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班主任该如何给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qiang6455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
  “王老师,我是Z,我不舒服,胸闷,请上午的假,谢谢。”手机传来信息提示音,看到这些内容,看到这个熟悉的号码,我不禁蹙起眉头。近期小Z已经以同样的理由向我请假若干次,而事情的实际情况是:小Z的逃学旷课行为又开始了。
  小Z原是我班一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学生,虽然性格较为内向腼腆,但属于上进心强、学习勤奋刻苦的类型。正是由于她的进取心,她的成绩从入学以来一直位于班级的中上等,还曾获得过奖学金和一些荣誉称号。但也正是因为她的性格问题,情况从三年级上学期发生了转变。彼时纯真质朴的小Z此时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着装打扮明显得成人化,而且经常以各种借口请假,严重的时候甚至旷宿。
  面对小Z的转变,作为班主任的我心急如焚。对于这个学生,我真是费尽了心思,曾经多次找她谈心,也曾经把她的家长请到学校就她的教育管理进行沟通,但都收效甚微。和她谈心的时候,她的态度倒是很诚恳,我说什么她就点头应答,却不会主动透露自己的任何问题。一旦不跟她进行面谈,她就会发来短信以各种理由请假。若是我不批准,她就会发短信长篇大论地抱怨我不信任她,甚至用极端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要轻生的念头。在把她父母请到学校的那次,她父亲给她打电话,她不接;给她发短信,她不回。最后是我给她发短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才勉强给我回了条短信,表示不想回学校,不想见父母和老师。
  这样一个原本算得上优秀的学生怎么会发生如此转变的呢?通过跟她父母的沟通,我进一步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因为要照顾这个家,要抚养她和弟弟,虽然跟她生活在一起,但整日在外奔波辛苦赚钱,根本谈不上和她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学生方面得到的信息是,她性格内向,在学校很少和其他同学说话,更谈不上能有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网,她的一个同学介绍她认识了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现在已经工作了,她常常逃学和他一起出去玩。父母知道这件事情后,对她大发雷霆,可她却觉得只有那个男孩子才关心她,周围其他的人都不可信任。对她来说,做什么事情都不如跟那个男孩子一起玩开心,甚至连自己的前途也不放在心上。更糟糕的是,父母和老师越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她越是逆反,甚至旷课。
  二、现象分析
  现在有些学生情感太过脆弱,表现太过自私。敏感,自尊心强,仅仅是因为一些情感情绪问题,就会发生各种各样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这些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心理、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偏离常态。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学生称之为“问题学生”。与那些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心理状态的不健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滑坡都将严重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
  实际上,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也是受害者。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这话其实不无道理。父母的文化背景、教育方式、家庭结构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在该德育案例中,一方面,家长需要赚钱为小Z的成长、受教育等各个方面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情感缺口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学校方面
  高师学生无谓课业负担过重,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突然被以能力为首要目标的教育取代后,使得一些学生迷失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辅导与指引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由于受到资金、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没有办法做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育教学管理。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一对一的导师制和成长伙伴制,但面对学生多老师少的局面,很多时候老师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像该德育案例中的小Z这样一些在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已经深受其害,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将他们带离困境,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社会方面
  问题学生的出现不是单纯地由家庭和学校造成的。伦理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价值流变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存在,对于这些防御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孩子们来说都是潜在的危险。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孩子很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教育与监督,更有可能走向穷途末路。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毕竟由于留守儿童人数众多,短时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德育案例中的小Z就是因为缺少关爱,过早地步入复杂的社会而不能够明辨是非,从而成为问题学生。
  三、理论策略
  对于该德育案例中诸如小Z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一)心理学基础
  根据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班主任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强化。当然,这里的强化既包括正强化又包括负强化。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人的行为由环境引起并受环境控制。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与操作,对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只要了解环境,就能预测行为;只要控制环境,就能控制行为。
  在该德育案例中,我通过各种途径对小Z的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全面的思考分析,并联合小Z的父母共同商讨教育管理方案,希望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力来改变小Z目前的状况。要想让小Z迷途知返,首先要让她感受到家庭环境的改变,父母关爱态度的改变是首要的。其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也必不可少,作为班主任,我坚持不断地与她谈心交流,用自己的耐心感动她、影响她,鼓励她打开心扉多与其他的同龄人交流而不是将自己禁锢在狭小的个人世界中。通过对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改变,进而促使小Z的行为发生转变。
  (二)社会学基础
  根据社会学中冲突理论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已发生的冲突。我认为,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冲突”,不仅指班级中团体间的冲突,而且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冲突。
  在该德育案例中,虽然我与小Z没有发生正面冲突,但就是这种所谓的“风平浪静”才更令人担忧。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劝说如果没有触动小Z的内心,就无法解决问题。这种表面的平静背后隐藏的是更为凶险的心理上的冲突,僵化的对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问题的恶化。因此,如何将这种无声的冲突转变为行动上的感化,如何打开小Z的心结是转化她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深入课堂,用心听课,聚焦亮点,积少成多,发现了适合自身的“双轨训练”模式。“双轨训练”是落实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听课 课堂管理实践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质量质变的根本。校长听课,是真正了解学校教学现状,分析学校课堂教学是否合乎时代要求,审时度势及时作出改革决策,优化教学模式,内化质变因素,全面提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索与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有利于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让学生学会质疑,是实现语文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绿》 质疑能力 培养途径    在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也凭借课堂质疑,启发学生思考,于是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问问答
摘 要: 作者经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亲身参与、自我观摩、专家研讨等多角度认识同课异构的新鲜火花:异样的风采,同样的精彩;精彩的课堂源于细节。对于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着重关注课前的导入、课中的操练和课后的作业设计三个细节,从而演绎出高效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 同课异构 精彩课堂 细节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课堂”。每个老师都有自
摘 要: 反义是重要的语义关系。语言学家对反义词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研究成果对于语言教学、写作、翻译、修辞、词典编纂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あつい”的反义词为切入点,对日语相对反义词的语义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日语 相对反义词 语义特征 あつい    “あつい”的反义词是什么?这组反义词属于哪一类反义词?有哪些共同特征?分析比较日汉语中反义词异同的不乏其人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是教师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是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纽带,更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它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例,从课堂提问现状、提问策略等方面对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现状 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
语文教学的求异思维,在于不拘泥传统,开拓另一种思维方式。我在教学传统名篇《威尼斯》时,一改过去的调子,另辟蹊径。  一、过去,一味地教学生欣赏威尼斯美景  1.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威尼斯》在朱自清的笔下,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她别致的妩媚,耐人寻味,百看不厌。开头“别致”二字就把读者牢牢吸引住了,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浓墨重彩描绘出来的威尼斯风光,又仿
摘 要: 本文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广告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和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广告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问题,对商标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如何跨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达到商标翻译的文化等效,更好地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关键词: 尤金·奈达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商标翻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华经典诗文博大精深。传统经典国学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在中小学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提高认识,深刻认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一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诵读活动,让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
摘 要: 音乐鉴赏课是高中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让跳动的音符牵动学生的情,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音乐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音乐鉴赏课 高中生 情感体验 培养方法    音乐鉴赏课是高中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使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和音乐实践
明代的评论家朱权曾经评价《西厢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曹雪芹也曾借《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之口评价《西厢记》,说读过之后顿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课文《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节选,写的是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我们读完此文,也无不为莺莺和张生之间的真挚情意所感动。这份感动,与本文富有文采的