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好像”“大概”这种表猜测词语的用法。
  2、.通过再现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3、.以扩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细节描写。
  4、.认识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尽管……但是……”。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好像”“大概”这种表猜测词语的用法。
  2、.通过再现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以扩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通过再现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以扩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细节描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蜜蜂》一课,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法布尔做了一个与蜜蜂有关的试验,那谁能说说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试验呢?(第一自然段)
  二、感受作者的用词准确
  在做试验的过程中,法布尔做出了一个推测:(大屏出示以下内容: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1、 1.我们用近义词替代法来理解一下推测的意思。
  2、 2.提问: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3、 3.学生汇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4、 4.第一句话中出现“好像”一次,请同学们判断这句话是比喻句吗?既然它不是比喻句,那“好像”一词在这句话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推测)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句话,找出第二句话中同样表示推测的那个词。(大概)
  总结:当我们对看到、听到的事物不能准确的下结论时,就要使用这种表猜测的词,让我们的习作表达的更准确,更可信。
  接下来我们做个小练习,来实际的理解和运用一下这两个词。
  5、 大屏幕展示:
  王老师紧闭双眼,好像 。
  王老师 ,大概是胃病犯了。
  ( 动作和表情)
  二、 三、再现朗读,扩写句子
  1、 1.法布尔的推测与结果一致吗?又是谁第一时间告诉他,他的推测是不正确的?(他女儿)谁能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2、 2.学生汇报: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3、 3.同学们看这一段文字中有对女儿的语言描写。如果你此时就是法布尔的女儿,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向爸爸汇报呢?(激动 高声)
  4、 4.谁来试读一下,我认为你这不是在说话,而是在读话,我们平时会用这样的方式和别人说话吗?大家回忆一下,当你发现有同学违纪了,你是如何迫不及待地想冲进班级向老师汇报的?接下来你就带着这样的情绪,这样音高来大声自由地练读几遍,一会我找同学上来表演。
  5、 5.“冲”是对女儿的什么描写,“脸红红的”是什么描写?作者对女儿的这段描写给我们留下了还可以继续想象的空间,接下来就让我们把女儿的形象变得更具体、更丰富一些。
  6、 6.大屏幕出示练习:小女儿(像)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动作或想象)
  三、 四、认识关联词
  1、 1.女儿告诉法布尔有两只蜜蜂飞回来,就能证明蜜蜂能找到回家的路了吗?最终的实验结果是?
  2、 2.这里面出现了“准确无误”这个词,我们用分解组合法来理解这个词。
  3、 3.大屏幕出示:“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根据作者的观察,我们也会做出蜜蜂找不到家的推断,可结果是“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像这种结果和现象正好相反的句子需要一个关联词语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课文中使用的这个关联词是“尽管……但是……”像这种表示结果与现象截然相反的关联词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转折关系”。我们平时也遇到过其他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比如:尽管……还、虽然……但是……。课文的最后一段里也有一个关联词,你们能找出来吗?
  4、 4.让我们来做个小练习来感受一下关联词的作用
  大屏幕展示: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尽管……但是……
  (1)他( )很聪明,( )他不爱学习。
  (2)他( )不努力,( )学不会。
  (3)他( )学习好,( )很孝顺。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完成答题卡上的练习,明天早上交。
  答题卡
  一、补充句子
  王老师紧闭双眼,好像 。
  王老师 ,大概是胃病犯了。
  ( 动作或表情)
  二、扩写句子
  小女儿(像) 冲过来,脸红红的,
  看上去很激动。 (动作或想象)
  三、选择关联词
  無论……总是…… 不是……而是……
  尽管……但是……
  (1)他( )很聪明,( )不爱学习。
  (2)( )遇到什么难题,他( )会积 极思考,努力解决。
  (3)他( )不聪明,( )不努力。
  四、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其他文献
“回想199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郑重地做出决定: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  2001年,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2003年,我来到了坭陂中心小学。  于是,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爱的氛围中,我和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我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走过一个又一个幸福又充实的日子。  我渐渐发现我开始离不开这个讲台。  我渐渐发现我爱上了这个讲台。
期刊
摘要: 词汇是贯穿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会应用一些技巧猜测词义,是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石。  关键词: 语境 语法 句法 构词法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学生在阅读文章经常会碰到一些生词或是熟词生义的单词,不可能全部依赖字典,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一些技巧来猜测词义,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熟词生义也是近年高考的考查要点,而学生的得分率却比较低。如
期刊
年级 :五年级  课型:歌唱课  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第九册第四课《牧场上的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
期刊
案例背景:  本节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六单元88页内容。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教材前一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基本图形的感知和认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计算图形面积和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但本班学生分析思考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所以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善于去交流思考
期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圆锥、圆台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几何特征  2.过程与方法:从旋转体的角度体会圆柱、圆锥、圆台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几何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圆柱、圆锥、圆台几何体模型;  课前做好的纸质圆柱、圆锥、圆台(不包含底面)  重点  圆柱、圆锥、圆台概念的生成及结构特征  
期刊
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  课题:14.《检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3.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重点:1.阅读第 6自然段,借助文中连续问号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文末“这个孩子真棒!
期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三课《 斜坡的启示 》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斜面”是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种简单机械的第二种,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研究简单机械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
期刊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这句话的含义。  3.懂得“在劳动中更能锻炼自己、更有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从小培养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生活能力有助于人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人需要经历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  二.、回顾课
期刊
一、一、教学目标  1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批判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歌曲《爱的奉献》几乎唱响半个课堂,结合课文内容,配上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喜或悲背景音乐,使学生乐学善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社会责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人类的精神生命有接续;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2.能力目标: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由一个问题进行延伸思考,形成新的问题和思考,培养对生命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珍惜生命、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增强个体生命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