斤。4户企业开展高产模式示范提升活动,编写出吉林垦区玉米、水稻高产模式示范活动方案、技术模式和本企业高产模式技术规范。尽管受到严重灾害影响,垦区粮食总产仍达到84.6万吨,平均单产达到499.9 公斤水平。
在一产业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垦区二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累计引进10户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实现工业总产值51.34亿元,同比增加11.2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10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产品产销率99.44%,二三产业尽管利润下降,但总量继续平稳增长,全垦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1.93亿元,同比增长14.33%,其中一产增加值18.10亿元,二产增加值15.55亿元,三产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2%、11.41%和22.8%。预计2104年垦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4700元,同比增长13.5%,人均纯收入8000元,同比提高8.8%。
注重规范,坚持用制度提高工作效力
实施危房改造和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广大农垦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我们不断改进和规范各项工作。
一是稳步实施危房改造工作。各项目建设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实施八步程序、把握三个节点、建立三个机制”的危房改造规范,克服因资金下达较晚和农业受灾农工减收等诸多不利影响,圆满完成全年危房改造任务。垦区年度计划改造危房共计9852套,截止12月底,实现开工9852套,开工率达到100%,基本建成9017套,基本建成率达到91.52%,其中已竣工8901套,竣工率达到90.35%。改造面积66337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总额达到26805万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新增加对垦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投资6497万元,有力地推动垦区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二是规范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今年共争取国家扶贫资金750万元,重点扶持辽河农场、双辽农场、双辽种羊场、红光农场、红旗农场、红星牧场、白城牧场和洮南市东方红畜牧场等8户企业开展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基层农垦和财政部门联合申报项目、聘请专家评审确定项目的原则,经委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春季下拨资金460万元,秋季下拨资金290万元,全部项目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进行。通过近四年的帮扶,预计到“十二五”末,将有两户企业实现脱贫。
注重创新,坚持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一是针对垦区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的问题,组织全省企业启动实施农垦行业“三联”战略。在全国农垦行業,我们率先提出制定了《吉林垦区实施联合联盟联营策略的意见》,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优化升级为突破,努力谋求在集中采购生产投入品、整合粮食销售终端、开展集约经营、加强产业融合和促进项目整合等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加快建立农业生产纵向一体化经营机制。
二是针对垦区退休职工待遇较低的问题,积极向省政府提出完善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建议,经省政府同意,与省人社厅、省社保局共同研究提出解决农垦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低的具体办法,重新启动农垦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工作,于12月16日召集相关企业进行政策辅导。经过测算,此举可为每名退休农工年增约3000元的养老金,大幅提高了职工退休待遇。
三是针对少数垦区特困职工无力开展危房改造的问题,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和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解决国有垦区特困职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确定了采取公租房的建设形式,为解决垦区特困职工家庭住房困难提供了政策保障。
注重作风,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一是深入基层加强督导。根据八月份的工作调度,垦区改造危房的进度明显遇阻。为了解企业的具体困难,进入9月份以来,我们陆续深入到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山市等地区的20余户农垦企业,在检查督导危房改造工作落实情况的同时,重点对工作进度慢、开工比率低的7户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现场指导,研究加快进度的具体办法,为确保年度任务的最终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逐项确认统计数据。对于事关垦区长远发展的财务、扶贫统计、改革情况等具体数据统计工作,我们坚持逐地核对、逐项咬准的办法,在力求准确及时上报数据的基础上,确保垦区水电路情况、土地置换、拖欠工资、春耕生产、家庭农场、二三产业等多项指标统计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是立足实际提出建议。针对农垦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的问题,多方面了解企业承办社会职能的具体困难和要求,积极对省综改办制定的《吉林省深化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具体政策意见和建议,国有农场开展办社会职能改革稳步推进。
注重团队,坚持把争创一流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是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建设。7月14日,继续举办全省农垦系统发展与改革培训班,培训期间,就国有农场开展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就垦区危房改造、推进联合联盟联营策略和改进项目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全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出要求,使全行业激发内生动力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二是加强机关本级自身建设。立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我们修订完善了十项制度和重点工作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推进机关“五权”建设,真正做到经办人员具体负责;副处长、处长分级负责;重大事项报委领导审定的行政规范,按照已经制定的《农垦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通过召开专题党支部会议和结合业务工作会,分别对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在研究开展具体业务工作时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组织的相关工作要求深入讨论。通过学习提高,使全体人员构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任何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不触犯政策红线,团队的凝聚力和进取心不断增强。思想认识的逐步提高,对振奋全处的精神面貌、提升每个人的进取意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项工作也取得明显进步。由于我们在垦区危房改造工作中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省农委被吉林省政府授予201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全系统共有9个单位和19位个人获省政府表彰。在《农民日报》、《中国农垦》杂志、《中国农垦信息网》、吉林日报和《吉林农网》等媒体先后十余次刊发稿件介绍吉林农垦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提高了行业知名度,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农垦事业。
(省农委农垦处 供稿)
注重基础,坚持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
