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从业者留给大家的刻板印象是西装革履,出入高级写字楼,言必称宏观经济、全球股市。
汇丰银行最近为自己农村金融事业发布了大量招聘信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对农业和工商业有一定的了解;愿意同低收入人群打交道;对会计和财务分析有基本的了解;具备极强的沟通技巧、求知欲和分析力;年龄在40岁以下;肯吃苦,可以并愿意在乡下地区驾驶小车或摩托车工作;愿意与团队一起奋斗达到目标;对客户认真、诚信、尊敬。
农村金融市场长久被很多人高度看好,但却少有人在这里真金白银地赚到钱。在十多年前几大国有银行“因利薄”纷纷退出后,这里一度只留下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然而从2007年开始多股势力在这个领域暗涌——洋银行“趁虚而入”,国开行“跑马圈地”,国有行 “按兵不动”和农村信用社、邮储“新瓶装陈酒”等,是有洞察力的观察人士对如今农村金融格局的一次凝练而不无深意的调侃式总结。
其中外资银行的一支尤为引人注目。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抢得先机。
一场各有心思的“下乡”
2007年汇丰银行在湖北随州曾都设立首家村镇银行,这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在农村金融史上一个言必称的里程碑。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汇丰是在国内设立最多村镇银行的外资行,至截稿时最新的数据是,该行已在中国农村地区相继共设立了10家村镇银行及下属的6家支行,服务网点总数达16个,形成覆盖西部、中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他们的经营范围里称,“主要为当地的农户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小额贷款和存款服务”。汇丰村镇银行还开设第一家村镇银行的基层分支网点,即把村镇银行开到“真正的村镇”上去。汇丰集团主席葛霖表示,汇丰在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市场发展了不同的农村金融模式,在中国成立村镇银行将使汇丰能够把海外经验引入中国。
花旗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动作,与汇丰不同的是,他们采取了“贷款公司”的形式,这是一种“只贷不存”的机构,在湖北公安和赤壁等地有设立,“专门提供小额贷款服务”,贷款有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两种类型,一般信用贷款额度较低,抵押贷款信用额度稍高,但最高也不超过170万元。
其它银行也纷纷不甘落后。2008年底,渣打银行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开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村镇银行。2009年9月底,澳新银行正式宣布在重庆梁平设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东亚银行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于2010年底在陕西省富平县开业。
在外资行向村镇地区挺进的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有大力推进者监管机构银监会、积极参与者各路外资银行,以及资金需求方如农户、村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等。
银监会曾发布文件,计划2011年末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然而截止到2010年末,这个数据仅为349家。银监会“大力推进”的态度可见一斑。有人甚至把今年称为村镇银行的“爆发年”。
据2010年年末数据,中国9家银行(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以资产计占银行资金规模总额的60.38%,集中度高,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一大畸形特点。银行已经很多,但是,民间的资金需求却远未得到满足,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类银行”机构一直方兴未艾,广受需求。有人说,中国不缺银行,缺的是细分的、灵活的小银行。村镇银行无疑是这种被需求的小银行的一种。监管者无疑也看到了这一点。
