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渐明显,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影响。本文通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暴露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促进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描写了这种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其实,金融危机也是一把双韧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力的一面,那就是进一步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对加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的考验,更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冲击。“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化危为机,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两年来中国抗击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表明,只靠加投资、增贷款的短期政策,并不能使我们走出危机的阴影,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说,金融危机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的外在推动力之一。
所谓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主要是指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暴露了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不足
站在经济学角度,一般认为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2009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达到8.7%,超出了8%的预期目标。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经济的增长是靠什么拉动的呢?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日公布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为8.0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92.3%;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为4.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2.5%;净出口全年呈负拉动作用,对GDP的拉动为-3.9个百分点,献率为-44.8%。由此看来,首当其冲是投资拉动。
有观点认为,“假如没有大规模政府投资拉动,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低点可能会降至1%左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正是借助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拉动,才让2009年中国的经济有了转机。那么,拉动经济发展的那两驾马车——出口与消费到底怎么了?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暴露了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存在的问题。
1、2009年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受挫——暴露了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过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呈直线上升态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9.7%,上升到1985年的22.7%,1995年达到45%,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60%以上。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一般发展中大国的水平,如印度、巴西。
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与国际市场“同此凉热”的高风险度。一旦危机席卷全球、外部需求急剧下滑,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必然因为出口的自由落体式滑落而失去平衡。既然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为拉动经济,加大投资力度自然成为中国政府的首选方式。于是,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
2、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不足——暴露了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限。
造成消费不振的原因,一般有两个:其一是消费意愿不足。其二是消费能力不足。2009年3月4日新华网报道,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高达22.5万亿元人民币。如此看来,中国居民不是不具备消费的能力,而是消费意愿不足。
原因一:大多数中国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或者社保水平很低。
首先“存钱防老”。农村居民和没有退休金的城市居民,必須自己筹划养老。他们所能够依靠的,一是子女,二是储蓄。为养老而储蓄,是中国人继“养儿防老”之后的第二个最深入人心养老方案。
其次“存钱防病”。国家和农民共同出资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在大病时提供一部分(不超过50%)住院和治疗费用。在农民急需的门诊保障方面,“新农合”无所作为;而且这一制度建立的时间很短,只有5年的历史,所以资金总量很小,需要中央政府持续注资,才能维持下去。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水平比农民高,但相对于中国的医疗费用而言,也是捉襟见肘,很难让人有安全感。
原因二:昂贵的教育收费也是中国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原因三:某著名经济学家说:“中国老百姓不敢消费是因为工资低。”
正是由于政府在公共事业上投入不足,国民就必须克制眼前的消费,而把大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以备未来生活所需。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挖掘老百姓消费的潜力,进一步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具体思路如下,例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老百姓的消费能力。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拓展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通过上述措施的采取,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转变现有的需求结构。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暴露了第一、第三产业的作用发挥有限
经济学家黄卫平认为,三大产业在中国有着明确的功能划分:第一产业保稳定,第二产业保经济增速,第三产业保就业。实现转变,必须发展第一、第三产业。
如何发展第一产业——农业?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增强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暴露了经济发展要从重物向重人的方向转变
为什么要强调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世界工厂”的光环,掩不住90%的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的尴尬。在巨浪滔天的金融海啸里,这些没有自己“头脑”和“心脏”的贴牌企业更容易“沉没”。
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人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前奏,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危机时代”的国家力量对比,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
为什么要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人是第一资源。因为靠资源的消耗实现的发展,属于重物轻人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靠人力资源开发实现的发展是可持续的。
中国2003年以前的增长方式是重物轻人的增长方式,甚至某些地方是“目中无人”的增长方式。矿难——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痛!中国安监局官员称:我们生产的煤都是带血的煤。山西,因为独特的资源优势,往往成为矿难的重灾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06年3月27日,《人们日报》2006年3月29日)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重物轻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有这样几种:一是消耗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煤吃煤、靠油吃油、靠路吃路……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属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鼠目寸光式的发展,人类根本就没有明天。二是开办一些髙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纸厂、化肥厂、水泥厂,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重物轻人的增长方式,结果是代价越来越大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足见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重物转向重人,大力提高勞动者的素质。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以下弊端: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样的发展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双碰头”,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效应。“虽然金融风暴没有正面冲击中国,但“发展方式病”的存在,还是使这个庞然大物趔趄了一下”。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果敢科学的判断,坚定了人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穿越漫天怒吼的金融风暴,加快转变方式的时代命题,预示着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意义,有观点这样评价,如果说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第一次“政治制度”抉择,打下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第二次“经济体制”抉择,激活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次“发展方式”抉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历化蛹成蝶的阵痛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发展舞台。把我们的优势、劣势看得清楚,来制订一个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劣势,让中国的经济变成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跟世界其他国家能够共同创造更多的财富,共同来分享这些新创造的财富。
