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教学品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yd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扬帆启航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引读第1自然段第1~3句),再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组织交流——规模宏大的远航
  (1) 人多……(2) 船多……
   文章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人多、船多,采用了列数字比较说明的方法。
  二、 友好交往
  师: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正式开始了第一次的远航。这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文中的词句说一说。
  生:这是一次友好交往的远航,进行经济交流的远航,充满意义的远航。
  师:(出示航海路线图)郑和一路上与各国友好交往,航海路途遥远,到了许多国家。从哪儿看出他们之间的友好交往呢?
  想象说话:是啊,这样一个庞大的船队停靠在码头边,“大明国的船队来了,宝船来了!”这呼喊声响遍了大街小巷,老百姓们全家老小都来了,他们看到了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出示宝船图,结合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等词语)
  师: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三、 战胜凶险
  师:郑和这一次仅仅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远航吗?
  生:还是一次充满凶险的远航。
  师:在航行中遇到了什么凶险?
  生:遇到险恶的风浪,还遇到了海盗的袭击。
  师:是啊,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最捉摸不透恶劣的自然环境。
  (出示段落:“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感受到狂风、海浪是多么的可怕!
  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的呢?
  生:是运用比喻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海水的奔腾咆哮……
  师:在此情此景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
  生:“镇定自若”的郑和,临危不惧的郑和……
  师:在航行中,船队还遇到了海盗,一天深夜,海盗趁着黑夜来偷袭……谁来读读这段文字?(指名读)你知道这其中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讲?
  师:在漫漫航途中,经历的凶险又何止这些,……因此,我们说:“郑和远航,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生齐读)
  四、 感受远航意义
  师:刚才的学习,我们跟随郑和第一次远航,从1405年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读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的写作有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这些数字说明让我体会到了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师:是的,郑和在28年间七次远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我们平常说的都是“郑和下西洋”,这儿是“郑和远航”,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些,为什么?
  在教学郑和远航的过程中,我注重整体把握文章,抓住文章前后的联系。在组织教学第一次航海的三个内容中,就把航海意义进行了有机地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事件和意义是一个整体,从事件中才能提炼出意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能抓住具体的数字体会到宝船的雄伟壮观。高年级学生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文中的重点词语“扶老携幼”“惊叹不已”“镇定自若”“化险为夷”“严阵以待”等,学生不仅要能理解,而且要结合文本来感受这些词语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就是郑和远航的深远意义,除了在教学第1~5自然段的内容时有机地渗透,主要就是引导对“郑和远航”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学生基本能扣住这个“远”字,与下西洋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郑和远航意义的理解。而在教学中加入写作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学习课文和今后的习作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 复习导入,直面王勃   1. 唐朝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兴趣。然后再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引诵,拨动学生学习动力之琴弦,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 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
前几天,我校就“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我在执教过程中颇有感悟。  一、 亲身感悟、最真体验  海伦·凯勒,一个不幸而又幸福的人。她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14部作品。这些内容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初读全文后,都能有个直观的认识,可是如何深入课文,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呢?他们都是耳聪目明的,对于一个盲聋人的生活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给你们说了岳飞精忠报国和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故事,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再学一位大英雄的故事。  2. 生一起读课题。木兰是谁呀?课文中是这样为我们介绍的,(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3. 知道了木兰,让我们再回到课题,这里的“从”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关于“从”字有四个解释:① 跟随;② 顺从;③ 参加;④ 次要的。请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