放低门槛、推进外资银行进农村,监管者有其自己的考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就表示:“中资银行对农村市场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业务风险大,而其风险甄别能力还不足。”而外资行在这方面比较强,监管者一方面想借助外资行的风控经验,另一方面也希望引入“鲶鱼”,让多元化的参与者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除去监管者,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培植当地金融资源便于为我所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大行上收信贷审批权之后,他们对行政区域内的不论是城商行,还是村镇银行都往往给予税收、财政资金支持等优惠措施。湖北省就曾出台38条措施鼓励外资投资村镇银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而外资行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的态度,显然有更多层次的“看好”。
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一般几千万元,能有几十万多则百万就已封顶的利润就很不错了,但这几百万元在大行上千亿元的利润表里几可忽略,属于没有经济意义的部分。不过配合中国政府农村金融改革的形象,却将因此深入人心。
银行有天生的对利润的追逐,这无可厚非。外资银行在进军村镇银行时,他们抱定的是“即使现在不能赢利,也要先占一席之地”、即便业务推进相当缓慢,也要“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
外资银行进入了村镇后,却千方百计地远离农户——这是资金的最迫切需求方和监管者放宽门槛、给予诸多优惠的政策设计的目标方,转而去追求优质客户。观察这些银行开立的村镇银行的设点地址和贷款产品,不难发现这一点。
村镇银行一般选址县域,其中不少还设在经济繁华区域。汇丰银行称“倾向在允许的试点名单里选择毗邻经济开发区的地方开设村镇银行”。新近成立的北京密云汇丰村镇银行选址密云县县城,与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毗邻,而密云经济开发区汇集了伊利集团乳品厂、北汽福田、北新建材、今麦郎等知名企业。渣打在和林格尔的村镇银行,紧挨大奶企蒙牛。
从贷款投放看,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三农”领域的贷款占比不少。湖北随州汇丰村镇银行是汇丰在国内的首家村镇银行。该行行长明确表示,初始阶段将主攻当地出口型企业,为其提供相关贷款服务。多家村镇银行的高层主管接受采访称,为了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他们采用了尽量保证100%的收息率的方式,这和传统大银行的做法有所不同。而且贷款也采取有保障的形式,譬如,“协会+农户”,或者 “自愿结对,交叉联保”的农户联保方式等。一般不会给单个农户提供信用贷款,对于那些还款能力差(主要考察现金流)或贫困农户,“更是不会予以考虑”。至少在品相上,这似乎就与村镇银行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形象相悖。
还有村镇银行的负责人表示,初期所设村镇银行不会给母公司赢利带来实质性贡献,但他们的目标是“立足长远,探索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银行业的资深观察人士指出,考虑到目前外资银行在境内的经营活动还受限较多,他们的举动用意就很清楚了:他们最希望的当然是在资金充裕的城市、大企业集中的地区开设网点。但在大城市开立网点获批很难、且竞争激烈。转而求其次,进军村镇,以便有更多的“据点”,据点就仿佛相邻国争夺的岛屿一样,有了据点就可以争取平台公司贷款,对范围内的大企业行销以及拓展城市业务。仔细分析目前外资村镇银行的选址,其跟踪大客户,配合各地分行开展业务的意图非常明显。
这某种程度上也能解释为何中资行对“投身”农村金融积极性不高。在某些农村地区,有机构想找一家银行牵头设立一家村镇银行,却很难找到愿合作者。既然已经可以在更高一级别拿下对大企业的贷款等业务权利,又何必费劲巴拉进村镇?譬如即便蒙牛的注册地在渣打村镇银行所在地和林格尔,但是农行、工行等仍然可在呼和浩特拿下对蒙牛的贷款。
郭田勇称,“目前,中资银行的主力在城市,在放贷激增的情况下,他们赢利良好。相比之下,农村的分支机构对银行整体的贡献率相当小。”
拿牌照+吃利差+拓宽业务+转让股权……
农行长期扎根农村,结果却是数千亿级的呆坏账。农村金融曾被认为“开发成本非常高但收益相对较低,农户贷款的风险高、成本高、利润低,单靠农户贷款基本无法实现盈利”。对农户贷款的兴趣冷淡,但外资行在偏远地区开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热情却一路高涨。
在国有行因利润微薄而从农村地区撤出以后,外资银行真的能从农村地区,从农民身上赚到钱吗?浙江银监局的相关人士坦承,“除非超范围经营。若严格按村镇银行的经营范围开展业务,村镇银行不可能赚钱。”
