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吃亏不能护短
问:最近,我的孩子几次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有一次居然“挂彩”回家。我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他支支吾吾,不肯详说。对孩子的窝囊表现,我很生气。请问,我该怎么做,能让孩子以牙还牙吗?
胡雪华
答: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每周都送孩子去游泳馆学游泳。可有一次去游泳馆接孩子时,她发现一位工作人员正满脸歉意地安慰孩子,而孩子哭成了泪人。原来,工作人员在游泳课结束后,一时疏忽将孩子锁在更衣室内达10分钟之久,令孩子饱受惊吓。如果您是这位母亲,会怎么处理?
痛骂工作人员一顿。
直接向主管投诉。
生气地带孩子离开,再也不让孩子参加游泳训练班了。
慰孩子,并要求他转为安慰深感歉意的工作人员。
故事中的母亲很棒,她选择了第四种做法。孩子经母亲安慰,停止了哭泣,并告诉工作人员:“没关系,我已经没事了。”通过母亲的帮助,孩子由受害人转化为安慰者。
母亲让孩子原谅工作人员,不单令工作人员受益,更令孩子具有宽容大方的品格和处变不惊的勇气。为什么宽恕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因为只有原谅别人,才能在心理上释放自己。
孩子在与人交往中遇到了一些小矛盾,家长容易有两种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保护型”
一看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再也不让孩子出门,生怕孩子吃亏。“你出去又打不过人家,还是在家呆着吧。”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于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胆小怕事。
错误做法二:“攻击型”
知道孩子挨打后,首先反应是:“这还得了,找他父母去!”或者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产生的不良后果:会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
家长的这两种做法,会导致孩子走上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其实,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发生冲突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后天又和好如初。孩子之间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父母不必看得那么严重。对孩子来讲,打闹能促使他们慢慢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从中学会与人相处,以及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们提倡家长这样做: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其次,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宽容伙伴。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批评别的孩子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孩子指出在这件事情中他应该担负的责任,不要总是埋怨对方。即使主要责任在对方,也要让自己孩子大度一些,不必耿耿于怀。
一味忍让并非美德
问:我从小要求儿子谦让,现在我发现他不和任何人争抢东西。他去游乐场,不论玩什么,只要有人玩,他就让。这让我有了困惑,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他是不是太谦让了?谦让到底是美德还是懦弱?
梁晓
答: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修养的升华,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孩子还没有是非标准的时候,就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是谦让,未免有失简单。这样,不但没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感受为什么要谦让,还会影响孩子日后对事物的判断。因为,道德观念的形成有个过程,让孩子真正懂得谦让,又不一味忍让,需要慢慢来。
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自然、表露内心感受
当孩子的心智和感觉系统尚不成熟时,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内在感受和真实情感更可贵的了。这时,您要做的就是多让他与外界接触,让他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露内心的真实感受。比如,他和小朋友发生争执,别告诉他该怎么做,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渴望和疑惑,都会表露出来。
2.事情过去后,与孩子分享感受
事情过去,别让它就这样过去了。这时,你可以和孩子分享对此事的感受。“你想要那个球,是吗?可果果也想要,可不可以一起玩呢?要不让果果先玩一会儿宝宝再玩,或宝宝先玩一会儿果果再玩?”通过这样的聊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灵活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他明白谦让是其中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通过经典故事,让孩子理解谦让的含意
当“融4岁,能让梨”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孩子脑海里时,这个故事所蕴藏的内涵也会慢慢深入他的内心。
4.和孩子做角色游戏,帮他体会谦让的乐趣
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和孩子一起玩。比如,让他扮演小猫、小狗,你扮演大熊。小猫有礼貌,小狗没礼貌,小猫主动把座位让给大熊爷爷受到表扬;而小狗不让,大熊爷爷很伤心;也要让孩子扮演大熊,让他体会别人让座和不让座,他有什么不同感受。
5.启发孩子思考和判断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在游乐场或其他地方一起玩耍时,遇到相应场景,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标准。
用兵之法一张一弛
问:儿子总结我最爱对他说的几句话是:“就知道玩,不知道学。”接着是:“回家赶紧做功课!”如果他说功课做完了,我马上会说:“你不会好好看看书啊?”总之,我把他的时间全部占领了,叫他根本没有玩的时间。我听了很恼怒,学习多重要啊,儿子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何塘
答:谁都不反对孩子好好学习,但要认清玩与学的关系,是不是要学就不可以玩?是不是玩了就学不好?回答是否定的。不让玩,只让学,反而不容易学好。科学地安排学与玩,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人如果能够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学习效率就高;如果脑子过度使用,学习效率就低。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孩子来说,玩也是学。跟小朋友一块玩,可以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提高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有些玩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发展孩子智力很有好处。家长朋友,您想一想,如果您剥夺了孩子玩的机会,损失大不大?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孩子玩起来没个够,难以控制。怎么办?
