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颜色作为戏曲服装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象征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和所处环境的特殊功能。在秦腔传统剧目中,旦角的服装色彩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说,而这十种颜色几乎囊括了秦腔剧目中所有的服装形制,上、下五色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定位。本论文以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装的颜色定位为切入点,着重阐述了秦腔剧中女性服装色彩与人物的关系。
关键词:秦腔 旦角 服装 色彩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五色”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对早期色彩学的重大贡献,它与中国“五行”相结合,反映了中国统治者的价值理念,是我国古代丰富文化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礼记礼运》中孙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这里的“青”很多地方说成黑,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里的“青丝”指黑发,戏曲中的青衣,也是由于演员所穿衣服以黑色为标识,故称为青衣。如果这里的青是指黑,那么上五色就有重复,青到底为何颜色呢?我们可以根据中国五色和五行的关系中找到答案,五色代表“五方四时”,五方指“东、西、南、北、中”;四时代表“春、夏、秋、冬”。东方为木,主春,青色,木叶萌芽之色;南方为火,主夏,赤色,篝火燃烧之色;西方为金,主秋,白色,金属光泽之色;北方为水,主冬,黑色,深渊无垠之色;中央为土,黄色,地气勃发之色,由此可以看出,上五色中的青指的是春天木叶萌芽时的绿色,所以,秦腔传统剧目服装中的上五色即我国古代的正五色红、绿、黄、黑、白(图1-1);下五色是指粉、湖、蓝、紫、秋香图(1-2)。
褶子
女褶子是秦腔传统剧目中女性日常穿的便服,同时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衣服类型,是我国古代一种专门的服装形制。《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头上裹一顶高样大桶子头巾,着一领大宽袖斜襟褶子,下面衬贴衣裳,甜鞋净袜。”此处的褶子和今天秦腔剧中旦角的褶子有所不同,秦腔剧中的女褶子是小立领、对襟、身长过膝带有水袖的一种服装。褶子有青褶子和花褶子之分,青褶子,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的褶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辛道度)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度诣门下求飧。”《梁书·侯景传》:“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社会青衣一般泛指社会地位低的人。戏曲里穷苦的女性多着黑色褶子,也是青衣标识的一种类型体现,典型代表人物有《铡美案》中的秦香莲,《赶坡》中的王宝钏,《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花褶子的颜色丰富一些,红色、蓝色、黄色等,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穿不同的花褶子,绣花也不像青褶子只有缘饰,它的穿着对象多是小姐,戏服上绣满花,如《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白褶是剧中女性的孝服,但是它有一个特殊的穿着对象就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秦腔传统剧目中下层社会的老妇人也穿褶子,叫老旦褶,其服装形制和正旦所穿的褶子有所不同,它更接近于戏曲中的男褶子,右衽斜翎,宽衣阔袖子,腰间系腰带,颜色多为米色。
帔