据记者了解,目前政策规定,在县(市)和乡(镇)、行政村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和100万元,而且由于属于官方大力推动的项目,审批容易,用这样的成本投资获得牌照,为未来抢占一块领地和无限可能性,不仅对于外资银行,包括对众多虎视眈眈意图进入金融领域的企业、PE、个人资金来说,都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目前中国所有商业银行仍在延续传统吃利差、垒大户、追求规模和速度的信贷模式,村镇银行亦不例外,而且村镇银行由于业务类型少,更加依赖于吸取存款、发放贷款。据一家银行机构测算,如果存款利息成本为2.3%;以贷款平均利率为7%计算,如果发放贷款5000万元,存贷比保持在70%,需要吸收存款7500万元,这被业内认为是一个经营的平衡点。多家银行最新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报显示,目前的净息差约在2.50%左右的水平,属回升势头,而这也是多家银行报表亮丽,业绩超预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为了利润,村镇银行在逐渐一路拓宽业务,从提供存款、贷款,到国际结算、票据、银行卡和代理一些发起行的金融产品,村镇银行赚取中间收入。
汇丰认为,村镇银行应该以赢利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目标,而赢利也是衡量一个服务模式是否有效的有形标准。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东胜曾在接受采访时称,按随州汇丰村镇银行的模式测算,每年设立3-4家村镇银行,在规模效益等的作用下,设立16家村镇银行时方可整体赢利。而在2010年6月,汇丰银行(中国)机构策划及执行总监李惠乾宣布,成立于2007年底的首家村镇银行已经开始赢利,到2010年11月,汇丰银行(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透露,汇丰已有3家村镇银行赢利。到本刊截稿,汇丰提供的最新数据是“目前已经有5家村镇银行提前实现损益平衡”。
政策规定,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有独立的董事会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各项基本开支都不能少。与此同时,村镇银行经营范围小,导致成本较高。商业银行成立分支机构,成本要低于单独成立一家“独立法人”的村镇银行,所以一般的大行没必要成立村镇银行。但若成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则又另当别论,控股公司可集中到中后台管理,在资产负债表、流动性风险管理、规模效益方面都更有优势。这也是汇丰等大银行非常希望达成的局面。银行中后台管理对技术要求、资金投入要求都比较多,对于小银行来说成本很高。最新的消息显示监管者将放缓此政策的出台。
传统在城市新开设一个网点,据毕博咨询的银行业分析员支宝才介绍,贷款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即可盈利。但网点若不赚钱只能撤掉,没有流动性。村镇银行虽然没有贷款规模优势,但是胜在有股权转让的可能性,即流动能力,这也是大家勇于建立、参股村镇银行的原因。
汇丰银行最近为自己农村金融事业发布了大量招聘信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对农业和工商业有一定的了解;愿意同低收入人群打交道;对会计和财务分析有基本的了解;具备极强的沟通技巧、求知欲和分析力;年龄在40岁以下;肯吃苦,可以并愿意在乡下地区驾驶小车或摩托车工作;愿意与团队一起奋斗达到目标;对客户认真、诚信、尊敬。
农村金融市场长久被很多人高度看好,但却少有人在这里真金白银地赚到钱。在十多年前几大国有银行“因利薄”纷纷退出后,这里一度只留下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然而从2007年开始多股势力在这个领域暗涌——洋银行“趁虚而入”,国开行“跑马圈地”,国有行 “按兵不动”和农村信用社、邮储“新瓶装陈酒”等,是有洞察力的观察人士对如今农村金融格局的一次凝练而不无深意的调侃式总结。
其中外资银行的一支尤为引人注目。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抢得先机。
一场各有心思的“下乡”
2007年汇丰银行在湖北随州曾都设立首家村镇银行,这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在农村金融史上一个言必称的里程碑。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汇丰是在国内设立最多村镇银行的外资行,至截稿时最新的数据是,该行已在中国农村地区相继共设立了10家村镇银行及下属的6家支行,服务网点总数达16个,形成覆盖西部、中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他们的经营范围里称,“主要为当地的农户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小额贷款和存款服务”。汇丰村镇银行还开设第一家村镇银行的基层分支网点,即把村镇银行开到“真正的村镇”上去。汇丰集团主席葛霖表示,汇丰在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市场发展了不同的农村金融模式,在中国成立村镇银行将使汇丰能够把海外经验引入中国。
花旗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动作,与汇丰不同的是,他们采取了“贷款公司”的形式,这是一种“只贷不存”的机构,在湖北公安和赤壁等地有设立,“专门提供小额贷款服务”,贷款有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两种类型,一般信用贷款额度较低,抵押贷款信用额度稍高,但最高也不超过170万元。