首先,家长在认清玩与学关系的基础上,给孩子讲清道理,订个计划,要求孩子该玩时玩,该学时学。如果因为玩影响了学,孩子应对自己有惩罚措施,家长负责监督,不能含糊。
其次,家长要认真安排全家一起出去玩的时间。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全家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场。玩的时候不提学习,免得孩子有压力。
再次,家长要指导孩子玩出水平,玩出智慧。比如,指导孩子玩电脑,搞科学小发明、小制作,还可以指导孩子搞调查、养殖等。这样,在更高层次上把玩与学结合起来,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另外,家长要在玩中注意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给以保护和鼓励,说不定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萌芽。
封闭的爱是一种害
问:我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听朋友说,不要让女孩多接触社会,单纯点可爱,也可避免伤害。我觉得此话有理,不知您以为如何?
王西海
答:其实这并不好。
第一,家长未能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条件,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或学习能力障碍。
有些家长怕孩子出危险,经常把孩子限制在家里,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让动。这虽然减少了危险,却大大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这样的孩子到了学龄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拖拉等学习能力障碍。家长很少带孩子去户外,也不串门,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到陌生环境或见到生人就哭,到公园不敢玩游乐设施。
第二,家长在价值观念上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单纯,容易导致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有个初中生,没有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交朋友,他说:“因为他们说话带脏字,妈妈说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和他们玩。”有位模范教师的女儿考上大学后不愿住校,也不愿和同学交往,因为她嫌宿舍同学吃饭会发出声音、咳嗽不捂嘴、睡前爱说话等。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以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差,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这是母亲没有料到的。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心理幼稚。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都很差。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知所措,上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参加工作后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有名小学生,父母除了让他学习和练琴外,什么也不让他做。孩子成绩很好,小提琴考到8级,但因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单调而患了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位某省的高考状元,走上社会后一点工作能力也没有,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后来精神上出现幻觉和妄想。
生活是复杂的,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提供的环境过于单纯,孩子就没有机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后,他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又怎么分辨善恶美丑?家长封闭的爱,其实是一种害。
【编辑:杨子】
问:最近,我的孩子几次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有一次居然“挂彩”回家。我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他支支吾吾,不肯详说。对孩子的窝囊表现,我很生气。请问,我该怎么做,能让孩子以牙还牙吗?
胡雪华
答: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每周都送孩子去游泳馆学游泳。可有一次去游泳馆接孩子时,她发现一位工作人员正满脸歉意地安慰孩子,而孩子哭成了泪人。原来,工作人员在游泳课结束后,一时疏忽将孩子锁在更衣室内达10分钟之久,令孩子饱受惊吓。如果您是这位母亲,会怎么处理?
痛骂工作人员一顿。
直接向主管投诉。
生气地带孩子离开,再也不让孩子参加游泳训练班了。
慰孩子,并要求他转为安慰深感歉意的工作人员。
故事中的母亲很棒,她选择了第四种做法。孩子经母亲安慰,停止了哭泣,并告诉工作人员:“没关系,我已经没事了。”通过母亲的帮助,孩子由受害人转化为安慰者。
母亲让孩子原谅工作人员,不单令工作人员受益,更令孩子具有宽容大方的品格和处变不惊的勇气。为什么宽恕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因为只有原谅别人,才能在心理上释放自己。
孩子在与人交往中遇到了一些小矛盾,家长容易有两种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保护型”
一看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再也不让孩子出门,生怕孩子吃亏。“你出去又打不过人家,还是在家呆着吧。”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于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胆小怕事。
错误做法二:“攻击型”
知道孩子挨打后,首先反应是:“这还得了,找他父母去!”或者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产生的不良后果:会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
家长的这两种做法,会导致孩子走上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其实,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发生冲突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后天又和好如初。孩子之间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父母不必看得那么严重。对孩子来讲,打闹能促使他们慢慢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从中学会与人相处,以及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们提倡家长这样做: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其次,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宽容伙伴。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批评别的孩子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孩子指出在这件事情中他应该担负的责任,不要总是埋怨对方。即使主要责任在对方,也要让自己孩子大度一些,不必耿耿于怀。
一味忍让并非美德
问:我从小要求儿子谦让,现在我发现他不和任何人争抢东西。他去游乐场,不论玩什么,只要有人玩,他就让。这让我有了困惑,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他是不是太谦让了?谦让到底是美德还是懦弱?