帔是我国明代褙子的一种特别遗制。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宋代《宣和遗事》一书所载:“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将龙袍卸却,把一领皂背穿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上至皇帝、官吏、士人,下至商贾、仪卫都穿褙子,但并非作为正式的服饰,而多是居家休息时穿。帔作为秦腔传统剧目中正旦角色的一种特定服装,多为大家闺秀或者上层社会的女性常服,颜色涵盖了红色、黄色、蓝色、粉色等,如《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穿黄色帔,《献杯》中的田夫人穿浅蓝色帔,《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则穿宝蓝色帔,因此人物服装所着颜色,是依据人物年龄和身份的需要来确定的。帔的服装结构特点是对襟如意头领,宽衣阔袖,左右胯下开又下配襦裙(图1-4),襦裙的绣花和帔的绣花相呼应,有水袖是正旦角色除褶子之外的又一种服装形制。除正旦穿帔之外,上层社会的老旦也穿帔,颜色多是香色、藏蓝色、深绿色等重色。
蟒
徐珂《清稗类钞》中说“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蟒源于明代,是皇帝赐给有功之人的赐服,其外表形态比龙少一只爪子,四爪龙称为蟒,以示龙和蟒的区别,《野获编》云:“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戏曲服装中的“蟒”即是明、清“蟒衣”基础上,经过装饰和美化后所形成的,秦腔传统剧目中穿蟒的女性有皇室血脉和诰命夫人,颜色有黄色、红色和香色,黄蟒用于太后和皇后,红蟒用于王妃和公,香色用于诰命夫人。
红色蟒和香色蟒服装结构一样,均是圆领袍衫,服装在右边从翎子至底摆开又,身长及膝下配襦裙,有水袖,圆领样式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出现,但直到唐代才开始流行,因此在我国唐朝形成了汉服的一种重要服装形式一圆领衫,并成为官式常服。女蟒服装纹样大多为团龙、团凤,以示身份,底部绣以“海水江崖”。穿戴红色蟒时,需要佩戴云肩和玉带,这已经成为秦腔剧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图1-5);香色蟒的穿戴对象是老旦,典型的代表人物是佘太君(图1-6),常服蟒腰间需要系绦带,戴朝珠,朝珠是清代服饰的一种配饰,清代统治者信奉佛教,故朝珠形如念珠,《道法会元》卷一七七也有记载:“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朝珠同念珠一样为一百零八颗,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以及五品以上命妇皆可配挂朝珠,佘太君活动在宋代,而佩戴朝珠是清朝的习俗,由此可以看出舞台服饰不一定是遵循某一个朝代的服饰特色,而是几个朝代服饰穿戴习俗的融合。
靠
戏曲中将武将所穿的戎装称为靠。靠源于明清将官之绵甲戎服,靠身分为前后两片,圆领,紧袖,上衣下裳相连,身长及足,它虽源于明清绵甲戎服,却摆脱了现实中的原始形态,是现实生活中戎装的夸张与变形,在赋予人物以威武气概的同时,也体现了戏曲服饰“可舞性”这一特点。秦腔传统剧目中的女将领采用的是女靠,女靠和男靠有一定的区别,没有男靠的颜色多样,女靠颜色多为红色、粉色、白色、黑色(可参考《杨门女将》),穿着时需佩戴云肩,衣身腰以下有上下两层,左右各五条流苏飘带,后扎靠旗,衣身和靠旗均绣以凤凰图案(图1-7)。 打衣裤
秦腔传统剧目中还有一种女性武旦不穿硬靠,也不穿便靠,穿打衣裤,打衣裤是戏曲中的服装专业术语,它的穿着对象不是上战场的女将,而是江湖中的女侠或女英雄,该类角色称为短打武旦,打衣裤不是源于我国某个朝代的某一件具体的服装,也不是传统的“汉服”,其形制为短上衣、长裤后连战裙、袖子紧窄,穿战靴。它虽不是源于我国历史上某一服装形制,但是却和我国服装史上一次服装改革不谋而合,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所谓胡服,是指和汉服宽衣阔袖相悖的衣短袖窄的服装,这样的服装更有利于战场上武士的作战。今天舞台上的打衣裤为立领对襟短衣,紧袖,腰间束带,长裤,最有特点的是裤子左右侧缝开始至后半部分为半身战裙,该类服装颜色多为红色、蓝色,以示人物的勇敢、威猛(图1-8)。
袄、裤子
该类服装形制上下分开,是小旦或花旦的专属服装。穿着时搭配肚兜和四喜带(图1-9),以彰显少女的天真活泼。肚兜系于袄外,它是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相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相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四喜带即我国古代蔽膝,属于下体服饰,用以蔽护膝盖。《汉书 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今天舞台上的袄、裤子配以肚兜、四喜带已经成为花旦或小旦的专用服饰,如《桃园借水》中的桃小春,该类服装红色、粉色居多,以表现年芳二八少女的热情、活泼和娇羞。