其它银行也纷纷不甘落后。2008年底,渣打银行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开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村镇银行。2009年9月底,澳新银行正式宣布在重庆梁平设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东亚银行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于2010年底在陕西省富平县开业。
在外资行向村镇地区挺进的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有大力推进者监管机构银监会、积极参与者各路外资银行,以及资金需求方如农户、村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等。
银监会曾发布文件,计划2011年末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然而截止到2010年末,这个数据仅为349家。银监会“大力推进”的态度可见一斑。有人甚至把今年称为村镇银行的“爆发年”。
据2010年年末数据,中国9家银行(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以资产计占银行资金规模总额的60.38%,集中度高,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一大畸形特点。银行已经很多,但是,民间的资金需求却远未得到满足,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类银行”机构一直方兴未艾,广受需求。有人说,中国不缺银行,缺的是细分的、灵活的小银行。村镇银行无疑是这种被需求的小银行的一种。监管者无疑也看到了这一点。
放低门槛、推进外资银行进农村,监管者有其自己的考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就表示:“中资银行对农村市场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业务风险大,而其风险甄别能力还不足。”而外资行在这方面比较强,监管者一方面想借助外资行的风控经验,另一方面也希望引入“鲶鱼”,让多元化的参与者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除去监管者,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培植当地金融资源便于为我所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大行上收信贷审批权之后,他们对行政区域内的不论是城商行,还是村镇银行都往往给予税收、财政资金支持等优惠措施。湖北省就曾出台38条措施鼓励外资投资村镇银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而外资行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的态度,显然有更多层次的“看好”。
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一般几千万元,能有几十万多则百万就已封顶的利润就很不错了,但这几百万元在大行上千亿元的利润表里几可忽略,属于没有经济意义的部分。不过配合中国政府农村金融改革的形象,却将因此深入人心。
银行有天生的对利润的追逐,这无可厚非。外资银行在进军村镇银行时,他们抱定的是“即使现在不能赢利,也要先占一席之地”、即便业务推进相当缓慢,也要“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
外资银行进入了村镇后,却千方百计地远离农户——这是资金的最迫切需求方和监管者放宽门槛、给予诸多优惠的政策设计的目标方,转而去追求优质客户。观察这些银行开立的村镇银行的设点地址和贷款产品,不难发现这一点。
村镇银行一般选址县域,其中不少还设在经济繁华区域。汇丰银行称“倾向在允许的试点名单里选择毗邻经济开发区的地方开设村镇银行”。新近成立的北京密云汇丰村镇银行选址密云县县城,与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毗邻,而密云经济开发区汇集了伊利集团乳品厂、北汽福田、北新建材、今麦郎等知名企业。渣打在和林格尔的村镇银行,紧挨大奶企蒙牛。
从贷款投放看,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三农”领域的贷款占比不少。湖北随州汇丰村镇银行是汇丰在国内的首家村镇银行。该行行长明确表示,初始阶段将主攻当地出口型企业,为其提供相关贷款服务。多家村镇银行的高层主管接受采访称,为了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他们采用了尽量保证100%的收息率的方式,这和传统大银行的做法有所不同。而且贷款也采取有保障的形式,譬如,“协会+农户”,或者 “自愿结对,交叉联保”的农户联保方式等。一般不会给单个农户提供信用贷款,对于那些还款能力差(主要考察现金流)或贫困农户,“更是不会予以考虑”。至少在品相上,这似乎就与村镇银行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形象相悖。
