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亏不能护短/一味忍让并非美德/用兵之法一张一弛/封闭的爱是一种害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吃亏不能护短
  
  问:最近,我的孩子几次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有一次居然“挂彩”回家。我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他支支吾吾,不肯详说。对孩子的窝囊表现,我很生气。请问,我该怎么做,能让孩子以牙还牙吗?
  胡雪华
  答: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每周都送孩子去游泳馆学游泳。可有一次去游泳馆接孩子时,她发现一位工作人员正满脸歉意地安慰孩子,而孩子哭成了泪人。原来,工作人员在游泳课结束后,一时疏忽将孩子锁在更衣室内达10分钟之久,令孩子饱受惊吓。如果您是这位母亲,会怎么处理?
  痛骂工作人员一顿。
  直接向主管投诉。
  生气地带孩子离开,再也不让孩子参加游泳训练班了。
  慰孩子,并要求他转为安慰深感歉意的工作人员。
  故事中的母亲很棒,她选择了第四种做法。孩子经母亲安慰,停止了哭泣,并告诉工作人员:“没关系,我已经没事了。”通过母亲的帮助,孩子由受害人转化为安慰者。
  母亲让孩子原谅工作人员,不单令工作人员受益,更令孩子具有宽容大方的品格和处变不惊的勇气。为什么宽恕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因为只有原谅别人,才能在心理上释放自己。
  孩子在与人交往中遇到了一些小矛盾,家长容易有两种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保护型”
  一看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再也不让孩子出门,生怕孩子吃亏。“你出去又打不过人家,还是在家呆着吧。”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于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胆小怕事。
  错误做法二:“攻击型”
  知道孩子挨打后,首先反应是:“这还得了,找他父母去!”或者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产生的不良后果:会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
  家长的这两种做法,会导致孩子走上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其实,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发生冲突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后天又和好如初。孩子之间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父母不必看得那么严重。对孩子来讲,打闹能促使他们慢慢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从中学会与人相处,以及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们提倡家长这样做: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其次,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宽容伙伴。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批评别的孩子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孩子指出在这件事情中他应该担负的责任,不要总是埋怨对方。即使主要责任在对方,也要让自己孩子大度一些,不必耿耿于怀。
  
  一味忍让并非美德
  
  问:我从小要求儿子谦让,现在我发现他不和任何人争抢东西。他去游乐场,不论玩什么,只要有人玩,他就让。这让我有了困惑,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他是不是太谦让了?谦让到底是美德还是懦弱?
  梁晓
  答: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修养的升华,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孩子还没有是非标准的时候,就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是谦让,未免有失简单。这样,不但没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感受为什么要谦让,还会影响孩子日后对事物的判断。因为,道德观念的形成有个过程,让孩子真正懂得谦让,又不一味忍让,需要慢慢来。
  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自然、表露内心感受
  当孩子的心智和感觉系统尚不成熟时,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内在感受和真实情感更可贵的了。这时,您要做的就是多让他与外界接触,让他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露内心的真实感受。比如,他和小朋友发生争执,别告诉他该怎么做,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渴望和疑惑,都会表露出来。
  2.事情过去后,与孩子分享感受
  事情过去,别让它就这样过去了。这时,你可以和孩子分享对此事的感受。“你想要那个球,是吗?可果果也想要,可不可以一起玩呢?要不让果果先玩一会儿宝宝再玩,或宝宝先玩一会儿果果再玩?”通过这样的聊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灵活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他明白谦让是其中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通过经典故事,让孩子理解谦让的含意
  当“融4岁,能让梨”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孩子脑海里时,这个故事所蕴藏的内涵也会慢慢深入他的内心。
  4.和孩子做角色游戏,帮他体会谦让的乐趣
  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和孩子一起玩。比如,让他扮演小猫、小狗,你扮演大熊。小猫有礼貌,小狗没礼貌,小猫主动把座位让给大熊爷爷受到表扬;而小狗不让,大熊爷爷很伤心;也要让孩子扮演大熊,让他体会别人让座和不让座,他有什么不同感受。
  5.启发孩子思考和判断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在游乐场或其他地方一起玩耍时,遇到相应场景,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标准。
  
  用兵之法一张一弛
  
  问:儿子总结我最爱对他说的几句话是:“就知道玩,不知道学。”接着是:“回家赶紧做功课!”如果他说功课做完了,我马上会说:“你不会好好看看书啊?”总之,我把他的时间全部占领了,叫他根本没有玩的时间。我听了很恼怒,学习多重要啊,儿子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何塘
  答:谁都不反对孩子好好学习,但要认清玩与学的关系,是不是要学就不可以玩?是不是玩了就学不好?回答是否定的。不让玩,只让学,反而不容易学好。科学地安排学与玩,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人如果能够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学习效率就高;如果脑子过度使用,学习效率就低。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孩子来说,玩也是学。跟小朋友一块玩,可以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提高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有些玩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发展孩子智力很有好处。家长朋友,您想一想,如果您剥夺了孩子玩的机会,损失大不大?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孩子玩起来没个够,难以控制。怎么办?
  首先,家长在认清玩与学关系的基础上,给孩子讲清道理,订个计划,要求孩子该玩时玩,该学时学。如果因为玩影响了学,孩子应对自己有惩罚措施,家长负责监督,不能含糊。
  其次,家长要认真安排全家一起出去玩的时间。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全家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场。玩的时候不提学习,免得孩子有压力。
  再次,家长要指导孩子玩出水平,玩出智慧。比如,指导孩子玩电脑,搞科学小发明、小制作,还可以指导孩子搞调查、养殖等。这样,在更高层次上把玩与学结合起来,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另外,家长要在玩中注意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给以保护和鼓励,说不定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萌芽。
  