马甲
源于明代的“比甲”,据《元史》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戏曲中的马甲多为丫鬟穿用,马甲有长有短,短马甲至胯部,立领右衽系扣,腰间系腰带;长马甲身长过膝,对襟,左右胯部向下开又,腰间系腰带(图1-10),腰带即丫鬟的一种身份象征,马甲的颜色一般都是比较淡的颜色,如淡粉、淡蓝,一方面表现人物年龄尚小,另一方面淡色是一种身份象征,不能艳过主角的服装颜色。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装色彩归纳总结如下:
服色等级
秦腔传统剧目的上五色和下五色深受我国古代服装颜色等级的影响。如唐代就有法律规定黄色为皇室专用颜色,黄色帔是秦腔中皇后、公主等皇室女性的专属服色;唐刘禹锡《和乐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由此看来,黑色的服装在古代属于社会底层人的服色,秦腔作为中国最老的剧种之一,其中的“青衙”、“青衣”也是我国古代服装颜色等级的体现。
服色寓意
每一个颜色都有自己的含义,如黑色的色彩寓意是沉静、严肃、庄重、含蓄,在秦腔剧中这一色彩感觉恰好就是“青衣”性格的展现;红色给人的感觉是热情、活泼、兴奋,花旦的服装颜色多数是红色;粉色给人的感觉是青春、娇嫩,比较害羞的小旦、花旦往往穿这一颜色的服装表现妙龄少女的性格特征。
用色风俗
红色是我国传统的喜庆颜色,我国古代女性的嫁衣多为红色,秦腔剧中的用色习惯继承了这一传统,剧中角色婚嫁时都为红色婚衣和红色场景布置,同时,红色也是剧中即将行斩之人的斩衣,因为斩人是凶事,为了辟邪,就让罪人穿上红色的斩衣,这也是我国传统思想对服装风俗的影响,如《铡美案》;我国的丧服从周代开始已经使用白色(素衣、素裳、素冠等),我国古代称“素衣”,《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郑玄注:“言以丧礼自处也。”孔颖达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唐刘禹锡《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谒新府,旧 宾沾素衣。”秦腔剧中吊孝的场景均是穿白色戏衣,如《秦雪梅吊孝》。
秦腔作为我国一种最为古老的传统剧目,其旦角服饰用色不仅彰显出厚重的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丰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秦腔 旦角 服装 色彩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五色”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对早期色彩学的重大贡献,它与中国“五行”相结合,反映了中国统治者的价值理念,是我国古代丰富文化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礼记礼运》中孙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这里的“青”很多地方说成黑,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里的“青丝”指黑发,戏曲中的青衣,也是由于演员所穿衣服以黑色为标识,故称为青衣。如果这里的青是指黑,那么上五色就有重复,青到底为何颜色呢?我们可以根据中国五色和五行的关系中找到答案,五色代表“五方四时”,五方指“东、西、南、北、中”;四时代表“春、夏、秋、冬”。东方为木,主春,青色,木叶萌芽之色;南方为火,主夏,赤色,篝火燃烧之色;西方为金,主秋,白色,金属光泽之色;北方为水,主冬,黑色,深渊无垠之色;中央为土,黄色,地气勃发之色,由此可以看出,上五色中的青指的是春天木叶萌芽时的绿色,所以,秦腔传统剧目服装中的上五色即我国古代的正五色红、绿、黄、黑、白(图1-1);下五色是指粉、湖、蓝、紫、秋香图(1-2)。
褶子