梁晓
答: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修养的升华,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孩子还没有是非标准的时候,就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是谦让,未免有失简单。这样,不但没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感受为什么要谦让,还会影响孩子日后对事物的判断。因为,道德观念的形成有个过程,让孩子真正懂得谦让,又不一味忍让,需要慢慢来。
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自然、表露内心感受
当孩子的心智和感觉系统尚不成熟时,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内在感受和真实情感更可贵的了。这时,您要做的就是多让他与外界接触,让他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露内心的真实感受。比如,他和小朋友发生争执,别告诉他该怎么做,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渴望和疑惑,都会表露出来。
2.事情过去后,与孩子分享感受
事情过去,别让它就这样过去了。这时,你可以和孩子分享对此事的感受。“你想要那个球,是吗?可果果也想要,可不可以一起玩呢?要不让果果先玩一会儿宝宝再玩,或宝宝先玩一会儿果果再玩?”通过这样的聊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灵活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他明白谦让是其中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通过经典故事,让孩子理解谦让的含意
当“融4岁,能让梨”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孩子脑海里时,这个故事所蕴藏的内涵也会慢慢深入他的内心。
4.和孩子做角色游戏,帮他体会谦让的乐趣
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和孩子一起玩。比如,让他扮演小猫、小狗,你扮演大熊。小猫有礼貌,小狗没礼貌,小猫主动把座位让给大熊爷爷受到表扬;而小狗不让,大熊爷爷很伤心;也要让孩子扮演大熊,让他体会别人让座和不让座,他有什么不同感受。
5.启发孩子思考和判断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在游乐场或其他地方一起玩耍时,遇到相应场景,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标准。
用兵之法一张一弛
问:儿子总结我最爱对他说的几句话是:“就知道玩,不知道学。”接着是:“回家赶紧做功课!”如果他说功课做完了,我马上会说:“你不会好好看看书啊?”总之,我把他的时间全部占领了,叫他根本没有玩的时间。我听了很恼怒,学习多重要啊,儿子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何塘
答:谁都不反对孩子好好学习,但要认清玩与学的关系,是不是要学就不可以玩?是不是玩了就学不好?回答是否定的。不让玩,只让学,反而不容易学好。科学地安排学与玩,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人如果能够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学习效率就高;如果脑子过度使用,学习效率就低。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孩子来说,玩也是学。跟小朋友一块玩,可以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提高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有些玩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发展孩子智力很有好处。家长朋友,您想一想,如果您剥夺了孩子玩的机会,损失大不大?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孩子玩起来没个够,难以控制。怎么办?
首先,家长在认清玩与学关系的基础上,给孩子讲清道理,订个计划,要求孩子该玩时玩,该学时学。如果因为玩影响了学,孩子应对自己有惩罚措施,家长负责监督,不能含糊。
其次,家长要认真安排全家一起出去玩的时间。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全家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场。玩的时候不提学习,免得孩子有压力。
再次,家长要指导孩子玩出水平,玩出智慧。比如,指导孩子玩电脑,搞科学小发明、小制作,还可以指导孩子搞调查、养殖等。这样,在更高层次上把玩与学结合起来,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另外,家长要在玩中注意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给以保护和鼓励,说不定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萌芽。
封闭的爱是一种害
问:我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听朋友说,不要让女孩多接触社会,单纯点可爱,也可避免伤害。我觉得此话有理,不知您以为如何?
王西海
答:其实这并不好。
第一,家长未能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条件,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或学习能力障碍。
有些家长怕孩子出危险,经常把孩子限制在家里,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让动。这虽然减少了危险,却大大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这样的孩子到了学龄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拖拉等学习能力障碍。家长很少带孩子去户外,也不串门,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到陌生环境或见到生人就哭,到公园不敢玩游乐设施。
第二,家长在价值观念上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单纯,容易导致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有个初中生,没有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交朋友,他说:“因为他们说话带脏字,妈妈说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和他们玩。”有位模范教师的女儿考上大学后不愿住校,也不愿和同学交往,因为她嫌宿舍同学吃饭会发出声音、咳嗽不捂嘴、睡前爱说话等。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以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差,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这是母亲没有料到的。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心理幼稚。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都很差。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知所措,上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参加工作后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有名小学生,父母除了让他学习和练琴外,什么也不让他做。孩子成绩很好,小提琴考到8级,但因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单调而患了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位某省的高考状元,走上社会后一点工作能力也没有,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后来精神上出现幻觉和妄想。
生活是复杂的,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提供的环境过于单纯,孩子就没有机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后,他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又怎么分辨善恶美丑?家长封闭的爱,其实是一种害。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