农业是垦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基础,我们以抓春耕、抓抗灾、抓推广为重点,全面提高一产业的运行质量。全垦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69.23万亩,同比增加3.5万亩,当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4.7万亩,累计推广143.6万亩;当年推广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面积2.7万亩,累计推广4.7万亩;当年新增膜下滴灌技术应用面积为1.65万亩,累计推广8.55万亩,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综合产能的逐步提升。7户农垦企业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作物产量全部达到预期目标,其中前郭灌区莲花泡农场单产达到851公斤。4户企业开展高产模式示范提升活动,编写出吉林垦区玉米、水稻高产模式示范活动方案、技术模式和本企业高产模式技术规范。尽管受到严重灾害影响,垦区粮食总产仍达到84.6万吨,平均单产达到499.9 公斤水平。
在一产业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垦区二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累计引进10户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实现工业总产值51.34亿元,同比增加11.2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10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产品产销率99.44%,二三产业尽管利润下降,但总量继续平稳增长,全垦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1.93亿元,同比增长14.33%,其中一产增加值18.10亿元,二产增加值15.55亿元,三产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2%、11.41%和22.8%。预计2104年垦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4700元,同比增长13.5%,人均纯收入8000元,同比提高8.8%。
注重规范,坚持用制度提高工作效力
实施危房改造和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广大农垦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我们不断改进和规范各项工作。
一是稳步实施危房改造工作。各项目建设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实施八步程序、把握三个节点、建立三个机制”的危房改造规范,克服因资金下达较晚和农业受灾农工减收等诸多不利影响,圆满完成全年危房改造任务。垦区年度计划改造危房共计9852套,截止12月底,实现开工9852套,开工率达到100%,基本建成9017套,基本建成率达到91.52%,其中已竣工8901套,竣工率达到90.35%。改造面积66337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总额达到26805万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新增加对垦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投资6497万元,有力地推动垦区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二是规范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今年共争取国家扶贫资金750万元,重点扶持辽河农场、双辽农场、双辽种羊场、红光农场、红旗农场、红星牧场、白城牧场和洮南市东方红畜牧场等8户企业开展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基层农垦和财政部门联合申报项目、聘请专家评审确定项目的原则,经委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春季下拨资金460万元,秋季下拨资金290万元,全部项目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进行。通过近四年的帮扶,预计到“十二五”末,将有两户企业实现脱贫。
注重创新,坚持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一是针对垦区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的问题,组织全省企业启动实施农垦行业“三联”战略。在全国农垦行業,我们率先提出制定了《吉林垦区实施联合联盟联营策略的意见》,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优化升级为突破,努力谋求在集中采购生产投入品、整合粮食销售终端、开展集约经营、加强产业融合和促进项目整合等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加快建立农业生产纵向一体化经营机制。
二是针对垦区退休职工待遇较低的问题,积极向省政府提出完善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建议,经省政府同意,与省人社厅、省社保局共同研究提出解决农垦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低的具体办法,重新启动农垦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工作,于12月16日召集相关企业进行政策辅导。经过测算,此举可为每名退休农工年增约3000元的养老金,大幅提高了职工退休待遇。
三是针对少数垦区特困职工无力开展危房改造的问题,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和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解决国有垦区特困职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确定了采取公租房的建设形式,为解决垦区特困职工家庭住房困难提供了政策保障。
注重作风,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一是深入基层加强督导。根据八月份的工作调度,垦区改造危房的进度明显遇阻。为了解企业的具体困难,进入9月份以来,我们陆续深入到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山市等地区的20余户农垦企业,在检查督导危房改造工作落实情况的同时,重点对工作进度慢、开工比率低的7户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现场指导,研究加快进度的具体办法,为确保年度任务的最终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逐项确认统计数据。对于事关垦区长远发展的财务、扶贫统计、改革情况等具体数据统计工作,我们坚持逐地核对、逐项咬准的办法,在力求准确及时上报数据的基础上,确保垦区水电路情况、土地置换、拖欠工资、春耕生产、家庭农场、二三产业等多项指标统计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是立足实际提出建议。针对农垦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的问题,多方面了解企业承办社会职能的具体困难和要求,积极对省综改办制定的《吉林省深化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具体政策意见和建议,国有农场开展办社会职能改革稳步推进。
注重团队,坚持把争创一流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是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建设。7月14日,继续举办全省农垦系统发展与改革培训班,培训期间,就国有农场开展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就垦区危房改造、推进联合联盟联营策略和改进项目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全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出要求,使全行业激发内生动力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二是加强机关本级自身建设。立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我们修订完善了十项制度和重点工作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推进机关“五权”建设,真正做到经办人员具体负责;副处长、处长分级负责;重大事项报委领导审定的行政规范,按照已经制定的《农垦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通过召开专题党支部会议和结合业务工作会,分别对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在研究开展具体业务工作时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组织的相关工作要求深入讨论。通过学习提高,使全体人员构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任何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不触犯政策红线,团队的凝聚力和进取心不断增强。思想认识的逐步提高,对振奋全处的精神面貌、提升每个人的进取意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项工作也取得明显进步。由于我们在垦区危房改造工作中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省农委被吉林省政府授予201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全系统共有9个单位和19位个人获省政府表彰。在《农民日报》、《中国农垦》杂志、《中国农垦信息网》、吉林日报和《吉林农网》等媒体先后十余次刊发稿件介绍吉林农垦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提高了行业知名度,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农垦事业。
(省农委农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