女褶子是秦腔传统剧目中女性日常穿的便服,同时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衣服类型,是我国古代一种专门的服装形制。《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头上裹一顶高样大桶子头巾,着一领大宽袖斜襟褶子,下面衬贴衣裳,甜鞋净袜。”此处的褶子和今天秦腔剧中旦角的褶子有所不同,秦腔剧中的女褶子是小立领、对襟、身长过膝带有水袖的一种服装。褶子有青褶子和花褶子之分,青褶子,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的褶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辛道度)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度诣门下求飧。”《梁书·侯景传》:“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社会青衣一般泛指社会地位低的人。戏曲里穷苦的女性多着黑色褶子,也是青衣标识的一种类型体现,典型代表人物有《铡美案》中的秦香莲,《赶坡》中的王宝钏,《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花褶子的颜色丰富一些,红色、蓝色、黄色等,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穿不同的花褶子,绣花也不像青褶子只有缘饰,它的穿着对象多是小姐,戏服上绣满花,如《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白褶是剧中女性的孝服,但是它有一个特殊的穿着对象就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秦腔传统剧目中下层社会的老妇人也穿褶子,叫老旦褶,其服装形制和正旦所穿的褶子有所不同,它更接近于戏曲中的男褶子,右衽斜翎,宽衣阔袖子,腰间系腰带,颜色多为米色。
帔
帔是我国明代褙子的一种特别遗制。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宋代《宣和遗事》一书所载:“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将龙袍卸却,把一领皂背穿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上至皇帝、官吏、士人,下至商贾、仪卫都穿褙子,但并非作为正式的服饰,而多是居家休息时穿。帔作为秦腔传统剧目中正旦角色的一种特定服装,多为大家闺秀或者上层社会的女性常服,颜色涵盖了红色、黄色、蓝色、粉色等,如《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穿黄色帔,《献杯》中的田夫人穿浅蓝色帔,《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则穿宝蓝色帔,因此人物服装所着颜色,是依据人物年龄和身份的需要来确定的。帔的服装结构特点是对襟如意头领,宽衣阔袖,左右胯下开又下配襦裙(图1-4),襦裙的绣花和帔的绣花相呼应,有水袖是正旦角色除褶子之外的又一种服装形制。除正旦穿帔之外,上层社会的老旦也穿帔,颜色多是香色、藏蓝色、深绿色等重色。
蟒
徐珂《清稗类钞》中说“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蟒源于明代,是皇帝赐给有功之人的赐服,其外表形态比龙少一只爪子,四爪龙称为蟒,以示龙和蟒的区别,《野获编》云:“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戏曲服装中的“蟒”即是明、清“蟒衣”基础上,经过装饰和美化后所形成的,秦腔传统剧目中穿蟒的女性有皇室血脉和诰命夫人,颜色有黄色、红色和香色,黄蟒用于太后和皇后,红蟒用于王妃和公,香色用于诰命夫人。
红色蟒和香色蟒服装结构一样,均是圆领袍衫,服装在右边从翎子至底摆开又,身长及膝下配襦裙,有水袖,圆领样式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出现,但直到唐代才开始流行,因此在我国唐朝形成了汉服的一种重要服装形式一圆领衫,并成为官式常服。女蟒服装纹样大多为团龙、团凤,以示身份,底部绣以“海水江崖”。穿戴红色蟒时,需要佩戴云肩和玉带,这已经成为秦腔剧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图1-5);香色蟒的穿戴对象是老旦,典型的代表人物是佘太君(图1-6),常服蟒腰间需要系绦带,戴朝珠,朝珠是清代服饰的一种配饰,清代统治者信奉佛教,故朝珠形如念珠,《道法会元》卷一七七也有记载:“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朝珠同念珠一样为一百零八颗,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以及五品以上命妇皆可配挂朝珠,佘太君活动在宋代,而佩戴朝珠是清朝的习俗,由此可以看出舞台服饰不一定是遵循某一个朝代的服饰特色,而是几个朝代服饰穿戴习俗的融合。
靠