还有村镇银行的负责人表示,初期所设村镇银行不会给母公司赢利带来实质性贡献,但他们的目标是“立足长远,探索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银行业的资深观察人士指出,考虑到目前外资银行在境内的经营活动还受限较多,他们的举动用意就很清楚了:他们最希望的当然是在资金充裕的城市、大企业集中的地区开设网点。但在大城市开立网点获批很难、且竞争激烈。转而求其次,进军村镇,以便有更多的“据点”,据点就仿佛相邻国争夺的岛屿一样,有了据点就可以争取平台公司贷款,对范围内的大企业行销以及拓展城市业务。仔细分析目前外资村镇银行的选址,其跟踪大客户,配合各地分行开展业务的意图非常明显。
这某种程度上也能解释为何中资行对“投身”农村金融积极性不高。在某些农村地区,有机构想找一家银行牵头设立一家村镇银行,却很难找到愿合作者。既然已经可以在更高一级别拿下对大企业的贷款等业务权利,又何必费劲巴拉进村镇?譬如即便蒙牛的注册地在渣打村镇银行所在地和林格尔,但是农行、工行等仍然可在呼和浩特拿下对蒙牛的贷款。
郭田勇称,“目前,中资银行的主力在城市,在放贷激增的情况下,他们赢利良好。相比之下,农村的分支机构对银行整体的贡献率相当小。”
拿牌照+吃利差+拓宽业务+转让股权……
农行长期扎根农村,结果却是数千亿级的呆坏账。农村金融曾被认为“开发成本非常高但收益相对较低,农户贷款的风险高、成本高、利润低,单靠农户贷款基本无法实现盈利”。对农户贷款的兴趣冷淡,但外资行在偏远地区开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热情却一路高涨。
在国有行因利润微薄而从农村地区撤出以后,外资银行真的能从农村地区,从农民身上赚到钱吗?浙江银监局的相关人士坦承,“除非超范围经营。若严格按村镇银行的经营范围开展业务,村镇银行不可能赚钱。”
据记者了解,目前政策规定,在县(市)和乡(镇)、行政村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和100万元,而且由于属于官方大力推动的项目,审批容易,用这样的成本投资获得牌照,为未来抢占一块领地和无限可能性,不仅对于外资银行,包括对众多虎视眈眈意图进入金融领域的企业、PE、个人资金来说,都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目前中国所有商业银行仍在延续传统吃利差、垒大户、追求规模和速度的信贷模式,村镇银行亦不例外,而且村镇银行由于业务类型少,更加依赖于吸取存款、发放贷款。据一家银行机构测算,如果存款利息成本为2.3%;以贷款平均利率为7%计算,如果发放贷款5000万元,存贷比保持在70%,需要吸收存款7500万元,这被业内认为是一个经营的平衡点。多家银行最新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报显示,目前的净息差约在2.50%左右的水平,属回升势头,而这也是多家银行报表亮丽,业绩超预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为了利润,村镇银行在逐渐一路拓宽业务,从提供存款、贷款,到国际结算、票据、银行卡和代理一些发起行的金融产品,村镇银行赚取中间收入。
汇丰认为,村镇银行应该以赢利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目标,而赢利也是衡量一个服务模式是否有效的有形标准。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东胜曾在接受采访时称,按随州汇丰村镇银行的模式测算,每年设立3-4家村镇银行,在规模效益等的作用下,设立16家村镇银行时方可整体赢利。而在2010年6月,汇丰银行(中国)机构策划及执行总监李惠乾宣布,成立于2007年底的首家村镇银行已经开始赢利,到2010年11月,汇丰银行(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透露,汇丰已有3家村镇银行赢利。到本刊截稿,汇丰提供的最新数据是“目前已经有5家村镇银行提前实现损益平衡”。
政策规定,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有独立的董事会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各项基本开支都不能少。与此同时,村镇银行经营范围小,导致成本较高。商业银行成立分支机构,成本要低于单独成立一家“独立法人”的村镇银行,所以一般的大行没必要成立村镇银行。但若成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则又另当别论,控股公司可集中到中后台管理,在资产负债表、流动性风险管理、规模效益方面都更有优势。这也是汇丰等大银行非常希望达成的局面。银行中后台管理对技术要求、资金投入要求都比较多,对于小银行来说成本很高。最新的消息显示监管者将放缓此政策的出台。
传统在城市新开设一个网点,据毕博咨询的银行业分析员支宝才介绍,贷款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即可盈利。但网点若不赚钱只能撤掉,没有流动性。村镇银行虽然没有贷款规模优势,但是胜在有股权转让的可能性,即流动能力,这也是大家勇于建立、参股村镇银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