  封闭的爱是一种害
  
  问:我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听朋友说,不要让女孩多接触社会,单纯点可爱,也可避免伤害。我觉得此话有理,不知您以为如何?
  王西海
  答:其实这并不好。
  第一,家长未能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条件,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或学习能力障碍。
  有些家长怕孩子出危险,经常把孩子限制在家里,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让动。这虽然减少了危险,却大大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这样的孩子到了学龄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拖拉等学习能力障碍。家长很少带孩子去户外,也不串门,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到陌生环境或见到生人就哭,到公园不敢玩游乐设施。
  第二,家长在价值观念上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单纯,容易导致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有个初中生,没有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交朋友,他说:“因为他们说话带脏字,妈妈说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和他们玩。”有位模范教师的女儿考上大学后不愿住校,也不愿和同学交往,因为她嫌宿舍同学吃饭会发出声音、咳嗽不捂嘴、睡前爱说话等。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以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差,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这是母亲没有料到的。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心理幼稚。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都很差。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知所措,上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参加工作后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有名小学生,父母除了让他学习和练琴外,什么也不让他做。孩子成绩很好,小提琴考到8级,但因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单调而患了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位某省的高考状元,走上社会后一点工作能力也没有,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后来精神上出现幻觉和妄想。
  生活是复杂的,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提供的环境过于单纯,孩子就没有机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后,他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又怎么分辨善恶美丑?家长封闭的爱,其实是一种害。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早上7点多,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学院路小学学生项暄易走到家门口的一个专用车停靠点,一辆“黄鼻子”校车已在那等候。车辆管理员教小项系好安全带,然后在“同学号”APP(手机客户端)上点击孩子已上车。此时,妈妈周雅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信息,并且看到了孩子在车内的实时监控视频。  从上个学期开始,台州市椒江区推出了“定制化公共校车”。家长下载“同学号”APP后,只要点击其中的“搜线路”,选择往返/单程、学校以及
抱团取暖原意是指在寒冬季节,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比喻互助协作、积聚力量共度最困难的时期。班主任除了要与科任教师之间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之外,在班级管理中、教学提质中仍然可以“抱团取暖”。初中与小学不同,初中教师各负责一个或几个学科、学年,有学生中考成绩的综合评定的压力,因此,教师往往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想使学生在每次测试中的综合评定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抱团取暖”,发挥出教师自己的整体能
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父母都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下面我们列举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的鼓励之词,希望引起爸爸妈妈们的足够重视。  “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向你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这时,你说:“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事实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只是因为她是你心爱的孩子,你
[摘要]教师通过对试卷进行讲评,能够让每个学生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理性的自我认识。在试卷讲评中,以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教育。通过试卷讲评,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深度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走向深度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试卷讲评;深度学习;四个走向  “深度学习”一般是指基于知
[摘 要] 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以校长的身份送给学生六个能量包,帮助学生注入新能量,助力学生新成长。  [关键词] 开学;能量包;成长  亲爱的孩子们:  一想起我即将见到你们阳光般的快乐面孔,就倍感温暖。这个假期,你们过得快乐吗?有收获吗?你是否想早点回学校看看,看看校园有没有变化?疯狂农场里的小伙伴们可还健康?同班同学有没有长高、变黑,更强壮或者更可爱了?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在你们享受美好假
花800万元送儿子  进京读最好的高中  赵栓柱是辽宁省建平县人,自幼家贫,24岁开始创业,到38岁时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铁矿矿主。赵栓柱有个儿子名叫赵发财,学习成绩优秀,人也忠厚老实,几乎人见人夸。  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忙于创业,赵栓柱在家的时候并不多,跟儿子少有机会交流。赵发财读初中时,家里有钱了,搬到了建平县城,可因为他住校,父亲又经常住在山里的矿上,父子俩还是经常见不上面。  赵发财本性善良
[话题简介]  爱国主义教育是时政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爱国情怀是作为国民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没有爱国情怀就谈不上报效国家,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加强中小学爱國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短片:在一节美术课上,年轻的女老师让孩子们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孩子们画得不亦乐乎,有猴子、公鸡、小猫……一个小男孩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他用黑色的蜡笔把一大张纸涂成一片黑色。老师看到后感觉很奇怪,就告诉了孩子的父母。父母发现孩子在家也用蜡笔把白纸涂黑,联想到老师的话,他们惶恐地把孩子送到医院。众多专家给孩子会诊,结果判定孩子精神有问题,让他留下住院。  小男孩在病房里依旧不停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一些小错误,有时又不肯认错,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孩子年龄小,犯错是难免的,但不肯认错是家长难以容忍的,因为不认错就不能吸取教训。其实,孩子不肯认错有各种心理原因,家长若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苦衷,对症下药,就不难解决问题。本期,我们邀请儿童心理学副教授段佳辰女士,与家长朋友共同座谈这个话题。  “我不想被惩罚”  程昊珺(5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本来挺乖的,做错事勇于承认,还主动
孩子身上不缺优点,缺的是发现。  发现孩子的优点,有时也是发现自己。  因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居然没有一个优点  2010年8月,我应邀作为心理辅导员之一参加了“崇明岛阳光少年夏令营”,对全营初中生进行全程心理监护。报到那天晚上,我在灯下浏览小营员的报名登记表。有一张表,字写得很漂亮,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您的孩子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些什么”一栏,一位母亲用娟秀的小字填得满满的:  1.情绪控制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