戏曲中将武将所穿的戎装称为靠。靠源于明清将官之绵甲戎服,靠身分为前后两片,圆领,紧袖,上衣下裳相连,身长及足,它虽源于明清绵甲戎服,却摆脱了现实中的原始形态,是现实生活中戎装的夸张与变形,在赋予人物以威武气概的同时,也体现了戏曲服饰“可舞性”这一特点。秦腔传统剧目中的女将领采用的是女靠,女靠和男靠有一定的区别,没有男靠的颜色多样,女靠颜色多为红色、粉色、白色、黑色(可参考《杨门女将》),穿着时需佩戴云肩,衣身腰以下有上下两层,左右各五条流苏飘带,后扎靠旗,衣身和靠旗均绣以凤凰图案(图1-7)。 打衣裤
秦腔传统剧目中还有一种女性武旦不穿硬靠,也不穿便靠,穿打衣裤,打衣裤是戏曲中的服装专业术语,它的穿着对象不是上战场的女将,而是江湖中的女侠或女英雄,该类角色称为短打武旦,打衣裤不是源于我国某个朝代的某一件具体的服装,也不是传统的“汉服”,其形制为短上衣、长裤后连战裙、袖子紧窄,穿战靴。它虽不是源于我国历史上某一服装形制,但是却和我国服装史上一次服装改革不谋而合,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所谓胡服,是指和汉服宽衣阔袖相悖的衣短袖窄的服装,这样的服装更有利于战场上武士的作战。今天舞台上的打衣裤为立领对襟短衣,紧袖,腰间束带,长裤,最有特点的是裤子左右侧缝开始至后半部分为半身战裙,该类服装颜色多为红色、蓝色,以示人物的勇敢、威猛(图1-8)。
袄、裤子
该类服装形制上下分开,是小旦或花旦的专属服装。穿着时搭配肚兜和四喜带(图1-9),以彰显少女的天真活泼。肚兜系于袄外,它是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相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相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四喜带即我国古代蔽膝,属于下体服饰,用以蔽护膝盖。《汉书 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今天舞台上的袄、裤子配以肚兜、四喜带已经成为花旦或小旦的专用服饰,如《桃园借水》中的桃小春,该类服装红色、粉色居多,以表现年芳二八少女的热情、活泼和娇羞。
马甲
源于明代的“比甲”,据《元史》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戏曲中的马甲多为丫鬟穿用,马甲有长有短,短马甲至胯部,立领右衽系扣,腰间系腰带;长马甲身长过膝,对襟,左右胯部向下开又,腰间系腰带(图1-10),腰带即丫鬟的一种身份象征,马甲的颜色一般都是比较淡的颜色,如淡粉、淡蓝,一方面表现人物年龄尚小,另一方面淡色是一种身份象征,不能艳过主角的服装颜色。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装色彩归纳总结如下:
服色等级
秦腔传统剧目的上五色和下五色深受我国古代服装颜色等级的影响。如唐代就有法律规定黄色为皇室专用颜色,黄色帔是秦腔中皇后、公主等皇室女性的专属服色;唐刘禹锡《和乐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由此看来,黑色的服装在古代属于社会底层人的服色,秦腔作为中国最老的剧种之一,其中的“青衙”、“青衣”也是我国古代服装颜色等级的体现。
服色寓意
每一个颜色都有自己的含义,如黑色的色彩寓意是沉静、严肃、庄重、含蓄,在秦腔剧中这一色彩感觉恰好就是“青衣”性格的展现;红色给人的感觉是热情、活泼、兴奋,花旦的服装颜色多数是红色;粉色给人的感觉是青春、娇嫩,比较害羞的小旦、花旦往往穿这一颜色的服装表现妙龄少女的性格特征。
用色风俗
红色是我国传统的喜庆颜色,我国古代女性的嫁衣多为红色,秦腔剧中的用色习惯继承了这一传统,剧中角色婚嫁时都为红色婚衣和红色场景布置,同时,红色也是剧中即将行斩之人的斩衣,因为斩人是凶事,为了辟邪,就让罪人穿上红色的斩衣,这也是我国传统思想对服装风俗的影响,如《铡美案》;我国的丧服从周代开始已经使用白色(素衣、素裳、素冠等),我国古代称“素衣”,《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郑玄注:“言以丧礼自处也。”孔颖达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唐刘禹锡《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谒新府,旧 宾沾素衣。”秦腔剧中吊孝的场景均是穿白色戏衣,如《秦雪梅吊孝》。
秦腔作为我国一种最为古老的传统剧目,其旦角服饰用色不仅彰显出厚重的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丰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