参考文献:
[1]2010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促进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描写了这种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其实,金融危机也是一把双韧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力的一面,那就是进一步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对加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的考验,更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冲击。“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化危为机,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两年来中国抗击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表明,只靠加投资、增贷款的短期政策,并不能使我们走出危机的阴影,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说,金融危机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的外在推动力之一。
所谓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主要是指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暴露了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不足
站在经济学角度,一般认为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2009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达到8.7%,超出了8%的预期目标。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经济的增长是靠什么拉动的呢?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日公布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为8.0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92.3%;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为4.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2.5%;净出口全年呈负拉动作用,对GDP的拉动为-3.9个百分点,献率为-44.8%。由此看来,首当其冲是投资拉动。
有观点认为,“假如没有大规模政府投资拉动,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低点可能会降至1%左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正是借助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拉动,才让2009年中国的经济有了转机。那么,拉动经济发展的那两驾马车——出口与消费到底怎么了?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暴露了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存在的问题。
1、2009年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受挫——暴露了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过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呈直线上升态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9.7%,上升到1985年的22.7%,1995年达到45%,2008年进一步提高到60%以上。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一般发展中大国的水平,如印度、巴西。
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与国际市场“同此凉热”的高风险度。一旦危机席卷全球、外部需求急剧下滑,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必然因为出口的自由落体式滑落而失去平衡。既然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为拉动经济,加大投资力度自然成为中国政府的首选方式。于是,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
2、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不足——暴露了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限。
造成消费不振的原因,一般有两个:其一是消费意愿不足。其二是消费能力不足。2009年3月4日新华网报道,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高达22.5万亿元人民币。如此看来,中国居民不是不具备消费的能力,而是消费意愿不足。
原因一:大多数中国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或者社保水平很低。
首先“存钱防老”。农村居民和没有退休金的城市居民,必須自己筹划养老。他们所能够依靠的,一是子女,二是储蓄。为养老而储蓄,是中国人继“养儿防老”之后的第二个最深入人心养老方案。
其次“存钱防病”。国家和农民共同出资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在大病时提供一部分(不超过50%)住院和治疗费用。在农民急需的门诊保障方面,“新农合”无所作为;而且这一制度建立的时间很短,只有5年的历史,所以资金总量很小,需要中央政府持续注资,才能维持下去。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水平比农民高,但相对于中国的医疗费用而言,也是捉襟见肘,很难让人有安全感。
原因二:昂贵的教育收费也是中国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原因三:某著名经济学家说:“中国老百姓不敢消费是因为工资低。”
正是由于政府在公共事业上投入不足,国民就必须克制眼前的消费,而把大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以备未来生活所需。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挖掘老百姓消费的潜力,进一步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具体思路如下,例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老百姓的消费能力。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拓展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通过上述措施的采取,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转变现有的需求结构。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暴露了第一、第三产业的作用发挥有限
经济学家黄卫平认为,三大产业在中国有着明确的功能划分:第一产业保稳定,第二产业保经济增速,第三产业保就业。实现转变,必须发展第一、第三产业。
如何发展第一产业——农业?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增强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暴露了经济发展要从重物向重人的方向转变
为什么要强调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世界工厂”的光环,掩不住90%的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的尴尬。在巨浪滔天的金融海啸里,这些没有自己“头脑”和“心脏”的贴牌企业更容易“沉没”。
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人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前奏,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危机时代”的国家力量对比,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
为什么要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人是第一资源。因为靠资源的消耗实现的发展,属于重物轻人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靠人力资源开发实现的发展是可持续的。
中国2003年以前的增长方式是重物轻人的增长方式,甚至某些地方是“目中无人”的增长方式。矿难——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痛!中国安监局官员称:我们生产的煤都是带血的煤。山西,因为独特的资源优势,往往成为矿难的重灾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06年3月27日,《人们日报》2006年3月29日)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重物轻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有这样几种:一是消耗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煤吃煤、靠油吃油、靠路吃路……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属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鼠目寸光式的发展,人类根本就没有明天。二是开办一些髙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纸厂、化肥厂、水泥厂,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重物轻人的增长方式,结果是代价越来越大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足见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重物转向重人,大力提高勞动者的素质。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以下弊端: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样的发展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双碰头”,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效应。“虽然金融风暴没有正面冲击中国,但“发展方式病”的存在,还是使这个庞然大物趔趄了一下”。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果敢科学的判断,坚定了人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穿越漫天怒吼的金融风暴,加快转变方式的时代命题,预示着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意义,有观点这样评价,如果说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第一次“政治制度”抉择,打下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第二次“经济体制”抉择,激活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次“发展方式”抉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历化蛹成蝶的阵痛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发展舞台。把我们的优势、劣势看得清楚,来制订一个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劣势,让中国的经济变成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跟世界其他国家能够共同创造更多的财富,共同来分享这些新创造的财富。
参考文献:
[1]2010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